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仙先

作品数:438 被引量:1,807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40篇期刊文章
  • 66篇会议论文
  • 23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4篇医药卫生
  • 20篇文化科学
  • 9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0篇动脉
  • 95篇封堵
  • 82篇冠状
  • 81篇冠状动脉
  • 71篇缺损
  • 69篇间隔缺损
  • 64篇介入
  • 62篇封堵器
  • 52篇心脏
  • 52篇室间隔
  • 50篇心肌
  • 47篇室间隔缺损
  • 46篇介入治疗
  • 42篇血管
  • 40篇导管
  • 34篇主动脉
  • 33篇心肌梗死
  • 33篇疗效
  • 33篇梗死
  • 30篇造影

机构

  • 428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南京军区福州...
  • 5篇贵州省人民医...
  • 5篇沈阳军区总医...
  • 5篇济南军区青岛...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成都军区昆明...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41...
  • 3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济南军区青岛...
  • 2篇解放军第10...

作者

  • 433篇赵仙先
  • 250篇秦永文
  • 105篇郑兴
  • 80篇吴弘
  • 60篇丁继军
  • 56篇曹江
  • 54篇白元
  • 51篇陈少萍
  • 47篇马丽萍
  • 41篇黄新苗
  • 35篇徐荣良
  • 35篇胡建强
  • 31篇张必利
  • 27篇陈翔
  • 26篇郭志福
  • 26篇李松华
  • 24篇朱玉峰
  • 21篇陈峰
  • 19篇张志钢
  • 19篇姜海滨

传媒

  • 85篇第二军医大学...
  • 34篇介入放射学杂...
  • 19篇现代生物医学...
  • 18篇国际心血管病...
  • 16篇中华心血管病...
  • 14篇心血管病学进...
  • 11篇第17届全军...
  • 10篇上海医学
  • 9篇西北医学教育
  • 8篇中华老年心脑...
  • 7篇中国介入心脏...
  • 7篇临床心血管病...
  • 7篇首届中国先天...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内科理论与实...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14篇2017
  • 32篇2016
  • 40篇2015
  • 43篇2014
  • 33篇2013
  • 20篇2012
  • 39篇2011
  • 6篇2010
  • 19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2篇2006
  • 5篇2005
  • 41篇2004
4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AF)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CPAF的患者,分别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症状与体征、解剖特点(如起源、起源数量以及动脉瘤样变化)等资料。结果:共收集患者93例,其中男54例(58.1%)、女39例(41.9%),年龄(58.7±13.1)岁,89例患者存在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4例患者心前区听诊可闻及杂音,1例可见口唇发绀。冠状动脉造影示CPAF起源于单支冠状动脉者71例(76.3%),起源于2支以上冠状动脉者22例(23.7%)。起源于单支冠状动脉患者中瘘管类型按起源血管的发生比例分别为:左前降支-肺动脉型38例(40.8%)、回旋支-肺动脉型15例(16.1%)、右冠状动脉-肺动脉型8例(8.8%)、第1对角支-肺动脉型5例(5.3%)、左主干-肺动脉型5例(5.3%)。23例(24.7%)有动脉瘤样改变,24例(25.81%)同时被诊断为冠心病。结论:CPAF患者症状多不特异,可伴有各种症状。CPAF可为单一血管起源,也可多支起源;最常见瘘管类型为前降支-肺动脉型,其次为回旋支-肺动脉型。部分CPAF可有动脉瘤样改变。
沈健陈亮赵仙先朱嘉琦
关键词: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冠状动脉造影
经导管封堵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评价经静脉途径用 Amplatzer和自行研制的动脉导管未闭 (PDA )封堵器封堵婴幼儿 PDA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 1例患儿 ,年龄 1.1~ 6 .0 (3.8± 1.6 )岁 ,体质量 9~ 30 (18.4± 8.2 ) kg,均经临床和心脏超声诊断为 PDA。全麻下经股静脉插入 6~ 8F输送鞘管 ,导入 Am platzer(6例 )或自行研制的 PDA封堵器 (15例 ) ,术前、术后测定肺动脉压力 ,术后 3d复查心脏超声。 结果 :2 1例患儿 ,PDA呈漏斗状 15例、管型 6例 ,PDA最窄径 2~ 12 (6 .7± 3.5 ) mm ,选用的封堵器直径为 6~16 m m,全部患儿均通过股静脉途径一次封堵成功。术后即刻心脏听诊杂音消失 ,肺动脉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经股静脉途径应用 Amplatzer和自制的 PDA封堵器都能安全地封堵婴幼儿各种类型 PDA,成功率高 ,对动脉的损伤小 。
赵仙先秦永文张振远丁继军边长勇徐荣良郑兴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心导管插入术婴幼儿股静脉PDA
镍钛合金自膨式主动脉人工瓣膜支架置入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制镍钛合金自膨式主动脉人工瓣膜支以及配套使用的输送系统。经导管置入国产自膨胀主动人工瓣膜支架,原位置换主动脉瓣,观察3个月,分别通过血流动力学、影像学评估人工瓣膜功能。方法以新鲜的猪心包为材料,先在0.01%胰蛋白...
姜海滨黄新苗白元陈翔宗书峰周勇吴弘刘宗军马丽萍赵仙先秦永文
文献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提前停服替格瑞洛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提前停服替格瑞洛(PT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发生率、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10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使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住院患者40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随访,分析ACS患者PTD的发生率、原因和影响因素。结果出院12个月时PTD患者49例(12.2%),未PTD患者351例(87.8%)。PTD组年龄>75岁、有心力衰竭病史、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比例和血钾、尿素水平均高于未PTD组(P=0.004、0.031、0.028、0.037、0.001),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比例和血管病变严重程度均低于未PTD组(P=0.041、0.018)。呼吸困难(22.4%,11/49)、当地无药(18.4%,9/49)和出血(12.2%,6/49)是导致PTD最常见的3个原因,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为2级及2级以上的呼吸困难患者均停服替格瑞洛(mMRC评分1级2例,2级6例,3级2例,4级1例)。Kaplan-Meier曲线分析PTD累积发生率结果显示,67.3%(33/49)的患者PTD发生在出院后90 d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2.58,95%CI 1.26~5.26,P=0.009)和尿素水平升高(OR=1.17,95%CI 1.04~1.30,P=0.007)均为ACS患者PTD的独立预测因素,血管病变严重(OR=0.95,95%CI 0.92~0.98,P=0.001)是ACS患者坚持服用替格瑞洛的相关因素。结论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期间PTD的发生率为12.2%。对于呼吸困难且mMRC评分为2级及2级以上的患者,临床应及时更换P2Y12受体拮抗剂。年龄>75岁为ACS患者PTD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服用替格瑞洛的高龄患者,关注其有无发生呼吸困难及PTD。
肖雨尘顾颖徐汝明李攀陈卫省赵仙先马丽萍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可降解支架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可降解支架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有很多研究报道,但至今仅有2种研究较全面的支架获得了欧盟CE合格证。目前的可降解支架主要以聚乳酸、镁、酪氨酸等为基础材料,相对普通药物洗脱支架有诸多优势,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概率,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攻克。本文就可降解支架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郭俊沈下贤张必利朱嘉琦赵仙先
关键词:冠状动脉
他汀类药物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预防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病人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22)、辛伐他汀组(n=24)以及对照组(n=48)。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病人于使用造影剂碘海醇前24~48 h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或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不给予他汀类药物。观察病人术前、术后24和72 h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水平,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术前和术后12 h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含量。结果:辛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术后24 h和72 h的肌酐水平均低于术前,对照组术后24 h肌酐较术前有所升高,术后72 h肌酐恢复至术前水平,但上述各种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人在术前和术后24 h、72 h的尿素水平和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病人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提示NGAL作为保护肾组织的小分子蛋白,其分泌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对照组术后NGAL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6.98±2.24)vs(5.77±2.25)ng/ml,P〈0.05],而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术后NGAL增高不明显。结论:预防性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血中的NGAL水平,可能反映术后肾脏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对预防CIN起一定的作用。
陆阳赵仙先秦永文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造影剂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致呼吸困难1例报告被引量:2
2015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PCI术后3年余,再发胸痛3d"于2013年10月入院。既往曾于2010年4月因劳累后胸骨后疼痛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冠脉造影。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闭塞,遂对闭塞处行支架植入术。2013年1月30日再次因情绪激动后感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呈压榨样并向左肩部放射再次入我院行造影提示:前降支近端支架内发出第一对角支处完全闭塞,回旋支中段狭窄75%,
冯灿郭俊冀涛朱嘉琦赵仙先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
经导管与外科手术闭合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正>目的:对比分析外科手术和经导管闭合室间隔缺损 (VSD)的临床资料,探讨介入治疗 VSD 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12~2002-07在我院心内科行经导管闭合 VSD 52例,同期行外科手术缝合 VSD ...
穆瑞斌秦永文赵仙先王胜强
文献传递
外科修补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外科修补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先天性VSD患者1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介入封堵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输血量为(461.5±59.8)ml,机械通气时间为(22.1±5.9)min,体外循环者所占比例为100%(81/81);观察组患者术中无需输血及行机械通气、体外循环。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科修补术和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VSD的成功率及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相似,但采用介入封堵术治疗患者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较高,缺损直径为3~15 mm的先天性VSD患者可优先选择。
梁颖赵仙先李健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外科修补术介入封堵术疗效比较研究
用蘑菇伞型封堵器堵闭成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1例
2003年
赵仙先秦永文吴弘郑兴丁继军曹江
关键词:动脉导管末闭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