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璞
- 作品数:27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孔率球囊扩张支架对犬颈总动脉瘤腔压力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低孔率球囊扩张支架对犬颈总动脉瘤腔压力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中央部分网孔加密而两端与普通类型支架相同(正常孔率区)的低孔率支架,据中央网孔密度高低分为A、B、C三型。取10只犬,于每只犬的双侧颈总动脉建立3个侧壁宽颈动脉瘤模型。将24个成功的动脉瘤按平衡不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置入A型支架组、B型支架组、C型支架组和空白对照组(仅测压,不置人支架)。采用微导管尾端连接的生物信号分析仪记录瘤腔内和载瘤动脉内的压力变化。结果①18个动脉瘤成功置入支架。置入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中央低孔率区完全覆盖动脉瘤瘤颈,支架贴壁良好,载瘤动脉血流通畅。所有动脉瘤内血流减慢,其中12个(66.7%)瘤体减小。置入支架组均无血栓形成及支架移位。②3个支架组支架置入前、置入后动脉瘤内的压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支架置人过程中,3个支架组动脉瘤内压力均比对照组及自身置入前、置入后升高(P〈0.05,P〈0.01);而3个支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置入后载瘤动脉内压力,3个支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置入后,各组自身比较,动脉瘤内压力与载瘤动脉内压力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孔率支架置入后,可使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流空时间延长。不影响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内压力的变化,仅在支架释放的过程中可引起动脉瘤腔内压力的短暂性升高。
- 杨志刚刘建民王奎重黄清海陈鑫璞袁媛许奕洪波
- 关键词:动脉瘤颈总动脉
- 个体化手术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根据个体化原则,通过术前评估,选取不同手术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46例共48个颅内前循环动脉瘤,通过术前评估,选取三种手术入路:筋膜下分离翼点入路,骨膜下分离翼点入路,眶上外侧入路.结果 27例采用筋膜下分离翼点入路,15例骨膜下分离翼点入路,4例眶上外侧入路.手术夹闭48个,使用动脉瘤夹54个.术后出现肢体瘫痪1例,术后再出血1例,颅内感染1例,面神经颞支损伤1例,皮下积液2例.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术后恢复良好(GOS 4 ~5分)44例(95.6%),一般(GOS 3分)1例(2.2%),死亡(GOS 1分)1例(2.2%).结论 个体化手术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临床安全、可行,并且显著降低面神经损伤、颞肌萎缩并发症的发生率.
- 陈鑫璞翟广刘献志徐斌张风江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入路
- 64层螺旋CT在脑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64层CT在脑动脉三维成像(3D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3DCTA检查,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以及容积重建(VRT)。结果发现19例22个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2例阴性,均经手术或DSA证实。结论64层CT 3DCTA可显示脑动脉全貌,提高了对脑动脉病变的检出率。
- 陈鑫璞沈海林
- 关键词:脑动脉CT血管造影
- 颅内动脉瘤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后迟发性支架移位1例
- 2023年
- 颅内动脉瘤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后迟发性支架移位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并发症,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大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儿置入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术后5个月复查发现支架近端移位至动脉瘤内,遂即予以闭塞载瘤动脉,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3个月随访显示,患儿恢复良好。
- 王凯刘建新白亚辉陈鑫璞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 支架辅助栓塞破裂性前交通宽颈动脉瘤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术前评估、支架植入策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21例前交通宽颈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解剖形态,支架植入技术操作程序,临床和造影结果。结果21例动脉瘤均成功植入支架,其中Neuroform支架19枚、LEO支架2枚。12例支架远端位于同侧A2段、5例支架远端越过前交通植入对侧A2段、4例位于动脉瘤内。术后即刻致密栓塞18例;大部分栓塞2例;部分栓塞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经继续栓塞后出血得到控制。平均8.7个月后DSA随访12例,MRA随访4例,显示1例动脉瘤再通。结论术前应根据动脉瘤及前交通动脉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制定支架植入策略。支架辅助栓塞前交通宽颈动脉瘤技术安全可行,动脉瘤致密栓塞率高。支架的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陈鑫璞黄清海许奕洪波赵瑞赵文元刘建民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前交通动脉栓塞
- 复合手术治疗脊髓血管畸形的初步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初步探讨复合手术在脊髓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6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11例,髓周动静脉瘘(PMAVF)1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4例。术中对PMAVF和SAVM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通过门诊或住院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脊髓DSA;采用改良Aminoff-Logue残疾量表评分评估脊髓功能(评分下降≥1分为好转)。结果26例患者均按术前计划切除病变;15例患者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均未见波幅明显下降。11例SDAVF和10例PMAVF患者均为单一瘘口,术后即刻DSA结果均显示病变未显影,脊髓正常血管保留;1例多发瘘口PMAVF患者仅按术前计划切除导致症状的一处病变,术后即刻DSA显示该处病变未显影;4例SAVM患者的病变完全切除,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畸形血管团未显影。术后2 d,25例患者的感觉障碍较术前改善,运动和括约肌功能无明显改善,另1例患者术后括约肌功能障碍加重。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26例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M(Q_(1),Q_(3))]为21(8,35)个月。至末次随访,26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均好转,其中6例改良Aminoff-Logue残疾量表评分下降1分,11例下降2分,9例下降3分;复查DSA均未见手术部位脊髓血管畸形复发。结论初步观察发现,包括SDAVF、PMAVF和SAVM在内的脊髓血管畸形均可通过复合手术准确切除,且安全性较好,短期未见复发。
- 白亚辉陈鑫璞刘建新王凯郭社卫刘献志
-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动静脉瘘血管畸形复合手术
- 血管内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临床研究
-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经验,着重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总体疗效,动脉瘤影像随访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防治;比较单纯弹簧圈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囊性破裂动脉瘤的复发率、手术并发症率;比较不...
- 陈鑫璞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预后
- 文献传递
- 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手术切除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手术切除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10—2019-05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手术治疗中颅底表皮样囊肿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根据肿瘤部位选择额颞开颅,先于显微镜直视下分离切除肿瘤及其囊变与包膜,后用神经内镜观察显微镜盲区域是否有肿瘤残留,并于神经内镜下切除。结果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长(150±15)min,术中出血量(50±8.5)mL,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表皮样囊肿,其中1例并发无菌性脑炎,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4例均无并发症发生,无迟发性脑出血发生。随访时间7~14个月,5例病人症状好转,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联合神经内镜可以观察并切除显微镜死角区的残余肿瘤,从而提高手术全切率,有效防止肿瘤复发。
- 刘建新季玉陈白亚辉陈鑫璞刘献志
- 关键词:神经内镜显微镜表皮样囊肿中颅窝
- 不同类型脑室内肿瘤50例的磁共振强化表现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室内肿瘤50例,均行磁共振(MR)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不同类型脑室内肿瘤的MR强化表现。结果发现9类50例脑室内肿瘤的强化特征如下:星形细胞瘤呈多环状明显强化(8/21)、实质型明显强化(6/21)、多囊伴实质型强化(4/21)、不规则强化(3/21);髓母细胞瘤呈多发大结节强化(3/8)、单发大结节强化(1/8)、大结节大囊状混合强化(3/8);脉络丛乳头状瘤/癌呈分叶状明显强化,并可见弥漫栗粒状更高强化(3/3);室管膜瘤呈多房样薄壁中等强化(3/6)、单发巨囊样明显强化(2/6)、实质明显强化(1/6);脑膜瘤大体上呈均匀中度实质型强化,瘤体均被增强的脉络丛包绕(3/3);胆脂瘤无强化(2/2);中枢神经细胞瘤呈多发小囊状并实质型中等强化(3/5)、实质明显增强(2/5),均与透明隔分界不清;淋巴瘤呈缺口样实质型均匀明显强化(1/3)、实质型明显强化(2/3),均有沿着脑室壁爬行的强化特征。认为部分脑室内肿瘤一定的MR强化特征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张同华胡春洪胡晓云陈鑫璞方向明丁乙
- 关键词:脑室内肿瘤磁共振成像
- 64层螺旋CT在脑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64层CT在脑动脉三维成像(3D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3DCTA 检查,后处理技术包括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以及容积重建(VRT)。
- 陈鑫璞沈海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