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文

作品数:48 被引量:2,358H指数:28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文化科学
  • 7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3篇教学
  • 12篇主义
  • 12篇教育
  • 9篇建构主义
  • 8篇知识
  • 7篇心理
  • 7篇学习环境
  • 7篇教学设计
  • 6篇心理学
  • 6篇学习者
  • 5篇情境
  • 5篇情境学习
  • 5篇维果茨基
  • 5篇理学
  • 5篇教学模式
  • 4篇社会
  • 4篇抛锚
  • 4篇抛锚式教学
  • 4篇情境认知
  • 4篇课程

机构

  • 46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6篇高文
  • 2篇王海燕
  • 2篇乔连全
  • 1篇任友群
  • 1篇吕林海
  • 1篇裴新宁
  • 1篇胡岑英

传媒

  • 26篇全球教育展望
  • 3篇中国电化教育
  • 3篇外国教育资料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开放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江苏教育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今日教育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7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地图知识技能的教与学的一项行动研究
2008年
1.如何开展行动研究 本项行动研究旨在探究:中学一年级学生是如何学习有关地图的概念和学用地图知识技能的。本文主要记述我和陈老师是如何建立这项合作研究的。
关英莲高文
关键词:知识技能地图一年级学生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被引量:569
2001年
●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有关人的思维、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观点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的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今天已经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挑战。●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随着知识的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出现,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高文
关键词:情境学习情境认知教学模式实践共同体
试论达维多夫关于发展性教学理论的研究
高文
关键词:教学理论
知识的生产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选择知识的生产与习得作为论述的主要方向。在对从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轨迹进行简要回顾后,本文对科学知识的成因以及教育过程中知识的习得作了社会学的分析,并试图比较建构主义思想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与教育学两大领域内兴起与发展的情况,以便为两个领域中的建构主义研究寻找一个交叉点。本文希望教育界的理论研究者能更多关注诸如知识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进展,以便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高文任友群
关键词:建构主义科学知识社会学
走出建构主义思想之惑——从两个方面正确把握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意蕴被引量:25
2007年
源于缺乏一种深刻、辩证与发展的思想观念,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很多分析与批判显得肤浅、片面与不够准确,并且容易对教育实践产生不好的影响。"知识的适应性"以及"辩证联系的学习哲学"是正确把握建构主义理论的两个方面,对其深入的领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建构主义对教育的真正意义。
吕林海高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知识的组织与表征——现代教学模式建构的基本要素之一被引量:32
2000年
高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现代心理学知识
跨越学科,面向真实问题 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海门市东洲小学课程改革评析
2001年
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根本事业,是迎接激烈国际竞争、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承担着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优化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重任的教育更应该成为国家发展中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并因此而置身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今天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社会。
高文
关键词:小学课程走出课堂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被引量:165
1999年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是20世纪世界心理学宝库中颇具特色的瑰宝。该理论主要涉及彼此间有机联系着的有关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活动说、中介说和内化说。这一形成于本世纪初的心理发展理论在70年代传入西方后,与建构主义思潮融汇,产生了作为建构主义重要范型之一的“社会建构主义”。本文将扼要阐述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西方的社会建构主义作一个简介。
高文
关键词: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社会建构主义心理机能客观知识主观知识
乌克兰教育改革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访谈录被引量:2
1997年
1996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邀请来华访问期间,于10月21日至10月26日来沪顺访。在沪期间,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做了有关乌克兰教育改革、苏霍姆林斯基生平教育活动的科学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的报告。在她抵沪的当天晚上,我即抓紧时间对她进行了采访。在以后几天的活动之余,亦与她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谈。为了更全面、更生动地介绍当今乌克兰教育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征得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同意后,现将苏霍姆林斯卡娅在沪的谈话与报告的主要内容以访谈录的形式刊登于本刊“专家访谈”栏,以便尽快地向读者传递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信息。
高文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教育科学教育改革访谈录院士
人是这样学习的——有关学习研究对象的拓展被引量:11
2005年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充分发掘人类的学习潜力并使其成为个人、组织、社会发展的重要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近几十年来,西方学者经有关人的学习研究的对象拓展至专家、儿童、普通人、从业者和学徒,从而使有关人是怎样学习的研究变得更加全面、深入和细致。关注这一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立足于学习的创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文
关键词:儿童普通人从业者学徒西方学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