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伟

作品数:69 被引量:267H指数:8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流行病
  • 12篇流行病学
  • 10篇碘营养
  • 10篇营养
  • 10篇
  • 7篇缺乏症
  • 7篇虫病
  • 6篇恙虫病
  • 5篇碘盐
  • 5篇营养状况
  • 5篇死亡率
  • 4篇碘营养状况
  • 4篇潜在寿命损失
  • 4篇肿瘤
  • 4篇疾病控制
  • 4篇甲状腺
  • 3篇烟草
  • 3篇盐类
  • 3篇有害生物
  • 3篇源性

机构

  • 67篇厦门市疾病预...
  • 2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4篇厦门大学
  • 1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厦门市卫生局
  • 1篇厦门市中山医...
  • 1篇厦门市海沧区...
  • 1篇福建省福州市...

作者

  • 68篇陈国伟
  • 25篇伍啸青
  • 24篇郭志南
  • 19篇陈敏
  • 16篇陈华芳
  • 11篇林艺兰
  • 11篇张亚平
  • 10篇戴龙
  • 8篇张金华
  • 8篇陈志辉
  • 8篇郑智民
  • 8篇林敏珍
  • 7篇黄嫣红
  • 7篇洪清祺
  • 7篇柯雪梅
  • 7篇荣飚
  • 6篇牛建军
  • 5篇叶菲菲
  • 5篇陈忠龙
  • 5篇王明斋

传媒

  • 16篇中华卫生杀虫...
  • 9篇海峡预防医学...
  • 5篇中国地方病防...
  • 5篇中华地方病学...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国外医学(医...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旅行医学科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3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期持续性有机污染物暴露对妊娠结局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环境改变和污染所引起下一代的变化是深刻的,其中胎儿则是最敏感的人群之一。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环境中很重要的一类化学污染物,随着气候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其暴露水平和模式也发生改变^([1])。虽然许多POPs在多年前已被淘汰,但由于它们具有持久性、亲脂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在环境中仍有残留。目前国内外动物实验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孕期暴露POPs可能会对妊娠结局及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包括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出生缺陷、儿童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发育不良等,本文以人群流行病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孕期暴露POPs对下一代产生的上述影响进行阐述。
陈岚枫伍啸青张金华牛建军周裕林王昊平陈国伟蔡黎新叶曦李学来
关键词:孕期暴露婴幼儿生长发育
一例黑热病误诊调查与分析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经白蛉叮咬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它病程长,早期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起病缓慢,症状轻而不典型;病后3~6月典型症状逐渐明显;晚期患者可因长期发热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常并发肺炎、粒细胞缺乏症、败...
陈国伟王明斋汪家旭
关键词:黑热病杜氏利什曼原虫
文献传递
一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人口230万,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依山傍海,地貌复杂,属亚热带海洋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基本无冬,有利于蚊虫孳生繁殖。据文献记载,30年代这里疟疾流行十分猖獗,发现有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
陈国伟林敏珍李锦阳卢学问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调查东南沿海平均气温孳生繁殖亚热带
厦门市2009~2010年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5~10月,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监测,采集2个农贸市场、4家餐饮店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利用肺检法和组织匀浆法进行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检查福寿螺3 225只,感染螺367只,平均感染率为11.38%;检查铜锈环棱螺4 256只,可见广州管圆线虫螺4只,平均感染率0.094%。餐饮店、市场福寿螺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69)。结论厦门市存在着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食品流通中的卫生监测及公众的健康教育,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生。
陈健刘行可柯雪梅郭志南林敏珍陈华芳李莉莎陈国伟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
2010-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厦门市居民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肝癌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肝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厦门市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10-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数据,运用早死所致的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残疾所致的健康生命损失年(years lost due to disability,YLD)、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对肝癌疾病负担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厦门市居民肝癌粗死亡率为30.47/10万,标化死亡率31.96/10万;男性粗死亡率48.82/10万,标化死亡率52.77/10万;女性粗死亡率12.24/10万,标化死亡率12.32/10万,五年来厦门市居民肝癌死亡率、标化率呈递减趋势(χ21=6.80,P1=0.009;χ22=1 074.39,P2=0.000);2010-2014年,厦门市居民每千人口肝癌YLL、YLD、DALY分别为3.659、0.023、3.682年;男性(6.130、0.031、6.161年/千人)高于女性(1.204、0.012、1.216年/千人),男、女性疾病负担高峰值分别在50~岁组(17.708、0.091、17.799年/千人)和60~岁组(3.894、0.046、3.940年/千人)。男性30岁开始YLL、YLD、DALY明显升高。结论 2010-2014年厦门市肝癌疾病负担逐年下降,YLL是厦门市居民肝癌疾病负担的主要来源,30岁以上男性以及50~69岁老年群体是肝癌重点防治人群。
池家煌林艺兰伍啸青陈国伟罗文婷
关键词:肝癌DALY疾病负担
厦门市巨大儿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厦门市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孕产妇在孕前和怀孕期间的相关资料,通过妇幼保健系统及住院病历资料收集婴儿出生时数据。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厦门市巨大儿发生率为4.62%。男婴(6.09%)高于女婴(2.86%)。母亲孕前肥胖(OR=5.48,95%CI:3.32~9.05),孕期增重超过15kg(OR=1.54,95%CI:1.15~2.07),孕周>40周(OR=3.07,95%CI:2.26~4.17),有过流产史(OR=1.78,95%CI:1.35~2.35),怀孕期间饮食吃的非常甜(OR=6.8,95%CI:1.7~27.8),可能是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孕27周后参加体育运动,可使巨大儿发生率降低(OR=0.62,95%CI:0.45~0.84)。结论厦门市巨大儿的发生率低于全国水平,孕妇孕前肥胖或曾流产、孕期吃的太甜或缺少运动可能引发巨大儿的发生,应加强宣传教育。
张金华张金华伍啸青牛建军王昊平陈国伟陈国伟谢荣珍林艺兰宋然然
关键词:巨大儿影响因素流行病学
厦门市2005—2007年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研究
2011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二级以上医院感染率,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2007年厦门市12所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患者的感染率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494 966例,医院感染率3.1%;在17 373次感染部位统计中,第1位是呼吸系统感染(51.4%),第2位是腹部和消化系统感染(16.4%),第3位泌尿系统感染(8.9%)。市级医院感染率(3.3%)高于区级医院(1.3%)。结论厦门市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呼吸道是重点部位,应加强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疾病感染的预防。
陈国伟林敏珍叶菲菲
关键词:医院感染消毒疾病控制
厦门市低出生体质量儿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厦门市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和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方法,在厦门市属医疗机构收集86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及按匹配条件收集258例对照,利用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母亲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4 000元、孕前1年至孕13周内补充叶酸、饮食清淡和产检次数≥5次是保护因素,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服用抗生素、孕周<37周、孕期BMI增幅<5、父亲职业为工人/技术员以及生吃大蒜≥2次/周等是低出生体质量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地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可能由于上述多种原因造成,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
伍啸青陈岚枫张金华牛建军周裕林谢荣珍王昊平陈国伟蔡黎新叶曦李学来李国伟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儿病例对照研究
厦门市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厦门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和基因型,探讨防控策略。方法收集厦门市1954-2016年人间恙虫病疫情资料,对2006-2016年人间恙虫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和宿主动物开展恙虫病基因型检测。结果厦门市人间恙虫病疫情报告始于1954年,1954-2016年累计报告病例950例,其中1954-1988年发病率波动在0~6.75/10万,1989年后不再列为法定报告传染病,近10年发病呈上升趋势,2006-2016年累计报告690例。病例以思明区和湖里区为主,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男女性别比1.02∶1;年龄以20~65岁为主;职业以农民最多。宿主动物以褐家鼠为主,恙螨以地里纤恙螨为优势螨种,基因型以Karp为主。结论厦门市存在恙虫病疫源地,应开展以鼠螨控制为重点的综合防控。
郭志南陈敏陈华芳陈国伟
关键词:恙虫病防控策略
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与减寿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的变化趋势,为厦门市胃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2-2013年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资料,用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02-2013年,厦门市城市、农村居民胃癌死亡率分别为16.75/10万和14.64/10万,人均寿命损失分别为8.11年和10.27年。无论城市、农村,胃癌死亡率和寿命损失率始终维持在较平稳水平;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7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结论厦门市城乡居民胃癌死亡率总体保持在较平稳水平,但仍呈高位态势,需重视胃癌的预防控制工作。
伍啸青林艺兰荣飚陈敏陈国伟
关键词:胃肿瘤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患病代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