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宁征

作品数:158 被引量:299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6篇医药卫生
  • 12篇生物学

主题

  • 48篇细胞
  • 38篇蛋白
  • 35篇血小板
  • 35篇抗体
  • 32篇血管
  • 19篇克隆
  • 18篇单克隆
  • 18篇基因
  • 17篇单克隆抗体
  • 17篇血管性血友病
  • 17篇血友病
  • 16篇糖蛋白
  • 15篇血栓
  • 15篇内皮
  • 14篇血管性血友病...
  • 14篇血友病因子
  • 14篇膜糖蛋白
  • 14篇管性血友病因...
  • 13篇血小板膜
  • 12篇血小板膜糖蛋...

机构

  • 151篇苏州大学
  • 7篇苏州大学附属...
  • 5篇苏州医学院
  • 3篇卫生部
  • 2篇南华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美国Emor...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武警吉林省总...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58篇董宁征
  • 117篇阮长耿
  • 63篇白霞
  • 28篇沈飞
  • 22篇赵益明
  • 21篇马珍妮
  • 18篇王兆钺
  • 16篇余自强
  • 14篇戴兰
  • 13篇谢丽倩
  • 13篇季顺东
  • 12篇刘芳
  • 12篇江淼
  • 11篇丁凯阳
  • 10篇胡晓慧
  • 10篇范磊
  • 10篇苏健
  • 9篇安广宇
  • 8篇邵波静
  • 7篇张威

传媒

  • 2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3篇苏州大学学报...
  • 8篇中国血液流变...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5篇2005年华...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第十一届全国...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生物化学...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癌症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6
  • 4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24篇2007
  • 13篇2006
  • 36篇2005
  • 12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染VEGF-C cDNA对NB4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作用的研究
<正>目的 VEGF-C是VEGF家族一个成员,具有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形成。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白血病细胞也有表达,因此构建稳定表达蛋白VEGF-C的白血病细胞株并探讨蛋白VEGF-C对急...
丁凯阳白霞董宁征阮长耿
文献传递
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2011年
纤维蛋白原一直被作为预测血栓和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
赵小娟王兆钺张威曹丽娟马珍妮董宁征白霞余自强阮长耿
关键词: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独立危险因素血栓形成心血管事件
阻断VWF与胶原结合的抗人VWF A3区单抗的制备和鉴定研
<正>研究背景:血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病因之一, 且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升。作为血栓的主要组成成份, 特别是在动脉血栓和微血管止血栓子中,血小板和 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在血栓形成中起着关...
赵益明沈飞谢丽倩董宁征阮长耿
文献传递
椎管内Burkitt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患儿男,10岁,因后背疼痛伴双下肢麻木2天入院。患者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背部间断性疼痛,每次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后能自行缓解。疼痛一天后出现双下肢麻木,随后出现双下肢行走不能,平卧及休息均不能缓解。查体:神清,精神可,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脊柱生理性弯曲存在,双上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双下肢肌张力正常,肌力Ⅳ级,病理征未引出。
刘珍珍王婧董宁征傅琤琤马骁
关键词:BURKITT淋巴瘤
重组血小板糖蛋白Ibα活性片段在CHO细胞中表达及其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表达重组糖蛋白Ibα活性片段(rGPIbαH1-V289)细胞株,并且纯化其表达产物,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含有编码GPIbαH1-V289的DNA质粒pCMV3转染CHO细胞。用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片段。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产品的纯度和免疫学活性。用血小板聚集法检测纯化产品对瑞斯托霉素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用ELISA测定纯化产品对vWF与血小板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每1L培养上清液可纯化到6.15mgrGPIbαH1-V289重组产品。SDS-PAGE显示,纯化的重组片段主要在42kD处显一蛋白区带,Western blot显示,抗GPIbα单抗SZ-2能与重组片段在42kD处显单一蛋白区带。纯化重组片段能抑制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ELISA测定显示纯化产品抑制血浆vWF与血小板的结合能力。结论:CHO细胞株A1能恒定表达rGPIbαH1-V289,重组片段具有较高的纯度、免疫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有可能开发为有效的抗血栓药物。
赵益明邵波静董宁征沈飞阮长耿
关键词:CHO细胞纯化
血小板胶原受体糖蛋白Ⅵ体外表达
2005年
目的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体外表达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Ⅵ)胞外区片段。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GPⅥ胞外区片段cDNA,构建表达载体pET-20b(+)-GPⅥ,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Resin纯化后复性;使用Westernblot方法鉴定重组蛋白性质。结果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明与GPVI胞外区cDNA序列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证明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0b(+)-GPⅥ;原核细胞经诱导表达后出现新的相对分子量为32kd的蛋白条带,诱导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与抗Penta-His抗体和抗GPⅥ多抗特异性结合。结论正确构建了GPⅥ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重组蛋白,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余自强董宁征白霞祝怀平季顺东江淼阮长耿
关键词:血小板胶原
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抑制兔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评价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SZ2 1抑制兔血栓形成的能力。方法不同浓度的SZ2 1( 0、10及 2 0 μg/ml)分别加入兔富血小板血浆 (PRP)中 ,进行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试验 ;体内注射SZ2 1( 1 5mg/kg) ,注射前及注射后 5、30及 6 0分钟时制备兔PRP ,分别进行聚集试验 ;用颈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研究SZ2 1对兔血栓形成的作用 ,2 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 4组 ,体内注射SZ2 1,剂量为A组 0 1mg/kg ,B组 0 4mg/kg ,C组 0 75mg/kg ,D为对照组 (SZ391mg/kg) ,然后测定血栓重量。 结果 体外 2 0 μg/ml的SZ2 1对兔血小板抑制率为 80 % ;SZ2 1体内注射 6 0分钟时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栓模型分组试验 ,各组平均栓重为A组 31mg ,B组 2 1mg ,C组 2 0 2mg ,D组 31mg ,B、C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 0 1)。 结论 单克隆抗体SZ2
刘晓健安广宇董宁征邵波静阮长耿
关键词:血栓形成
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的研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构建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I-Ib/IIIa)Fab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抗GPⅡb/Ⅲa特异性的噬菌体抗体,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取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抗GPIIb/IIIa)阳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脾细胞,采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构建人源性抗GPⅡb/Ⅲa Fab噬菌体抗体库,以表达GPⅡb/Ⅲa的CHO123细胞筛选抗体库,并以ELISA法检测噬菌体抗体;用Western blot对抗体进行鉴定,并测定其与血小板抗原的结合;观察筛选到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筛选出2株能够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特异性结合的Fab抗体,其序列与人免疫球蛋白轻、重链可变区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表达纯化的Fab抗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结论:成功地从人源性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Fab抗体库筛选出特异性识别GPⅡb/Ⅲa,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人源性抗体。
董宁征崔宇杰阮长耿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FAB血小板聚集
VEGF与COX-2在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本研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收集29例MM患者血清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血清中Cox-2含量。结果表明:MM患者血清VEGF含量(365.34±65.6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VEGF含量(122.52±39.29)pg/ml(p<0.05),在疾病进展期VEGF含量(395.07±54.90)pg/ml高于稳定期VEGF含量(300.33±44.22)pg/ml(p<0.05)。MM患者血清Cox-2表达阳性率为31%,高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0%(p<0.01),疾病进展期Cox-2表达阳性率为50%,高于稳定期阳性率21%(p<0.01)。结论:VEGF和Cox-2水平在MM发病中有一定意义,可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包红雨朱明清江淼董宁征阮长耿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环氧化酶-2
急性心肌梗死新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控制及预后改善至关重要。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发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新型标志物,包括微小RNA、和肽素、Corin及正五聚蛋白3等的研究进展。
谷梦魏丹陈文董宁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微小RNACORIN和肽素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