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英

作品数:69 被引量:246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微循环
  • 14篇缺血
  • 13篇灌注
  • 10篇心肌
  • 10篇血管
  • 10篇血压
  • 10篇细胞
  • 9篇再灌注
  • 9篇高血压
  • 8篇淋巴
  • 8篇灌注损伤
  • 7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缺血再灌注
  • 5篇蛋白
  • 5篇血流
  • 5篇血流量
  • 5篇缺血后
  • 5篇缺血后处理
  • 5篇缺血再灌注损...
  • 5篇缺氧

机构

  • 6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大学
  • 4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9篇刘凤英
  • 32篇刘秀华
  • 32篇田牛
  • 19篇刘育英
  • 19篇蔡莉蓉
  • 17篇赵秀梅
  • 13篇郑世荣
  • 11篇韩岳
  • 11篇李玉珍
  • 10篇孙胜
  • 8篇张振英
  • 8篇胡金麟
  • 7篇李向红
  • 6篇郭晓笋
  • 6篇武旭东
  • 6篇赵秀梅
  • 5篇徐菲菲
  • 5篇宋欣
  • 5篇王俊华
  • 4篇付艳

传媒

  • 29篇微循环学杂志
  • 8篇中国病理生理...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国微循环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3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生理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第九次全国生...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11篇2004
  • 9篇2003
  • 4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后处理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正>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24只,随机分为 I/R 组、I-postC 组和预处理(IPC)组等3组 (n=8)...
郭晓笋刘秀华张振英刘凤英
文献传递
缺血(氧)细胞保护的机制与防治研究
刘秀华陈宜鸿李玉珍武旭东徐菲菲张振英孙胜祝晓梅刘凤英
缺血(氧)引起组织细胞坏死与凋亡,直接影响相应组织器官功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阐明延缓细胞损伤(细胞保护)的机制将为提高缺血(氧)疾病救治和器官移植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路。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是迄今最强的内源性细胞...
关键词:
关键词:器官移植细胞保护作用
胎儿甲襞血管的电镜观察
2001年
目的 :观察胎儿甲襞血管的发生和形成 ,为认识生理性血管形成和病理性血管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胎儿 (5~ 9月胎龄 )甲襞皮肤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 :5~ 9月龄胎儿甲襞皮肤血管的超微结构呈现出由新生幼稚到初步成熟的过程。每一例胎儿的标本都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管。再由毛细血管分化为细静脉、细动脉。 5~ 9月龄胎儿甲襞皮肤中最原始的血管前体 ,只是在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之间出现隙、溪、池 ,进而形成一个没有内皮细胞围绕的腔隙 ,称之为“毛细血管前腔隙”。进而形成不成熟的毛细血管。不成熟的毛细血管在超微结构上仍残有毛细血管前腔隙的一些结构。结论 :胎儿微血管的超微结构有以下特点 :(1)管壁细胞结构很不发达 ;(2 )内皮细胞发育不同步 ,最初微丝占据很大空间 ,线粒体和粗面内质网出现较早 ;(3 )平滑肌纤维出现很晚 ,发育不良。在细动脉、小动脉、小静脉的管壁 ,很少出现典型的平滑肌细胞的结构。
田牛刘凤英朱光明张曙光
关键词:超微结构电镜观察微循环
缺血后处理改善微循环、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后肢骨骼肌微循环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即I/R组、I-postC组和预处理(IPC)组(n均=8),左后肢作为自身对照。无创动脉夹夹闭右侧股动脉4h,松夹再灌注2h建立大鼠后肢I/R模型。于再灌注结束时分别检测大鼠胫前肌血氧饱和度(StO2)、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骨骼肌湿、干重比值(W/D)和骨骼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再灌注I-postC减轻I/R对心功能的抑制,I-postC组+dp/dtmax和-dp/dtmax较I/R组分别增高18.5%和21.3%(P<0.05),I-postC组W/D较I/R组降低4.9%(P<0.05);I-postC组MDA较I/R组降低40.9%(P<0.05)。(2)再灌注I-postC组实验侧细静脉血流速度较I/R组增加8.3%(P<0.05),细动、静脉收缩减轻(细动、静脉内径较I/R组分别增加14.8%和29.1%,P<0.05),与IPC的保护效果接近(P>0.05)。结论:I-postC显著减轻骨骼肌I/R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改善微循环有关。
郭晓笋刘秀华张振英刘凤英胡维诚
关键词: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后处理改善微循环FOGARTY导管取栓四肢大血管损伤内源性保护机制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白蛋白的方法测定微血管通透性被引量:1
1995年
本工作介绍了利用放射性^(125)I标记白蛋白测定微血管通透性的方法,并指出了该方法的优点。
张俊杰刘凤英方永鑫
关键词:放射性同位素白蛋白微血管通透性
家兔心肌缺血及再灌流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损伤及其防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以家兔为对象,利用激光衍射法研究了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枝后及放开结扎重新供血造成再灌流时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再灌流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损伤程度比单纯缺血严重得多,这些改变可以引起并加重心肌微循环障碍,导致心肌细胞的进一步损伤,再灌流前给予山莨菪碱和樟柳碱均可以有效地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结果提示对心肌梗塞患者及时给予山茛菪碱或樟柳碱可能有助于防止再灌流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损伤。
胡金麟戎广亚刘凤英田牛
关键词:心肌梗塞红细胞再灌注损伤
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的优化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 :优化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的复制方法。方法 :采用腹部左侧纵切口手术方法制备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大鼠模型 ,动态监测大鼠尾动脉压 ,术后 4周检测颈总动脉压、左心室内压 ,称重法测定心脏系数和心肌肥大系数 ,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腹主动脉狭窄手术组大鼠 2周后尾动脉压升高 2 9% ,4周时颈动脉压和心室内压分别增加 2 8%和 36 % (均为P <0 .0 1) ,心脏指数和心肌肥大指数分别增大 0 .86和 0 .89(均为P <0 .0 1)。病理切片显示心肌细胞肥大。结论 :腹部左侧纵切口术式制备大鼠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 ,方法简便可靠 ,重复性好 。
王彦珍孙胜蔡莉蓉刘凤英刘秀华
关键词: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心肌肥厚动物模型手术治疗
人白内障球结膜微血管的电镜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人球结膜微血管的超微结构 ,认识白内障时球结膜微血管的电镜改变 ,为微循环和眼科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对象为 5例老年性白内障、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 ,术前一般状态良好。在白内障手术时取球结膜标本。电镜常规固定、包埋、定位、超薄切片、用电镜观察。结果 :球结膜毛细血管多由 2~ 3个内皮细胞围绕而成。核多为长椭圆形 ,核周缘有轻度凸凹。近腔侧胞浆细胞器较多 ,微丝和微管十分发达。基底膜、周细胞与一般毛细血管相似。 6例白内障球结膜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基底膜、周细胞、管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电镜改变可以分为三类 :( 1)代偿反应性增强改变 :微丝、微管十分发达、核周深凹、胞体突入管腔内、内皮细胞突起穿越基底膜、白细胞穿壁 ;( 2 )可恢复性退变 :线粒体退变、核质周集、胞浆出现空泡、基底膜分层、弥散、小量出血 ;( 3)严重不可恢复性改变 :核质固缩、腔内红细胞融合、血红蛋白溢出弥散、管壁断裂、腔内充满退变、裂解结构 ( 2例 ) ,并通过断裂处出至基底膜外。结论
田牛刘凤英朱光明侯宁巴恩平何守志
关键词:白内障电镜观察
高血压急性脑损害大鼠模型建立的实验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脑损害,建立一个急性高血压脑水肿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只。实验组经静脉输入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待血压升至最高值后维持30min,对照组则以相同速度输入生理盐水30min。分别静注伊文氏蓝染色、普通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镧醛灌注电镜观察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伊文氏蓝染色可见:对照组大鼠除缺乏血脑屏障的部位被染成蓝色外,其他部位的脑组织均未见蓝染;实验组则大脑、小脑均有斑片状蓝染。镧醛灌注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镧离子局限在微血管腔内;实验组则见镧离子分布到血管外间隙和细胞间隙中。说明实验组血脑屏障有破坏。结论:静脉输注盐酸去氧肾上腺素,使血压急剧升到170mmHg(1mmHg=0.133kPa)左右并维持30min可以成功制成大鼠急性高血压脑水肿模型。
王俊华田牛郑世荣刘育英刘凤英李玉珍刘秀华赵秀梅韩岳蔡莉蓉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脑损害动物模型模型建立
小肠粘膜初始淋巴管的活体观察方法被引量:1
1993年
作者探索建立小肠绒毛初始淋巴管的活体观察方法。以大鼠为对象,麻醉、剖腹、暴露粘膜,显微镜观察。比较了4种示踪剂,经镜下活体观察及冰冻切片确认0.5%荧光素钠是一种既能活体显示初始淋巴管又不影响小肠功能的示踪剂。实验证明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很快流经小肠粘膜微血管壁,弥散到粘膜固有层,其后荧光素钠逐渐进入粘膜初始淋巴管内,并经粘膜下层淋巴管排出。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晰地观察到粘膜固有层内荧光逐渐减少,初始淋巴管逐渐充盈、集拢、排出的动态过程。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荧光进入固有层初始淋巴管的时间、灰度、象素。结果证明建立的显示小肠粘膜初始淋巴管的方法是科学实用的。
刘凤英田牛
关键词:小肠粘膜淋巴管固有层微镜观察小肠功能粘膜下层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