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振武

作品数:139 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4篇心电
  • 43篇电图
  • 43篇心电图
  • 39篇晕厥
  • 39篇儿童
  • 25篇血管
  • 24篇血管迷走性
  • 24篇血管迷走性晕...
  • 24篇直立倾斜试验
  • 24篇迷走
  • 23篇心脏
  • 23篇间期
  • 17篇年龄
  • 16篇心脏病
  • 15篇性别
  • 15篇描记
  • 15篇描记术
  • 13篇小儿
  • 12篇心电描记
  • 12篇心电描记术

机构

  • 84篇中南大学湘雅...
  • 54篇湖南医科大学
  • 5篇湖南省儿童医...
  • 4篇中南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湖南省中医药...
  • 2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 1篇顺德桂洲医院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139篇谢振武
  • 117篇王成
  • 68篇李茗香
  • 68篇林萍
  • 49篇曹闽京
  • 37篇毛定安
  • 33篇吴礼嘉
  • 32篇许毅
  • 29篇李雯
  • 22篇李敏能
  • 19篇林萍
  • 17篇李芳
  • 16篇郑慧芬
  • 15篇邹润梅
  • 10篇薛小红
  • 8篇胡春艳
  • 8篇罗雪梅
  • 8篇杨作成
  • 8篇王秀英
  • 8篇何芝香

传媒

  • 17篇中国急救医学
  • 9篇心电学杂志
  • 8篇湖南医学
  • 7篇中华心血管病...
  • 6篇湖南医科大学...
  • 5篇医学新知
  • 5篇临床心电学杂...
  • 5篇中国实用儿科...
  • 5篇心功能杂志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江苏实用心电...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级医刊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3
  • 9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12篇2005
  • 9篇2004
  • 7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12导联QRS总振幅正常值及对先心病左室肥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1995年
观察140例健康儿童(28天—14岁)及120例先心病患儿的心电图12导联QRS总振幅(∑QRS).健康儿童∑QRS的95%正常值范围为140—250mm.以∑QRS>250mm为诊断儿童左室肥大标准,对先心病并左室肥大诊断的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97.86%,准确性为91.15%,与其他心电图指标比较,特异性相近,而敏感性及准确性明显提高,认为∑QRS是一项诊断儿童先心病并左室肥大的新指标.
李双杰谢振武王成毛定安
关键词:心电图先天性心脏病左室肥大
心阻抗微分环时间比值正常值及相关分析
1996年
由心阻抗技术发展而来的心阻抗微分环(IDL)经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认为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心功能改变有诊断价值。但以往的研究多注意其面积和时间值,作者曾以时间比值指标评定风心病儿童的心功能变化,发现时间比值指标更为敏感。但目前尚未见IDL时间比值正常值研究的报道。本文以微电脑自动分析以减少测量误差,对210例健康儿童和成人IDL各相时间与总时间比值进行探讨。 1
杨作成谢振武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不同年龄健康人群心率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对4023例从出生至79岁的不同年龄正常人群心率进行了分析。以年龄分组的最少组数,定出不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率范围。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在成人方面,以往规定正常心率60~100次/min,两边数据都偏高。正常成人心率最好规定在55-90次/min或55~95次/min,这样可避免将正常心率误诊为窦性心动过缓或将窦性心动过速误作正常心率。在儿童和成人中,女性心率>男性,一般相差约为2~7次/min。
谢振武曹闽京李茗香毛定安王成李敏能林萍
关键词:正常心率婴儿成人心电图
直立倾斜试验后的心率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束后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方法2004-01-2011-05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HUTT患者919例,年龄2-74(18.4±14.0)岁,男439例,女480例,儿童及青少年组(〈18岁)646例,成人组(≥18岁)273例;HuTr阴性组439例,HUTT阳性组480例(其中血管抑制型380例,心脏抑制型5例,混合型95例)。分析HUTT结束后20min内监测的心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结果①不同HuTT结果比较:95%以上受试者在4min内心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HUTT阳性组较HUTT阴性组恢复慢(94.8%vs 100%,X^2=23.5,P〈0.01)。②不同年龄比较:心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在2min内的儿童及青少年组较成人组多(90.6%VS85.7%,X^2=4.641,P〈0.05);3min内的儿童及青少年组与成人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97.2%VS94.9%,X^2=3.131,P〉0.05)。③不同性别比较:心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在1min内男性多于女性(76.3%VS69.8%,X^2=4.932,P〈0.05);2min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V888.3%,岩。=0.639,P〉0.05)。④不同反应类型比较:4min内心率恢复时间混合型较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明显减慢(85.3%VS97.1%VS100%,X^2=23.5,P〈0.01)。血管抑制型与心脏抑制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1%vs100%,X^2=0.149,P〉0.05)。结论95%以上受试者在HUTT结束后4min内心率恢复至正常,心率恢复时间受年龄、性别、HUTT结果及反应类型的影响。
康美华许毅王成吴礼嘉林萍袁鹤立王秀英谢振武
关键词:心率性别
儿童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及ST段振幅变化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卧位与立位心电图T波及ST段振幅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因不明原因头晕、头痛、晕厥等症状在本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为POTS的儿童青少年74例(POTS组);按年龄和性别匹配同期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检查的儿童青少年64例为对照(对照组)。描记卧位与立位12导联体表心电图,程序自动分析结合人工干预测量卧位与立位心电图的心率及12导联心电图T波和ST段振幅。结果(1)立位与卧位比较:POTS组心率增加[(105.2±16.3)次/min比(83.8±18.0)次/min,t=-7.598,P〈0.01)],Ⅰ[(0.28±0.14)mV比(0.33±0.11)mV,t=2.598,P〈0.05)]、Ⅱ[(0.28±0.12)mV比(0.39±0.13)mV,t=5.340,P〈0.01)]、Ⅲ[(0.00±0.19)mV比(0.07±0.11)mV,t=3.041,P〈0.01)]、aVF[(0.14±0.13)mV比(0.23±0.11)mV,t=4.505,P〈0.01)]、V4[(0.33±0.21)mV比(0.51±0.23)mV,t=4.938,P〈0.01)]、V5[(0.37±0.10)mV比(0.50±0.15)mV,t=7.764,P〈0.01)]、V6[(0.254-0.10)mV比(0.37±0.10)mV,t=7.538,P〈0.01)]导联T波振幅降低,aVR导联T波振幅增高[(-0.27±0.11)mV比(-0.36±0.10)mV,t=-5.023,P〈0.01)],V5导联ST段振幅增高[(0.07±0.04)mV比(0.06±0.04)mV,t=-2.309,P〈0.05)]。(2)与对照组比较:POTS组心率差增加[(-21.4±14.0)次/min比(-10.7±11.4)次/min,t=4.875,P〈0.01)],Ⅰ[(0.05±0.10)mV比(-0.01±0.15)mV,t=~3.161,P〈0.01)]、Ⅱ[(0.11±0.12)mV比(0.07±0.12)mV,t=一2.243,P〈0.05)]、V4l(0.18±0.18)mV比(0.07±0.20)mV,t=-3.282,P〈0.01)]、V5[(0.18±0.11)mV比(0.14±0.13)mV,t=-2.013,P�
王玉汶许毅李芳林萍邹润梅谢振武王成
关键词: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心电描记术卧位立位
心电图估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跨瓣压
1996年
术前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患儿33例,心电图显示P、QRS、T波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其时限与振幅随跨瓣压增大而递增。心电图对估测肺动脉瓣狭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王成谢振武毛定安曹闽京李茗香
关键词:肺动脉瓣狭窄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儿童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P波ST段及T波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深化儿童VV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10—2007—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PS)儿童96例,根据HUTT结果将研究组分为HUTT阳性组和HUTT阴性组。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2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行HuTr检查,HUTT过程中同时行12导联心电图(12ECG)动态监测。结果①57例HuTT阳性儿童中,13例表现为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阳性,平均反应时间(24.62±5.94)min;44例表现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阳性,平均反应时间(5.27±1.89)min。②SNHUT阶段1min时HUTT阳性组Ⅲ、aVL、aVF导联P波振幅较HuTr阴性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时间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在HUTT中某些导联T波及ST段振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主要表现在V3、V4、V5及V6导联;HUTT阳性组在HuTT中某些导联T波、ST段振幅较HUTT阴性组显著降低(P〈0.05),主要表现在Ⅱ、Ⅲ、aVR、aVL及aVF导联,多发生在HUTT阳性发作平均时间点。④HUTT阳性组晕厥发作时较基础平卧位时P波时间、QRS时间、QT间期显著缩短(P〈0.05,P〈0.01);与倾斜开始比较,P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倾斜5min时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与试验结束电动倾斜床刚平放时比较,QT间期显著缩短(P〈0.01),而QTC间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VVS儿童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变,12ECGT波及ST段振幅变化较P波振幅变化更敏感。
薛小红王成林萍曹闽京李茗香丁异熠刘晓燕谢振武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直立倾斜试验T波ST段
儿童直立性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分析
邹润梅王成吴礼嘉罗雪梅许毅王秀英谢振武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QT间期离散度的检测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QTd变化。 方法  1.92~ 15 (8.6 9± 3.15 )岁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研究组 )及匹配健康儿童 (对照组 )各 6 8例 ,用广东中山 SR- 10 0 0 A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采集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数据并录入软盘 ,计算机回放并程序放大波形 2~ 4倍检测 ,增益 1m V=2 0 m m~ 40 mm,纸速 5 0 mm/ s~ 10 0 mm/ s,测量 QTmax、QTmin,按 Bazett公式校正 QTcmax、QTcmin,计算QTd及 QTcd,微机数理统计。 结果 研究组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0 .0 5 ) ,QTmax、QTd、QTcmax、QTc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0 .0 1) ,QTmin、QTcm in较对照组稍延长 (P<0 .0 5 )。 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QTd显著增大 ,表明心肌炎症时其电活动不稳定性增加 。
邓长柏王成谢振武曹闽京许毅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心电描记术QT间期离散度
心电图对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诊断价值的评价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以右心导管直接测量肺动脉压为对照,评价心电图诊断室缺并肺动脉高压的价值,发现单项心电图指标以QRS最好(灵敏性85.29%、特异性92.31%、准确性88.33%)。联合标准比单项指标的诊断效率高(灵敏性94.12%、特异性88.45%、准确性91.67%)。结果提示心电图仍不失为一种简便有用的判断空缺并肺高压的方法。
李双杰谢振武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心电图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