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结
  • 7篇甲状腺
  • 6篇乳头
  • 6篇乳头状
  • 5篇乳头状癌
  • 5篇淋巴结清扫
  • 3篇手术
  • 3篇皮瓣
  • 3篇中央区
  • 3篇中央区淋巴结
  • 3篇肿瘤
  • 3篇淋巴结转移
  • 3篇颈淋巴
  • 3篇颈淋巴结
  • 2篇推进皮瓣
  • 2篇皮肤
  • 2篇皮肤肿瘤
  • 2篇缺损
  • 2篇中央区淋巴结...

机构

  • 12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2篇蒋斌
  • 9篇韩靓
  • 5篇陈卫贤
  • 5篇徐新江
  • 4篇戴文成
  • 4篇汤明明
  • 3篇季振华
  • 1篇黄剑飞
  • 1篇顾云飞

传媒

  • 4篇中国眼耳鼻喉...
  • 3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咽癌术后并发巨大咽瘘的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下咽癌术后并发巨大咽瘘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下咽癌术后并发巨大咽瘘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转归。结果:本组17例患者经换药和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愈合时间32-65 d,均未出现颈动脉破裂、纵隔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患者死亡。结论:巨大咽瘘应在局部感染控制后尽早行手术修复。
汤明明韩靓蒋斌
关键词:下咽癌手术治疗
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甲状腺癌患者110例,其中55例颈淋巴结清扫术中行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实验组),另55例颈淋巴结清扫术中行传统L形切口(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转移淋巴结检出数、手术并发症。术后4~6个月,复查颈部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是否有残留;通过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评估患者颈部麻木不适感、牵拉感伴活动受限程度和外观满意度。术后患者均长期随访(术后6~71个月)颈部彩超监测颈部淋巴结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110.6±7.6)min vs(84.4±5.2)min,t=33.067],但颈部切口短[(12.6±1.4)cm vs(22.1±1.6)cm,t=21.218];两组转移淋巴结数[(3.5±1.6)个vs(3.9±1.8)个]、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颈部不适及活动受限程度轻、外观满意高(Z分别为-2.984、-3.488、-5.55,P均<0.05)。术后随访颈部超声两组均无颈侧区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结论经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靠,并可降低患者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程度,美容效果佳。
徐新江韩靓汤明明蒋斌
关键词:手术切口颈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癌
不同面动脉供血皮瓣重建颊黏膜缺损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面动脉供血的垂直颈阔肌皮瓣、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颊黏膜癌术后局部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其中15例以垂直颈阔肌皮瓣修复(颈阔肌组),18例以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岛状皮瓣组);观察并比较2组皮瓣完全成活率、口腔皮肤瘘发生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颈阔肌组2组皮瓣部分坏死,完全成活率为86.7%,4例发生口腔颈部皮肤瘘;岛状皮瓣组皮瓣部分坏死1例,完全成活率为94.4%,2例发生口腔颈部皮肤瘘;2组皮瓣完全成活率、口腔皮肤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轻度张口受限,颈阔肌组口腔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垂直颈阔肌皮瓣与颏下岛状皮瓣均可用于颊黏膜癌术后中小型缺损的重建,但垂直颈阔肌皮瓣术后患者口腔功能恢复优于颏下岛状皮瓣。
徐新江蒋斌韩靓
关键词:颊黏膜缺损颊黏膜癌颏下岛状皮瓣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探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回顾2004-01-2012-05期间手术治疗的8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明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选择性地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依据。结果:85例患者均接受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同侧中央区清扫者66例,双侧中央区清扫者19例。3例同期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33例(38.8%)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3例(3.53%)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大于5mm、甲状腺外侵犯、多中心病灶、双侧病灶及术中探及中央区可疑阳性巴结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于5mm(OR=3.862,P<0.05)、甲状腺外侵犯(OR=3.885,P<0.05)是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肿瘤直径大5mm和(或)甲状腺外侵犯时,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增加,有必要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徐新江蒋斌韩靓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Ⅵ区各组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Ⅵ区各组淋巴结清扫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行Ⅵ区各组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50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同期行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对甲状腺和清扫的Ⅵ区各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并测定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大小、部位、是否有膜侵犯、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是否转移等。结果:150例患者均行Ⅵ区各组淋巴结清扫,93例发现Ⅵ区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2.0%。Ⅵ区中各组淋巴结转移率:气管旁淋巴结组62.0%(93/150),喉前淋巴结组4.67%(7/150),气管前淋巴结组3.33%(5/150),其中气管旁喉返神经腹侧淋巴结组52.0%(78/150),气管旁喉返神经背侧淋巴结组21.33%(32/150)。结论:cN0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转移率高,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管旁淋巴结组、喉前淋巴结组、气管前淋巴结组,其中气管旁喉返神经腹侧淋巴结组在中央区各组淋巴结中转移率最高。
戴文成蒋斌陈卫贤韩靓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淋巴结转移
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在修复中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修复中面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18例面部皮肤癌患者,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5~83岁。原发灶切除后形成中大型或复合型中面部皮肤缺损,根据缺损部位、大小及面动静脉定位信息,设计适当形状的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术中将面动、静脉主干及其穿支保留于皮瓣蒂部,解剖保护好面神经分支,根据实际所需推进量决定是否进一步裸化血管蒂,皮瓣推进后无张力修复中面部缺损区。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并发症、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肿瘤切除后缺损面积为3.0 cm×3.5 cm~6.5 cm×7.5 cm,缺损累及一个或多个亚区;皮瓣大小为3.5 cm×9.0 cm~7.0 cm×18.0 cm。术后除1例患者皮瓣出现暂时性局部瘀青外,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4~40个月,在12例病变侵及下眼睑、内眦的患者中,5例出现下睑外翻,均未出现暴露性角膜炎。随访期内1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出现颌下区淋巴结转移,再次行颈淋巴清扫术,其余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面动脉穿支V-Y推进皮瓣可以很好地修复中面部各种中大型及复合型皮肤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手术方式安全可靠。
徐新江汤明明陈庆文施靖天韩靓蒋斌
关键词:皮肤肿瘤穿支皮瓣中面部
cN0喉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确定cN0喉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的可行性及其预测cN0喉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方法:使用亚甲蓝对未经治疗的cN0期喉癌32例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并作快速冰冻病理与手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对照,观察冰冻病理与常规病理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喉癌32例中30例(93.8%)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49枚,平均每例1.7个。前哨淋巴结冰冻病理阳性11例,转移率为36.7%,常规颈淋巴结病理均证实有转移;非前哨淋巴结转移4例。隐匿转移率13.3%。组间比较显示(P<0.05),SLN检出在Ⅱ区LN最多。结论:亚甲蓝示踪法能有效地对cN0喉癌进行SLN定位,并准确的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可为减少手术创伤、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韩靓蒋斌顾云飞陈卫贤黄剑飞
关键词:喉癌前哨淋巴结淋巴转移亚甲蓝染色
改良V-Y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V-Y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8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依据病理类型、病变深度,选择个性化方案切除肿瘤。根据缺损部位、大小设计合适的V-Y推进皮瓣,一期修复皮肤缺损。其中经典皮下蒂V-Y推进皮瓣9例,改良皮下蒂V-Y推进皮瓣24例,穿支V-Y推进皮瓣5例。结果:38例患者中,34例一期愈合,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局部修剪后换药愈合;局部感染2例,均经过短期换药后愈合。术后发生轻度睑外翻2例,口角移位1例。术后随访6~36个月,功能、外形恢复良好,1例局部复发,3例出现腮腺区淋巴结转移,再次行手术切除并补充放疗。结论:V-Y推进皮瓣经过改良设计,扩大了面部缺损修复范围,同时可获得良好的外形、功能的修复效果。
徐新江汤明明韩靓蒋斌
关键词:V-Y推进皮瓣皮肤肿瘤面部缺损修复外科手术
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特点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我科收治的首次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743例,男性152例作为研究组,女性59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多灶性、肿瘤分布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肿瘤包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mm、多灶、双侧分布、有包膜侵犯为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5 mm、包膜侵犯为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相对于女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更易出现包膜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更高。临床对于肿瘤最大径>5 mm、有包膜侵犯的男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要尤为重视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
季振华蒋斌陈卫贤戴文成张钦鑫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
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手术中的必要性及预防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对本院2009~2014年收治的63例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行患侧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标本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3.33%,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喉前及气管前淋巴结,且喉返神经内侧的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喉返神经外侧的气管-食管沟淋巴结。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不扩大手术切口,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结论 cN0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必要、安全、可行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主要是气管-食管沟淋巴结,特别是喉返神经内侧的气管-食管沟淋巴结。
戴文成蒋斌陈卫贤韩靓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淋巴结清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