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善昌

作品数:43 被引量:40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闪电
  • 8篇雷电
  • 6篇地闪
  • 6篇能见度
  • 6篇雷暴
  • 5篇云闪
  • 4篇闪电密度
  • 4篇雷暴云
  • 4篇雷电活动
  • 4篇降水
  • 4篇降水类型
  • 4篇降水粒子
  • 3篇云地闪
  • 3篇闪电活动
  • 3篇摄像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年际
  • 3篇气候
  • 3篇气象
  • 3篇气象能见度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技术...
  • 15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中国科技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合肥空管中心

作者

  • 43篇陶善昌
  • 22篇祝宝友
  • 21篇吕伟涛
  • 15篇马明
  • 11篇谭涌波
  • 7篇刘亦风
  • 5篇谢兴生
  • 4篇姚雯
  • 4篇张阳
  • 4篇杨俊
  • 4篇马颖
  • 3篇张义军
  • 2篇周秀骥
  • 2篇任晓毓
  • 1篇李福娇
  • 1篇林炳干
  • 1篇张文煜
  • 1篇王安宇
  • 1篇马明
  • 1篇叶燕翔

传媒

  • 6篇高原气象
  • 5篇应用气象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气象学报
  • 2篇大气科学
  • 2篇光学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2003年雷...
  • 1篇第二届中国防...
  • 1篇第三届中国防...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 1篇第四届苏皖两...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3
  • 1篇199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卫星观测的中国及周边地区闪电密度的气候分布被引量:68
2004年
雷暴和闪电活动的气候分布是一个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之一,迄今对中国及周边地区闪电密度分布的实际情况尚缺乏详尽的了解,基于星载OTD(1995.4~2000.3)和LIS(1997.12~2003.3)共8a观测的闪电资料分析,给出了这一地区0.5°×0.5°网格点的闪电密度分布,仔细分析发现:(ⅰ)喜马拉雅山系南北两侧平均闪电密度的比值达到10倍,而中国陆地东部和西部平均闪电密度的比值为3.5倍,闪电密度平均值随海陆距离和纬度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与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应变化趋势一致,说明青藏高原和由西向东的三级阶梯状的大尺度地形以及纬度是形成这个地区雷电活动气候分布总体特征的基本因素。(ⅱ)中国陆地闪电密度分布的区域性差异是显著的,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闪电密度高值带(中心)与中尺度地形有不同的对应关系:中国东部湿润地区高闪电密度带经常出现在南北或东北-西南走向、海拔500~1500m的中尺度山脉和丘陵地区附近,两者水平尺度和走向大体一致,而闪电低密度带则经常出现在山间盆(谷)地和平原地区;中国西部寒旱地区闪电相对密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南麓青海湖地区、天山向西的伊犁河谷以及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两山之间的盆地;滨海100km以内的海陆过渡带上,在一系列有山体和丘陵地形隆起及大城市等地区出现闪电密度高?
马明陶善昌祝宝友吕伟涛
关键词:卫星观测闪电密度气候分布地形强迫海陆过渡带雷电活动
雷暴云顶之上的大气放电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1989年美国Minnesota大学的一个研究组用低光度电视摄像机捕捉到了首张中高层大气放电的图像,这一偶然发现激发了随后的中高层大气放电现象的观测研究高潮,并导致了一个全新且充满活力的大气电学新分支领域的诞生。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从雷暴云顶部(大约20 km)直到电离层底层(大约100 km高度)经常观测到中高层大气放电产生的瞬变光学事件,其持续时间从<1 ms到>100ms不等,分别被命名为ELVES,Red Sprites,Blue Jets。本文是对近年来中高层大气放电研究的一个综述,主要介绍这一领域的试验观测研究和理论研究进展。
祝宝友陶善昌谭涌波
关键词:雷暴
雷暴云中上层放电过程及其物理化学效应
祝宝友陶善昌刘亦风马明
本研究将深化对雷暴云中上层这一涉及对流层-中层大气相互耦合重要环节的放电过程和机理及其物化效应的科学认识。通过对雷暴云中上层放电过程VLF/VHF辐射场多站同步观测,获取该放电过程的时间、空间发展的高时间分辨率资料,揭示...
关键词:
关键词:雷暴云
全球雷电活动的异常变化与ENSO事件
在气候年际变化研究中全球和区域雷电活动对ENSO事件的响应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1997~1998年El Nio事件期间在一些地区闪电活动出现了显著的异常现象,如1997年12月~1998年2月ElNi...
陶善昌马明祝宝友吕伟涛谭涌波
关键词:年际变化
文献传递
南岭大瑶山浓雾的宏微观结构与能见度研究
本项目研究了南岭山地浓雾的气候规律,开展了两次多学科综合野外观测,内容包括目测能见度、器测能见度、雾滴谱、雾含水量、系留探空、双参数低空探空、雾层湍流扩散、气溶胶谱、雾水样品成分、雨水样品成分。对典型个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
吴兑邓雪娇毛伟康叶燕翔唐浩华樊琦万齐林谢兴生吕伟涛张文煜白延林王美华黄浩辉李福娇毛节泰陶善昌范绍佳王安宇
关键词:浓雾能见度微物理特征气溶胶分布
文献传递
数字摄像能见度观测系统中实用黑体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5
2003年
在数字摄像能见度观测系统 (DPVS)中 ,目标物的自身亮度难以实时测量 ,给观测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不可忽略 ,采用实用黑体技术可以大大减小乃至消除其造成的误差。作者对非黑体目标引起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相对误差随着目标物反射率的增加和能见度的升高而增大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 ,需要采用反射率足够低的目标物。对于长方体结构的实用黑体腔 ,采用多次反射法计算了其近轴向的半球 方向反射率与其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没有观测到侧壁的前提下 ,其轴向反射率最大 ,随着偏离轴线角度的增加 ,反射率逐渐减小。轴向反射率随腔体长度与开口边长比值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而腔体宽度增加引起的变化不明显。另外 ,作者还推导了在考虑弥散成像时对实用黑体开口尺寸最小需求的计算公式 ,也给出了符合一定条件的实用黑体轴向反射率的近似计算公式 ,从而提供了DPVS中实用黑体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最后 ,给出了DPVS采用非黑体和实用黑体目标计算能见度的对比试验结果 ,充分说明了在DPVS中采用实用黑体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吕伟涛陶善昌谭涌波刘亦风
关键词:反射率
CCD摄像技术在大气光学传输特性监测研究上的应用被引量:3
2000年
介绍以CCD摄像机为光学图像传感系统 ,通过定量测量景物 (目标 /背景 )亮度的大气传输衰减 ,来测定白天大气的光学传输特性的一种光学图像测量方法。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方法、系统基本构成、基本技术指标要求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给出该系统与激光雷达进行对比试验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 ,经过一定的对比和标定 ,该系统可直接用来测量、监测白天大气的消光系数或水平气象能见度。
谢兴生陶善昌刘亦风
降水粒子图像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水粒子图像采集装置,其包括:带有摄像开口的摄像端箱体;带有背景开口的背景箱体,所述摄像端箱体和所述背景箱体被设置成使得所述背景开口与所述摄像开口沿水平方向相对;安装在所述摄像端箱体内的摄像装置,所述...
吕伟涛马颖张阳杨俊姚雯陶善昌
文献传递
基于数字摄像的降水现象自动观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摄像的降水现象自动观测系统,包括:带有摄像开口的摄像端箱体;安装在摄像端箱体内的防护罩,其带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拍摄窗的一端朝向摄像开口;带有背景开口的背景箱体,该背景开口与摄像开口沿水平方向相对;...
吕伟涛马颖张阳杨俊姚雯陶善昌
文献传递
数字摄像法测量气象能见度被引量:52
1999年
数字摄像法自动测量能见度的仪器系统 (DPVS) ,通过数字化摄像机 (CCD CAMERA)直接摄取选定目标物及其背景的图象 ,然后将图象从图象采集卡传到计算机 ,通过对所获取的图象进行分析处理 ,自动获取能见度的数值 .现介绍并给出本系统探测能见度的原理和方法之后 ,最后介绍了DPVS与激光雷达同时进行野外能见度观测的对比试验情况 ,结果表明 ,两者的均方偏差为 0 .92 7km ,相对均方偏差小于 6.68% .
谢兴生陶善昌周秀骥
关键词:图象处理能见度气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