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超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5篇手术
  • 4篇髓内
  • 4篇髓内钉
  • 4篇髋臼
  • 3篇三腔
  • 3篇三腔管
  • 3篇术后
  • 3篇锁髓内钉
  • 3篇外科
  • 3篇内固定
  • 2篇深部
  • 2篇深部感染
  • 2篇手术策略
  • 2篇髓内钉治疗
  • 2篇胫骨
  • 2篇髋臼骨
  • 2篇髋臼骨折
  • 2篇外科术
  • 2篇外科术后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25...
  • 2篇解放军251...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15篇李超
  • 9篇康锦
  • 8篇李铁军
  • 8篇赵明
  • 7篇刘晓伟
  • 7篇许英杰
  • 6篇高彬
  • 4篇郑铁钢
  • 3篇李永乐
  • 3篇高杰
  • 2篇刘晶星
  • 2篇张全顺
  • 2篇张绪斌
  • 2篇刘振利
  • 2篇刘晶星
  • 1篇张正孟
  • 1篇李茂清
  • 1篇李晓燕
  • 1篇刘宾
  • 1篇高岩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药物与人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涉及髋臼的C3型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策略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涉及髋臼骨折的复杂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救治策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通过术前行骨牵引,术中微创螺钉或锁定钢板固定,先复位稳定髋臼以外的骨盆骨折,然后再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髋臼骨折的方法治疗复杂骨盆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改良的Mer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优良率,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8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 h,平均3.8 h,术中出血量200~550 ml。术后X线片及CT检查均显示骨盆及髋臼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28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骨盆并髋臼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依据Matta髋臼骨折复位标准:优2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2%;依据Matta改良的Mer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9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2.8%。2例术后3个月后开始负重行走时存在行走疼痛,影像学表现为轻度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无其他发现,减少活动或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可改善。[结论]术前采用骨牵引、仰卧位微创技术先稳定骨盆骨折,再改换体位选择适当髋臼入路有限切开直视下复位固定髋臼骨折,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康锦李永乐刘晓伟许英杰赵明高彬李超田育宏高杰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骨螺丝固定术
1例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骨折外科治疗的体会
2014年
目的:临床实践研究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将选取解放军251医院收治的1例强直性脊柱炎伴脊柱骨折患者,通过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详细记录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本文病例的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时间为225min,术中出血量为264mL,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术后切口达到Ⅰ期愈合;按照ASIA分级标准评估术后恢复情况,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至E级。结论: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脊柱骨折特点选取合适的手术方武,可重建骨折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脊柱神经功能恢复,并提升脊柱骨折术后愈合效果。
李超张正孟刘振利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外科手术
前交叉韧带损伤23例分析
2011年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因解剖位置特殊,是最易受伤的膝关节韧带[1],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或丧失运动和战斗力,晚期可导致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笔者2008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野战部队军事训练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23例,现就其诊断过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均为男性;年龄18-32岁;
张全顺张绪斌康锦刘宾李超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误诊
自制三腔管在外科术后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制三腔管在外科术后深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51医院外科手术后出现深部感染的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患者57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采用自制三腔管引流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切开置管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引流2周后深部感染情况及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1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68.18%)(P<0.05)。2治疗2周后WBC、血沉、CRP比较:研究组WBC、血沉、CRP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拆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期清创置入三腔管冲洗、引流、注药能够有效引流深部感染,缓解患者全身感染,减少拆线时间,有助于患者恢复。
李超丁中伟王常生李铁军高彬
关键词:外科术后深部感染引流
改良Kocher—Langenbeck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改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在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8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改良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42.6±13.8)岁,采用不离断外旋短肌群的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联合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男24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5.2±10.2)岁,应用传统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必要时联合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患髋功能等。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94.2±32.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135.8±88.0)min],术中出血量[(220.8±96.7)m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405.5±95.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标准评定:改良组优24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20例,良3例,可5例,优良率为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改良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10.1±1.9)、(9.9±2.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髋功能:改良组优23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12例,良6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K-L入路比较,改良K—L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可以在髋臼骨折后侧入路中应用。
康锦马林郑铁钢刘晓伟许英杰李铁军赵明李超高杰乔文海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入路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的复杂胫骨骨折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的胫骨多段多平面骨折的可行性,并总结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6-06采用胫骨近端多向锁定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21例累及胫骨平台的胫骨多段骨折,术中经皮或有限切开辅助复位胫骨平台关节面骨折块并用拉力螺钉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胫骨平台骨折复位Rasmussen放射学评分评定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3(12~24)个月。术后X线片及CT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胫骨平台骨折复位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平均17.7(17~18)分,优20例,良1例。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3.1(10~16)周。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膝关节功能KSS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2例。结论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累及胫骨平台但塌陷较轻的多段多平面复杂胫骨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而且创伤小、骨折固定良好。
康锦赵明明马林郑铁钢刘晓伟许英杰李铁军赵明李超高杰刘晶星
关键词:胫骨多段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自制三腔管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中的应用
2015年
近20年来脊柱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发症也随之日益增多,术后深部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目前,脊柱术后深部感染治疗仍然是棘手的问题,我们使用自制"三腔管"在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高彬丁中伟王常生李铁军李超
关键词:脊柱后路内固定深部感染
倒打带锁髓内钉治疗涉及髁部的早期复杂股骨远端骨折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倒打髓内钉治疗涉及髁部的早期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可行性、手术策略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采用髌下髌腱劈开入路、辅助拉力螺钉、短节段锁定钢板等方法稳定髁部经关节骨折部分,早期应用远端多向锁定倒打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涉及髁部的股骨远端多处多平面复杂骨折患者21例,均为合并经髁部的股骨远端骨折、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累及单或双髁与干骺端,关节面以劈裂为主,损伤至手术时间5~7天,平均6.3天,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3.1周。术后X线片及CT检查均显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切口并发症,无筋膜腔室综合征、肌肉坏死等深部软组织并发症;按Schatzker-Lambert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系统:优20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对于并发软组织损伤严重、涉及髁部股骨中、远段多处多平面复杂骨折进行早期倒打髓内钉固定治疗是一可行的选择,并取得了近期满意疗效。
康锦杨瑞郑铁钢刘晓伟李铁军许英杰李超刘晶星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折股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固定
石骨症伴右肱骨上段骨折1例
2012年
目的对石骨症伴右肱骨上段骨折患者治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通过1例对石骨症伴右肱骨上段骨折患者进行查体、血常规及全麻下行接骨板内固定术进行诊断。结果患者入院后排除手术禁忌症,在全麻下行接骨板内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随访9个月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结论石骨症患者容易出现骨折,多位于干部,愈合不延迟。石骨症患者出现病理性骨折后,因骨质能正常愈合,故在临床治疗手术适应症与正常骨折患者相同。本例患者内固定手术考虑该病髓腔变小、硬化,不适用髓内固定,所以选择接骨板。
李超张全顺康锦
关键词:骨硬化症骨密度病理性骨折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只。治疗组予以脊髓损伤后鞘内注射3 mg·kg-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0.9%氯化钠0.1 m L;观察组予以单纯手术暴露脊髓,不损伤脊髓;对照组予以脊髓损伤后鞘内注射0.9%氯化钠0.1 m L。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损伤后各组不同时段脊髓前角细胞中表达GAP-43的细胞个数。各组大鼠在存活期间作后肢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显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增加了脊髓前角细胞GAP-43的表达。BBB评分结果提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后肢大鼠运动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可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可以促进损伤脊髓前角细胞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增强损伤脊髓前角细胞GAP-43的表达有关。
薛杨刘振利高岩杨新明赵明李超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鞘内注射脊髓损伤生长相关蛋白-4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