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瑾

作品数:91 被引量:125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细胞
  • 30篇白血
  • 30篇白血病
  • 27篇淋巴
  • 24篇急性
  • 20篇淋巴瘤
  • 17篇基因
  • 16篇干细胞
  • 15篇造血
  • 14篇造血干
  • 14篇造血干细胞
  • 12篇干细胞移植
  • 11篇造血干细胞移...
  • 10篇融合基因
  • 10篇髓系
  • 9篇髓系白血病
  • 9篇急性髓系
  • 9篇急性髓系白血...
  • 9篇病患
  • 8篇肿瘤

机构

  • 43篇山西省肿瘤医...
  • 4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6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西省儿童医...
  • 2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山西省肿瘤研...
  • 1篇太原市人民医...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作者

  • 91篇赵瑾
  • 66篇苏丽萍
  • 52篇马莉
  • 23篇王晶荣
  • 16篇归薇
  • 16篇郑美婧
  • 16篇关涛
  • 16篇张宗
  • 15篇周永安
  • 13篇王军
  • 11篇解菊芬
  • 10篇王海燕
  • 10篇郭晓静
  • 10篇雷湘萍
  • 9篇王恺
  • 8篇王列样
  • 8篇石磊
  • 6篇王江涛
  • 5篇武坚锐
  • 5篇暴江萍

传媒

  • 25篇白血病.淋巴...
  • 9篇肿瘤研究与临...
  • 8篇临床医药实践
  • 7篇中国现代医生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4篇实用医技杂志
  • 4篇第八届全国难...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3篇健康向导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3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2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IA方案诱导治疗不同预后组急性髓系自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A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资料。结果预后良好组12例,完全缓解(CR)率83.3%(10/12),部分缓解(PR)率16.7%(2/12),总有效(OR)率100%(12/12);预后中等组26例,CR率73.1%(19/26),PR率19.2%(5/26),OR率92.3%(24/26);预后不良组22例,CR率59.1%(13/22),PR率13.6%(3/22),OR率72.7%(15/22);三组患者O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随访2年,预后良好组无复发生存(RFS)率100.0%,预后中等组53.8%,预后不良组45.5%,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预后良好组AML使用IA方案诱导化疗OR率和2年RFS率高,可作为首选方案,而预后中等、不良组RFS率较低,应尽早考虑移植治疗。
赵瑾苏丽萍王军马莉
多重巢式RT-PCR技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重巢式RT-PCR技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常见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在各亚型的分布和克隆性染色体异常的检出情况。 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
赵瑾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融合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
文献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的检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和多重巢式RT-PCR技术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混合谱系白血病(MLL)基因重排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MLL双色FISH基因探针,应用间期FISH和多重巢式RT-PCR技术对189例AL患者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染色体R或G显带。结果179例AL患者行FISH检测,其中9例(5.03%)MLL基因重排阳性[无MLL.部分串联重复(PTD)],而经多重巢式RT-PCR检测的189例中16例(8.47%)MLL基因重排阳性,包括MLL/AF9、MLL/AF10、MLL/AF6、MLL/AF17、MLL/ELL、MLL—PTD,189例患者同时进行染色体R或G显带,其中仅5例(2.65%)涉及11q23的相互易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3例)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16例)中6种常见MLL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重巢式RT-PCR技术是对初诊AL患者进行MLL基因重排筛检的有效方法,不仅能证实常规细胞遗传学易位,还能检测出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均不能检出的MLL-PTD,为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赵瑾苏丽萍关涛闫晓俊丰恺超王军马莉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MLL基因重排荧光原位杂交
灾后危机心理干预及措施被引量:1
2009年
李涛侯小英宋旭红尚志荣赵瑾
关键词:灾后危机干预应激障碍心理需要灾难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AML1融合基因检测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 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TEL-AML1融合基因的阳性率,探讨TEL-AML1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基础上,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31例ALL患儿骨髓单核细胞中TEL-AML1融合基因。结果 巢式RT-PCR技术和FISH技术均可以显著提高TEL-AML1融合基因的检出率,应用上述两种方法,31例患儿中检测出7例TEL-AML1阳性,占儿童初发ALL的22.6 %(7/31),在B系ALL中的阳性率为25.9 %(7/27)。结论 t(12;21)形成TEL-AML1融合基因是儿童ALL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极难发现,需用巢式RT-PCR或FISH等分子检测方法加以证实。
王恺周永安苏丽萍武坚锐解菊芬赵瑾马莉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多重巢式RT—PCR技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与MICM分型及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对60例AML患者的融合基因联合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60例AML中有37例(61.67%)具有5种融合基因:MLL—AF9、TLS—ERG、CBFβ—MYH1、AML1-ETO、PML—RARα。13例患者有HOX11原癌基因活化,10例为单纯表达HOX11原癌基因活化,3例同时伴有其他融合基因表达。伴AML1-ETO、PML-RARα的31例患者中接受化疗的23例全部达完全缓解(CR),且无复发。结论基因分型是AML最精确的分型方法,可为临床化疗提供指导。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可快速同时检测急性白血病29种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完善白血病的MICM分型,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赵瑾周永安苏丽萍武坚锐王恺解菊芬马莉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结构畸变融合基因
基因分型归于N1型的老年肾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2023年
患者男,81岁。2020年5月21日常规体检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右肾上极低回声结节,大小约3.3 cm×2.8 cm,同时间断出现右侧腰部不适感,未予重视。6月29日行腹部增强CT检查,示右肾肿物,大小9.9 cm×5.8 cm(图1)。7月2日行腹部增强MRI检查,示右肾肿物。
马莉王晶赵瑾苏丽萍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常规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基因分型
恶性血液病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EB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到2014年12月3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及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EBV-DNA定量检测结果.结果 1.淋巴瘤组(180例)、髓系白血病组(58...
赵瑾苏丽萍马莉王晶荣张宗关涛刘小兰闫晓俊王慧
血清copeptin、adropin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结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能量平衡相关蛋白(adropin)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睡眠结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3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诊治OSAHS患者178例。根据不同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2)、中度组(n=80)、重度组(n=46),比较不同病情程度OSAHS患者血清copeptin、adropin及睡眠结构情况;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copeptin、adropin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HS患者发生AS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opeptin、adropin对OSAHS患者发生AS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copeptin、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依次升高,血清adropin、总睡眠时间、快速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REM%)均依次降低(F=25.130、52.510、100.580、218.980、45.310、59.140,P均<0.001)。OSAHS患者血清copeptin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呈正相关,与总睡眠时间、REM%呈负相关(r=0.675、0.570、-0.685、-0.590,P均<0.001);OSAHS患者血清adropin与总睡眠时间、REM%呈正相关,与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呈负相关(r=0.539、0.683、-0.568、-0.631,P均<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opeptin升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合并高血压、吸烟史是OSAHS患者发生AS的危险因素,血清adropin升高则为保护因素[OR(95%CI)=1.905(1.226~2.808)、1.585(1.093~2.076)、1.881(1.280~2.730)、1.696(1.195~2.553)、0.552(0.396~0.770),均P<0.01];血清copeptin、adropin及二者联合预测OSAHS患者发生A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80、0.877,二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检测(Z/P=4.234/0.006、3.861/0.011)。结论血清copeptin升高、adropin降低可导致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并促进颈AS形成,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OSAHS患者颈AS形成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陈杰刘涛范艳锋裴俊芳赵瑾窦占军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肽素睡眠结构颈动脉粥样硬化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赵瑾苏丽萍关涛刘小兰马莉王晶荣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