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殷召雪

作品数:74 被引量:39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5篇老年
  • 30篇老年人
  • 10篇队列研究
  • 10篇健康
  • 8篇血压
  • 8篇老人
  • 7篇影响因素
  • 7篇老年人群
  • 6篇高龄老人
  • 5篇蛋白
  • 5篇膳食
  • 5篇高血压
  • 5篇反应蛋白
  • 4篇血浆
  • 4篇中老年
  • 4篇中老年人
  • 4篇中老年人群
  • 4篇膳食模式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机构

  • 68篇中国疾病预防...
  • 18篇北京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山西省疾病预...
  • 5篇北京联合大学
  • 4篇湖南省疾病预...
  • 3篇山东省疾病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出入境检...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江西省疾病预...
  • 2篇临猗县疾病预...
  • 2篇杜克大学

作者

  • 72篇殷召雪
  • 32篇施小明
  • 16篇曾毅
  • 15篇翟屹
  • 13篇柳玉芝
  • 13篇徐建伟
  • 13篇罗杰斯
  • 10篇吴静
  • 9篇石文惠
  • 8篇张晓畅
  • 8篇高欣
  • 7篇朱晓磊
  • 6篇吕跃斌
  • 6篇张梅
  • 6篇赵艳芳
  • 6篇王卓群
  • 6篇马吉祥
  • 5篇苏丽琴
  • 4篇白雪梅
  • 3篇苏忆兰

传媒

  • 15篇中华预防医学...
  • 8篇中华流行病学...
  • 7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评估指标构建
2022年
目的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的评估指标,为开展老年健康工作提供建设标准。方法采用改良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评估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1名专家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1和0.72;第1轮和第2轮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03和0.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好;经过2轮专家咨询后建立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的评估指标,包括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6个,最终专家对评估各指标的重要性评分均数为7.00~8.50,变异系数为0.07~0.20;在构建的评估指标中,一级指标权重为0.08~0.23,其中疾病诊治的权重最大(0.232),安宁疗护的权重最小(0.079),所有二级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综合权重为0.032~0.110。结论构建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评估指标具备较强的科学性、适用性,可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刘意徐巧华高欣朱晓磊吴静殷召雪
关键词:老年健康
中国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倾向、使能和需求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中国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倾向、使能和需求影响因素,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中2662名≥60岁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的相关数据,基于安德森模型理论框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国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倾向、使能和需求因素。结果2662名≥60岁中国空巢老人中,有机构养老意愿者的比例仅为1.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因素中,女性和在婚的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较低;使能因素中,自评经济状况一般或富裕和社区提供医疗服务的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较低;需求因素方面,自评健康状况好的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较低。结论中国空巢老人的机构养老意愿较低,性别、婚姻状况、自评经济状况、社区是否提供医疗服务和自评健康状况是影响我国空巢老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倾向、使能和需求因素。
宁艳王高翔殷召雪肖砾
关键词:机构养老意愿空巢老人
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建立与应用研究
吴静殷召雪胡国清梁晓峰武鸣符筠范为民段蕾蕾周金意罗杰斯孙艳陈轶英
伤害已经成为危害中国儿童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为加强儿童伤害防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于2012-2017年组织实施儿童伤害防控项目,项目主要内容是建设及时性高、准确性好的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伤...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健康公共卫生
386名百岁老年人睡眠质量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百岁老年人睡眠现状,为评价睡眠对老年人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国7个长寿之乡所有百岁老人自我报告的睡眠质量信息,对所纳入老年人进行睡眠时间和睡眠时间类别的分组比较。结果百岁老年人自述睡眠时间平均为(7.9±2.6)h,男性为(7.8±2.4)h,女性为(7.9±2.6)h,性别间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P>0.05)。睡眠时间不足(<7 h)、过多(≥9 h)的比例分别为35.8%、36.0%,睡眠时间适中(≥7 h且<9 h)的比例(28.2%)最低。自述睡眠质量好、不好的比例分别为64.8%、35.2%;其睡眠时间分别为(8.6±2.3)、(6.5±2.5)h,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P<0.01)。自报睡眠质量好与睡眠质量差的老年人中睡眠时间不足、适中、过多的比例分别为18.4%、35.6%、46.0%和67.7%、14.7%、17.6%,两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P<0.05)。自感幸福和不幸福的两组百岁老人睡眠时间分别为(7.9±2.6)h和(7.4±2.5)h,睡眠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P>0.05);但是两组老年人睡眠时间不足、适当、过多的比例分别为35.0%、28.3%、36.7%、44.4%,27.8%和27.8%,两组老年人睡眠时间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P>0.05)。结论睡眠时间与百岁老人的睡眠质量有明显的关系。
石文惠何柳翟屹殷召雪施小明
关键词:老年人睡眠时间睡眠质量
老年人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与认知障碍关系的队列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与老年人认知下降和认知受损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4个县(区)2015年≥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2017年进行随访,采用简易心理状况量表再次评估认知功能及其变化。采用降秩回归法提取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评分与2年后认知功能下降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2015年认知功能正常者中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评分与2年后认知受损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肾健康相关膳食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谷物、蔬菜、杂豆类和水果摄入较多,而肉类、大豆制品等食物摄入较少。与该模式评分的
殷召雪任泽萍荆刚刘丹张坚王卓群张梅翟屹宋鹏坤赵艳芳庞邵杰米生权赵文华
关键词:膳食模式肾功能
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人群体质指数与死亡率的关系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山西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人群BMI与总死亡率的关系。方法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山西省调查人群为基线建立队列,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对逝者进行死因回顾调查。2002年基线信息完整的≥18岁研究对象7 007人,随访到5 360人,随访率为76.5%。将研究对象按BMI分为8组,计算死亡率,以死亡率最低组作为参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全人群、分性别、年龄(≥60岁、<60岁)的各组死亡风险比(HR)及95%CI,模型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等因素,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随访67 129人年,平均随访12.5年,死亡615人,队列总死亡率为916/10万人年。BMI为26.0~27.9 kg/m^2组死亡率最低,以该组为参照组,多因素调整后,BMI<18.5、18.5~19.9、22.0~23.9和≥30.0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CI)分别为1.90(1.26~2.86)、1.68(1.15~2.45)、1.49(1.08~2.06)和1.72(1.07~2.76)。对于≥60岁老年人,BMI<18.5 kg/m^2组的死亡风险明显升高,调整HR值(95%CI)为1.94(1.20~3.15)。结论BMI≤19.9、22.0~23.9及≥30.0 kg/m^2均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除关注肥胖外,低体重营养不良造成的老年人高死亡风险应特别引起重视。
翟屹任泽萍魏国华贾永军张梅张坚姜勇米生权王卓群赵艳芳宋鹏坤殷召雪赵文华
关键词:体质指数死亡率队列
贫血对高龄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我国长寿地区90岁以上老年女性贫血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2008—2009年中国老年人口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项目研究数据,包括5个长寿地区的90岁以上老年女性383名。使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法(MMSE)量表收集研究对象认知功能信息,进行医学体格检查,测定血红蛋白等血生化指标。分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老人认知功能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对老年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在383名研究对象中,贫血组141例,非贫血组242名;贫血组认知功能评分为(9.65±9.32)分,非贫血组为(13.06±10.25)分(X^2=5.59,P〈0.05);贫血组认知功能较差的比率为84.4%(119/141),非贫血组为72.3%(175/242)(X^2=8.0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后,贫血组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约是非贫血组的2倍(OR=2.016,95%口:1.185-3.431,P=0.010)。结论贫血会增加我国长寿地区高龄女性认知功能受损的发生风险。
翟屹施小明钱汉竹Simon Michael Fitzgerald曾毅殷召雪徐建伟柳玉芝
关键词:贫血老年人女(雌)性
睡眠障碍与认知障碍和痴呆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认知障碍和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多种睡眠障碍与认知障碍或痴呆显著相关。尽管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已有不少研究显示与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神经炎症、肠道菌群相关的多种途径可影响认知障碍和痴呆的发生与进展。本文综述了老年人睡眠障碍与认知障碍和痴呆的相关性及目前发现的潜在机制,以期为未来认知障碍和痴呆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杨欢殷召雪
关键词:睡眠障碍痴呆阿尔茨海默症
中国8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中8个长寿地区所有≥65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健康体检,收集人口学变量、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采用简易认知功能量表评定认知功能。收集空腹静脉血样检测白蛋白等生物指标。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白蛋白水平的研究对象认知功能评分及变化趋势。以是否认知受损为因变量,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受损的关系。结果 广义线性模型分析表明,随着白蛋白水平的升高,调整后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增加,从最低组的23.22升高到最高组的25.07,且有线性趋势(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较高的白蛋白水平与较低的认知受损风险显著相关(P〈0.001),相对于最低水平组,白蛋白较低、较高和最高水平组的认知受损OR值(95% CI)分别为0.64(0.45-0.91)、0.60(0.40-0.89)和0.43(0.27-0.69),具有线性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人群血浆白蛋白水平与认知受损的风险反向相关。
殷召雪王静雷吕跃斌罗杰斯曾毅施小明
关键词:老年人白蛋白健康老龄化
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人群血浆白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5年全因死亡风险的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人群血浆白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5年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大学在中国8个长寿之乡开展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结果,2012和2014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基线调查,2012年基线调查对象分别于2014和2017年进行了两次随访,2014年基线调查对象于2017年进行了随访,最终共计3 118名血浆白蛋白、Hs-CRP和体重指数(BMI)数据完整的6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纳入本研究,在基线收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浆白蛋白和Hs-CRP的检测,并收集其生存结局和死亡时间。根据调查对象是否患低白蛋白血症和Hs-CRP是否升高将其分4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对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3 118名调查对象中,316例(10.1%)患有低白蛋白血症,711名(22.8%)Hs-CRP升高。经过10 132人年的随访,1 212例死亡。与白蛋白正常组相比,低白蛋白血症者死亡风险升高,HR(95%CI)值为1.18(1.01~1.38);与Hs-CRP正常组相比,Hs-CRP升高者死亡风险升高,HR(95%CI)值为1.18(1.04~1.35)。与白蛋白正常且Hs-CRP正常组相比,低白蛋白血症且Hs-CRP正常、白蛋白正常且Hs-CRP升高、低白蛋白血症合并Hs-CRP升高者死亡风险升高,HR(95%CI)值分别为1.16(1.01~1.34)、1.11(0.91~1.37)和1.43(1.11~1.83)。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合并Hs-CRP升高增加我国长寿地区老人5年死亡风险。
吕跃斌周锦辉段俊王蛟男石婉荧殷召雪石文惠毛琛施小明
关键词:老年人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队列研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