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世藩

作品数:21 被引量:11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气候
  • 5篇第四纪
  • 5篇古气候
  • 4篇地质
  • 4篇剖面
  • 4篇粒度
  • 4篇黄土
  • 4篇红土
  • 3篇地质灾害
  • 3篇气候环境
  • 3篇网纹红土
  • 3篇黄土剖面
  • 2篇东江流域
  • 2篇土壤
  • 2篇气候波动
  • 2篇丘陵
  • 2篇丘陵区
  • 2篇粒度分布
  • 2篇粒度分析
  • 2篇流域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7篇中山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香港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1篇邱世藩
  • 11篇朱照宇
  • 9篇李保生
  • 9篇温小浩
  • 7篇牛东风
  • 6篇吴翼
  • 6篇李志文
  • 6篇杜恕环
  • 6篇欧先交
  • 5篇黄宁生
  • 3篇张金兰
  • 3篇饶志国
  • 3篇曾敬
  • 3篇欧阳婷萍
  • 3篇杨恬
  • 2篇李后信
  • 2篇董玉祥
  • 2篇陈德牛
  • 2篇杨艺
  • 2篇曾提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3篇热带地理
  • 2篇中国沙漠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第四届粤港澳...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粤东北丘陵区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特征与气候环境被引量:9
2010年
地处华南之粤东北丘陵区的蕉岭红土属粉砂质粘土,形成于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细粘粒含量为12.15%~24.64%(平均值18.46%)、Mz为5.91Φ~7.53Φ(6.72Φ)、概率累积曲线和频率曲线分别呈现以"四段式"和"三峰式"构型;主元素氧化物以SiO2、Al2O3、TFe2O3为主,含量依次为50.10%~53.14%(51.36%)、23.07%~24.44%(24.00%)、10.18%~11.40%(10.77%),其它如CaO、Na2O、MgO、K2O的含量均小于1%。这一趋向于细粉砂分布的粒度特征和脱硅富铝化的化学元素特征说明红土形成于较强的风化—淋溶作用下,硅铝系数(3.49~3.86,平均为3.64)指示多数层位属次强度富铝化。其气候环境,以<2μm和<1μm颗粒的含量、硅铝系数、CIA值为指标,与我国的南亚热带—北热带一些地点的现代赤红土和砖红土作一详细对比后认为蕉岭红土发育在湿热于现今南亚热带,相似于热带北缘的气候环境之下。这一看法与前人有关同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指示的古生态的研究结果相吻合。由此表明,末次间冰期的粤东北甚至整个华南地区可能都处在类似现今热带北缘的气候环境之下,其时的热带—亚热带界线向北推移了至少3个纬度。
李志文李保生董玉祥温小浩邱世藩牛东风欧先交彭培欣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粒度
影响中国黄土磁化率差异的多因素评述被引量:28
2008年
通过查阅最近30a来对黄土古土壤磁化率与气候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认为:成壤作用过程中由生物作用和风化作用产生的超顺磁粒级的磁铁矿、磁赤铁矿等强磁性矿物是导致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原因。另外,磁化率值高低也不容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黄土古土壤本底值的区别、淋溶作用、有机质对磁性矿物老化的阻碍及其本身的磁化率等。因此,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的高低是在气候条件为主导的作用下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
李志文李保生孙丽温小浩邱世藩吕映霞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
中国南方第四纪网纹红土形成演化地质时代及其古气候问题
朱照宇邱世藩吴翼杨超杨恬胡巧黄宁生
全新世大暖期时中国夏季风向西北大幅度漂移的一个古生物地层学证据被引量:5
2010年
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边缘巴丹海子全新世大暖期6-9kaBP的湖相沉积中含有大量腹足类化石——Radix cucunorica (Moellendorff), Succinea erythrophana Ancey, Gyraulus sibricus (Dunker), Radix lagotis (Schranck), Gyraulus albus(Miiller), Lymnaea stagnalis(Linnaeus),Gyraulus convexiusculus (HuRon),除Succinea erythrophana Ancey属陆生蜗牛外,余皆为淡水腹足类。这些化石代表了当时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其中,现生的Gyraulus convexiusculus (Hutton)生活的最NW位置为地处暖温带的南泥湾,据此推知,6-9kaBP时的巴丹海子的气温和降水至少较今分别高出1.1℃和440mnl;从南泥湾至巴丹海子,气候带向NW移动了差不多700km;那时夏季风暖锋位置可向NW移动到从玉门其以NE走向至额济纳旗及其以北的中蒙国界一线,夏季风的波及范围可以漂越甘新交界的深居内陆的星星峡。
李保生HOFMANN Jürgen陈德牛温小浩闫满存ZHANG David Dian牛东风李志文邱世藩王丰年杜恕环
关键词:全新世大暖期腹足类化石
中国东部表层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磁化率是环境磁学研究中较常用、较易获得的指标之一,但其解释和意义又最为复杂.对采自中国东部从北到南涵盖中国主要气候带的风化-成壤成因的79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高、低频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测试并分析其与降水量、年均温等气候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发育于不同类型母岩的风化-成壤成因表层土壤磁学性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各磁化率参数与气候条件参数之间的关系大不一样,在大空间尺度进行磁学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地质背景与母岩类型的差异.(2)发育于花岗岩的表层土壤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发育于玄武岩的表层土壤非磁滞剩磁磁化率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被广泛认可的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与成壤的关系不一定适用于大空间尺度的其他气候区域.(3)在风化-成壤过程中,磁性颗粒有变细的趋势,但降水强度增大时,一些超细颗粒较易被搬运离开原地,单一磁学参数结果难以反映气候条件及环境变化.(4)风化-成壤成因表层土壤非磁滞剩磁磁化率能较好地反映风化成因土壤的风化程度,但风化-成壤表层土壤磁学性质变化的机制特别是对相应土壤剖面的磁性矿物迁移转化有待深入研究.
邱世藩欧阳婷萍朱照宇黄宁生李明坤田成静卞勇
关键词:磁化率表层土壤环境地质
蓝田盆地典型第四纪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回顾被引量:1
2011年
蓝田盆地新生代时期地层以蕴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备受关注,尤其是公王岭和陈家窝第四纪黄土地层中曾经分别发掘出了蓝田猿人头骨和下颌骨化石.基于过去对中国北方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的深入研究,针对本区沉积物的磁性地层的研究似乎变得相对容易.但由于蓝田盆地毗邻秦岭北麓,区域构造地貌发育,第四纪风成沉积序列发育常常并不完整,这给特定剖面的详细定年工作会造成一定困难.在现阶段针对本区地层研究普遍缺少绝对定年的材料和方法的情况下,对部分记录了相对较完整的黄土-古土壤旋回的代表性剖面(如段家坡剖面、渭南剖面)的研究以及借助于其它替代性指标对古气候演变历史的反演将有助于蓝田盆地第四纪地层序列的横向对比和划分,这对于诸多哺乳动物化石群年代的精确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翼朱照宇邱世藩
关键词:哺乳动物群磁性地层学第四纪
岭南东江流域MIS2阶段红色沙质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南岭以南东江流域临江地层剖面LJ3层位是一套红色沙质沉积物,经TL年代测定其形成于(9 500±800)—(19 600±1 800)a BP的MIS2阶段。根据对该层16个样品(LJ3-100到LJ3-85)的粒度分析结果,发现:①各个粒组配置给不同样品具有大致相同的含量;②)Md、Mz、σ、Sk和Kg从LJ3-100到LJ3-85摆动在一个狭窄的区间;③诸样品在概率累积曲线上的各个段落以基本相同的斜率平行延展。经研究,这三个方面都共同的反映了LJ3的风成特征。据此认为,该层是发生在岭南MIS2阶段内的红色沙质沉积物,反映了当时干旱的气候。
杜恕环李保生温小浩李后信牛东风欧先交邱世藩
关键词:东江流域粒度分析干旱环境
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记录的末次间冰阶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对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的年代测试、粒度参数(Mz和σ)以及主要氧化物(SiO2,Al2O3,TOFE(Fe2O3+FeO)和(Al2O3+TOFE)/SiO2比值)分析,并结合区域相关地层反映的古环境和腹足类化石指示的古生态,认为AQS3记录了末次间冰阶19个旋回的干冷与暖湿的气候波动。其中,15个具有千年尺度旋回的各个温暖期能够较好地与GRIP冰芯氧同位素曲线中的D-O事件在时代和气候性质上进行一一对比。可能是由于地处毗邻冰川山麓、加之海拔较高,故该层段粒度与主要氧化物显示的气候变动的幅度并不大,然而却相当敏感。不仅于此,这种千年尺度的温暖气候变化在昆仑山北麓及其近邻区域也有明显的表现。例如,在昆仑山北麓普鲁地层剖面中,指示暖干气候作用下形成的含石膏等盐类的砂土砾石层的TL年龄为距今31000年、45500~41600年、45900年和54500年,可以依次与GRIPδ18O中的间冰段D/O6,D/O12,D/O13和D/O15进行对比;在阿尔金山北麓,类似的并具有荒漠漆的砂土砾石层的TL年龄为37200aB.P.和59700aB.P.,分别相当于D/O9和D/O17间冰段;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高阶地(海拔1310m),可能代表了剧烈升温的气候背景下,环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冰雪大量消融导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大湖期",其日历年为33197aB.P.,与GISP2冰芯氧同位素曲线在33000aB.P.的暖阶段相当。发生在昆仑山北麓及毗邻区域AQS3时期若干温暖阶段的地层学证据以及其在时间上能够与GRIP和GISP2冰芯氧同位素曲线相关暖峰的耦合,表明由阿羌剖面末次间冰阶粒度和主氧化物峰谷变化反映出来的多次冷暖波动,其根本原因还是受到北半球D/O振荡的强烈影响。
李保生温小浩David Dian Zhang李森董光荣杜恕环欧先交邱世藩王贵勇李志文牛东风
华南沿海第四纪类网纹红土的赋存层位及其年代问题被引量:9
2010年
根据地质学、地貌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将华南沿海(南岭以南)不同时代的杂色粘土(暂称"类网纹红土")划分为基岩风化壳型和松散沉积风化壳型两种类型;将第四纪松散沉积系列中的杂色粘土划分为第四纪早期(年代为1.8~1.6MaBP)、中期(年代为1.0~0.8MaBP)和晚期(年代为0.07~0.01MaBP)3个发育期;主要讨论了发育好、厚度大、分布广的第四纪中期杂色粘土与长江流域和西南丘陵区典型网纹红土之间在赋存层位、剖面结构和发育年代等方面的差别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杂色粘土—网纹红土的年代和发育规律及其反映的中国南方地质—气候环境演化规律等重要科学问题。
朱照宇吴翼邱世藩杨超黄宁生杨恬曾敬张金兰
关键词:层位华南沿海
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常量化学元素指示的末次间冰阶ka尺度的气候波动
通过对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的年代测试以及主要氧化物SiO2、Al2O3、TOFE(Fe2O3+FeO)、CaO、Na2O、K2O、MgO、TiO2、Al2O3/SiO2和(Al2O3+TOFE)/SiO2比...
邱世藩
关键词:黄土剖面气候波动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