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定

作品数:36 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动脉瘤
  • 18篇血管
  • 18篇颅内
  • 14篇动脉
  • 11篇栓塞
  • 10篇血管内治疗
  • 9篇颅内动脉
  • 9篇颅内动脉瘤
  • 8篇手术
  • 7篇疗效
  • 6篇血管内栓塞
  • 6篇术后
  • 6篇栓塞治疗
  • 6篇颅内破裂
  • 5篇预后
  • 5篇破裂动脉瘤
  • 5篇颅内破裂动脉...
  • 5篇介入
  • 4篇动脉瘤夹
  • 4篇动脉瘤夹闭

机构

  • 35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二人...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35篇万定
  • 26篇黄德俊
  • 24篇李宗正
  • 22篇杨振兴
  • 17篇冯进
  • 4篇张斌
  • 3篇王鹏
  • 3篇王峰
  • 3篇王伟
  • 3篇张燕
  • 3篇牛建国
  • 3篇乔艳玲
  • 3篇曹轲
  • 3篇徐兴国
  • 3篇孙涛
  • 3篇孙涛
  • 2篇武弋
  • 2篇刘玉飞
  • 2篇顾金海
  • 2篇任双来

传媒

  • 12篇中国临床神经...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4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疝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脑疝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行血管内治疗的303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术后发生脑疝,脑疝发生率为8.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再次破裂、脑水肿是术后发生脑疝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预测术后发生脑疝的效能: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4(95%CI 0.639~0.829;P<0.001),动脉瘤再破裂的AUC为0.632(95%CI 0.504~0.760;P=0.026),脑水肿的AUC为0.826(95%CI 0.723~0.928;P<0.001);入院WFN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再次破裂+脑水肿的AUC为0.897(95%CI 0.819~0.974;P<0.001)。26例脑疝中,8例去骨瓣减压术治疗(4例出院时死亡;4例存活,随访1年,预后良好2例,预后不良2例),18例未行去骨瓣减压术均死亡。26例脑疝病死率为84.62%。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后发生脑疝,去骨瓣减压术可以作为急救手段,但效果有限;为改善病人预后,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防止动脉瘤再破裂对预防脑疝的形成尤为重要。
孙阳阳冯进杨振兴万定黄德俊李宗正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脑疝预后
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 评价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行脑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的动脉瘤破裂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20~ 60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颅内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对照组(C组)和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SGB组麻醉诱导后用20 G动脉套管针行患侧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注射0.25%罗哌卡因6~8 ml,留置套管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2 ml/h,连续3d.术后3d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仪双侧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评估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T0)、术后2 h(T1)、6 h(T2)、1 d(T3)和3 d(T4)时采集颈内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褪黑素(MT)及内皮素-1(ET-1)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SGB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5%)降低,T1~4时血浆ET-1浓度降低(P<0.05),各时点血浆MT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ET-1有关,与MT无明显关系.
王旭屈伸万定倪新莉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神经传导阻滞颅内动脉瘤
双LVIS支架辅助治疗颈内动脉微小宽颈破裂动脉瘤1例被引量:3
2020年
1病例资料44岁女性,因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20h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应灵敏;颈抵抗(+),合胸三横指;Hunt-Hess分级Ⅲ级。颅内动脉CTA检查未见动脉瘤样扩张及血管畸形等异常征象。DSA检查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段动脉瘤。
明智绪冯进黄德俊万定朱辰路杨振兴李曦男李宗正
关键词:颅内破裂动脉瘤微小动脉瘤宽颈动脉瘤颈内动脉
低级别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的对比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治疗低级别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MCA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低级别MCAA患者分为显微手术治疗组(42例)和血管内栓塞治疗组(24例),对两组疗效、并发症、瘤颈残余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中显微手术治疗组42例,其中25例(59.52%)恢复良好,1例(2.38%)死亡;血管内栓塞治疗组24例,其中23例(95.83%)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血管内栓塞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6.7%)低于显微手术组(40.5%)(P<0.05)。血管内栓塞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低于显微手术组,住院费用高于显微手术组(P<0.05)。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低级别MCAA的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恢复快、预后好、术后并发症少,若动脉瘤形态适宜且病人经济条件许可,可作为治疗低级别MCAA的首选方式。
万定李宗正黄德俊杨振兴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血管内治疗
一种用于解救纤粘连蛋白聚合体抑制髓鞘再生的培养体系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救纤粘连蛋白聚合体抑制髓鞘再生的培养体系及其应用。培养体系包括基础培养液、葡萄糖、Poly(I)·Poly(C)和bFGF‑2,培养体系的pH值为7.0~7.5;基础培养液包括MEM培养基、马血清、...
王鹏陈章平马康黄卓群万定牛建国张燕任晓璠王峰孙涛
文献传递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组,40例为对照组,4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例数和血管痉挛持续的时间。结果两组比较,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发生率由47.5%降至22.5%,且血管痉挛持续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乔艳玲周晓东柴永萍万定赵静
关键词:脑动脉瘤脑血管痉挛预防性护理干预
颅内夹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IDA)是指颅内动脉由于先天性因素、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血管壁内膜损伤,血液经破裂口在血管壁之间积聚而形成血肿,向内使管腔狭窄、闭塞,向外形成血管壁的凸起,从而影响动脉管腔内血流正常流动[1]。IDA主要发生在颅内动脉的前循环和后循环,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发病群体年轻化,平均发病年龄约30岁,男性居多。此外,部分未破裂IDA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困难,从而影响早期治疗和精准诊治[2,3]。本文重点总结IDA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田伟伟朱辰路孙阳阳冯进杨振兴万定黄德俊李宗正
关键词:血管内治疗
自体骨与钛网两种颅骨修补方案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冰冻颅骨修补与三维CT成型钛网修补两种颅骨修补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及其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16例因颅脑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行自体冰冻颅骨修补的患者与同期139例行三维成型钛网修补的患者进行多中心对照研究,比较两方案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差异,以及不同时间窗修补术后术区近期(术后1个月内)及远期(术后1个月~3年)感染的差异。结果两种修补方案的术中平均出血量(t=10.205,P=0.000)、平均手术时间(t=13.957,P=0.000),术后术区不适(X^2=7.565,P=0.006)、惧冷热(,=167.389,P=0.000)、怕震动(X^2=146.654,P=0.000)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方案术后出现继发性癫痫(P=0.563)、术区凹陷变形(P=0.30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体骨早期修补组患者与钛网组全部患者相比,两方案术后整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7,P=0.931),但两方案的近期感染率(X^2=3.860,P=0.049)及远期感染率(r=3.962,P=0.047)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自体骨组方案修补时间窗位在去骨瓣术后1~3个月内,临床效果较钛网修补的方案好,尤其在降低术后远期感染方面有明显优势。
曹轲李宗正刘玉飞武弋段兴浩杨振兴黄德俊万定田立庄朱迪季玮刘奇
关键词:颅骨手术后并发症
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44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检验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损伤部位,术前、术后脑室系统出血,术前、术后中脑导水管及环池结构,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术后颅内感染,术后颅内压以及术后腰穿与继发性脑积水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围手术期患者GCS评分低(术前:P=0.041;术后:P=0.039)、脑室系统出血(术前:P=0.027;术后:P=0.039)、损伤部位靠近颅底(P=0.042)、环池及中脑导水管结构不清(术前:P〈0.001;术后:P〈0.001)、术后大面积脑梗死(P=0.031)以及术后颅内感染(P=0.027)为术后继发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术后降低颅内压(P=0.001)以及早期行腰椎穿刺(P〈0.001)为其保护因素。与未行腰穿的患者相比,术后腰穿可降低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急性期和慢性期脑积水的发生率(P=0.026,P=0.033)。结论围手术期GCS评分低、术前和术后脑室系统出血、损伤部位靠近颅底、环池及中脑导水管结构不清、术后大面积脑梗死以及术后有颅内感染的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术后脑积水;而术后及时有效地降低颅内压以及释放脑脊液可减少术后脑积水的发生。
曹轲刘玉飞钱振李宗正万定杨振兴黄德俊冯进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积水神经外科手术
一种组织培养体系及其在动物脑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织培养体系,本发明中的组织培养体系主要用于动物脑组织的培养,包括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BME基础培养基23~26%,MEM基础培养基0.8~1.2%,Neurobasal基础培养基44~46%,马血清2...
王鹏马康陈章平黄卓群万定牛建国任双来顾金海张燕任晓璠王峰孙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