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杰

作品数:16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腰椎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腰椎间盘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融合
  • 3篇骨折
  • 2篇腰椎峡部
  • 2篇腰椎峡部裂
  • 2篇融合器
  • 2篇术后
  • 2篇髓核
  • 2篇髓核组织
  • 2篇退变
  • 2篇退变腰椎间盘
  • 2篇退行性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椎弓根螺钉系...

机构

  • 13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王杰
  • 11篇张旭
  • 8篇刘川
  • 7篇李舟
  • 6篇杨明坤
  • 6篇吴继生
  • 3篇米东
  • 2篇何杰
  • 1篇盛伟斌
  • 1篇龚健
  • 1篇李德毅
  • 1篇曾勇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四川省医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末梢灌注指数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末梢灌注指数(TPI)在断指再植术后对血管危象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0月31例36个再植指运用Agilent V24C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探头进行持续TPI监测,同时观察记录术后再植指皮温、色泽、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搏动情况,将发生血管危象的再植指分为危象组(n=4),将未发生血管危象的再植指分为对照组(n=32),分析发生危象前12 h至危象发生时的TPI,每2小时为一时间段,共7个时相,分别记为T1~T7。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TPI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象组从T4开始,TPI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I在T1、T2、T3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4开始,危象组TPI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I监测能够无创、实时、灵敏地反映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血供情况,可早于临床症状以前对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作出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川吴继生王杰何杰
关键词:末梢灌注指数断指再植血管危象
血清游离DNA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定量检测对脊髓损伤的诊断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血清游离DNA中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含量及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四JlI省巴中市中心医院46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其中A级12例,B级10例,c级10例,D级7例,E级7例;疾病对照组:选择同期因脊柱骨折(无脊髓损伤)人院的患者15例;阴性对照组: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志愿者20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游离DNAhTERT含量,并比较其差异。并对所有患者体表诱发电位(SEP)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级组、B级组、C级组、D级组、E级组、疾病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血清游离DNAhTERT含量分别为(99.63±8.23)、(76.24±4.37)、(46.07±5.43)、(16.30±0.95)、(15.74±1.12)、(15.01±1.39)、(14.54±1.03)μg/L,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7.917,P〈0.001);上述各组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蛋白含量分别为0.736±0.214、0.641±0.172、0.606±0.184、0.411±0.132、0.307±0.152、0.312±0.098、0.322±0.17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61,P〈0.001)。SEP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中A级患者均为传导阻滞;B级患者中有2例为传导阻滞表现,8例患者为延迟传导表现;c级患者中有1例为传导阻滞表现,9例患者为延迟传导表现;D级患者、疾病对照组患者、阴性对照者SEP检测均无传导阻滞表现。结论检测脊髓损伤患者血清游离DNAhTERT含量对判断脊髓损伤及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明坤唐健向中张旭王杰李舟李燕盛伟斌
关键词:脊髓损伤DNA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酶
端粒酶在成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端粒酶在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其退变的关系.方法:收集退变髓核组织8例(实验组,)非明显退变髓核组织8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端粒酶在不同髓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ELISA方法分别检测端粒酶、...
张旭杨明坤米东吴继生刘川李舟王杰
关键词:退行性疾病髓核组织端粒酶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修复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椎间隙高度恢复的评价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主要依靠手术治疗,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目的是对病变节段进行减压、复位、固定、融合,治疗金标准为生物性融合,而内固定是融合治疗可靠的辅助方法。目的:观察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修复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其中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3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以JOA评分及目测类比评分作为治疗后随访的客观疼痛评价标准,采用Macrab标准评定疗效,根据Prolo指标评价功能恢复,按Lenke标准评估脊柱融合率,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滑脱率、滑脱角、骶骨倾斜角和椎间隙后高在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与结论:21例腰椎峡部裂性滑脱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所有患者JOA腰腿痛评分及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根据Macrab标准评定,本组优17例,良4例。Prolo活动、症状分级评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治疗后腰椎滑脱基本复位,滑脱角明显减少,骶骨倾斜角增大,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提示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是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策略之一。
米东杨明坤张旭吴继生刘川李舟王杰
关键词:峡部裂滑脱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单侧椎间融合加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单侧椎间融合加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总结采用单侧椎间融合加单侧椎弓根固定治疗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6岁;椎间盘突出节段...
张旭何杰王杰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不同植入物修复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矢状位后凸Cobb角评价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陈旧性后凸畸形需要矫形手术来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入路的手术方式进行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的矫正,但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索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置入椎弓根螺钉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并以矢状位后凸Cobb角评价效果。方法:以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在2005年7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26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治疗后平均后凸Cobb角减小更为显著。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龚健张旭杨明坤李德毅王杰
关键词:矫形外科学腰椎植入物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COBB角
医用聚乙烯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医用聚乙烯表面接枝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紫外光接枝法将MPC接枝于医用聚乙烯薄片表面并用扫面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标准菌株作为实验用菌,将已消毒的已接枝MPC聚乙烯薄片(观察组)及普通聚乙烯薄片(对照组)置入5 m L细菌浓度为1.5×107cfu/m L的菌液中共同培养。分别于体外培养后24 h、48 h行膜内活菌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通过紫外光接枝法制备的MPC涂层聚乙烯薄片表面形貌光滑,原先的纹理消失。体外培养24 h、48 h观察组聚乙烯薄片表面活菌计数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下进行细菌数半定量评估显示24 h、48 h观察组聚乙烯薄片表面细菌黏附量亦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用聚乙烯表面接枝MPC可有效抑制细菌黏附,进而可预防聚乙烯表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王杰张旭李舟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细菌生物膜聚乙烯
成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端粒酶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成人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腰椎间盘髓核组织退变的关系。方法 8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患者(观察组),取手术摘除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8例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取手术摘除非明显退变腰椎间盘髓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端粒酶阳性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端粒酶、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相对表达量,Spearman相关法分析观察组端粒酶与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髓核组织端粒酶阳性表达率(2.1%)低于对照组(4.3%)(P<0.05),髓核组织端粒酶、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相对表达量吸光度值(7.62±0.98、59.45±6.32、3.31±0.38)低于对照组(15.52±0.94、69.33±5.86、4.64±0.29)(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端粒酶与Ⅱ型胶原纤维(r=0.488,P<0.001)、硫酸软骨素(r=0.673,P<0.001)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端粒酶参与了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的退变过程,且端粒酶表达下调,Ⅱ型胶原纤维、硫酸软骨素表达降低。
刘川王杰张旭李燕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髓核组织端粒酶硫酸软骨素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修复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椎间隙高度恢复的评价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应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Ⅱ度滑脱18例,Ⅲ度滑脱3例.对所有病例进行...
张旭杨明坤米东吴继生刘川李舟王杰
关键词:峡部裂滑脱椎间融合器椎弓根螺钉
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合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1年
探究三踝骨折手术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收60例三踝骨折患者展开研究,并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施行传统入路手术,研究组实施改良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手术,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优于参照组,肢体运动情况改善效果与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沙僧率较低,均P<0.05。结论:改良后外侧入路、内侧入路联合治疗三踝骨折效果显著,可提高肢体功能。
王靖张旭王杰
关键词:内侧入路三踝骨折手术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