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芦金荣

作品数:25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6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异黄酮
  • 8篇黄酮
  • 6篇肿瘤
  • 5篇细胞
  • 4篇药物
  • 4篇受体
  • 4篇活性
  • 4篇教学
  • 3篇蛋白
  • 3篇调节活性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选择性雌激素...
  • 3篇增殖
  • 3篇肿瘤多药耐药
  • 3篇细胞增殖
  • 3篇耐药
  • 3篇金雀异黄素
  • 3篇MCF-7细...
  • 3篇MCF-7细...

机构

  • 2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有机化学教研...

作者

  • 25篇芦金荣
  • 6篇黄文龙
  • 4篇莫莉蓉
  • 3篇李运曼
  • 3篇张娟
  • 3篇江振洲
  • 3篇杨煜
  • 3篇耿晓婷
  • 2篇陶磊
  • 2篇何华
  • 2篇李杉杉
  • 2篇胡容
  • 2篇施欣忠
  • 2篇王亚菁
  • 2篇卢平
  • 2篇唐静静
  • 2篇杜前明
  • 1篇周丽丽
  • 1篇唐伟方
  • 1篇张曌琦

传媒

  • 5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药学教育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有机化学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现代应用药学
  • 1篇“热分析在药...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线考试系统在高校化学类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线考试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介绍在线考试系统(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OES)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若干OES在有机化学课程群中的应用实例,总结选择OES平台的技巧,探讨化学类课程的在线考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展望未来OES的发展趋势。
董颖陆冷飞唐伟方芦金荣施欣忠陈明江辰黄玥靳丽丽张晓进刘洁何婷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化学类课程教学改革
多培沙明的合成
1999年
以苯乙酸或已二酸为起始原料,与相应的胺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取代羧酸,再分别与3,4-二甲氧基苯乙胺作用,制得二酸胺,经过还原、脱甲基,得到产品多培沙明。探讨了通过胺和羧酸直接加热熔融制备酰胺的方法。
芦金荣马英莫莉蓉杜劲松
关键词:多培沙明酰胺
吉非罗齐的合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合成吉非罗齐 ,并进行工艺改进。方法 :以 2 ,5 二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 ,与 1 氯 3 溴丙烷反应 ,得 3 ( 2 ,5 二甲基苯氧基 ) 1 氯丙烷 ,再与异丁酸钠锂作用 ,制得吉非罗齐。结果 :通过两步反应制得产物 ,总收率4 3.8%。醚化反应经优化后收率较文献提高 30 %以上。合成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确证。结论 :缩短了反应步骤 ,提高了反应收率。
芦金荣马英
关键词:吉非罗齐正丁基锂降血脂药二甲基苯酚
异黄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芦金荣
关键词:大豆苷元金雀异黄素雌激素受体拮抗剂MCF-7细胞增殖
荧光光谱法研究G3.0 PAMAM树状大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聚酰胺-胺型(PAMAM)树状大分子是一类新型的纳米级、球型、高度分支、单分散性的聚合物,并具有安全、低毒、无免疫原性等许多独特的生物学性质。正是由于这些优势使其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材料,用于作为寡核苷酸的转运因子和药物转运载体。因此,深入了解树状大分子的生物学性质对进一步研究其在治疗方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应用荧光光谱法在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具有表面氨基的3.0代聚酰胺-胺型(G3.0 PAMAM)树状大分子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加入G3.0 PAMAM树状大分子后,BSA内源性荧光发生猝灭,其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符合Stern-Volmer方程。通过计算得到该树状大分子与BSA间的结合常数为(1.067±0.025)L.mmol-1。通过同步荧光、红边激发荧光位移(REES)等方法的研究发现,树状大分子的存在会改变BSA的构象。此外还考查了体系的pH值和离子强度对该树状大分子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推断静电作用是二者结合的主要作用机制。
何华李杉杉芦金荣顾艳Chuong Pham-Huy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依酚氯铵的合成被引量:8
2000年
以间氨基苯酚为起始原料 ,经 N -甲基化、季铵化 ,再与氧化银作用后以盐酸中和 ,制得依酚氯铵 ,总收率3 1.2 %。对甲基化反应和季铵化反应均作了改进 。
芦金荣莫莉蓉
关键词:季铵化
止吐药昂丹司琼的合成被引量:4
1999年
以1 ,3环己二酮为起始原料,形成单苯腙后,经过环合、甲基化得9甲基1 ,2 ,3 ,9四氢4 H咔唑4酮(3) ,与吗啉及多聚甲醛进行 Mannich 反应,再与2甲基咪唑反应、成盐得标题化合物,总收率为491 % 。
芦金荣施欣忠
关键词:昂丹司琼MANNICH反应止吐药
吡乙酰胺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4
1997年
以α-吡咯烷酮和氯乙酸甲酯为原料,经缩合、氨解反应合成吡乙酰胺。并应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反应条件,总收率达66%。
王礼琛芦金荣张德伟黄嘉梓
关键词: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合成工艺
开放式药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探索被引量:11
2016年
开放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建设开放式药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并取得一些成效。
芦金荣陈家全杨轲金祥飞曹凤岐
关键词:实验教学平台
化学药物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998年
化学药物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将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两门课合并,既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反应,同时也要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原理、主要药物的结构及药理作用。由于两门课程体系不同、各有侧重。所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讲授化学药物课程,首要解决好“一广二少”的难题。这“一广二少”是: 第一、课程牵涉面广。有机化学按照官能团划分章节,展开讨论;药物化学则以药理作用或药效分类;两者牵涉面不同,分类方法各异,难以用一根主线贯穿课程绐终。
芦金荣
关键词:化学药物药物化学课程教学药理作用碳正离子MANNICH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