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屹

作品数:74 被引量:1,922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肥胖
  • 15篇儿童
  • 13篇慢性病
  • 13篇老年
  • 11篇血压
  • 9篇超重
  • 8篇老年人
  • 8篇患病
  • 7篇患病率
  • 7篇健康
  • 7篇高血压
  • 6篇中老年
  • 6篇中老年人
  • 5篇腰围
  • 5篇慢性
  • 4篇血脂
  • 4篇影响因素
  • 4篇中老年人群
  • 4篇小学生
  • 4篇流行病

机构

  • 7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8篇北京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北京市疾病预...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卫生部
  • 3篇卫生部疾病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卫生部卫生统...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上海财经大学
  • 1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2篇翟屹
  • 37篇施小明
  • 25篇赵文华
  • 15篇殷召雪
  • 13篇曾毅
  • 13篇柳玉芝
  • 13篇徐建伟
  • 11篇李伟荣
  • 10篇杨正雄
  • 8篇陈春明
  • 8篇沈冲
  • 8篇石文惠
  • 8篇满青青
  • 7篇张坚
  • 6篇司向
  • 6篇孔灵芝
  • 5篇梁晓峰
  • 5篇吴静
  • 4篇杨晓光
  • 4篇高欣

传媒

  • 18篇中华流行病学...
  • 12篇中华预防医学...
  • 8篇中国慢性病预...
  • 6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精神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7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青年女子体成份及全身骨密度相关分析研究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健康青年女性体成份和骨密度(BMD),探讨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为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DEXA测定了176例年龄为16~24岁健康青年女性的体成份、全身及腰椎和前臂的骨密度(BMD)。结果研究对象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平均值分别为19.7岁、160.6cm、55.3kg和21.4kgm2;全身骨矿物含量(BMC)和BMD平均值分别为2278±299g和1.12±0.069gcm2,随年龄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身高、总体重、BMI、瘦体重、体脂含量及体脂百分比均与BMC和BMD呈显著正相关,按其相关性大小排序为:总体重>BMI>体脂百分比>瘦体重。结论总体重可能是影响女性骨骼健康的重要因素。
付萍何丽张刚张坚满青青翟屹杨正雄赵文华杨晓光
关键词:青年女性体成份骨密度骨骼
我国长寿地区百岁老人慢性病及有关健康指标研究被引量:46
2010年
目的调查我国长寿地区百岁老人慢性病及有关健康指标的情况,并与其他各年龄组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我国7个长寿之乡参加2008--2009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目的居民作为目标对象,最终有2029名40岁以上人群参加调查,其中40~岁组469名、60~岁组436名、80~岁组346名、90~岁组380名、100-岁组398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社会人口学特征等信息,由临床医生采用统一的检查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检,采集静脉血和尿液,用仪器分析法、原子吸收法等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浆宏量和微量元素、血浆生化等检测。采用卡方检验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40~、60~、80~、90-、100~岁组男性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3.2±4.6)、(22.1±3.7)、(20.2±3.4)、(20.2±3.9)、(19.1±5.0)kg/m。(F=22.78,P〈0.01),女性分别为(23.3±4.0)、(21.6±3.5)、(19.7±3.9)、(19.0±4.8)、(18.4±3.8)kg/m。(F=51.84,P〈0.01);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38.3%(80/209)、60.8%(166/273)、63.5%(106/167)、61.8%(68/110)、54.8%(34/62)(x2=34.26,P〈0.01),女性为32.3%(84/260)、60.1%(98/163)、69.8%(125/179)、61.5%(166/270)、58.9%(198/336)(x2=78.45,P〈0.01);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10.5%(22/209)、12.5%(34/273)、9.0%(15/167)、18.2%(20/110)、12.9%(8/62)(x2=5.92,P=0.20),女性为4.2%(11/260)、15.3%(25/163)、10.1%(18/179)、12.2%(33/270)、7.4%(25/336)(x2=19.25,P〈0.01)。40~、90~、100~岁组中,男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为(29.03±5.79)、(30.93±5.39)、(31.63±5.92)U/ml(F=4.40,P〈0.05)�
施小明殷召雪钱汉竹翟屹柳玉芝徐建伟曾毅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状况指标
我国长寿地区80岁以上老年人贫血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我国长寿地区80岁以上老年人的贫血患病情况,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数据,选取7个中国长寿之乡的所有百岁老人,以及在该地区按百岁老人编码尾数随机选取的40~、60~、80~和90~岁人群为研究对象,共1980名。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患病情况等信息,检测其血红蛋白及血浆宏量和微量元素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贫血影响因素。结果我国7个长寿地区40~、60~、80~、90~和100~岁组老年人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6.1%(75/465)、19.1%(82/429)、41.1%(141/343)、46.2%(171/370)和57.1%(213/373)。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患病率持续上升(趋势检验z=14.7,P〈0.05),100岁以上男性的贫血患病率最高,为66.7%(38/57)。5个长寿地区中90岁及以上贫血组老年人血浆钙、铁、锌、铜中位数分别为:2.96mmol/L、58.22μmol/L、28.84μmol/L、19.56μmol/L,正常组老年人的血浆钙、铁、锌、铜水平分别为3.30mmol/L、78.26μmol/L、33.66μmol/L、20.62μmol/L,贫血组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5、-3.07、-2.23和-2.16,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贫血患病率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年龄(OR=1.675,95%CI:1.554~1.807)、豆及豆制品摄入频率(OR=0.545,95%CI:0.435~0.682)、腰围(OR=0.567,95%CI:0.456~0.705)和肉类摄入频率(OR=1.608,95%CI:1.303~1.983)。结论我国长寿地区高年龄组老年人的贫血患病情况严重。多摄入豆类食物,保证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于预防贫血有利。
翟屹殷召雪徐建伟曾毅柳玉芝施小明
关键词:贫血患病率
我国6~11岁儿童血压升高与出生体重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我国8省(自治区、直辖市)6~11岁儿童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0年9至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我国8省为抽样框,抽取18920名6—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血压值以Korotkoff音开始(K1)出现时为收缩压,Korotkoff音消失(K5)为舒张压。血压升高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等于同年龄、同性别和身高者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通过父母自填问卷获得儿童出生体重和高血压家族史等信息。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低、正常和高出生体重三组儿童身体测量指标和血压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出生体重、目前体重指数对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影响。结果6~8岁和9~11岁组男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随出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仅6—8岁组男童的腰围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其余各指标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8岁和9~11岁组女童可见身高、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和舒张压水平随m生体重分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收缩压在不同出生体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9)。在调整年龄、高血压患病家族史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相对风险OR值分别为1.23(1.06—1.43)和0.89(0.71~1.10);增加调整儿童当前体重指数后,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相比,高出生体重男童和女童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OR值分别为1.06(0.90~1.24)和0.73(0.58~0.91)。低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儿童相比,发生儿童期血压升高的相对风险无统计学意义。6—11岁男童和女童当前体重指�
翟屹李伟荣沈冲赵文华施小明
关键词:出生体重血压测定儿童
我国长寿地区高龄老人血浆微量元素水平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我国5个长寿地区高龄老人血浆硒、锰、铁、铜、锌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及差异。方法检测我国河南省夏邑县(110名)、湖北省钟祥市(111名)、湖南省麻阳县(60名)、广东省三水区(113名)、广西永福县(52名)5个长寿地区共446名高龄老人血浆硒、锰、铁、铜、锌微量元素含量,其中100~岁组208名,90~岁组238名,并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组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高龄老人血浆微量元素含量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硒为1.44(0.91)μmol/L,锰为0.54(0.94)μmol/L,铁为69.17(102.85)μmol/L,铜为20.19(8.73)μmol/L,锌为31.66(32.51)μmol/L。夏邑、钟祥、麻阳、三水、永福地区高龄老人血浆硒分别为1.46(0.66)、1.30(0.80)、1.06(0.51)、2.39(1.53)、1.35(0.55)μmol/L,锰分别为0.56(0.51)、1.40(1.11)、0.35(0.71)、0.44(0.55)、0.15(0.21)μmo]/L,铁分别为86.77(86.87)、141.42(101.83)、38.88(36.28)、31.38(46.19)、79.64(75.34)μmol/L,铜分别为22.16(8.11)、19.46(9.26)、21.36(12.38)、18.12(6.74)、21.47(7.85)μmol/L,锌分别为36.85(26.18)、36.59(35.94)、39.98(56.91)、25.05(24.92)、16.74(16.81)μmol/L,不同地区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依次为29.76、38.75、47.18、11.51、13.47,P值均〈0.05)。不同性别组问血浆硒、锰、铁、铜、锌元素含量[男女硒含量分别为1.38(0.83)、1.45(0.91)μmol/L,锰含量分别为0.52(0.95)、0.54(0.91)μmol/L,铁含量分别为69.23(104.06)、69.11(101.05)μmo]/L,铜含量分别为20.28(8.72)、20.06(8.76)μmol/L,锌含量分别为28.39(32.58)、31
徐建伟施小明殷召雪柳玉芝翟屹曾毅
关键词:老年人血浆
我国八省份6~12岁儿童上学日睡眠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分析6~12岁儿童上学日睡眠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中国内地8省(直辖市、自治区)为抽样框,抽取20 603名6~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睡眠时间及相关生活习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儿童睡眠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6~12岁儿童上学日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为9.11 h,睡眠严重不足、睡眠不足和睡眠适中的比例分别为32.82%(7 672/20 603)、39.70%(8 179/20 603)和27.48%(5 662/20 603),随年龄的增加,儿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严重不足的比例增加.不同性别、城乡及经济水平之间儿童的睡眠时间及不同性别的小学生的睡眠构成并没有差异,但不同地域(城市和农村)与不同经济地区儿童睡眠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儿童睡眠严重不足、睡眠适中的比例高于城市(Х^2=59.96,Х^2=45.47,P<0.05);而睡眠不足的比例低于城市的比例;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儿童睡眠不足的比例最低,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整性别、体重、饮食习惯及运动时间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对促进儿童睡眠时间满足10h有积极保护作用的是饮食习惯中习惯吃肉、每日运动,经济水平高和居住于城市地区.结论 我国儿童存在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睡眠时间不足呈现低龄化,农村儿童睡眠严重不足的现象较为常见.
石文惠翟屹李伟荣沈冲施小明
关键词:睡眠时间小学生
386名百岁老年人睡眠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百岁老年人睡眠现状,为评价睡眠对老年人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国7个长寿之乡所有百岁老人自我报告的睡眠质量信息,对所纳入老年人进行睡眠时间和睡眠时间类别的分组比较。结果百岁老年人自述睡眠时间平均为(7.9±2.6)h,男性为(7.8±2.4)h,女性为(7.9±2.6)h,性别间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P>0.05)。睡眠时间不足(<7 h)、过多(≥9 h)的比例分别为35.8%、36.0%,睡眠时间适中(≥7 h且<9 h)的比例(28.2%)最低。自述睡眠质量好、不好的比例分别为64.8%、35.2%;其睡眠时间分别为(8.6±2.3)、(6.5±2.5)h,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自报睡眠质量好与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中睡眠时间不足、适中、过多的比例分别为18.4%、35.6%、46.0%和67.7%、14.7%、17.6%,两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P<0.05)。自感幸福和不幸福的两组百岁老人睡眠时间分别为(7.9±2.6)h和(7.4±2.5)h,睡眠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P>0.05);但是两组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适当、过多的比例分别为35.0%、28.3%、36.7%、44.4%,27.8%和27.8%,两组老年人睡眠时间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P>0.05)。结论睡眠时间与百岁老人的睡眠质量有明显的关系。
石文惠何柳翟屹殷召雪施小明
关键词:老年人睡眠时间睡眠质量
贫血对高龄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我国长寿地区90岁以上老年女性贫血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2008—2009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目研究数据,包括5个长寿地区的90岁以上老年女性383名。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MSE)量表收集研究对象认知功能信息,进行医学体格检查,测定血红蛋白等血生化指标。分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老人认知功能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对老年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在383名研究对象中,贫血组141例,非贫血组242名;贫血组认知功能评分为(9.65±9.32)分,非贫血组为(13.06±10.25)分(X^2=5.59,P〈0.05);贫血组认知功能较差的比率为84.4%(119/141),非贫血组为72.3%(175/242)(X^2=8.0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后,贫血组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约是非贫血组的2倍(OR=2.016,95%口:1.185-3.431,P=0.010)。结论贫血会增加我国长寿地区高龄女性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风险。
翟屹施小明钱汉竹Simon Michael Fitzgerald曾毅殷召雪徐建伟柳玉芝
关键词:贫血老年人女(雌)性
我国八省小学生心理状况及家长对其评价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基金"我国学龄儿童主要慢性病干预模式及适宜技术研究"数据。应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分析我国8省21 480名6~13岁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SDQ困难总分(T)、情绪(E)、品行(C)、多动与注意缺陷(H)、同伴交往(P)及亲社会因子(S)平均分分别为(12.93±4.50),(2.30±1.93),(2.38±1.43),(4.02±1.66),(4.23±1.69),(6.29±2.10)。农村儿童在困难总分、情绪、多动与注意缺陷和品行因子得分均高于城市儿童(均有P<0.05)、同伴交往因子及亲社会因子得分低于城市儿童(均有P<0.05);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儿童困难总分、情绪、多动与注意缺陷和品行因子得分高于家长文化水平高的儿童(均有P<0.05),同伴交往因子及亲社会因子得分低于家长文化水平高的儿童(均有P<0.05)。10.2%的家长主观认为儿童存在心理异常,8.3%认为儿童心理处于边缘状态,81.5%的家长认为儿童心理方面正常。低估和高估儿童心理问题的家长分别占7.9%和6.2%,被低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儿童,其家长文化程度低、所处农村、评估者为非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的比例高于被高估心理问题的儿童(均有P<0.05)。结论我国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儿童的心理问题干预的具体内容需考虑城乡、经济等的差异,且需要家长的密切参与。
高欣梁靖王淑芬翟屹吕跃斌石文惠施小明
关键词:儿童精神卫生教育程度
862名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及肥胖变化3年跟踪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了解北京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城区选择10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对2000年在小班的862名儿童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调查发现男女儿童的肥胖发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男童肥胖发生率从2000年的4.4%上升到2002年的12.5%,女童肥胖发生率从2000年的4.2%上升到2002年的10.7%,超重和肥胖的儿童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儿童。3年中80%的肥胖儿童继续保持肥胖,体重正常组的儿童发展为肥胖的发生率则远远低于超重组。
由悦陈敏翟屹杨正雄满青青王春荣刘辉赵文华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