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安友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ADAMTS...
  • 4篇血管性血友病
  • 4篇血友病
  • 3篇血管性血友病...
  • 3篇血友病因子
  • 3篇管性血友病因...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血管性血友病...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肾脏
  • 2篇慢性肾脏病
  • 2篇酶活性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2篇复发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美国Emor...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汪安友
  • 6篇马珍妮
  • 6篇董宁征
  • 6篇阮长耿
  • 4篇张敬宇
  • 2篇朱晓峰
  • 2篇沈蕾
  • 2篇蔡晓燕
  • 2篇卢国元
  • 2篇蒋丽琼
  • 2篇刘欣
  • 2篇苏健
  • 1篇孙自敏
  • 1篇杨会志
  • 1篇沈飞
  • 1篇赵益明
  • 1篇凌婧
  • 1篇王兴兵
  • 1篇刘芳
  • 1篇苏建

传媒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脂质体多柔比星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旨在分析脂质体多柔比星替代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4年1月,共计45例初治MM患者,其中22例接受DVDT方案化疗(脂质体多柔比星20 mg· m-2· dL-1、长春新碱2 mg· d-1、地塞米松40 mg· d1-1~4、沙利度胺100 mg· d1-1-28),23例接受VADT方案化疗(多柔比星10 mg· d1-1~4、长春新碱0.5 mg· d1-1~4、地塞米松40 mg· d1-1~4、沙利度胺100 mg· d1~28);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至2014年3月;评估分析化疗有效率及副反应。结果 DVDT组和VADT组的总体有效率相似(81.8%比73.8%,P=0.780),DVDT组骨髓抑制及心脏毒副反应较VADT组低,耐受性较好。结论脂质体多柔比星用于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均较好,适合免疫力低下且伴心脏功能不全的MM患者。
朱晓峰汪安友蔡晓燕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体在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在具有正常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活性且不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vrP)患者血浆中检测是否存在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自身抗体,并通过体外实验验证鼠源性抗人VwF单克隆抗体(单抗)是否可以降低ADAMTS13对VwF的裂解活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实验诊断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3例成人特发性1TrP患者检测抗VWF自身抗体,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VwF多聚体分析,检测是否存在超大分子量VwF(uL—VWF)多聚体。并且,在高剪切力和变性条件下分别观察8种鼠源性抗VwF单抗对重组ADAMTS13(rADAMTS13)裂解血浆源纯化VwF的活性的影响。结果在2例具有正常血浆ADAMTS13活性且不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特发性TrP患者血浆中检测到抗VwF自身抗体和UL—VwF多聚体。另外,一种鼠源性抗人VwF单抗SZ34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能够降低rADAMTS13对VwF的水解活性,但在静态/盐酸胍变性条件下并无此影响。结论抗VwF抗体有可能是具有正常ADAMTS13活性且不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特发性TTP患者的发病原因之一。
张敬宇刘芳马珍妮董宁征苏健赵益明沈飞汪安友阮长耿
关键词:VONWILLEBRAND因子自身抗体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的稳定表达及其活性检测被引量:7
2010年
本研究旨在得到重组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进一步研究其在血栓止血中的作用。利用脂质体将编码ADAMTS13全长序列的重组质粒pSecTag-ADAMTS13转染Hela细胞,用潮霉素(Hygromycin-B)筛选得到阳性克隆细胞株,并扩大培养,收集上清。利用Ni-NTA琼脂糖柱、梯度咪唑淋洗法纯化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纯化产品纯度和免疫学活性,采用GST-His双抗夹心法测定蛋白剪切活性。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一株能恒定分泌重组ADAMTS13蛋白的细胞株ADAMTS2-4,每1L培养上清可纯化得到5.8mg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ADAMTS13多抗能与重组蛋白在190kDa处显单一条带,并且蛋白具有6.4U/mL的剪切活性(每毫升正常人混合血浆中ADAMTS13活性为1U)。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活性和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ADAMTS13作用机理和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马珍妮董宁征张敬宇苏健汪安友阮长耿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真核表达重组蛋白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仍为一种不可治愈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几乎所有MM患者最终都将进入复发、难治阶段,对于复发、难治性MM的治疗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近年来新型药物应用,如以免疫调节剂及蛋白酶体抑制剂等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均明显改善了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临床预后,提高了缓解率和延长了生存期。本研究就近年来相关方面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朱晓峰汪安友蔡晓燕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
vWF/ADAMTS13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蛋白酶(ADAMTS13)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患者47例为实验组(A组),其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A1组)24例,狼疮性肾炎(A2组)23例;另设体检健康成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B组)。A1组患者均行肾活检,其中非膜性肾病15例(C1组),膜性肾病9例(C2组)。ELISA法、FRETS-vWF73法分别检测血浆中vWF含量、ADAMTS13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vWF和ADAMTS13在肾脏的表达。结果与B组相比,A1、A2组血浆中ADAMTS13活性降低,而vWF浓度升高(P<0.01);A组患者血浆vWF/ADAMTS13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77,P<0.01);C2组ADAMTS13的表达明显低于C1组(P<0.05)。结论血浆中vWF与ADAMTS13的平衡失调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和病理类型有关。
沈蕾卢国元蒋丽琼马珍妮汪安友董宁征阮长耿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慢性肾脏病
ADAMTS13蛋白C-末端结构调节其酶活性的研究
2010年
目的 初步研究并探讨ADAMTS13蛋白C-末端结构域变化在调节其酶活性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人全长野生型及缺失C-末端TSP8和CUB结构域的截短型重组ADAMTS13基因转染Hela细胞并稳定表达.分别在静态尿素变性条件及蜗旋装置提供的高剪切力条件下观察这两种ADAMTS13蛋白酶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差异,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及残余胶原结合实验对结果进行检测,另外利用ELISA法直接检测这两种ADAMTS13蛋白静态条件下结合vWF的能力.结果 在Hela细胞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全长野生型及缺失C-末端TSP8和CUB结构域的截短型ADAMTS13蛋白,分别利用鼠抗His-Tag单抗(抗载短型ADAMS113单)及兔抗人ADAMTS13多抗Western blot法鉴定了其特异性.静态尿素变性条件下,截短型ADAMTS13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且静态条件下在结合vWF的能力方面,截短型也显著高于野生型;但在高剪切力作用下,只有全长野生型ADAMTS13可以对vWF进行剪切.结论 ADAMTS13蛋白C-末端TSP8和CUB结构域在不同条件下可以调节ADAMTS13蛋白结合vWF的能力,从而调节其酶活性的发挥,ADAMTS13蛋白C-末端在高剪切力作用条件下对ADAMTS13酶活性的发挥至关重要.
汪安友刘芳马珍妮董宁征张敬宇阮长耿
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酶活性
遗传性凝血因子Ⅴ及Ⅷ联合缺陷症的基因诊断
2016年
目的对2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及Ⅷ联合缺陷症(F5F8D)患者家系进行基因诊断分析。方法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Ⅴ活性(FV:C)及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测序分析LMAN1及MCFD2基因全外显子序列。结果患者1的APTT及PT分别为78.7 s、21.1 s,FⅧ:C降至23.8%,FV:C为6%;其MCFD2基因3号外显子存在纯合突变,第242碱基位点腺嘌呤突变为胞嘧啶(A>C),导致氨基酸序列第81位天冬氨酸突变成丙氨酸(Asp81Ala)。患者2的APTT及PT分别为78.5 s、19.6 s,FⅧ:C及FV:C分别为24.8%、9.6%;其LMAN1基因12号外显子第1456碱基位点存在鸟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纯合缺失(1456del GTG),导致氨基酸序列第486位缬氨酸(Val)缺失。结论国内首次报道两种新型的MCFD2及LMAN1基因突变,导致两种不同临床表型的遗传性F5F8D。
汪安友刘欣吴竞生孙自敏
关键词:凝血因子V凝血因子VIII突变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8色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预后意义。方法:使用8色流式细胞术对282例初治缓解的AML患者进行MRD动态监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预测复发的MRD阈值,分析患者从出现MRD;到临床复发的时间,比较不同MRD变化情况的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差异,对影响MRD;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ROC曲线确定预测复发的MFC-MRD阈值为0.105%,MRD;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MRD;患者[52.45%(75/143例) vs 35.97%(50/139例),P=0.005]。MRD持续阳性组和阴性转阳性组患者比阳性转阴性组和阴性阳性波动组患者在出现MRD;后更早出现复发(P<0.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MRD持续阳性组患者的OS、RFS时间较持续阴性组、阳性转阴性组和阴性阳性波动组患者明显缩短(P<0.005)。MRD阴性转阳性组与持续阳性组患者的OS、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MRD持续阴性组与MRD阳性转阴性组患者的OS、RFS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05)。139例MRD;患者中50例复发,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随着白细胞水平增加,患者的复发风险增加(95%CI:1.000-1.013,P=0.045),未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复发风险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9.694倍(95%CI:1.720-54.651,P=0.010),危险度分层高危组患者的复发风险是低危组患者的5.848倍(95%CI:1.418-24.121,P=0.015)。结论:不同MRD变化情况的AML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无论患者初次缓解时MRD阳性或阴性,治疗后监测MRD动态变化情况更有助于精准指导治疗。
金焱汪安友王兴兵杨会志刘欣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复发
E27.ADAMTS13在微血管内皮细胞株表达及与其结合功能的初步研究
汪安友凌婧阮长耿丁凯阳刘欣朱薇波蔡晓燕吴竞生孙自敏余自强马珍妮
文献传递
评价及临床应用一种新的ADAMTS13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正>目的:血浆ADAMTS13酶活性的严重低下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种高度特异性表现,ADAMTS13酶活性的检测对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现有可获得的ADAMTS13酶...
汪安友董宁征马珍妮张敬宇苏建阮长耿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