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顺来

作品数:52 被引量:122H指数:5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1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分子
  • 7篇电子转移
  • 7篇抑制剂
  • 7篇制剂
  • 7篇构效
  • 7篇构效关系
  • 6篇电子转移反应
  • 6篇血小板
  • 6篇抗血小板
  • 6篇分子内
  • 5篇氧合酶
  • 5篇手术
  • 5篇输尿管
  • 5篇尿管
  • 5篇硫基
  • 5篇环氧合酶
  • 5篇合酶
  • 5篇氨基
  • 4篇酸酯
  • 4篇结石

机构

  • 26篇北京化工大学
  • 18篇济南市第五人...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山东大学第二...
  • 3篇山东大学
  • 2篇济南市天桥人...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52篇李顺来
  • 15篇杜洪光
  • 10篇姜亭起
  • 9篇孙波
  • 8篇许慧君
  • 8篇王万利
  • 7篇王建军
  • 7篇马天加
  • 6篇李宗和
  • 6篇赵作辉
  • 5篇董港
  • 4篇冯文林
  • 4篇周庆复
  • 4篇汪凤颖
  • 3篇李秀艳
  • 3篇郑艳
  • 3篇隋颖
  • 3篇田宏健
  • 2篇董晓阳
  • 2篇任玉军

传媒

  • 12篇北京化工大学...
  • 7篇山东医药
  • 4篇计算机与应用...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感光科学与光...
  • 3篇有机化学
  • 3篇合成化学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科学通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药学进展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应用化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BCC)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一步法、RT-PCR法检测40例BTCC和12例正常膀胱粘膜中Survivin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0例BTCC与32例非BTCC患者尿液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Survivin在BTCC中阳性表达率为95.0%,在正常膀胱粘膜中无表达(P<0.01)。RT-PCR显示,Survivin mRNA在BTCC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在正常粘膜中无表达(P<0.01)。Western blot显示,Survivin在BTCC患者尿液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95.0%,在非BTCC患者中无表达(P<0.01)。3组中Survivin的表达与BTCC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在BTCC中高表达,因而可作为BTCC的一个良好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赵作辉孙波王建军姜亭起王万利李顺来董港孙光畅继武马天加
关键词:膀胱肿瘤凋亡抑制蛋白存活素
经输尿管镜针状电极内切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针状电极内切术与钬激光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钬激光切开术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经输尿管镜针状电极内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输尿管穿孔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例出现输尿管穿孔,发生率为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对照组患者6例出现输尿管穿孔,发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输尿管镜针状电极内切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显著,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显著优于钬激光切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顺来隋颖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输尿管镜
蒽醌类染料的合成及其薄膜性能被引量:2
1997年
合成了两种带不同取代基的蒽醌类衍生物.用扫描量热法测定了它们的晶化温度,用632.8nm处非晶态和晶态的反射率计算这两种化合物的反衬度分别为20%和60%,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相变前后晶粒的变化.
沈淑引黄河李顺来刘恺周庆复
关键词:蒽醌染料晶化温度反衬度有机相变材料
6-烷氨基-2-乙硫基嘌呤核苷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鸟苷(1)为原料,与乙酸酐经过糖环羟基保护反应,得到2',3',5'-三-O-乙酰基鸟苷(2);2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得到9-(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2-氨基-6-对甲苯磺酰氧基嘌呤(3);3与亚硝酸异戊酯和二乙基二硫醚反应,得到9-(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6-对甲苯磺酰氧基-2-乙硫基嘌呤(4);4经过胺解和脱糖环羟基保护反应得到10个未见报道的6-烷氨基-2-乙硫基嘌呤核苷化合物(5).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进行了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对抗血小板聚集显示一定的活性.
王子健李顺来于明武骆媛王帅王永安杜洪光
关键词: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鉴定淋球菌L型的临床意义
2002年
马天加姜亭起李顺来孙波周亚滨贾继辉
关键词:多聚酶链反应
前列腺增生患者PKRP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围手术期血小板、凝血系统、纤溶系统和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在围手术期血栓前状态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行PKRP的BPH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PKRP组),同期入院非手术治疗男性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动态分析仪、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和发色底物法测定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指数(PAg)、血小板黏附指数(PA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D-二聚体(D-D);同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下肢深静脉(腘静脉、股静脉)的血流速度(Vpop、Vfem)。结果 BPH患者术后Pag、PAd、vWF、F1+2、TAT、D-D升高,AT-Ⅲ、PC降低,Plt、Fbg、PAI-1先降低后升高,t-PA先升高后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pop、Vfem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患者PKRP围手术期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增强,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下肢血流速度减慢,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王建军赵作辉孙波姜亭起李顺来王万利董港王新胜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围手术期血栓形成倾向
一类伊马替尼衍生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模式的理论研究
2013年
第1代Bcr-Abl抑制剂伊马替尼问世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本文对酪氨酸激酶和伊马替尼、尼罗替尼复合物晶体的结构(PDB ID:2HYY、3CS9)中伊马替尼、尼罗替尼的活性结构、药效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酪氨酸激酶与抑制剂的相互作用模式。研究表明伊马替尼分子结构中哌嗪基部分与酶作用较弱,没有明显的药效团,适合在此部分结构进行结构改造。基于69个伊马替尼衍生物抑制剂的结构和活性数据,利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合理伊马替尼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确定的酪氨酸激酶与抑制剂的作用模式,可以指导抑制剂的设计,用于开发新型抗癌药物。
李顺来孙墨林何茂芋杜洪光
关键词:药效团QSA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吖啶、苯甲酸酯二元分子内光致电子转移反应
1997年
电子转移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被称为生命能量之源的光合作用中,正是由于电子转移反应将太阳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 就影响电子转移过程因素而言,结构因素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深入地认识影响电子转移过程的结构因素,人们设计并合成了各种连接链连接不同电子给体和受体的二元分子体系来研究化学结构对电子转移的影响,本文目的在于在亲水性的聚乙二醇的两端分别接上亲脂性的电子给体受体形成柔性链二元分子体系,并通过研究各种电子给体的荧光被受体狡灭过程来认识柔性链体系在溶液中电子转移规律,我们合成了以9-氨基吖啶为电子给体,带不同取代基的苯甲酸酯为电子受体,聚四乙二醇为连接链的一类新型二元化合物,化合物结构如下所示:
李顺来田宏健周庆复许慧君李宗和
关键词:光化学反应电子转移吖啶苯甲酸酯电子受体
一类来氟米特类似物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作用模式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来氟米特是当今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治疗中最具有显著病情缓解作用的抗风湿药物之一。本文分析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与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模式,以指导新型抗风湿药物的开发。方法:从1D3H晶体结构出发,采用基于配体-受体复合物相互作用的药效团研究方法,建立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A771726的药效团模型;以晶体中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A771726为模版,构建42个来氟米特类似物DHODH抑制剂的结构,经结构叠合,采用自组织分子力场分析方法(SOMFA),建立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类似物DHODH抑制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并探讨DHODH与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合理的来氟米特活性代谢物药效团模型和DHODH抑制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并且2种方法所得的模型吻合。确定的DHODH与抑制剂的作用模式,可以指导抑制剂的设计,用于开发新型抗风湿药物。
李顺来王新磊杜洪光
关键词:药效团抑制剂
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前列腺手术后镇痛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王建军房岚孙波姜亭起李顺来王万利
关键词:前列腺手术良性前列腺增生静脉自控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