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健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疾病控制
  • 2篇管圆线虫
  • 2篇广州管圆线虫
  • 2篇虫病
  • 1篇对症
  • 1篇对症处理
  • 1篇医院就诊
  • 1篇源性
  • 1篇中间宿主
  • 1篇肾综合征
  • 1篇肾综合征出血...
  • 1篇鼠类
  • 1篇鼠类种群
  • 1篇鼠疫
  • 1篇鼠疫监测
  • 1篇宿主
  • 1篇土源性
  • 1篇土源性线虫
  • 1篇土源性线虫病
  • 1篇强直

机构

  • 8篇厦门市疾病预...
  • 2篇福建省疾病预...

作者

  • 8篇陈健
  • 6篇郭志南
  • 4篇刘行可
  • 4篇柯雪梅
  • 4篇陈华芳
  • 3篇林敏珍
  • 3篇陈国伟
  • 2篇陈小平
  • 2篇王明斋
  • 1篇李莉莎
  • 1篇林修全
  • 1篇郑智民
  • 1篇颜玉炳

传媒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州管圆线虫病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女,34岁,福建省光泽县人。2011年7月9日,患者出现左侧前额部闷痛,偶伴有低热,体温37.2℃,于10日和12日分别在光泽县医院和中医院就诊,医院按中暑给予对症处理和中药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头痛仍呈进行性加重.并出现颈项强直。
陈健柯雪梅刘行可郭志南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病医院就诊进行性加重中药治疗对症处理颈项强直
厦门市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2008年厦门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6.37%,其中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97%、0.29%、0.09%和20.13%。岛外辖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儿童蛲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陈健陈国伟王明斋陈华芳林敏珍柯雪梅郭志南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
厦门市2009~2010年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5~10月,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监测,采集2个农贸市场、4家餐饮店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利用肺检法和组织匀浆法进行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检查福寿螺3 225只,感染螺367只,平均感染率为11.38%;检查铜锈环棱螺4 256只,可见广州管圆线虫螺4只,平均感染率0.094%。餐饮店、市场福寿螺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69)。结论厦门市存在着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食品流通中的卫生监测及公众的健康教育,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生。
陈健刘行可柯雪梅郭志南林敏珍陈华芳李莉莎陈国伟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
2001—2010年厦门市鼠、蚤种群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掌握厦门市动物间鼠、蚤种群变化趋势,为开展鼠类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2001—2010年每年4~9月对家栖鼠采取笼日法、2006—2010年对野栖鼠采取5m笼线法在全市进行鼠、蚤监测。结果家栖鼠共布放有效鼠笼102 814个,平均捕获率8.9%;野栖鼠共布放有效鼠笼18 976个,平均捕获率6.2%,二者优势鼠种均以臭鼩和褐家鼠为主;共梳检鼠型动物17 269只,染蚤率12.2%;检集蚤类5 861匹,平均总蚤指数0.34;血清学检查未发现鼠疫阳性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局部鼠密度偏高,应开展综合防制,防止动物间鼠疫流行。
郭志南陈健陈华芳陈国伟
关键词:鼠疫监测鼠类种群染蚤率
厦门市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调查1例脑膜炎型人-猪链球菌感染病例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为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标本检测。[结果]根据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证实为猪链球菌Ⅱ型。感染来源与接触生猪肉有关,猪肉来源于定点屠宰场;生猪来源厦门、漳州、龙岩和福清等地。对市内养殖进行排查,未发现异常。[结论]加强生猪检疫,做好屠宰、加工、销售人员的个人防护是预防的有效措施;对有生猪接触史的感染病人应尽早采集脑脊液做猪链球菌检查。
陈健郭志南王明斋林敏珍郑智民
关键词:猪链球菌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控制
厦门市蟑螂种类及季节消长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掌握厦门市蟑螂种类分布、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蟑螂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用粘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在各类环境中共捕获蟑螂3 851只,其中德国小蠊3 679只,占95.53%。平均侵害率为20.35%,蟑密度为2.67只/张。全年蟑螂密度高峰在7、11月份,侵害率8月份最高,达32.50%。结论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夏秋季为活动高峰,宾馆、餐饮和农贸行业单位密度较高,应加强对这些行业单位蟑螂的监测和防治。
陈小平颜玉炳刘行可陈健陈华芳柯雪梅
关键词:蟑螂
厦门市健康促进学校控制儿童肥胖项目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以肥胖控制为切入点发展健康促进学校模式,逐步摸索出适合国情的预防控制儿童肥胖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在项目学校进行肥胖干预,干预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和肥胖率调查。[结果]干预1年后,项目学校学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均有显著提高,肥胖发生率从22.1%下降至14.5%(P<0.05),学生体质指数(BMI)正常率从基线调查时的60.1%上升到终期的65.9%;而对照学校学生肥胖率未见下降。[结论]创建活动和肥胖干预工作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但需政府、学校、社区及家庭的支持。以肥胖控制为切入点发展健康促进学校的模式值得推广。
陈健
关键词:肥胖疾病控制
厦门市2010—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厦门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特征及时空分布情况,为预报预警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搜集并整理厦门市2010—2013年HFRS病例数据,对该数据分别进行性别、职业和年龄分组频数统计分析,并计算其发病率,描述厦门市HFRS发病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运用Mapinfo11.0将该病发病率用地图的形式加以展现,描述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0—2013年厦门市HFRS年平均发病率为0.38/10万(51/13 344 344);男性发病率(0.51/10万)高于女性(0.25/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0-69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62.75%(32/51);发病的季节分布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0—12月和春季3—5月,分别为12例(23.53%)、21例(41.18%)。结论近年来厦门市HFRS发病年龄呈老龄化发展趋势,农民仍是该病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的监测。
陈小平刘行可陈健郭志南林修全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