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培杰

作品数:47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艺术
  • 12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7篇艺术
  • 13篇阿多诺
  • 7篇文学
  • 6篇主义
  • 6篇本雅明
  • 5篇艺术自律
  • 5篇审美
  • 5篇前卫
  • 4篇艺术体制
  • 4篇哲学
  • 4篇说文
  • 4篇前卫艺术
  • 4篇论说
  • 4篇论说文
  • 4篇马克思主义
  • 4篇美学理论
  • 3篇丹托
  • 3篇艺术本质
  • 3篇唯名论
  • 3篇文学批评

机构

  • 30篇中国人民大学
  • 9篇中国社会科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美术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45篇常培杰
  • 1篇杨光
  • 1篇卢文超
  • 1篇李修建
  • 1篇赵薇
  • 1篇陈昊
  • 1篇卢春红
  • 1篇刘春阳
  • 1篇李科林
  • 1篇王嘉军
  • 1篇范昀

传媒

  • 3篇哲学动态
  • 3篇美术研究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美育学刊
  • 3篇中国文学批评
  • 3篇艺术学研究
  • 2篇文艺争鸣
  • 2篇文艺研究
  • 2篇外国文学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中国图书评论
  • 2篇文化研究
  • 2篇文化与诗学
  • 1篇文学评论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艺术评论
  • 1篇艺术学界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重视域下的农村生活
2016年
城乡二元结构引发了诸多农村问题,其中最为紧迫的是农村传统伦理的瓦解,它表现为农村青年群体情感的不稳定性增加、老人无法得到很好的赡养和传统习俗渐趋崩解等三个方面。此外,“凤凰男”和农村的“读书无用论”等问题,亦很大程度上是由城乡发展不均衡以及由此形成的城乡居民情感结构差异导致的。农村问题既是中国社会不完善的现代化引发的,也必然要通过更为深入而均衡的现代化来解决。
常培杰
关键词:城乡结构
灵晕消逝与辩证意象的生成——以本雅明“技术”观念为核心的讨论被引量:5
2020年
从"灵晕"到"辩证意象",是瓦尔特·本雅明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线索。本雅明反复辨析了"灵晕"的内涵、发生条件和消逝原因。就艺术问题而言,灵晕的发生与"美的表象"、迷醉体验和事物"原真性"关系密切。其关键在于上述要素保证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本质距离"。然而,机械复制技术恰恰破坏了上述条件,导致灵晕消逝。不过,随着他的思想基础逐渐从犹太神学转向马克思主义,本雅明对灵晕的态度亦从惋惜其消逝,转变为批判其意识形态特征。他进而探讨了"后灵晕艺术"的可能形态,即以辩证唯物主义为认识论基础的"辩证意象"。
常培杰
关键词:本雅明
“前卫”的限度——格林伯格与阿多诺现代主义艺术观比较被引量:4
2020年
格林伯格和阿多诺都是推崇艺术自律观念的现代主义者。格林伯格从康德的认识论观念出发对艺术自律原则的坚持,尤其是对“形式正确性”原则的推崇,与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体系中对“审美形式整一性”的坚持异曲同工。启蒙理性是二者的精神底色。他们都强调艺术活动中以理性反思为基础的“建构”,贬抑以自发情感为旨归的“表现”;推崇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批判以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前卫艺术;青睐诉诸理性反思的精英文化,否定依赖移情效果的媚俗艺术。虽然两人都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就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而言,格林伯格趋近于“和解论”,阿多诺则是坚定的批判者。二者在艺术观念上的差异,源于其哲学思想的不同:阿多诺是黑格尔主义者,格林伯格则是康德主义者。
常培杰
关键词:阿多诺现代主义
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的“物性”问题被引量:8
2016年
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的首要特征是坚持"客体优先性"。他的美学理论也秉持了这一理念,认为艺术的主题是拯救那些受到主体、观念和社会体系压制的"次要"事物。就艺术而言,虽然阿多诺指出艺术无法摆脱其"物性"维度,但他却更为关注"艺术精神"。他认为艺术因其超越精神而区别于经验现实和寻常物,进而具有否定性和批判性。"审美形式整一性"是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关节点。他推崇追求有机形式、强调艺术和现实分离的现代主义艺术,批判试图瓦解形式整一性、凸显艺术的"物性"维度、挑战现代艺术体制的先锋艺术。如此,他的美学理论便具有了精英主义色彩和压抑特征。阿多诺哲学与美学的龃龉,与他对现代艺术所处的物化社会情境的判断有关。
常培杰
关键词:阿多诺美学理论物性先锋派艺术体制
有经验的形式:格林伯格艺术批评观辨析被引量:2
2019年
在20世纪美国艺术理论的发展中,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承前启后,占据了核心位置。(1)在他看来,现代主义艺术循"自我批判"方法,从"媒介纯粹性"角度,确立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平面性""三维边界清晰"等"形式正确性"原则。但是,格林伯格并非先验地将"形式正确性"确立为艺术领域基本准则的本质主义者,而是从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自己大量的审美经验出发做出上述判断的。而且,就格林伯格的理论构成而言,除了形式主义传统,还有马克思主义这一面。在批评实践中,他并未教条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
常培杰
关键词:审美经验现代主义艺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承前启后
自我批判与知识迷误:格林伯格艺术媒介观辨析被引量:2
2021年
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在20世纪艺术理论的发展中占据了关键地位,是现代主义艺术发展逻辑的系统总结。在他看来,现代主义艺术循"自我批判"方法,从"媒介纯粹性"和"感官特殊性"角度确立了自身的能力范围和"形式正确性"原则。通过格林伯格的视角可以看到,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进程是"物质媒介"与"形式媒介"的角力过程。虽然现代主义艺术的起点是回到现象和经验本身,借凸显"物质媒介"而走向形式自觉,但最终又循自反逻辑回到了观念领域。当代艺术的可能道路是以观念为媒介,跃回感觉领域。
常培杰
美学的原动力——围绕美学现状与发展问题的圆桌对话
2022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社会文化的转型,“美学热”迅速降温,美学研究逐渐边缘化。时至今日,美学研究面临诸多困惑乃至困境,如美学的学科定位,美学怎样处理与艺术实践之间的关系,美学理论如何回应当下新兴的文化现象,如何拓展美学研究的空间等。为了深入探讨美学发展的路径,中华美学学会青年美学学术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
李修建卢春红李科林王嘉军常培杰刘春阳杨震陈昊杨一博王怀义范昀卢文超杨光
关键词:艺术史研究艺术哲学美学理论美学热学科定位
论布迪厄文学社会学思想——以《艺术的法则》和《区隔》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2013年
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对文学、艺术和美学问题的社会学考察,充分尊重了这些学科的自身"规律",其研究成果赢得了这些学科的推崇。在文学研究中,他对文学研究的内外二分的研究方法俱有反思,并综合二者提出了往返于文本内外的"场域"研究方法。他反对康德的"纯美学"观,认为它导致文学研究中非历史、非社会的错误趋向。通过分析不同阶级(阶层)的趣味,布迪厄有力反驳了康德的美学观,为重新思考文学趣味的形成及其"经典"观念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学方法。
常培杰
关键词:布迪厄文学社会学趣味区隔场域
美的表象寄身于灵晕——本雅明早期美学思想探析被引量:6
2019年
在本雅明看来,灵晕、美的表象与美本质之间关系密切。他不仅认为美的表象寄身于灵晕,而且认为灵晕消散、美之逊位和美的表象的消解是同一现象。艺术作品之美,是在具有和谐整体的表象中显现自身的。'灵晕'是'真理之美'的显现,美的表象存身于'美的真理'敞开与遮蔽的争执之间。如此,真正的艺术将不可避免地表现为'谜语',而其根基是宗教性'神秘'。本雅明认为要把握艺术作品的表象之美,就要借助'救赎批评'。美的表象不是非生命的绝对理念的显现,而是蕴含着丰富生命力的事物,具有丰富的经验内涵。本雅明关于'美的表象'和'灵晕'的讨论,与其早期语言哲学和犹太神学观念密切相关。
常培杰
关键词:本雅明语言哲学
艺术介入的现实性
2023年
现代艺术领域循自我批判逻辑确立了“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原则,并借助“形式正确性”划定了艺术与日常生活领域的边界。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理论逻辑来讲,艺术自律都是前卫艺术的前提。艺术自律既是前卫艺术的批判对象,也是后者维持自身发展空间的必要条件。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前卫艺术不断生成和展开自身的历史动力。从“历史动力学”角度讨论“新前卫”意义生成的“语境”基础,或可有效回应比格尔从“艺术体制”角度出发对“新前卫”的贬低与批判。从效用机制而言,介入艺术之所以能够影响异于自身的社会实践领域,是基于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主体的认知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同构性”。不过,介入艺术只有明晰自身在现代社会的能力边界,才能更好地介入现实。
常培杰
关键词:艺术自律前卫艺术艺术体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