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爱枝

作品数:25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3篇曲霉
  • 11篇黑曲霉
  • 7篇木聚糖
  • 7篇木聚糖酶
  • 7篇聚糖酶
  • 5篇诱变
  • 5篇高压静电场
  • 5篇发酵
  • 4篇液体发酵
  • 4篇活率
  • 4篇高压电场
  • 4篇工程菌
  • 4篇存活
  • 4篇存活率
  • 3篇诱变效应
  • 3篇离子注入
  • 3篇基因工程
  • 3篇基因工程菌
  • 3篇黑曲霉木聚糖...
  • 3篇杆菌

机构

  • 21篇内蒙古大学
  • 6篇内蒙古自治区...
  • 5篇中国科学院等...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合肥学院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合肥联合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25篇白爱枝
  • 16篇梁运章
  • 7篇潘仁瑞
  • 5篇李市场
  • 5篇鲍秀珍
  • 5篇闫祖威
  • 4篇李瑞云
  • 4篇于洪剑
  • 3篇杨军
  • 3篇杨晓炜
  • 2篇李前忠
  • 2篇余增亮
  • 2篇姚建铭
  • 1篇唐国敏
  • 1篇赵巧燕
  • 1篇丁昌江
  • 1篇刘俊杰
  • 1篇王新雨
  • 1篇张文涛
  • 1篇倪大伟

传媒

  • 3篇核农学报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中国饲料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奶牛
  • 1篇保鲜与加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中国物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4
  • 3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在黑曲霉中同源表达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表达载体、基因工程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黑曲霉中同源表达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表达载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黑曲霉中同源表达木聚糖酶基因xynB的表达载体,其通过将木聚糖酶基因xynB及包括部分启动子序列在内的非编码序列插入载体pBS-T构建获得...
白爱枝梁运章李前忠闫祖威
文献传递
高压电场干燥和热风干燥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以自然风干为对照组,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高压电场干燥(HVEF)和热风干燥对马铃薯蛋白质分子量的影响以及两种干燥方法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两种干燥方法对马铃薯蛋白质分子量基本不产生影响。圆二色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经高压电场干燥后,马铃薯蛋白质的α-螺旋所占比例下降1.30%,β-折叠所占比例上升1.60%,β-转角所占比例上升0.30%,无规卷曲所占比例上升1.20%;经热风干燥后,马铃薯蛋白质的α-螺旋所占比例上升了12.50%,β-折叠所占比例下降了10.70%,β-转角所占比例上升了4.30%,无规卷曲所占比例下降4.40%。通过比较:HVEF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无规卷曲的作用趋势与热风干燥正好相反;如,热风干燥使α-螺旋的比例显著上升,而HVEF则使α-螺旋的比例下降,并且HVEF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比热风干燥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较小。
杨娇于洪剑白爱枝温伟王云龙
关键词:热风干燥凝胶电泳
离子注入选育高产木聚糖酶黑曲霉及其相关酶系的研究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是一门创新的多学科交叉新型学科.论文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建立、发展和应用进展,综述了木聚糖酶的研究概况,提出了该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第一章对离子束注入装置做简单介绍.论文第二章对黑曲霉A3产木...
白爱枝
关键词:离子注入黑曲霉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
文献传递
离子注入选育高产木聚糖酶黑曲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白爱枝梁运章李市场潘仁瑞
关键词:离子注入木聚糖酶黑曲霉发酵条件饲料添加剂诱变育种
离子注入选育高产木聚糖酶黑曲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以黑曲霉A3为出发菌,利用离子注入技术选育出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木聚糖酶高产突变株AN497,其产酶水平较出发菌从野生型A3菌株的405.6IU/ml提高到586.2IU/ml,即酶产量增加了44.5%;对高产菌进行发酵条件优化,发现以玉米芯粉为主要碳源、用蔗糖代替葡萄糖作为附加碳源,对木聚糖酶的发酵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采用复合的无机氮源 (NH4)2SO4和NaNO3,(1: 2)浓度以10g/L为宜;菌株对发酵通氧量具有较高的要求,摇瓶转速在230r/min时的产酶水平较200r/min要高;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高产菌株的产酶活力最高可达671.1IU/mL,比出发菌株的产酶量提高了65.5%。
白爱枝梁运章杨军李市场潘仁瑞
关键词:木聚糖酶黑曲霉发酵条件液体发酵选育
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在生物制品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用高压电场干燥设备与其他两种干燥设备(热风烘箱、流化床)对真菌(花生四烯酸)干燥后进行品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高压电场干燥外观颜色很好,能耗比其他两种干燥方法低50%~85%,酸价三种干燥方法相当,高压电场干燥比其他两种方法能更好的保存花生四烯酸(AA)的油脂含量.这一结果说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在干燥生物制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军丁昌江白爱枝梁运章
关键词:高压电场
高压静电场和氮离子复合处理对链霉菌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分析了不同剂量氮离子(N+)和高压静电场(HVEF)处理金色链霉菌的存活率和突变率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处理参数:N+能量10kev·cm-1,注入剂量1.82×1015N+ions·cm-2、2.86×1015N+ions·cm-2,电场剂量(时间、场强)20s×0.5kv·cm-2、60s×2kv·cm-2。用上述优选的HVEF和N+剂量对金色链霉菌进行复合处理,发现在部分复合处理条件下,菌株正变率比使用等剂量N+单因子处理的正变率要高。通过对出发菌株SL2、N+注入选育的高产菌株M226以及N+和HVEF复合处理获得的高产菌株D1114的3种保护酶POD、SOD、CAT的活性进行检测,发现D1114菌株3种酶的活性均最高,其次是M226,说明这3种酶在诱变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HVEF和低能N+复合处理的效果较N+单一诱变效果要好。
石磊白爱枝鲍秀珍梁运章
关键词:高压静电场链霉菌
不同高压电场对大肠杆菌诱变效应的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为探讨不同高压电场处理对大肠杆菌的诱变效应及诱变效应的比较,本试验以野生型大肠杆菌K12W3110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的电场处理:高压静电场(HVEF)、高压变频电场(HVFEF)和高压芒刺电场(HVPEF),考察菌体的存活率、突变率,绘制各高压电场处理在显著剂量处理条件下的突变谱,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电场在不同场强处理下,突变率和存活率都呈振荡趋势,低场强时先是抑制作用,随着场强增加逐渐变成刺激效应,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高压芒刺电场处理。高压芒刺电场在1 k V·cm^(-1)场强下处理大肠杆菌时,突变率最高为对照组的12倍;而高压变频电场在4 k Hz·4k V·cm^(-1)场强下处理时,突变率最高为对照组的7.36倍;高压静电场在场强为4 k V·cm^(-1)处理时,突变率最高为对照组的5.47倍。因此,相对于对照组,3种高压电场的突变效应均有提高,其中突变效应最明显的是高压芒刺电场,其次是高压变频电场,最后是高压静电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不同电场处理对大肠杆菌诱变效应的影响,为大肠杆菌的电场诱变处理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王云龙白爱枝宋智青李瑞云杨晓炜于洪剑
关键词:高压静电场诱变效应大肠杆菌
黑曲霉木聚糖酶的同源表达及其高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5年
构建的木聚糖酶xyn B表达载体p BS-XTP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表达系统中实现了高表达,并对基因工程菌A70的发酵特性及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L9(34)的正交实验优化菌种产酶条件,优化得到摇瓶产酶条件为:玉米芯质量浓度80 g/L,麸皮质量浓度18 g/L,糖蜜质量浓度14 g/L,Na NO3g/L,用30 m L无氮Mandels营养液配制发酵液。在发酵温度为28~30℃,接种量为0.5%,装液量30m L/瓶,摇床转速为220 r/min,发酵时间96 h,菌株A.niger A70产酶水平达12 664 U/m L,是优化前的3.5倍,较出发菌株A.niger A327产酶水平提高约60倍。
倪大伟李瑞云白爱枝张文涛王军
关键词:基因工程菌木聚糖酶发酵
不同处理方式下高压电场对大肠杆菌杀菌效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对大肠杆菌进行高压匀强电场杀菌效应的研究。通过干燥处理和溶液处理的比较实验发现:干燥处理对大肠杆菌灭活效果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电压的升高,其致死率呈上升趋势;当处理1min时:电压为1kV/cm存活率是对照的6倍以上,电压为2kV/cm,存活率是对照的约一半左右,之后随电压的升高,存活率与对照相比在20%上下波动;当处理10min时:电压为1kV/cm存活率是对照的49%,电压达3kV/cm及以上时,存活率为3%及以下。溶液处理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较差,存活率总的变化趋势呈振荡型。一定强度的场强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的萌发,使存活率提高。结果表明,相对溶液处理,干燥处理的杀菌效果显著,可望开发应用于干燥物料的消毒杀菌。
白爱枝赵巧燕闫祖威梁运章
关键词:高压电场大肠杆菌存活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