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伟国

作品数:133 被引量:1,444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篇经济管理
  • 20篇政治法律
  • 19篇社会学
  • 19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1篇就业
  • 18篇劳动力
  • 16篇资本
  • 15篇劳动力市场
  • 14篇人力资本
  • 11篇高校
  • 10篇人力资源
  • 10篇就业政策
  • 9篇大学生
  • 9篇大学生就业
  • 9篇学生就业
  • 8篇毕业生
  • 7篇薪酬
  • 6篇高校毕业
  • 6篇高校毕业生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失业
  • 5篇主义
  • 5篇绩效
  • 5篇工资

机构

  • 126篇中国人民大学
  • 7篇首都经济贸易...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北京大学
  • 3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国家行政学院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北京市社会科...
  • 2篇人力资源和社...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河北金融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建筑设计...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国务院
  • 1篇中国人事科学...

作者

  • 126篇杨伟国
  • 12篇代懋
  • 6篇吴清军
  • 6篇陈玉杰
  • 5篇张成刚
  • 4篇唐聪聪
  • 3篇杨付
  • 3篇王琦
  • 3篇孙媛媛
  • 2篇王子成
  • 2篇曾湘泉
  • 2篇唐乐
  • 2篇王刚
  • 2篇王飞
  • 2篇陈轩
  • 2篇蔡为民
  • 2篇吴邦正
  • 2篇徐玉龙
  • 2篇王非
  • 1篇李丽林

传媒

  • 11篇中国人口科学
  • 8篇中国人力资源...
  • 7篇教学与研究
  • 6篇新视野
  • 6篇欧洲研究
  • 5篇国家行政学院...
  • 5篇中国劳动关系...
  • 4篇中国大学生就...
  • 4篇现代管理科学
  • 3篇求是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人口研究
  • 2篇经济理论与经...
  • 2篇学海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科技智囊
  • 2篇中国就业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劳动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就业管制与劳动力市场绩效
2010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指出欧洲与美国相比其经济疲软主要要归结于过于严格的劳动力市场。世界银行在其报告《全球一体化中的工人》中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如果其劳动力市场能够更灵活些将更有可能从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受益。
代懋杨伟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市场绩效就业国际竞争力
多渠道稳就业
2020年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做好当前形势下的稳就业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基本面。复工复产是稳定就业的头等大事。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有力稳定了就业基本面。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可以将各项帮扶政策汇编成“复工复产政策指南”,降低企业在政策获取和应用方面的成本;鼓励各地政府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协调各类复工复产支持政策;鼓励劳务输出地与用工地直接对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方式,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杨伟国
关键词:就业优先疫情防控就业形势基本面
国外人力资源审计的新发展被引量:5
2009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外人力资源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均取得了全新的进展。本文从人力资源审计理论模型、人力资源法律审计和人力资源功能审计三个方面详尽总结、介绍了2000年以来人力资源审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以期为拓展研究与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杨伟国蔡为民刘晓萌
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变迁
2012年
本文综合大量文献对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变迁进行了梳理,概括为三个阶段: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2006年的发展期,2007年至今的学科体系与框架建立期。本文结合各个阶段经济政治以及学术流派发展的背景对劳动与雇佣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进行解析,以期还原学科发展的轨迹,并促进该学科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杨伟国代懋
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被引量:90
2004年
我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供求困境:一方面,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越来越困难;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又不愿意到艰苦地区就业。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选择主要基于直接收益水平、市场选择对人力资本存量的信号作用、人力资本单向流动以及人力资本退化等,因此,国家政策应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为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整提供外部激励。美国和我国的政策实践都证明了政策激励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效果。
杨伟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知网”上有关“就业弹性”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回顾,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围绕就业弹性系数的测算和趋势分析,就业弹性在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群体等所表现出的特点,以及就业弹性的影响因素等展开,伴随着党中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就业弹性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未来研究需在就业弹性的系统性、质量层面以及数据结构等方面下功夫。
杨玉梅杨伟国李帆
关键词:就业弹性经济增长
员工创新行为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政治技能的视角被引量:10
2015年
本文基于Amabile的创造力三因素模型,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通过对179名员工及其直接上级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员工政治技能、领导政治技能、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员工政治技能、领导政治技能对员工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2)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员工政治技能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政治技能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从政治技能这一崭新的视角出发,整合个体、情境两方面因素,揭示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丰富了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前置因素,巩固了创新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的独特价值。
唐乐杨伟国杨付
关键词:政治技能
零工经济中个体就业动机探析——以北京市外卖骑手为例被引量:21
2020年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用餐习惯的改变,数字经济中的餐饮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为劳动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本研究基于外卖平台骑手的数据探讨数字零工经济下个体的就业动机。研究发现:大多数外卖骑手表面上是为了追求工作灵活性、经济收益和扩大社交网络而主动选择零工就业,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在平台真正实现这三方面的诉求。劳动力市场结构转变让他们为了谋求生存而被动“挤入”,而非主动选择进入零工就业中。因此,针对劳动密集型平台就业群体,需要深入分析其选择零工就业的真正原因,才能在对其帮扶的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实现“对症下药”和“精准帮扶”。
郑祁张书琬杨伟国
中国就业管制的测量被引量:4
2010年
对就业管制程度进行判断是就业保护法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就业管制测量方法可以分为客观测量和主观测量两种类型。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完善和测量实施过程的不同,不同的测量方法得出的结果会出现较大差异。采用OECD的就业保护立法指数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就业管制情况进行的阶段性测量结果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状况相符合。这种测量方法在我国有一定的适应性,但也存在一些缺憾。因此,亟须对我国的就业管制做进一步的主观调查研究,创建中国劳动力市场管制指标体系,以全面反映我国的就业保护水平。
杨伟国代懋
数字经济范式与工作关系变革被引量:51
2018年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对传统雇佣关系或工作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岗位职责和技能更精确,工作场所不再受限,工作时间也更自由。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不断推动各领域进行组织管理变革,使得劳动关系发生分化。为了更好地应对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适应技术创新与商业创新,并遵循既定的目标与原则进行制度创新。
杨伟国张成刚辛茜莉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范式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