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莉蓉

作品数:54 被引量:29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心肌
  • 19篇细胞
  • 12篇缺氧
  • 10篇染色体
  • 10篇肌细胞
  • 9篇心肌细胞
  • 8篇蛋白
  • 8篇血管
  • 8篇缺氧预处理
  • 8篇染色
  • 8篇核型
  • 8篇核型分析
  • 6篇血管内皮
  • 6篇微血管
  • 6篇微血管内皮
  • 6篇内皮
  • 5篇蛋白质
  • 5篇心肌保护
  • 5篇血压
  • 4篇蛋白质组

机构

  • 4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空军总医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4篇蔡莉蓉
  • 40篇刘秀华
  • 19篇刘凤英
  • 12篇孙胜
  • 11篇徐菲菲
  • 11篇祝建疆
  • 10篇曾雯
  • 10篇闻小慧
  • 10篇李玉珍
  • 10篇杨锴
  • 10篇陈佳靓
  • 10篇戚红
  • 9篇田牛
  • 9篇韩岳
  • 7篇刘育英
  • 7篇赵秀梅
  • 5篇郑世荣
  • 5篇王俊华
  • 5篇王彦珍
  • 3篇傅俊英

传媒

  • 6篇微循环学杂志
  • 6篇中国优生与遗...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生理学报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微循环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世界急危重病...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4篇2004
  • 13篇2003
  • 1篇200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AZF微缺失和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21年7月来本院诊治的392例少精症或无精症患者,采用多重PCR技术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同时制备外周血染色体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392例不育男性中共检出27例(6.9%)不同程度AZF微缺失,其中AZFa区微缺失2例,AZFb区微缺失0例,AZFc区微缺失11例,AZFb和c区均缺失3例,共发现5种缺失类型。检出17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8例常染色体异常,5例47,XXY,1例48,XXYY。检出常染色体多态6例,Y染色体多态12例,1例合并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多态。结论: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和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其中AZFc区缺失最常见。
张巧雒瑶祝建疆蔡莉蓉闻小慧曾雯唐国栋戚红
关键词:男性不育染色体AZF
缺氧预处理对于大鼠心肌细胞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
<正> 目的:缺血预处理(预先反复短暂缺血可以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缺血中得到保护,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调动机体内源性的保护机制、提高心脏对于缺血(氧)的抵抗力,是现代细胞保护的强有力措...
刘秀华蔡莉蓉刘凤英田牛
文献传递
大蒜素对乳鼠心肌细胞延迟预处理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大蒜素预处理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其部分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含量作为心肌细胞受损指标 ,观察终浓度为 2 0 μg/ml的大蒜素预处理 2 4h后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蛋白激酶抑制剂H 7、丝裂素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剂PD 980 5 9对大蒜素预处理作用的影响 ;并通过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analysis)测定大蒜素预处理 2 4h后 ,nPKC ε、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和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蒜素预处理能显著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 ,减少LDH漏出和MDA生成 ,H 7、PD 980 5 9可完全取消这种心肌保护作用。大蒜素预处理可明显增加nPKC ε、HSP70的表达 ,H 7能抑制此作用 ,而PD980 5 9仅对HSP70表达有抑制 ,NF κB在各组间均无明显表达。结论 :大蒜素能够模拟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 ,其机制涉及PKC及MAPKs信号途径 ,可能通过活化nPKC ε ,使下游靶蛋白MAPKs磷酸化而诱导HSP70的高度表达产生延迟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
傅俊英史载祥刘秀华王彦贞张久亮蔡莉蓉
关键词:大蒜素乳鼠心肌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心肌保护
心肌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电泳技术的建立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建立具有高分辨率和重复性的心肌蛋白质双向电泳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心肌组织和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别制备心肌胞浆和富含肌原纤维组分的蛋白质样本,采用IPG-DALT方法进行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并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分步提取方法可以得到理想的心肌组织(细胞)双向电泳样本,并得到清晰,重复性良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心肌组织和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中样本的制备和双向民泳条件是关键因素。
刘秀华蔡莉蓉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心肌
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的优化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优化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的复制方法。方法 :采用腹部左侧纵切口手术方法制备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模型 ,动态监测大鼠尾动脉压 ,术后 4周检测颈总动脉压、左心室内压 ,称重法测定心脏系数和心肌肥大系数 ,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腹主动脉狭窄手术组大鼠 2周后尾动脉压升高 2 9% ,4周时颈动脉压和心室内压分别增加 2 8%和 36 % (均为P <0 .0 1) ,心脏指数和心肌肥大指数分别增大 0 .86和 0 .89(均为P <0 .0 1)。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细胞肥大。结论 :腹部左侧纵切口术式制备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 ,方法简便可靠 ,重复性好 。
王彦珍孙胜蔡莉蓉刘凤英刘秀华
关键词: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动物模型手术治疗
高血压急性脑损害大鼠模型建立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脑损害,建立一个急性高血压脑水肿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只。实验组经静脉输入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待血压升至最高值后维持30min,对照组则以相同速度输入生理盐水30min。分别静注伊文氏蓝染色、普通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镧醛灌注电镜观察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伊文氏蓝染色可见:对照组大鼠除缺乏血脑屏障的部位被染成蓝色外,其他部位的脑组织均未见蓝染;实验组则大脑、小脑均有斑片状蓝染。镧醛灌注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镧离子局限在微血管腔内;实验组则见镧离子分布到血管外间隙和细胞间隙中。说明实验组血脑屏障有破坏。结论:静脉输注盐酸去氧肾上腺素,使血压急剧升到170mmHg(1mmHg=0.133kPa)左右并维持30min可以成功制成大鼠急性高血压脑水肿模型。
王俊华田牛郑世荣刘育英刘凤英李玉珍刘秀华赵秀梅韩岳蔡莉蓉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脑损害动物模型模型建立
2058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统计遗传咨询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和发生概率,探讨细胞遗传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要求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患者2058例,常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分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⑴2058例患者,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84例,异常发生率为4.08%,其中结构异常占77.40%,数目异常占11.90%。⑵在所有分组中,闭经组、无精和少弱精组、家族史组异常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0.00%、45.00%、40.00%。⑶染色体正常变异发生率为21.14%。其中,体检组(24.68%)和咨询组(21.00%)的染色体正常变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单次自然流产组(20.67%)和复发性自然流产组(21.53%)染色体正常变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5)。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性发育异常、不孕不育、智力低下、胎儿畸形、不良孕产史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高危人群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染色体正常变异与不良孕产次数无明显关系。
陈佳靓戚红邹晓璇杨锴祝建疆闻小慧蔡莉蓉曾雯
关键词:染色体异常
钙网蛋白-钙调神经磷酸酶途径参与缺氧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
细胞内Ca超载是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最后共同通路,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可通过降低胞浆Ca超载,减轻I/R损伤,但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工作...
徐菲菲刘秀华张振英蔡莉蓉
关键词:钙网蛋白钙调神经磷酸酶钙超载
文献传递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氧预处理预防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1
2004年
本工作旨在研究缺氧预处理(hypoxic preconditioning, HPC)对于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protein kinases, ERK)活性、缺氧诱导因子 -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在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通过在培养的SD 乳鼠心肌细胞缺氧/ 复氧(H/R)模型上, 观察HPC 对于24 h 后H/R 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以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以 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并用荧光素染料 Hoechst33258 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率; 制备心肌细胞蛋白提取物,以磷酸化的 ERK1/2 抗体测定 ERK1/2 活性, 以抗HIF-1α 抗体检测 HIF-1α 的表达,并观察ERKs 的上游激酶(MEK1/2)抑制剂PD98059 对于HPC 诱导的ERKs 磷酸化、HIF-1α 表达以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影响,并分析细胞损伤与 ERK1/2 活性、HIF-1α 表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缺氧复氧造成心肌细胞损伤, HPC 可以增加心肌细胞 H/R 后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并激活 ERK1/2,诱导 HIF-1α 表达;细胞凋亡与 ERKs 活性、HIF-1α 表达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即 ERKs 活化、HIF-1α 表达与预防细胞损伤有关;而 ERKs 活性与 HIF-1α 表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ERKs 的上游激酶MEK抑制剂PD98059 可以消除HPC
徐菲菲刘秀华蔡莉蓉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缺血预处理细胞凋亡心肌细胞
改良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建立一种细胞获得率高并且操作简单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左心室,0.1%胶原酶消化6min后,加0.1%胰蛋白酶继续消化4min,用100μm滤网过滤消化液,离心收集滤液中血管段进行培养。用内皮细胞的重要标记物VIII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细胞,并通过3H-TdR掺入法观察培养细胞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反应性。结果:细胞的获得率为1.2×106细胞/g心肌组织,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生长特性:单层“卵石样”排列特征;VIII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证实获得的是内皮细胞。bFGF刺激后3H-TdR掺入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利用改良的酶消化法,缩短了消化时间,提高了细胞获得率,同时培养的内皮细胞对生长因子具有良好反应性,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体外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体系。
李玉珍刘秀华蔡莉蓉
关键词: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大血管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主动脉内皮细胞血管相关疾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