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志南

作品数:61 被引量:140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虫病
  • 11篇恙虫病
  • 9篇流行病
  • 9篇流行病学
  • 7篇疫情
  • 6篇疾病控制
  • 6篇病毒
  • 4篇肾综合征
  • 4篇肾综合征出血...
  • 4篇综合征
  • 4篇综合征出血热
  • 4篇出血热
  • 3篇登革热
  • 3篇源性
  • 3篇宿主
  • 3篇疟疾
  • 3篇种群
  • 3篇消毒
  • 3篇病例
  • 3篇传染

机构

  • 60篇厦门市疾病预...
  • 7篇福建省疾病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州市疾病预...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厦门市海沧区...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厦门国际旅行...

作者

  • 61篇郭志南
  • 24篇陈国伟
  • 23篇陈华芳
  • 18篇柯雪梅
  • 14篇林敏珍
  • 6篇苏成豪
  • 6篇张怡盾
  • 6篇郑智民
  • 6篇陈健
  • 6篇陈敏
  • 5篇王明斋
  • 5篇牛建军
  • 4篇叶菲菲
  • 4篇陈小平
  • 4篇汪家旭
  • 4篇荣飚
  • 3篇申锦玉
  • 3篇刘行可
  • 3篇颜玉炳
  • 3篇黄健康

传媒

  • 18篇中华卫生杀虫...
  • 14篇海峡预防医学...
  • 3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例恙虫病特殊临床表现分析及预防建议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恙虫病典型与特殊临床表现,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恙虫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除发热、特异性溃疡或焦痂、淋巴结肿大、肝损害等典型表现外,特殊表现包括肺炎16例(53.3%)、心肌炎10例(33.3%)、肾损害9例(30.0%)、脑膜炎2例(6.7%)、胰腺炎1例(3.3%);确诊恙虫病合并流行性出血热感染1例。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全面查体、完善检验是减少误诊关键。采取灭鼠、灭恙螨和个体防护等综合防治措施。
王雪莲郭志南李峰傅建国陈潇潇牛建军
关键词:恙虫病特殊临床表现立克次体感染
厦门市2009—2012年蟑螂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掌握厦门市2009—2012年蟑螂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为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蟑纸法,从2009—2012年对全市5种环境类型中的蟑螂进行连续监测,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雌雄成虫和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和粘蟑纸数,计算蟑螂密度和侵害率。结果 4年共捕获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3种计12 413只,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总数的97.00%;全市蟑螂密度为2.16只/张,宾馆、餐饮、农贸市场、医院和居民区密度分别为3.76只/张、2.87只/张、2.72只/张、0.44只/张、0.29只/张;一年四季活动,5—11月密度均较高。结论应充分利用季节和气候变化规律对蟑螂消长的影响,结合环境治理开展蟑螂密度控制工作。
陈华芳柯雪梅陈小平郭志南
关键词:蟑螂种群构成
2012-2017年厦门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5
2019年
了解厦门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土源性线虫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7年根据《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方案》要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厦门市岛外的翔安、同安、集美、海沧4个区和岛内的湖里、思明2个区,每个区按东、西、南、北4个不同地理方位,各随机抽取4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再抽取4~5个行政村(社区)为调查点,每个点调查50人以上。对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一检),检查肠道蠕虫卵。结果显示,共调查了28乡镇(街道)140个行政村(社区)7099人,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65%(117/7099),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62%(115/7099)、0.03%(2/7099),未检出蛔虫感染。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55%(51/3363)和1.77%(66/3736)。5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率最高(3.83%,84/2196),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农民感染率最高,为4.95%(87/1756)。岛内、岛外片区总感染率分别为0.25%(5/2035)和2.21%(112/506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翔安区感染率最高,为3.89%(60/1544),岛内仅检出钩虫感染,感染率为0.25%(5/2035),岛外钩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2.17%(110/5063)和0.04%(2/506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年来厦门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岛外农村地区感染率较高。
郭志南陈敏陈华芳陈国伟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黄毛鼠种群年龄划分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索主要用于现场黄毛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方法测量捕获的黄毛鼠体重、体长、尾长等指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臼齿年龄分组与尾长、晶体干重、上齿列长相邻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尾长、晶体干重、上齿列长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晶体干重与体重、体长、尾长、上齿列长都有正相关。结论黄毛鼠体重、体长、尾长和上齿列长4项指标可用于现场黄毛鼠种群年龄鉴定,具有统计学意义。
郭志南苏成豪陈国伟郑智民
关键词:黄毛鼠年龄鉴定种群年龄组成
厦门市2013-2015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2013-2015年厦门市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恙虫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厦门市2013-2015年恙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2013-2015年厦门市中山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和厦门市中医院报告的175例患者为病例组,按1∶1匹配选择175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2013-2015年厦门市共报告本地病例3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9/10万,47.96%为男性,以40~、50~年龄组为主,占49.23%,农民是高危人群;发病时间每个月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6-10月,占82.14%;恙虫病感染危险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常田间作业、发病前感知不明昆虫叮咬、经常坐卧草地、居住村边、经常野外活动、家中常有鼠类活动、住宅附近有草地、个人卫生习惯差等8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野外活动、经常田间作业和发病前感知不明昆虫叮咬是恙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结论厦门市恙虫病以中老年农民发病为主,6-10月份发病高峰,经常野外活动、经常田间作业和发病前感知不明昆虫叮咬是恙虫病感染主要危险因素。
郭志南林勇陈国伟
关键词:恙虫病病例对照研究
厦门市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调查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其严重程度和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厦门市2012—2015年6家医疗机构报告的恙虫病病例,对病例基本情况和实验室报告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厦门市2012—2015年共报告恙虫病264例,其中重症64例(2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淋巴细胞≥40%、血小板计数<100×109/L及白蛋白<3.0g/dL,是重症恙虫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和积极治疗恙虫病并发症,可降低重症恙虫病病死率。
郭志南林勇苏成豪陈国伟
关键词:疾病控制
2011—2016年厦门市蚊密度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为了解厦门市2011-2016年成蚊密度及蚊种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及不同生境成蚊密度,为厦门市开展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对厦门市湖里、集美2个区,5种不同生境进行成蚊密度监测,每个月监测2次,相邻2次的测定间隔为15 d。结果共捕获10 916只蚊虫,其中以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98.42%;2011-2016年厦门市成蚊密度有下降的趋势,高峰期为5-6月和9-10月,以2011年6月的成蚊密度最高,为2.77只/(灯·h);5种生境中以牲畜棚的成蚊平均密度最高,为0.78只/(灯·h)。结论基本掌握了厦门市蚊种的构成、成蚊密度及时间消长情况,为蚊虫防控提供指导依据。
林敏珍柯雪梅郭志南唐非
关键词:病媒生物密度监测
厦门市2009~2010年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调查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年5~10月,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监测,采集2个农贸市场、4家餐饮店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利用肺检法和组织匀浆法进行螺体内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检查福寿螺3 225只,感染螺367只,平均感染率为11.38%;检查铜锈环棱螺4 256只,可见广州管圆线虫螺4只,平均感染率0.094%。餐饮店、市场福寿螺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69)。结论厦门市存在着广州管圆线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食品流通中的卫生监测及公众的健康教育,预防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发生。
陈健刘行可柯雪梅郭志南林敏珍陈华芳李莉莎陈国伟
关键词: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
厦门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4年调查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状况,找出医院消毒管理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实施干预措施。方法对厦门市医疗机构手术室、新生儿室、内镜室、供应室、ICU、口腔科、产房等医院重点科室关键部位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医疗用品、内镜、使用中消毒液、无菌保存液、灭菌器、医疗机构污水、紫外线灯等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4年共采样1 301份,合格1 233份,平均合格率为94.77%。2009-2012年检测平均合格率依次分别为97.04%、93.46%、96.35%和92.14%。不同检测项目中,物体表面合格率最高,合格率为98.99%;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为79.39%。结论厦门市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总体较好,各类样本检测合格率不平衡,应严格规范消毒措施,重点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消毒质量评价机制,定期督导检查,保障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
林敏珍黄健康陈华芳柯雪梅郭志南
关键词:消毒质量
一起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疫情的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提出预防保健建议。方法对2010年某中学的风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有119名学生和1名老师发病,其中疑似病人93例(77.5%);临床诊断病例22例(18.3%);确诊病例5例(4.2%)。罹患率为5.5%,其中学生为5.8%,教师为0.7%。学生抠鼻子、咬手指和揉眼睛等不良卫生习惯与发病有关。结论此次疫情为风疹暴发,不良卫生习惯是疫情的危险因素。提示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接种风疹疫苗,是预防疫情暴发的重要措施。
黄健康方益荣申锦玉陈忠龙郭志南
关键词:风疹疫情暴发疾病控制学校卫生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