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天加

作品数:31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膀胱
  • 10篇肿瘤
  • 8篇细胞
  • 7篇手术
  • 7篇膀胱肿瘤
  • 6篇蛋白
  • 6篇前列腺
  • 5篇膀胱癌
  • 4篇蛋白质
  • 4篇细胞癌
  • 4篇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形成
  • 3篇氧合
  • 3篇氧合酶
  • 3篇移行细胞
  • 3篇移行细胞癌
  • 3篇增生

机构

  • 25篇山东大学第二...
  • 10篇山东大学
  • 9篇济南市第五人...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第二人...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作者

  • 31篇马天加
  • 13篇张怀强
  • 7篇李顺来
  • 7篇周春文
  • 7篇萧畔
  • 6篇姜亭起
  • 6篇周亚滨
  • 5篇刘玉强
  • 5篇孙波
  • 5篇张磊
  • 4篇王建军
  • 3篇邵光峰
  • 3篇赵作辉
  • 3篇王绍勇
  • 3篇王万利
  • 3篇王文振
  • 3篇李俊甲
  • 2篇董港
  • 2篇葛南
  • 2篇贾继辉

传媒

  • 13篇山东大学学报...
  • 5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X线不显影输尿管结石64例诊治分析
2003年
马天加姜亭起李顺来张怀强许纯孝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X线平片疗效
睾丸鞘膜纤维性假瘤1例报告
2003年
马天加任玉军孙波李顺来
关键词:B超检查X线检查硬膜外麻醉外科手术
不同保留肾单位术式治疗局限性肾癌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比经腹腹腔镜、腹膜后腹腔镜和开放手术3种保留肾单位手术方式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3组,A组为经腹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肿瘤切除组(22例);B组为腹膜后腹腔镜手术组(21例);C组为开放手术组(24例)。对比3组患者手术时间、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病理检查示透明细胞癌63例,颗粒细胞癌4例,均位于肾包膜内,切缘均阴性。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8.7±27.9)min、(110.8±26.5)min、(106.4±25.5)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4.2±13.1)min、(23.6±12.9)min、(14.2±4.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5.4±42.0)ml、(116.5±37.3)ml、(254.6±128.5)ml;住院时间分别为(11.2±3.0)d、(10.1±1.8)d、(16.2±3.2)d。以上3项C组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60个月,B组局部复发1例,C组单发肺转移1例,均再次手术治愈;3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经腹腔及腹膜后径路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临床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可替代开放手术。
霍立志井汉国史本康石汝骥王腾春程镇马天加
关键词: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腹膜后径路
PKRP围手术期血糖、钠、氯、钾和红细胞比容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PKRP)围手术期血糖、钠(Na+)、氯(Cl-)、钾(K+)和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方法选取17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90例行PKRP,87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作为对照,分别在术前1 d(T1)、手术开始20 min(T2)、手术完毕即刻(T3)、术后4 h(T4)抽静脉血进行血糖、Na+、Cl-、K+和HCT检测。结果在PKRP围手术期中,患者血糖升高,血HCT降低(P<0.01),而血Na+、Cl-、K+无明显变化。与PKRP组相比,TURP组患者血糖升高,Na+、Cl-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KRP术对BPH患者围手术期血糖、Na+、Cl-、K+和HCT指标干扰小,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症(TURS)的发生,为治疗BPH安全的手术方法。
王建军赵作辉孙波潘玉珍李顺来王万利董港马天加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围手术期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BCC)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一步法、RT-PCR法检测40例BTCC和12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urvivin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0例BTCC与32例非BTCC患者尿液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Survivin在BTCC中阳性表达率为95.0%,在正常膀胱粘膜中无表达(P<0.01)。RT-PCR显示,Survivin mRNA在BTCC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在正常粘膜中无表达(P<0.01)。Western blot显示,Survivin在BTCC患者尿液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95.0%,在非BTCC患者中无表达(P<0.01)。3组中Survivin的表达与BTCC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在BTCC中高表达,因而可作为BTCC的一个良好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赵作辉孙波王建军姜亭起王万利李顺来董港孙光畅继武马天加
关键词:膀胱肿瘤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鉴定淋球菌L型的临床意义
2002年
马天加姜亭起李顺来孙波周亚滨贾继辉
关键词:多聚酶链反应
多西紫杉醇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多西紫杉醇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前后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不同浓度多西紫杉醇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胶内差异凝胶电泳对PC3细胞凋亡前后蛋白质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分离并筛选鉴定相关差异蛋白。结果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 nmol/L。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发现表达差异较为明显的18个蛋白质位点,其中8个蛋白表达上调,10个蛋白表达下调。结论本研究发现的部分差异蛋白可能参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对紫杉醇类药物的耐药作用。
萧畔张怀强崔亚洲赵升田马天加周春文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紫杉醇蛋白质组学
盆底肌悬吊术治疗女性尿道下裂合并排尿困难
2007年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下裂患儿合并排尿困难、尿失禁的原因,并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1例排尿困难、尿失禁而同时合并有尿道下裂的女性病例,接受髂腰肌转移盆底肌悬吊术治疗。结果11例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8个月,控尿满意(昼夜均能保持3 h以上完全干燥)7例。好转(部分控尿,白天偶有尿失禁或夜间尿床)3例,无效(症状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0.9%。术前最大膀胱容量(162.5±69.8)ml、漏点压(33.4±7.5)cmH_2O(1 cmH_2O=0.098 kPa)、最大尿道压(37.4±12.7)cmH_1O、最大关闭压(23.8±12.2)cmH_2O、功能尿道长度(2.4±1.6)cm;残余尿(93±56)ml;术后分别为(201.6±62.3)ml、(49.8±15.4)cmH_2O、(52.8±14.3)cmH_10、(32.8±11.6)cmH_2O、(3.6±2.0)cm,(25±20)m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泌尿系感染频率和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和减轻。结论髂腰肌转移盆底肌悬吊术可以作为女性尿道下裂合并尿失禁、排尿困难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张怀强陈雨历王绍勇马天加周春文
关键词:尿道下裂排尿障碍
COX-2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检测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BTCC)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COX-2 mRNA和COX-2蛋白的表达,探讨COX-2在人BTCC中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人B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COX-2 mRNA和COX-2蛋白的表达,并行统计分析。结果:RT-PCR检测13例新鲜BTCC组织COX-2mRNA均阳性表达,7例正常膀胱粘膜中无阳性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与RT-PCR相似,COX-2蛋白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胞浆内,阳性表达率为55.74%,正常膀胱粘膜中没有表达。结论:COX-2 mRNA和蛋白在人BTCC组织中表达增高,COX-2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级和分期有关,表达强度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COX-2可能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马天加周亚滨张怀强周春文
关键词:膀胱肿瘤环氧合酶-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不同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效果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小剂量(40mg)卡介苗(BCG)膀胱灌注与常规剂量(120mg)膀胱灌注比较,评价其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均分为三组。1组:常规剂量灌注组(BCG120mg);2组:半剂量灌注组(BCG60mg);3组:小剂量灌注组(BCG40mg)。术后1周开始BCG+生理盐水50mL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6次后每月1次,术后每3个月行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活检等随访监测,比较各组间膀胱癌的复发率及灌注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1、2、3组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5.2%、14.3%、18.0%,2,3组分别与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vs1^2=0.02,P〉0.05;(X3m1^2=0.13,P〉0.05)。1,2、3组膀胱灌注卡介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0%、6%,3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1组(X^2=4.07,P〈0.05)。结论小剂量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等同于常规剂量,而灌注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张怀强周春文马天加王绍勇葛南
关键词:卡介苗膀胱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