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小明

作品数:239 被引量:2,031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年科研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10篇医药卫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哲学宗教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5篇老年
  • 53篇老年人
  • 25篇儿童
  • 23篇血压
  • 23篇健康
  • 21篇慢性病
  • 20篇污染
  • 18篇流行病
  • 17篇流行病学
  • 15篇队列研究
  • 15篇高血压
  • 13篇肥胖
  • 12篇影响因素
  • 12篇病毒
  • 11篇老年人群
  • 10篇颗粒物
  • 10篇空气污染
  • 9篇蛋白
  • 9篇艾滋病
  • 8篇睡眠

机构

  • 221篇中国疾病预防...
  • 28篇南京医科大学
  • 2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2篇北京大学
  • 15篇吉林大学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江苏省疾病预...
  • 7篇安徽省立医院
  • 7篇重庆市疾病预...
  • 6篇北京市疾病预...
  • 6篇闻喜县疾病预...
  • 5篇山西省疾病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34篇施小明
  • 37篇翟屹
  • 32篇殷召雪
  • 29篇赵峰
  • 26篇陈晨
  • 21篇曹兆进
  • 21篇曲英莉
  • 20篇李湉湉
  • 19篇刘迎春
  • 17篇曾毅
  • 17篇石文惠
  • 14篇沈冲
  • 14篇李园
  • 13篇柳玉芝
  • 13篇徐建伟
  • 12篇李伟荣
  • 11篇郑锡文
  • 11篇吕跃斌
  • 11篇汪宁
  • 11篇方建龙

传媒

  • 68篇中华预防医学...
  • 3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5篇中华疾病控制...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中国学校卫生
  • 7篇中国慢性病预...
  • 6篇疾病控制杂志
  • 5篇疾病监测
  • 5篇环境卫生学杂...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国健康教育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英国医学杂志...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6篇2023
  • 15篇2022
  • 26篇2021
  • 14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16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25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2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重大/特大校车事故现状及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在我国,平均每41秒钟就会发生一起车祸,每年有超过1.8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1]。
石文惠高欣施小明
关键词:校车校车事故
中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中国长寿地区中、老年人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变化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以中国8个长寿之乡参加2014年长寿县市"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居民作为目标对象,收集8个长寿地区2401名60岁以上受访对象社会人口学信息,对其按统一标准体检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BUN和CRE。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的肾功能差异,以及高血压、糖尿病不同患病情况调查对象间BUN和CRE的差异。结果 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BUN和CRE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01),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N异常人群的年龄和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E异常人群的年龄和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肾功能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糖尿病是肾功能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CRE升高有统计学意义,BUN升高没有统计学意义。
李月玲白雪梅李爱红于培红殷召雪施小明
关键词:肾功能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
浙江省2005~2010年头颈部恶性肿瘤生存率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浙江省2005~2010年以人群为基础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存率分析,为人群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存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浙江省卫生监测区1048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至2012年12月31日,用SURV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和相对生存率(RS)。[结果]5种主要头颈部恶性肿瘤分别为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颜面皮肤癌和口腔癌,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84.35%,5年OS分别为91.40%、50.44%、42.38%、72.22%和46.33%,5年RS分别为94.90%、54.30%、58.41%、90.72%和53.68%。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颜面皮肤癌、口腔癌5年RS在男性分别为92.44%、54.71%、48.70%、91.52%和52.14%,女性分别为95.55%、53.39%、42.80%、89.60%和56.49%;城市分别为95.82%、59.57%、63.85%、94.68%和61.24%,农村分别为93.98%、51.44%、54.76%、88.79%和48.99%,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预后最好,喉咽癌预后最差。城市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生存率高于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应向农村地区倾斜。
龚巍巍龚巍巍费方荣费方荣潘劲武海滨郑维晖胡如英胡如英钟节鸣俞敏
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生存率
我国环境健康工作形势与展望
我国环境健康问题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一些重点流域、海域水体污染严重,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雾霾现象突出,农村环境污染...
施小明
中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人群血硒水平与虚弱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硒水平与虚弱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项目,以2017—2018年调查的中国9个长寿地区2464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使用虚弱指数量表评定调查对象的虚弱程度,收集空腹静脉血,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硒的内暴露水平。根据血硒水平的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_(1)~Q_(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硒水平与虚弱的关系,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研究血硒水平与虚弱之间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246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4.55±11.38)岁,其中男性1180名(47.89%),女性1284名(52.11%);非虚弱者1866名(75.73%),虚弱者为598名(24.27%)。男性和女性血硒水平的几何均数分别为109.73和108.33μg/L;(65~79)、(80~89)、(90~99)和≥100岁老年人血硒水平的几何均数分别为119.15、106.54、102.12、98.04μg/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血硒水平Q_(1)组老年人相比,血硒水平较高者虚弱的患病风险较低,Q_(2),Q_(3),Q_(4)组的OR(95%CI)值分别为0.68(0.49~0.96)、0.65(0.46~0.92)和0.59(0.40~0.87)。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显示,血硒水平与老年人虚弱的患病风险呈非线性暴露反应关系(P_(非线性)<0.01)。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硒水平与虚弱患病风险存在负向关联。
刘俊鑫魏源陈晨周锦辉熊家惠王君罗宇菲李晨峰赵峰吕跃斌皮静波施小明
关键词:微量元素老年人虚弱
中国8省(自治区、直辖市)儿童上学日与周末睡眠时间差异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上学日与周末睡眠时间差异.方法 2010年9-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8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20 603名6-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上学日与周末的睡眠时间.结果 6-12岁小学生周末睡眠时间高于上学日,但周末男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低于女生(t=3.35,P< 0.05),女生睡眠时间并未呈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周末睡眠严重不足、不足和适中的比例为13.63%(2 809/20 603)、27.27%(5 618/20 603)、59.10%(12 176/20 603);各年龄别儿童周末睡眠适中的比例(>50%)明显高于上学日比例(<30%);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即使周末仍然有超过1/3睡眠时间不足.上学日睡眠严重不足的儿童中,有近10%的儿童在周末处于睡眠不足的状态,而对于上学日睡眠时间属于睡眠不足、睡眠适中的儿童周末处于严重不足状态;上学日睡眠严重不足、不足和适中的儿童超过国家规定的10h的比例为29.75%、64.48%、86.44%;周末睡眠时间少于平时、与平时基本一致、适度补眠(1h内)和补眠过度(>1 h),四者的比例分别为9.41%、22.77%、43.32%、24.50%;睡眠严重不足的学生中,补眠适度的比例仅超过40.00%;而睡眠不足、适中的学生中补眠适度的比例分别为54.00%和30.00%左右.睡眠适中的儿童中,周末睡眠时间少于平时的比例最高,接近20.00%;睡眠不足与严重不足的儿童中,周末少于平时的比例为8.16%和3.45%.结论 我国小学生周末过度补眠与周末睡眠不足的现象并存,睡眠习惯亟待改善。
石文惠翟屹李伟荣沈冲施小明
关键词:睡眠周末儿童
山西省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了解山西省某既往有偿献血地区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并探索HI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山西省某县4个村所有18~64岁村民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采用标准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学、医疗史、危险行为等信息,采集静脉血用于检测HIV抗体。基于广义估计方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被用于分析HIV感染的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分值被用于测量危险因素在当地HIV感染发生中的公共卫生学意义。结果4个村中82.5%(3062/3711)的18~64岁村民参加本次调查,共发现40例HIV感染者,该地区HIV总的感染率为1.3%(40/3062),献血人群和非献血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4.1%(37/904)和0.1%(3/2158)。多因素分析发现,献全血(调整OR=13.25,95%CI:3.02~58.25)和献血浆(调整OR=87.85,95%CI:22.22~347.27)与该地村民感染HIV有关,二者累计的人群归因分值(PAF)为89.8%。03号村村民感染HIV的危险性高于04号村村民(调整OR=12.26,95%CI:1.46~103.00)。结论该地区HIV感染流行水平相对较低,引起村民HIV感染流行的主要因素是既往有偿献血(浆),未出现HIV从献血人群向非献血人群的明显蔓延。
施小明杨忠民钱汉竹乔晓春高建华郑锡文汪宁
关键词:血液学试验供血者人免疫缺陷病毒
系统性红斑狼疮HLA-DM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索HLA DM基因及其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用PCR RFLP的方法确定HLA DM的基因型,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SLE的危险因素,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环境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 共检测到3种DMA与4种DMB等位基因,其分布在SLE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布一致。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SLE的环境危险因素有5个(潮湿、精神刺激、日晒、刀豆、扁桃体感染),女性个人婚育史因素有3个(出生时母亲的年龄、月经初潮年龄、流产次数)。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提示HLA DMB 0102与扁桃体感染的交互项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有多个环境危险因素与SLE的发病有关,HLA DM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对SLE发病及活动性没有独立作用,但HLA DM基因与某些环境因素存在交互作用。
叶冬青陆伟李向培张永青施小明郝加虎
关键词:HLA-DM环境危险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M基因扁桃体
我国长寿地区90岁以上老人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我国长寿地区90岁以上老人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夏邑县、湖北钟祥市、湖南麻阳县、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和广西永福县5个地区的所有百岁老人并编号,按照年龄尾数与编号尾数相同的原则,就近匹配选取同性别90~99岁高龄老人,共计496名。问卷调查民族、教育程度、膳食状况、吸烟、饮酒、饮茶和体力活动等情况。每人抽取4ml静脉血,共采集到436份血样。测定甘油三酯(TG)、SOD、MDA、钙、镁和微量元素等相关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SOD和MD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90岁以上老人血浆SOD活力平均为(31.19±5.51)U/ml,MDA平均含量为(4.68±1.98)μmol/L。少数民族90岁以上老人血浆SOD活力为(27.55±4.97)U/ml,低于汉族[(31.73±5.39)U/ml;t=5.85,P〈0.01];少数民族90岁以上老人血浆MDA含量为(5.58±1.95)μmol/L,高于汉族[(4.54±1.95)iμmol/L;t=-3.9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90岁以上老人血浆SOD活力低于汉族(OR=0.493,P〈0.05);MDA含量则高于汉族(OR=5.412,P〈0.05)。除民族外,对血浆SOD活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还包括肉类摄入频率、蛋类摄人频率、血浆硒含量(OR值分别为0.388、2.260和1.906,P值均〈0.05);对血浆MDA含量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还包括奶类摄人频率、体力活动和TG(OR值分别为0.435、1.850和1.647,P值均〈0.05)。结论我国长寿地区90岁以上老人血浆SOD水平较高,MDA水平较低。SOD水平的影响因素包括民族、蛋类摄人情况、肉类摄人情况和血浆硒的水平;影响MDA水平的因素有民族、奶类摄人情况、体力活动情况和血浆TG水平。
殷召雪施小明徐建伟翟屹柳玉芝曾毅
关键词: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加强老年流行病研究 科学指导老年健康防控被引量:19
2021年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形势,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作为我国人口中寿命最长和最脆弱的特殊群体,亟需针对此人群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老年流行病学是研究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在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科学,整合多种方法开展老年人特殊健康特征分析,获取老年人健康流行病学规律。本期“老年流行病学”重点号文章围绕老年人群慢性病、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和死亡等识别出一系列健康长寿的生活方式、生物标志物和环境内暴露指标等可修饰性危险因素,以期为科学指导老年健康防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未来研究不仅需要持续关注慢性病、失能和失智等传统老年健康问题,也要重视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施小明
关键词:老年人群流行病学健康老龄化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