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桂

作品数:25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胰腺
  • 10篇手术
  • 8篇外科
  • 7篇肿瘤
  • 5篇微创
  • 4篇胰腺实性假乳...
  • 4篇乳头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瘤
  • 4篇实性
  • 4篇实性假乳头状...
  • 4篇组织化学
  • 4篇外科手术
  • 4篇免疫
  • 4篇免疫组织
  • 4篇免疫组织化学
  • 4篇假乳头状瘤
  • 4篇肝胆
  • 4篇达芬奇
  • 4篇达芬奇机器人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平度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刘军桂
  • 15篇周宁新
  • 8篇张效东
  • 5篇陈军周
  • 5篇李成刚
  • 5篇刘全达
  • 4篇张涛
  • 4篇夏红天
  • 4篇陈蒈
  • 3篇万涛
  • 3篇金德
  • 3篇陈明易
  • 2篇孙玉成
  • 2篇李林虎
  • 2篇王燕生
  • 2篇黄志强
  • 1篇苏茂生
  • 1篇高丽杰
  • 1篇卢灿荣
  • 1篇孙强

传媒

  • 5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罕见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误诊原因,总结SPT的诊断经验。方法:收集2000年2月~2007年3月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9例SPT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误诊原因。结果:9例均为女性,平均26岁。首诊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4例,腹痛1例,无任何临床症状4例。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1例行超声引导下肿瘤活组织检查,3例行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术前穿刺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均出现误诊,9例经术后病理确诊SPT。结论:SPT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病理学特点不被医师所熟悉,临床易误诊。熟悉SPT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提高病理确诊率,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刘军桂周宁新李成刚任师颜
关键词:假乳头状瘤误诊腺瘤胰岛细胞囊腺瘤
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术后胆管狭窄再手术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特点、原因以及再手术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0-2005年间收治的因常规开腹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胆管狭窄并再手术的23例良性胆管狭窄的病例资料,对其既往手术史、此次就诊、再手术及疗效情况加以总结分析。结果23例胆管狭窄首次诊断均为胆囊结石、单纯胆总管结石,既往有1~3次手术史。狭窄分型以BismuthⅠ型和Ⅱ型为主,其中Ⅰ型7例(30.4%);Ⅱ型8例(34.8%),Ⅲ型4例(17.4%);Ⅳ型4例(17.4%)。手术方式修复手术和胆肠吻合各11例(47.8%),介入治疗1例(4.3%)。随访13例病人中胆道修复和胆肠吻合术疗效均为优良,1例介入治疗病人因长期胆道梗阻致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是极易受损的部位,不可轻视常规经典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手术不当所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苏茂生周宁新刘军桂窦春青卢灿荣陈文斌江颖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管狭窄
“达·芬奇”机器人对肝胆胰复杂手术早期经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总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肝胆胰手术94例的临床经验。方法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对94例肝胆胰疾病患者进行了手术,对手术过程、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0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5.8%(90/94),4例中转开腹手助完成,中转率4.2%(4/94),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率0。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独立完成复杂的肝胆胰外科手术,将会推动微创外科的进程。
周宁新陈军周刘全达张效东刘军桂陈蒈张涛
关键词:机器人微创外科肝胆胰手术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23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SP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包括肿瘤扩大切除术12例、胰腺节段切除术3例、局部肿瘤切除术6例、肿瘤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首诊临床表现以腹部肿物、腹痛、腹泻、恶心腹胀多见。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胰腺或腹腔内边界清楚的实性或囊实性占位,肿瘤位于胰头部13例,胰体部3例,胰尾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手术组血管侵犯、术中分期、肿瘤位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淋巴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肿瘤切除组术后胰漏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手术组术后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T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正确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尤其是病理学检查的综合分析。外科治疗时应完整切除肿瘤,以防术后复发。肿瘤部分切除对晚期病例仍有较好的疗效。
周宁新刘军桂陈明易夏红天张效东万涛
关键词:胰腺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手术
胰头癌可切除性的术前综合评估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术前综合评估在判断胰头癌可切除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治疗的56例胰头癌,按手术切除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组与姑息性手术组,并对两组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实验室检查、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20例(36.7%),姑息性切除组36例(64.3%),姑息性切除的原因主要是血管侵犯(22例)、远处转移(8例)、侵犯周围器官或腹膜后组织并固定(6例)。两组病例中,根治性切除组的背痛及腹痛发生率较低,临床TNM分期多为I~Ⅱ(P〈0.05);术前CT影像提示瘤体较小,血管侵犯率低(P〈0.01)。而黄疽、体重下降、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胆红素水平、血清肿瘤标记物、胆管及主胰管扩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综合评估是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有效手段。
刘军桂周宁新李成刚夏红天
关键词:胰腺肿瘤根治性切除临床病理X线计算机
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胃癌手术的26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13例。检测手术前后人体测量学指标及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同时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结果:术后两组病人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和Hb、ALB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8 d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术后第4、8 d时,两组的Fn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P<0.01),而且术后第8 d时EN组的上升比PN组更明显(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5)。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营养代谢。
金德孙玉成刘军桂李林虎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营养评价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本文以我院外科收治的23例SPT为研究对象,分析SPT手术切除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总结SPT的外科治疗经验。
刘军桂周宁新夏红天陈明易万涛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疗效分析手术切除低度恶性肿瘤外科治疗SPT
甲状腺素对缺血-再灌注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2006年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24 h时甲状腺素代谢异常和肠黏膜屏障破坏之间的关系,阐明外源性甲状腺素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9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n=12);肠缺血-再灌注组(G,n=8);肠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N,n=9);肠缺血-再灌注+甲状腺素组(T,n=10)。利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法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并补充外源性甲状腺素。24 h后测定外周血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磷酸肌酸激酶和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同时做肠黏膜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再灌注24 h后,G组和N组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S组、T组,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但T组和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酸肌酸激酶水平G组和N组明显高于S组、T组, (P<0.01),但T组和S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G组和N组明显高于S组、T组,(P< 0.01);肠黏膜组织结构以G组和N组破坏最为严重,T组变化轻微。结论:肠缺血-再灌注时,肠黏膜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外周血甲状腺素代谢异常,血清甲状腺素水平降低;补充外源性甲状腺素可以保护肠缺血-再灌注时肠黏膜屏障功能。
金德刘军桂
关键词:甲状腺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屏障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特征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方式和规律,探讨肿瘤浸润神经的途径和机制.方法:光镜观察7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1082张组织病理切片,总结归纳肿瘤浸润神经的方式和规律;分析肿瘤浸润神经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范围、肿瘤标志物水平等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CD34、D2-40染色分别显示肿瘤浸润神经与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关系.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率为91.78%,高、中、低分化腺癌组肿瘤神经浸润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胆管壁全层与神经浸润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组微血管密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神经有五种方式,肿瘤可以发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侵犯,未发现肿瘤通过血管、淋巴管途径浸润神经.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率高;肿瘤侵犯胆管壁全层后直接浸润神经,而不是经过血管和淋巴管途径;行根治性切除时应紧贴血管外膜仔细剥除其周围神经纤维组织.
李成刚黄志强韦立新董家鸿刘军桂王燕生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恶性梗阻性黄疸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12
2013年
恶性梗阻性黄疸作为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所造成的患者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恶性梗阻性黄疸目前仍是临床上疗效较差的疾病之一,因其起病隐匿,老年患者逐渐增多,往往待到症状明显时因肿瘤已属中、期,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特别是对高龄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好的方法,拓展了外科手术的年龄界限,扩大了手术适应人群。
郭宇段伟宏刘军桂周宁新
关键词:肿瘤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