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伟涛

作品数:234 被引量:1,31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55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6篇天文地球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电气工程
  • 11篇电子电信
  • 10篇建筑科学
  • 5篇机械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2篇闪电
  • 41篇雷电
  • 26篇地闪
  • 26篇触发
  • 19篇图像
  • 17篇建筑
  • 16篇天空
  • 16篇人工触发闪电
  • 15篇气象
  • 15篇高建筑
  • 13篇雷暴
  • 13篇放电
  • 12篇电流
  • 11篇亮度
  • 10篇地基
  • 10篇电场
  • 10篇降水
  • 9篇自动观测系统
  • 9篇镜头
  • 8篇信号

机构

  • 22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6篇中国科学技术...
  • 24篇成都信息工程...
  • 24篇中国气象局广...
  • 1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6篇广东省防雷中...
  • 12篇复旦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北京交通大学
  • 5篇中国气象局
  • 4篇北京市气象局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广州市气象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234篇吕伟涛
  • 108篇张义军
  • 86篇张阳
  • 72篇马颖
  • 64篇郑栋
  • 59篇姚雯
  • 52篇孟青
  • 45篇杨俊
  • 34篇陈绿文
  • 28篇马明
  • 21篇陶善昌
  • 21篇齐奇
  • 20篇陈绍东
  • 14篇董万胜
  • 13篇王飞
  • 11篇颜旭
  • 10篇谭涌波
  • 10篇祝宝友
  • 9篇李清勇
  • 8篇王道洪

传媒

  • 47篇应用气象学报
  • 8篇气象学报
  • 7篇高电压技术
  • 5篇气象
  • 5篇高原气象
  • 5篇热带气象学报
  • 4篇气象科技合作...
  • 4篇第29届中国...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气象科技
  • 3篇中国科学:地...
  • 3篇第30届中国...
  • 3篇第34届中国...
  • 2篇科学通报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第五届中国国...
  • 1篇大气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12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19篇2014
  • 17篇2013
  • 27篇2012
  • 13篇2011
  • 16篇2010
  • 12篇2009
  • 16篇2008
  • 10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2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电场变化探测阵列建设及其初步运行结果被引量:9
2018年
在低频(LF)和甚低频(VLF)频段探测全闪活动是近年来闪电探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于2014~2015年在广州地区建设了由9个快电场变化测量仪构成的低频闪电电场探测阵列(Low-frequency E-field Detection Array,LFEDA).本文介绍了LFEDA构成以及针对闪电低频电场信号建立的闪电定位算法,基于蒙特卡罗法和人工触发闪电试验对LFEDA的定位精度和探测效率进行了理论模拟和客观评估.前者表明站网中,具有较长基线的定位站有助于改善垂直于该基线方向的水平定位精度和沿着该基线方向的高度定位精度.后者表明LFEDA对触发闪电事件和回击的探测效率分别为100%和95%,回击平面定位误差平均值为102m.定位结果与雷暴结构的对比分析表明,闪电脉冲放电事件与反射率柱所表征的对流特征较强区域有较好对应,脉冲放电事件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合理的分布.此外,通过单次云闪、地闪的定位结果发现,LFEDA能够描绘闪电发展形态,基于三维定位结果获得的云闪初始阶段垂直发展速度以及地闪先导垂直发展速度变化趋势与之前观测结果类似,研究结果表明,LFEDA具备了全闪电三维定位能力,为闪电发展特征研究以及雷暴电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史东东史东东郑栋张阳张义军吕伟涛吕伟涛颜旭
关键词:蒙特卡罗人工触发闪电雷达反射率
一种雷电信号触发器触发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信号触发器触发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宽带天线模块,用于接收雷电产生的光电磁信号,将光电磁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后输入到信号调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用于接收宽带天线模块传输的电信号,对其进行处理后输入到窗口...
张阳吕伟涛郑栋王华
风力发电机叶片姿态与雷击概率关系模拟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闪电先导二维随机模式对风力发电机遭受雷击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表明:随着下行先导初始位置相对风力发电机水平偏移距离不断增加,雷击风力发电机概率不断减小,偏右500m时减至4%,且雷击部位多为叶片,叶片姿态不同,雷击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当风力发电机1号扇叶转动45。时,扇叶上产生的上行先导长度达221m,高于平均值10.3%,且各个扇叶间的竞争关系较明显。对风力发电机叶片姿态不同、偏移下行先导不同距离时的雷击概率进行模拟,得出下行梯级先导相对于风力发电机水平偏右300m以及偏左300m以内时,扇叶处于15°~45°之间遭受的雷击概率略高,而偏右500rn时其雷击概率明显偏高。由整体随机性分析可知,当风力发电机处于15°~45°时,遭受雷击危害的概率相对较大。
李丹张义军吕伟涛
负地闪CPT放电事件的发生规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分析了2012年广州地区6次雷暴过程的负地闪中不规则脉冲簇(chaotic pulse trains,CPT)放电事件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CPT是负地闪整个放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放电现象,在323次负地闪中有243次出现了CPT放电事件,比例达到了75.2%,并且能够发生在负地闪的首次回击之前、回击之间以及最后一次回击之后,其中有66.7%的继后回击之前和11.5%的最后一次回击之后发生了CPT.研究也发现,CPT在继后回击之前有四种分布类型:单独出现一次CPT-c(与继后回击相连的CPT)、单独出现一次CPT-i(与继后回击有一定时间间隔的CPT)、同时出现CPT-c和CPT-i以及同时出现多次CPT-i,其中,单独出现一次CPT-c类型最为多见,39.4%的继后回击之前为此类型,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继后回击之前更容易出现多次CPT的现象,分别占到对应次序回击总数的9.4%和7.7%.而随着继后回击次序的增加,其之前发生CPT的概率呈减小的趋势,并且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继后回击以外,其他继后回击之前CPT-c的出现频次大于CPT-i.另外,CPT-i和最后一次回击之后的CPT均叠加在K变化上,部分回击间的CPT也能够发生在J过程中.
周威张阳张义军吕伟涛郑栋陈绍东潘汉波
关键词:负地闪CPT
基于数字摄像的降水现象自动观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摄像的降水现象自动观测系统,包括:带有摄像开口的摄像端箱体;安装在摄像端箱体内的防护罩,其带有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拍摄窗的一端朝向摄像开口;带有背景开口的背景箱体,该背景开口与摄像开口沿水平方向相对;...
吕伟涛马颖张阳杨俊姚雯陶善昌
文献传递
闪电探测技术发展和资料应用被引量:199
2006年
文中综述了闪电探测技术和方法的发展状况,阐述了闪电监测资料在闪电预警预报、防护以及在灾害性天气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我国闪电探测站网建设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利用闪电探测资料开展雷电预警预报的方法与途径。闪电探测技术对雷电研究和雷电防护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闪电探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为雷电监测和预警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减少雷电灾害具有重要作用。
张义军孟青马明董万胜吕伟涛
关键词:闪电定位
全视野闪电通道图像自动拍摄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视野闪电通道图像自动拍摄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拍摄装置、箱体、温控装置、遮光装置、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GPS天线、GPS授时模块和处理单元。拍摄装置拍摄全视野数字图像并直接传输给处...
吕伟涛张阳马颖杨俊姚雯
文献传递
一次自然闪电连接过程中先导发展的三维和二维特征对比
本文利用双站摄像资料重建闪电三维(3D)通道的方法,对2012年在广州观测到的编号为F1215的一次自然闪电首次回击之前的连接过程中上行连接先导和下行先导的发展通道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比分析了利用单站高速摄像资料和双站光学...
高彦吕伟涛陈绿文马颖张义军
人工触发闪电的光学观测
<正> 高速摄像观测是揭示雷电发生发展过程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光学感应器件的快速发展,高速摄像系统在雷电物理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05年6月下旬到8月上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雷电物理和防护工程”实验室和中国科学...
吕伟涛郑栋陈绍东王飞马明孟青张义军郄秀书
关键词:雷电灾害雷电物理
文献传递
一种地基数字云图的纹理特征抽取和检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数字云图的纹理特征抽取和检索方法,包括抽取方法和检索方法,抽取方法包括:将彩色RGB三通道的地基数字云图转换为单通道的像素类别图;通过分析像素类别图和建立共生矩阵,得到共生矩阵的直方图向量;合并多个像...
吕伟涛李清勇杨俊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