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显文
- 作品数:46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将“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典范——评《高职高专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经过多年的外语教学改革实践,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外语教学改革得由理论指导实践,许多高职高专学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围绕着教材、教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在各种教学改革中,英语词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词汇的掌握和词汇量的扩大是外语学习五种技能的基础。教师要达到使学习者掌握英语词汇和扩大自身的词汇量,除丰富的教学经验外,得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就是将词汇教学与有关语言学理论知识结合起来,
- 蒋显文
- 关键词:外语教学改革语言学理论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范畴化
- 浅析劳伦斯作品中的异化主题被引量:2
- 2013年
- 工业文明下的英国人人皆朝着财富与名利的世界猛进。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温情。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自己同胞的爱,劳伦斯指出了工业文明的对人的全面异化。为了让英国的人们有所改变,学会生活,劳伦斯提出了一条反异化的途径,即通过"灵"与"肉"的和谐使人回归自我,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纽带。
- 姬桃珠蒋显文
- 关键词:工业文明异化
- 去伪求真,还奈达翻译理论本来面目——壹部与通说相悖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
- 2014年
-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界乃至整个外语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理论经典,是中国各个层次翻译教科书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柱,解读论文不知其数,专著层出不穷.李田心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力求去伪求真,试图纠正前人解读奈达学说不当之说.李著涉及面甚宽,相关理论深邃,评论全书须费大量时间读懂全书方可.该文仅将奈达翻译定义原文、译论界主流解读和李著解读比较研究,发现译论界主流解读与奈达翻译定义原文相距甚远,李的解析自有一番道理,以此向人们展示李著确有独到之处.
- 蒋显文王芬
- “格式塔质”指引下的文化缺省补偿探讨——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为例被引量:3
- 2008年
- 文化缺省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现象,也是翻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旨在探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对文化意象进行文化缺省补偿的一个原则:即在原诗"格式塔质"的指引下作出适当的文化补偿。
- 林春香蒋显文
-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文化意象
- 英语专业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 2008年
- 英语专业作为人文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现在正面临着走向人文边缘化的趋势。作者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加强英语专业人文素质培养关键应该是回归英语专业在人文学科中的本位,同时还对新《大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强调其英语专业的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 李芳蒋显文
- 关键词:英语专业人文素质人文学科新《大纲》
- 浅谈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格的翻译策略被引量:1
- 2016年
- 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和外交手段,新闻标题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或者一个部门对某事件的立场和感情色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新闻标题翻译并非易事,一个小小的新闻标题代表的是人们的态度和观点。而新闻标题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为了更好地译出新闻英语的特色,对新闻英语标题中的修辞手段如何应用作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失为一个敲门砖。
- 徐孟阳蒋显文
- 关键词:新闻标题修辞翻译策略
- 探析艾略特诗歌的异化主题——兼谈艾略特个人的异化感被引量:1
- 2009年
- 艾略特一直强调诗歌"非个性化",但他"自己的个性和经历却以火一样的文字烙印在他的作品中"。文章结合彼得.阿克罗伊德的权威传记《艾略特传》,深入分析了艾略特个人的异化感及其诗歌中的异化主题,并探讨了引起诗人及西方现代都市人异化的根源及走出异化的途径。
- 林春香蒋显文
- 关键词:艾略特异化异化主题
- 论语用预设在广告中的作用
- 2011年
- 广告语言的特点是简短精炼,生动形象并富有感召力,其目的就是借助语言文字信息使产品为消费者所接受,去购买。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语用预设恰是广告语言必用的手段。本文根据语用预设本身共知性、适合性、主观性,隐蔽性和可取消性的特征,并把广告中语用预设分为,存在预设、事实预设、信念预设和情感预设四类,探讨语用预设可使广告语言更加的简短精炼,传递更多的产品信息,增强广告的诱导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 姬广礼蒋显文
- 关键词:广告语用预设
- 提喻思维与诗歌创作被引量:2
- 2005年
- 提喻(synecdoche),本来是修辞学上的一个概念。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从爱默生和棱罗那继承了将提喻作为一种思维的传统。他将自然物体或事物当作一种读本,先仔细将它们阅读一番后,再对它们进行评论。他使得提喻有了认识论的性质,使人能从事物的表面视角提高到对它们的深刻洞察,并且按照提喻这一性质,他形成了自己的提喻诗歌的创作方法。
- 蒋显文
- 关键词:提喻认识论
- 比喻中的“远距取譬”与联想
- 2014年
- 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运用一种被人认为是他们特有的"玄学派"比喻手法,即"玄学巧思比喻"。艾略特将他们的这种超常夸张的原理发展成为"远距取譬"的原则。西方现代派追求一种"形而上学"的比喻,又将其发展成为"抽象取譬"的原则。要想解构此类比喻,一定要从它的表层比喻中找到它所指向的"抽象观念",再将其多层表层比喻串联起来,就能形成一个联想整体。
- 胡大伟蒋显文尹可秀
- 关键词: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