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全达

作品数:87 被引量:772H指数:1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军队医学科研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4篇外科
  • 21篇手术
  • 16篇脾功能
  • 16篇脾功能亢进
  • 16篇亢进
  • 16篇功能亢进
  • 15篇肿瘤
  • 14篇微创
  • 13篇切除
  • 13篇消融
  • 13篇达芬奇
  • 12篇胰腺
  • 12篇射频
  • 12篇射频消融
  • 12篇切除术
  • 11篇胆管
  • 11篇动脉
  • 10篇机器人手术
  • 10篇达芬奇机器人
  • 8篇射频消融治疗

机构

  • 4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3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空军总医院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7篇刘全达
  • 46篇周宁新
  • 18篇陈军周
  • 15篇张效东
  • 13篇段伟宏
  • 13篇何振平
  • 11篇马宽生
  • 11篇董家鸿
  • 11篇宋扬
  • 9篇孙强
  • 8篇蔡志民
  • 7篇孙梯业
  • 6篇张涛
  • 6篇颜伟
  • 6篇许小亚
  • 5篇谢于
  • 5篇张文智
  • 5篇刘军桂
  • 5篇夏启俊
  • 4篇别平

传媒

  • 7篇局解手术学杂...
  • 6篇临床肝胆病杂...
  • 6篇中华消化外科...
  • 5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第14届全国...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6篇2011
  • 1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1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5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1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提高对主动脉消化道瘘的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 例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的诊治体会,以及国内13例文献报道。结果14例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其中胸主动脉食管瘘3例,腹主动脉消化道瘘11例(十二指肠4例,空肠6例,结肠1例)。7例(50%)表现为典型三联征。诊断手段包括超声、CT、MRI、主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2例(14 3%)获得术前确诊。8例行手术治疗,4例手术成功,死亡率达71 4%(10/14)。结论原发性主动脉消化道瘘罕见,死亡率高,主动脉瘤病人的消化道出血应和主动脉消化道瘘鉴别诊断,及时诊断和快速外科治疗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宋扬沈洪刘全达
关键词:主动脉瘤消化道瘘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01年
刘全达蔡志民
关键词:直肠癌肿瘤转移手术疗法肝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消化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机器人外科的产生是远程外科、军事外科以及微创外科三方面结合的直接结果。在越来越多的腹部外科国际会议上,机器人外科已经占据一席之地。美国胃肠和内镜外科医师学会微创机器人协会于2007年12月颁布了机器人外科的共识。
王知非周宁新刘全达Anusak Yiengpruksawan许军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系统消化外科微创外科
CpG ODN1826增强树突状细胞抗胃癌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研究结果显示,含有非甲基化的CpG基序具有强大的免疫激活作用。前期研究表明,CpGODN可增强树突状细胞(DC)对胃癌细胞株MKN45的杀伤作用。本研究旨存观察CpGODN诱导DC的抗胃癌效应。
孙梯业颜伟刘全达张娜王斌段伟宏贾洪琳周宁新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CPG基序CPGODN免疫激活作用MKN45非甲基化
脾静脉结扎诱导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犬动物模型的评价
2003年
目的:介绍并评价脾静脉结扎诱导的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犬动物模型。方法:18只健康成年杂种狗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n=4)、Ⅱ组(脾静脉结扎n=10)和Ⅲ组(脾静脉结扎+脾切除,n=4),通过结扎狗的脾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属支引起淤血性脾肿大;脾静脉结扎后第3周第Ⅲ组行脾切除术。定期观察动物外周血细胞变化以及影像学、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脾静脉结扎后1wk内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开始下降,第3周末二者下降明显(Ⅰ组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8+1.2)×10^(12)/L、(398±58)×10~9/L,Ⅱ组为(5.1±0.7)×10^(12)/L、(230±86)×10~9/L,分别P<0.01和P<0.05);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脾脏肿大可持续9wk以上;但脾静脉结扎后白细胞水平无显著改变,脾切除术后2wk红细胞和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脾静脉结扎3wk后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逐渐符合慢性脾脏淤血改变。结论:脾静脉结扎方法简单,可以建立确切的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可以作为脾功能亢进外科或介入治疗的较理想模型。
刘全达马宽生何振平丁钧董家鸿
关键词: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动物模型脾切除
Da Vinci机器人辅助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术式选择与改进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总结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手术中的早期应用经验。方法复习第二炮兵总医院2009年1~6月57例机器人辅助的肝胆胰手术病例临床资料,介绍其中6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结果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60±8)岁、,Bismuth分型Ⅰ型1例,Ⅲb型2例,Ⅳ型3例(1例术前行FI、CD1个月).BismuthⅠ型病人实施机器人辅助下根治性胆管癌切除、胆肠吻合木;Ⅲb型病人1例实施左半肝切除术,1例实施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胆管外引流术;BismuthⅣ型病人均实施机器人辅助下胆管癌切除、间置胆囊胆道重建术。术后1例进食后发生不全性肠梗阻,禁食1d后缓解;未发生胆漏、腹膜炎等其他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3个月,未见明确肿瘤复发征象。结论da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实施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完全可行,具有手术视觉更扩大清晰,深度操作更确切容易,解剖性探查精细灵巧,手术方案可进可退,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机器人辅助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对病人的远期生存的影响。
周宁新刘全达陈军周张效东段伟宏王知非
关键词:DA机器人外科肝门部胆管癌
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有关Medline文献并综述。结果 全胃肠外营养 (TPN)曾是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的主要手段 ,但费用昂贵和并发症多 ;空肠内的肠内营养能获得“胰腺休息” ,并能有效防止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结论 只要没有肠梗阻 ,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应首选肠内营养。
刘全达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六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AS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效果。结果 87例肝移植患者中共6例(6.9%),经腹腔动脉造影证实发生肝移植术后SASS,其中1例SASS患者合并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SASS患者合并附壁血栓、肝动脉狭窄,均经溶栓后再通。6例肝移植术后SASS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淤胆、肝功能损害等异常。3例SASS患者于术后13-63 d内接受脾动脉栓塞,恢复顺利;1例SASS患者因胆道损害2次行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胆管取栓、左半肝切除和右肝管-空肠吻合术,术后仍存在持续淤胆,术后5年经动脉造影证实SASS并实施脾动脉栓塞,但淤胆无明显缓解。2例未接受治疗的SASS患者,均死于胆道感染和(或)移植物失功能。结论肝移植术后SASS能导致肝动脉血栓形成、胆道损害和移植物失功能等严重并发症。预防性脾动脉结扎和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早期纠正SASS,避免其严重后果。
刘全达周宁新宋扬靳志涛许小亚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脾动脉
射频消融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一、背景 脾功能亢进症和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的并发症。脾切除和部分性脾栓塞(PSE)是目前较多用于治疗脾亢的方法,脾切除损害了脾脏免疫功能,伴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PSE具有微创、保留脾脏功能的优...
刘全达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在全麻、超声引导下经皮、开腹术中及腹腔镜下对 1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RFA治疗。术前血细胞计数示 :白细胞为 ( 2 0± 0 7)× 10 9/L ,血小板 ( 2 5±10 )× 10 9/L ,红细胞 ( 3 0 8± 0 5 6 )× 10 9/L。将RFA针经皮、开腹术中及腹腔镜下在超声引导下经脾脏脏面插入脾脏中上部 ,RFA平均时间为 ( 36 4± 5 4 )s。术后进行血常规、CT复查评估 3个月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合并脾包膜下血肿及皮肤烧伤各 1例 ,6例患者术后出现中少量左侧胸腔积液 ,2例行穿刺抽液 ,余无自觉症状。RFA后 10d左右增强CT测定脾脏体积和RFA病灶体积 ,RFA毁损范围占脾脏总体积的比率为 2 3 3%~ 88 9% ,平均 ( 4 9 1± 2 0 3) %。术后 14d白细胞 ( 5 5±0 9)× 10 9/L ,血小板 ( 12 4± 2 1)× 10 9/L。RFA术后 33d ,白细胞 ( 5 4± 1 1)× 10 9/L ,血小板 ( 2 0 5±34)× 10 9/L ;与术前相比 ,血小板和白细胞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RFA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大、脾功能亢进症具有安全、近期疗效显著的优点。
马宽生吴乔刘全达别平董家鸿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导管消融术介入性超声检查白细胞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