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性良

作品数:55 被引量:213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理学
  • 19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教学
  • 14篇课程
  • 9篇电化学
  • 8篇光度
  • 8篇光谱
  • 8篇分光光度法
  • 7篇化学实验
  • 7篇光度法
  • 6篇仪器分析
  • 6篇仪器分析实验
  • 6篇实验教学
  • 6篇光谱电化学
  • 5篇化学教学
  • 5篇本科
  • 4篇芯片
  • 4篇毛细管
  • 4篇课程设置
  • 4篇教学改革
  • 3篇大学化
  • 3篇大学化学

机构

  • 55篇复旦大学
  • 2篇昆明贵金属研...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作者

  • 55篇吴性良
  • 11篇马林
  • 9篇陆靖
  • 7篇朱万森
  • 7篇徐华龙
  • 7篇陈刚
  • 6篇邓家祺
  • 6篇张鲁雁
  • 6篇雷杰
  • 5篇邓子峰
  • 5篇高翔
  • 5篇徐息良
  • 5篇张晋芬
  • 5篇张哲
  • 4篇王志涛
  • 4篇杨芃原
  • 3篇杨清河
  • 3篇章慧琴
  • 3篇范康年
  • 3篇刘宝红

传媒

  • 6篇大学化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3篇第八届大学化...
  • 3篇第九届全国大...
  • 3篇第七届全国大...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化学世界
  • 2篇复旦学报(自...
  • 2篇色谱
  • 2篇实验室研究与...
  • 2篇第八届全国大...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化学传感器
  • 1篇高等理科教育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10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2
  • 9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00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扫描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微机采集吸收光谱方法被引量:2
1991年
分光光度法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随着化学计量学的兴起和发展,利用测量多组份光谱的信息直接求解各组份含量将愈来愈得到广泛的应用。带微机的分光光度计给大量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吴性良张哲王志涛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数据采集微机
《分析化学原理》的编写及内容介绍
分析化学是大学化学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复旦大学化学系对分析化学基础课程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改革.1961年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两项改革,其一是定性分析部分并入一年级的无机化学课程,其二是在传统的分析化学...
马林朱万森吴性良
关键词:教材编写教材内容化学基础课程大学化学教学教材改革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一种纤维电泳芯片
本实用新型属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电泳芯片。该纤维电泳芯片由纤维束代替原电泳芯片中的玻璃毛细管而构成。其中纤维束由单丝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化学纤维长丝无捻粗纱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纤维束经脱脂、清洗和干燥后浸入浸...
陈刚张鲁雁杨芃原吴性良
文献传递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葛根和葛藤中几种黄酮类化合物被引量:36
2004年
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测定了葛根和葛藤中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含量.以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0V(vs.SCE),在50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9.0)中,使用长40cm熔融石英毛细管,当分离电压为9kV,上述三组分在12min内完全分离.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浓度与电泳峰电流分别在2.5×10-6~1.0×10-3,1.0×10-6~1.0×10-3和5.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S/N=3)分别为3.4×10-7,2.4×10-7和5.1×10-7mol/L.7次测定葛根素、大豆甙元和芦丁的混合标准溶液,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71%,2.47%和4.21%.
陈刚章慧琴吴性良孔继烈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大豆甙元芦丁黄酮类化合物
复旦大学化学系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复旦大学化学系在全面推进学分制建设的过程中,对本科教学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总体规划了学生在综合类教育、理科平台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的培养模式;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和实验进行了优化组合,形成了以不同层次链接课程的模块组合,扩大了...
徐华龙陆靖徐息良吴性良
关键词:本科教学学分制建设课程建设
文献传递
微机采集吸收光谱数据的多组份分光光度法测定去痛片各组份含量
吴性良王志涛
关键词:吸收光谱法去痛片药品检定解热镇痛药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要素为主线建立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大学本科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被引量:42
2000年
针对目前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焦点,提出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验技术要素为主线的“二阶段、三层次”大学化学基础实验课程新体系。即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技术要素和能力要求划分成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侧重于各类操作技术的分类训练,后一阶段则主要训练各类实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培养实验设计思想。每个阶段又由基本实验、拓宽实验和设计实验三个不同层次构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陆靖吴性良姚子鹏范康年
关键词:大学本科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课程改革
《分析化学原理》的编写及内容介绍
<正>1.编写《分析化学原理》教材的由来分析化学是大学化学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过去的五十年中,复旦大学化学系对分析化学基础课程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改革。 1961年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两项改革,其一是定性分析部分并入一...
马林朱万森吴性良
文献传递
在分析化学课程中开展撰写小论文的教学实践
<分析化学>是化学类本科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复旦大学化学系现行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分两个学期实施,一般在大一下或大二开始学习(由学生自己选择).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学期或一年的普通化学以及相应的数学物理的知识背景.但是学...
吴性良马林刘宝红
关键词:分析化学课程论文撰写教学实践大学化学教学
文献传递
利用现有设备丰富化工实验内容被引量:1
2003年
叶匀分吴性良
关键词:化工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教学高等教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