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平
- 作品数:670 被引量:2,569H指数:19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转染大鼠骨髓细胞模型的构建
- 2011年
- 目的构建转染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骨髓细胞。方法将重组腺病毒Ad-EGFP-mdr-1转染大鼠骨髓细胞。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d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柔红霉素排出试验检测转染mdr-1基因后的骨髓细胞有无功能表达。结果骨髓细胞病毒转染率为30.14%,存活率为89.25%,转染后骨髓细胞mdr-1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都存在功能性表达,导入的mdr-I表达产物P-gp有药物外排泵功能。结论转染mdr-1的大鼠骨髓细胞模型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多药耐药提供实验基础。
- 陈先锋刘作金王晓波余少鸿隆洪木龚建平栾晓峰李越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1重组腺病毒骨髓细胞
- CT灌注扫描结合甲胎蛋白检测在评价TACE术后病灶复发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评价CT灌注扫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术后活性灶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肝胆外科及介入治疗中心行TACE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1~5 d、术后1~3个月行上腹部CT灌注扫描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同时抽取TACE术后1周内及CT灌注扫描前1~3 d空腹检测血液甲胎蛋白(AFP)水平。以CT灌注分析软件获得全肝灌注参数,将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参考AFP水平,评估CT灌注扫描对肝癌TACE术后活性灶的发现情况。结果 62例TACE术后患者扫描65次,评估病灶69个,CT灌注发现活性病灶25个,其病变相应的血流量、动脉灌注量(AP)、肝动脉指数在肿瘤活性灶高于非瘤区肝组织和碘油沉积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通过时间(TTP)在肿瘤活性灶低于非瘤区肝组织和碘油沉积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被认定是具有活性或部分活性病灶。CT灌注成像诊断正确率为89.86%,灵敏度92.00%,特异度88.63%。结论 CT灌注扫描作为无创治疗手段对TACE术后活性病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在肝癌TACE术后随访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蒲建元汪伟民刘作金丁雄李生伟罗小平龚建平
-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
- PP2A在调节性T细胞与Kupffer细胞中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是真核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Ser/Thr蛋白磷酸酶,在细胞的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P2A是体内存在于胞浆,具有广泛的去磷酸化作用的蛋白磷酸酶。调节性T细胞是体内一类调控自身免疫的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的状态变化很可能会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PP2A在调节性T细胞中通过抑制m TORC1途径而对调节性T细胞进行抑制。肝组织内的Kupffer细胞是体内最大的巨噬细胞群,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分泌释放不同类型炎症细胞因子引发或抑制炎症反应。PP2A可能通过调控Kupffer细胞中NF-κB p65活化信号转导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来调控NF-κB的表达水平从而调控机体免疫进展。PP2A通过对二者的调控对机体免疫的激活与耐受有重要意义。
- 李方平赖星徐雪松龚建平
- 关键词:蛋白磷酸酶2A调节性T细胞KUPFFER细胞免疫调节
- 人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在急性胆管炎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人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TREM)-1在急性胆管炎患者中表达的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TREM-1在急性胆管炎中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CRP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收集34例急性胆管炎患者(AC),2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和60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以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中性粒细胞中TREM-1的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REM-1的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TREM-1的mRNA半定量比值为0.458±0.043。AC和ACST组治疗前分别为0.809±0.044、0.981±0.089,术后24h为0.785±0.077、0.954±0.072,48h为0.565±0.009、0.719±0.047,ACST的TREM-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C(P〈0.05)。免疫细胞化学镜下观察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TREM-1与TNF-α,CRP表达水平高度正相关(r1=0.719,r2=0.701,P〈0.01)。结论人TREM-1在急性胆管炎发病初表达增高,与TNF-α,CRP表达高度正相关。提示TREM-1在急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廖锐沈克冯虎翼龚建平魏思东陈蓁臻
- 关键词:胆管炎肿瘤坏死因子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胆道梗阻肝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大鼠胆道梗阻所致肝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均分成3组:(1)胆道结扎+NAC组(DBL+NAC,n=24):开腹结扎并切断胆总管,建模成功后经腹腔注射NAC(150mg·kg-1·d-1)连续注射7d;(2)胆道结扎组(DBL组,n=24);(3)假手术组(SO组,n=24):仅行开腹游离胆总管不予结扎和切断。建模成功后1、3、5、7d每组分别活杀6只大鼠,取静脉血及肝组织,检测肝功能、血浆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各时相点的变化并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产生情况。结果在DBL组、DBL+NAC组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均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而升高,但DBL组AST、ALT在各时间点均较DBL+NAC组明显升高(P〈0.05),而TBIL、DBIL在这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DBL组和DBL+NAC组TNF-a、NO浓度变化也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升高,但DBL组较DBL+NAC组TNF—a、NO浓度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能有效改善胆道梗阻所致肝损害,并有可能是通过下调肝组织中TNF-a、NO的表达这一途径实现的。
- 唐勇何建峰范才军张敬张靖龚建平
-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胆道梗阻肝损伤
- IRAK-4:TLR/IL-1R家族共同信号转导系统中的关键因子被引量:10
- 2005年
- 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nterleukin1receptorassociatedkinase4,IRAK4)不仅可促使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磷酸化,还是IRAK1募集于TLR/IL1R复合物的必要条件,从而成为调控IRAK1生物活性以及内毒素胞内信号转导的最关键分子。充分认识IRAK4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设计出新的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 刘作金刘长安龚建平
- 关键词:IRAK-4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系统
- 移植沉默TSG-6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观察移植沉默TSG-6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学鉴定,慢病毒载体(LV3-shTSG-6)感染下调TSG-6基因的表达;60只SD雌性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随机分4组,PBS组、BMSC组,shRNA-NC-BMSC组、TSG-6-shRNA-BMSC组;各组大鼠分别于恢复灌注后3、6、24 h取血检测血清中ALT、AST、TNF-α、IL-6含量,恢复灌注后6 h取中叶肝脏组织,Western Blot检测TSG-6蛋白表达,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肝组织显微结构。【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BMSC状态稳定,增殖能力强,表达CD29及CD44,不表达CD34及CD45,慢病毒感染下调BMSC的TSG-6基因表达效率达73.99%;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稳定,各时间点TSG-6-shRNA-BMSC组的ALT、AST、TNF-α、IL-6含量均高于BMSC组和shRNA-NC-BMSC组(P<0.05);BMSC组和shRNA-NC-BMSC组的ALT、AST、TNF-α、IL-6含量均低于PBS组(P<0.05);TSG-6-shRNA-BMSC组的肝脏TSG-6蛋白表达低于BMSC组和shRNANC-BMSC组(P<0.05),PBS组未见TSG-6蛋白表达;TSG-6-shRNA-BMSC组的肝组织损伤较BMSC组和shRNA-NCBMSC组重,与PBS组无明显区别,BMSC组和shRNA-NC-BMSC组的肝组织损伤较PBS组明显减轻。【结论】移植BMSC能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沉默TSG-6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削弱了其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刘双权成名翔龚建平涂兵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肝癌8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为了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联合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对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分析及评价。方法筛选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的80例晚期肝癌患者,其中单一行TACE治疗的分为A组;TACE术后联合HIFU治疗的分为B组。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肝功能、甲胎蛋白(AFP)、MRI和CT的效果。结果在A组中无严重的并发症。在B组中有一例中度发热,一例皮肤灼伤。TACE术前和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在A组中分别是ALT(59.8±45.9)U/L,AST(76.9±55.5)U/L和ALT(86.7±59.2)U/L,AST(73.7±49.8)U/L;在B组中分别是ALT(63.4±56.8)U/L,AST(72.5±46.6)U/L和ALT(54.3±30.8)U/L,AST(58.3±27.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组中,术前AFP是(943.1±411)ng/mL,只有6例患者复查AFP(942.8±468.5)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中,术前和术后AFP的中位数分别是621.8ng/mL和16.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RI和CT结果显示肿瘤靶区出现凝固性坏死、血供的减少和中断。术后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是11.4%,65.7%,22.9%和28.9%,62.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术后联合HIFU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的TACE治疗。经治疗后患者肝功能、AFP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MRI和(或)CT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肿瘤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有缩小,肿瘤区域出现凝固性坏死和肿瘤血供的减少和消失。
- 王智冉立峰李生伟龚建平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高能聚焦超声
- m6aRNA甲基化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病死率排名第四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HCC发生发展机制尚不完全了解,患者预后较差,手术介入等治疗方式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损伤且未必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寻找HCC新的干预靶点,可以更好地理解HCC发生机制和造福患者。m6aRNA甲基化是一种新兴的在真核细胞中最常见的RNA修饰。目前已经发现m6aRNA甲基化在多种人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且参与包括HCC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种新的HCC干预靶点,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争议,该文综述了m6aRNA甲基化在HCC治疗中的相关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一些笔者的看法。
- 李兵温迪光(综述)龚建平刘作金
- 胰管支架内外引流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胰管支架内、外引流两种方式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所有与胰管支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止时间为2015年3月31日.两名研究者分别对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并提取试验数据.使用C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362例患者.研究结局分为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胰瘘发病率和术后延迟性胃排空;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总病死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病率和术后肠梗阻发病率.Meta分析结果提示:(1)3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术后总胰瘘(A/B/C级)发生情况,提示外引流较内引流更能减少术后胰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9,95% CI:0.36 ~0.97,P=0.04).(2)3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术后B、C级胰瘘发生情况,提示外引流较内引流更能减少术后胰瘘(B/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44,95% CI:0.20 ~0.97,P=0.04).(3)3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术后延迟性胃排空的发生情况,提示外引流较内引流更能减少术后延迟性胃排空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2,95% CI:0.23~0.79,P=0.007).(4)3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了术后总病死率的发生情况,提示外引流与内引流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OR =0.81,95% CI:0.23 ~2.86,P=0.74),尚不能认为这两种引流方式有差异.(5)在术后总并发症发病率和术后肠梗阻方面,由于异质性相对较大(>50%),分析其异质性可能源于研究间围手术期处理方式不同所致.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胰管支架外引流与内引流相比较,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和延迟性胃排空并发症的发病率.
- 肖江华王运兵刘风龚建平
- 关键词:胰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