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涛
- 作品数:42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KIR2DS1受体对人类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家族成员KIR2DS1在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健康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NK细胞分选试剂盒富集NK细胞,将分选的NK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以作为效应细胞.取初治确诊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新鲜骨髓液,分离后的白血病细胞作为靶细胞.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法分别检测NK细胞及靶细胞的KIR基因和HLA-Cw;根据KIR2DS1表达与否将NK细胞分为KIR2DS1阳性NK细胞与KIR2DS1阴性NK细胞;用抗-KIR2DS1抗体封闭NK细胞的KIR2DS1受体,用CCK8比色法检测封闭前后KIR2DS1阳性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根据HLA-Cw将NK细胞和靶细胞分别分为C1纯合子组(表达HLA-Cw 01、03、07、08、12、14、16)、C2纯合子组(表达HLA-Cw02、04、05、06、15、17、18)和C1/C2杂合子组(既表达C1组的等位基因又表达C2组的等位基因).结果 经过富集后NK细胞的纯度为(91.2±5.94)%;不同效靶比下,KIR2DS1阳性NK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当效靶比为10:1时,KIR2DS1阳性NK细胞组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率(42.82±6.81)%高于KIR2DS1阴性组(28.61±5.14)%;抗-KIR2DS1封闭后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减弱(t=-3.00,P<0.05);KIR2DS1阳性NK细胞C1纯合子组对靶细胞C2纯合子组的杀伤率(54.39±3.46)%明显高于靶细胞C1组(41.22±3.68)%(t=8.33,P<0.05)和C1/C2组(41.32±5.09)%(t=6.37,P< 0.05).结论 KIR2DS1阳性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力高于KIR2DS1阴性NK细胞,即KIR2DS1可以有效介导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HLA-C1纯合子的KIR2DS1阳性NK细胞对HLA-C2纯合子的靶细胞杀伤作用强.
- 王静关涛王江涛苏丽萍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造血干细胞移植
-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pro-T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lymphoblastic Lymphoma: 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归微苏丽萍马莉关涛张宗
- 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对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机选择及结果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采集时机选择和采集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62例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动员方案,监测外周血及采集物中白细胞计数(WBC)、单个核细胞计数(MNC)及CD34^(+)细胞计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采集阈值。结果62例患者共采集136例次,获得MNC(5.66±1.11)×10^(8)/kg,CD34^(+)细胞计数(2.15±1.20)×106/kg。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在应用G-CSF后第4、5天达最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产物中CD34^(+)细胞计数与采集当天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具有相关性(r=0.879,P<0.01),与采集当天外周血WBC及MNC产物中MNC亦具有相关性(均P<0.05)。应用ROC曲线得出采集当天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23/μl为最佳采集阈值,85.2%符合阈值的患者可以一次采集成功。结论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可指导临床把握干细胞采集的最佳时机,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是预测采集产物中CD34^(+)细胞计数的可靠参考指标。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23/μl可作为采集阈值。
- 白敏王列样李振华王江涛关涛刘小兰张宗赵瑾苏丽萍
-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干细胞采集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集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化疗周期、疾病状态、不同方案和患者采集前1天外周血CD34+细胞对CD34+细胞数和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的影响。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化疗>6个周期与≤6个周期患者间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1.3)×106/kg比(5.8±2.2)×106/kg;t=5.221,P<0.01],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8%(11/16)比97.8%(45/46);χ2=8.396,P=0.004];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2.2)×106/kg比(4.5±2.8)×106/kg;t=1.302,P=0.198],但男性采集成功率高于女性[97.6%(40/41)比76.2%(16/21)],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017,P=0.025);采集前1天外周血CD34+细胞数≥10个/μl患者采集成功率高于<10个/μl患者[97.9%(47/48)比64.3%(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8,P=0.001);而不同年龄、疾病类型、疾病状态及不同动员方案的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及采集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动员前化疗≤6个周期是干细胞采集的有利因素(b=-3.435,P<0.01)。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有效动员、采集效果与动员前接受的化疗周期数有关,化疗应尽量≤6个周期,达部分缓解及以上时尽早行干细胞动员、采集,并在动员过程中监测外周血CD34+细胞数。在外周血CD34+细胞数>10个/μl时于次日开始采集可能会获得较好的采集效果,从而提高采集成功率。
- 赵志强王列样刘小兰王江涛关涛张宗罗艳虹苏丽萍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 B细胞易位基因1对B细胞淋巴瘤增殖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SU-DHL-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通过自噬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U2932、OCI-LY-10、SU-DHL-2以及B淋巴母细胞IM-9中BTG1 mRNA和蛋白表达量。SU-DHL-2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BTG1过表达组、3-MA组和BTG1过表达+3-MA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酵母Atg6同系物(Beclin1)和自噬相关蛋白5(Atg5)表达量。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U2932、OCI-LY-10、SU-DHL-2细胞中BTG1 mRNA表达量(0.85±0.06、0.54±0.06、0.53±0.05)均低于IM-9细胞(1.22±0.16,t=3.750、6.893、7.129,P<0.05),蛋白表达量(0.70±0.08、0.54±0.06、0.24±0.04)均低于IM-9细胞(0.87±0.06,t=2.944、6.736、15.132,P<0.05)。BTG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活性[(74.80±1.24)%]低于对照组(100.00%,t=35.200,P<0.05)和空载体组[(98.35±1.02)%,t=25.404,P<0.05];BTG1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14.74±0.93)%]高于对照组[(6.28±0.31)%,t=14.948,P<0.05]和空载体组[(8.53±0.55)%,t=9.955,P<0.05];BTG1过表达组BTG1 mRNA表达量(2.33±0.08)高于对照组(1.03±0.06,t=22.517,P<0.05)和空载体组(1.01±0.07,t=21.508,P<0.05),蛋白表达量(0.88±0.07)高于对照组(0.56±0.07,t=5.599,P<0.05)和空载体组(0.61±0.06,t=5.072,P<0.05)。BTG1过表达+3-MA组细胞增殖活性[(84.21±3.26)%]高于BTG1过表达组[(73.42±3.48)%,t=3.919,P<0.05],细胞凋亡率[(18.40±2.26)%]低于BTG1过表达组[(26.79±2.80)%,t=4.039,P<0.05],LC3Ⅱ、Beclin1和Atg5蛋白表达量(0.56±0.05、0.72±0.07、0.49±0.05)低于BTG1过表达组(0.71±0.06、0.89±0.05、0.68±0.05,t=3.326、3.423、4.654,P<0.05)。结论BTG1过表达可诱导自噬发挥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作用。
- 赵瑾温晓莲关涛郑美婧马莉苏丽萍
- 关键词:淋巴瘤自噬增殖凋亡
- 封闭CD158受体表位对供者自然杀伤细胞杀伤受者成熟树突细胞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固有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机体抵御病毒感染、肿瘤细胞生长及转移的第一道防线。而NK细胞的异源反应性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临床上,HLA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中,“licensed”NK细胞具有异源反应性。
- 王漩漩关涛王江涛赵瑾马莉苏丽萍
- 关键词:树突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伤受者供者
- 封闭CD158受体表位对供者NK细胞杀伤受者成熟DC细胞的研究
- 目的:在体外应用抗CD158a和CD158b单克隆抗体封闭供者NK细胞表面抑制型受体KIR2DL1及KIR2DL2/L3,研究供者NK细胞对受者DC的杀伤作用。方法:以2010年5月至2014年12月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
- 王漩漩关涛王江涛赵瑾马莉苏丽萍
- 关键词:细胞杀伤
- 文献传递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T-LBL并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例1和例2为同时发生,例3和例4为继发性。对于同时发生的患者,需鉴别AML的淋巴结浸润。结果:经多次审阅淋巴结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符合T-LBL;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确定白血病类型为A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2例分别为双表型和双系列型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例患者均接受化疗,且均死于白血病。生存期仅为确诊AML后2-5个月。结论:T-LBL并存AML是侵袭性疾病,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因此需要设计能兼顾淋系和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 张宗归薇白敏马莉苏丽萍关涛
- 关键词: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淋巴瘤骨髓浸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初治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状况,其中行PET-CT检查61例,行DWI检查32例。以骨髓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各病理类型淋巴瘤骨髓浸润的发生率及浸润部位,并比较PET-CT和DWI对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结果在93例淋巴瘤患者中,根据常规部位骨髓检查及PET-CT、DWI引导下的骨髓检查,共检出骨髓浸润39例。PET-CT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8%、88.6%、85.3%、84.0%和86.1%,DWI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89.5%、87.5%、84.6%和89.5%。PET-CT和DWI对侵袭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分别为37.5%(18/48)和38.1%(8/21),对惰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分别为23.1%(3/13)和27.3%(3/11)。PET-CT对侵袭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略高于惰性淋巴瘤骨髓浸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DWI对侵袭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略高于惰性淋巴瘤骨髓浸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DWI对侵袭性淋巴瘤骨髓浸润和惰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均略高于PET-CT,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63,P=1.000)。结论PET-CT和DWI均对淋巴瘤骨髓浸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ET-CT和DWI对侵袭性淋巴瘤骨髓浸润和惰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一致;PET-CT和DWI均不可替代骨髓检查;联合影像学检查进行针对性的骨髓穿刺可进一步提高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
- 吴媛苏丽萍杨晓棠张建新赵铭张宗关涛刘小兰郑玉萍韩维娥
- 关键词:淋巴瘤骨髓浸润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扩散加权成像
- 鼻外NK/T细胞淋巴瘤21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鼻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方法 对21例鼻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晚期、有B症状、体能状态(ECOG评分)2~4分、国际预后指数(IPI)3~5分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为多,除1例放弃治疗外,2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例,总生存率为30.0%.早期患者疗效较好,2例晚期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预后最差.结论 鼻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分期、ECOG、IPI和LDH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归薇关涛赵瑾马莉王晶荣韩维娥杨斌白敏苏丽萍
-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