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
- 作品数:33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发前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等位基因谱分析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复发前后的分子遗传学变化 ,了解基因组范围内哪些染色体区域可能与 GBM复发有关。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为基础的杂合性丢失 (loss of heterozygosity,L OH)分析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 377型 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检测了 1例复发前后 GBM所有 2 2对常染色体上多达 382个微卫星位点。相邻 2个微卫星位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10 c M。结果 对原发肿瘤标本的等位基因谱分析显示 ,染色体 9p2 1上 D9S15 7位点和 10 q2 1.3-2 6 .3上 D10 S5 37、D10 S185、D10 S192、D10 S5 97、D10 S5 87、D10 S2 17位点存在 L OH。对复发肿瘤标本的研究显示 ,不但 9p2 1和 10 q2 1.3- 2 6 .3上 L OH的范围扩大 ,而且在其它多条染色体上也出现了 L OH(包括 1q、7p、7q、2 1q、2 0 p、2 0 q、10 p、19p、19q)。结论 染色体 9p和 10 q可能在该例 GBM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该病例复发前后的病理诊断相同 ,复发后 GBM存在着更广泛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改变 。
- 胡杰江澄川吴浩强彭颂先唐婉君陈商群
- 关键词: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杂合性丢失肿瘤抑制基因
- 颅内电极脑电技术在MRI/CT阴性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 目的总结颅内电极(立体定向电极、硬膜下电极、深部电极)脑电技术在15例MRI/CT阴性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经验,比较各种不同的颅内电极技术,探讨不同颅内电极技术的适应症、优缺点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长程视频脑电图、核磁共振、...
- 胡杰潘力江澄川郎黎琴冯睿姜时泽
- 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探讨远外侧经颈静脉孔入路治疗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瘤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对17例颈静脉孔区颅内-外沟通瘤患者采用远外侧颈静脉孔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患者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功能障碍大多明显改善.10例患者获临床和MRI随访3~42个月,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结论:采用远外侧经颈静脉孔入路可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区,利于手术同时切除颅内-外肿瘤.采用从颈静脉孔上、下两端分离肿瘤的手术方法,可保持肿瘤包膜完整,是减少颈静脉(球)和神经损伤、防止肿瘤残留的关键.根据DSA或MRV显示,结合术中判断乙状窦闭塞的情况切开乙状窦.手术结束时须严密缝合硬脑膜。
- 车晓明徐启武顾士欣张明广胡杰
- 关键词:颈静脉孔手术治疗
- 高密度脑电图源定位在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在接受了昂贵、高风险的颅内电极脑电图(iEEG)致痫灶定位“金标准”检查及手术治疗后,仍有许多患者达不到癫痫缓解.因此,无创评估在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头皮脑电图源定位(EEG source imaging,ESI)[1-3]是一种较新的无创定位方法,本研究总结了2013年1月至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癫痫外科手术70例,选取9例接受256导联高密度脑电图源定位(256-channel dense array EEG source imaging,256-ch dESI)检查的MRI阴性难治性癫痫病例,探讨其对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价值.
- 冯睿胡杰潘力吴劲松郎黎琴顾昕郭俊毛颖
-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头皮脑电图术前评估
- 脊髓背根入髓区(TREZ)切开术治疗臂丛损伤术后顽固性疼痛
- 孙兵胡杰潘力
- 国产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在术中监测面神经功能的初步应用
- 2015年
- 目的评估国产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在术中对面神经功能监测作用,并与国外成熟产品的性能等方面进行比较。方法选择30例桥脑小脑角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术中分别应用国产神经电生理监测仪(上海诺诚电气公司Smart IOM系列XP-3E型)和进口神经电生理监测仪(美敦力神经监测仪)对面神经进行刺激,记录并分析神经动作电位参数,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两种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在术中记录的眼轮匝肌及口轮匝肌动作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仪器的阳性一致性百分比和阴性一致性百分比均为100%。结论国产神经电生理监测仪在监测参数、安全性、系统稳定性等技术参数方面与进口神经电生理监测仪接近,可以在临床术中神经功能监测中推广应用。
- 吴海兵胡杰王尔松姜时泽郎黎琴冯睿潘力
- 关键词:面神经桥脑小脑角神经外科手术
- 10号染色体可能含有多个与胶质母细胞瘤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10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 OH )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 (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先进的 377型 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分析了 2 1例 GBM10号染色体上 2 0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 L OH。结果 在85 .7% (18/ 2 1例 ) GBM的 10号染色体上观察到 L OH,在 5 7.7% (16 2 / 2 81)可提供信息位点上存在 L OH。 10 q的L OH率高于 10 p,分别是 81.0 % (17/ 2 1)、6 6 .7% (14/ 2 1)。在下列位点或区域检测到较高的 L OH率 (>6 0 % ) :10 q2 2 .3~ 2 3.3上的 D10 s185~ D10 s192间区域 ,10 p14~ 15 .1上的 D10 s5 91~ D10 s2 49间区域 ,10 q2 4.2~ 2 6 .3上的 D10 s16 93~ D10 s2 12间区域 ,10 p12 .2~ 14上的 D10 s5 47位点 ,10 q2 1.3上的 D10 s5 37位点。结论 10号染色体可能在 GBM的分子水平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上面的多个染色体区域可能存在与 GBM相关的多个TSG。
- 胡杰江澄川吴浩强彭颂先唐婉君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杂合性丢失染色体GBM
- 胶质母细胞瘤6号、8号染色体杂合性丢失的初步研究
- 2001年
-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GBM)6号、8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PCR方法和DNA序列自动分析仪,分析了21例GBM6号、8号染色体上20个、14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6号染色体的LOH率为47.6%,在28.1%能提供信息位点上检测到了LOH。其中,6p和6q的LOH率分别是28.6%、38.1%,在6qtel上距短臂端粒201.1cM的微卫星位点D6S281检测到了较高的LOH率(50%),6q16.3上D6S287的LOH率也高达50%,另外,6p21.1-p21.3上D6S276的LOH率也较高(35.3%)。本组病例的8号染色体LOH率较低(23.8%),在16.3%能提供信息位点检测到LOH。其中8p12-p22上D8S550和D8S549的LOH率较高,分别是27.8%、30.0%。结论 6号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变化可能在GBM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8号染色体异常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如6号染色体重要,但在8p12-p22上D8S550-D8S549位点间区域也有可能存在与GBM相关的TSG。
- 江澄川胡杰吴浩强彭颂先唐婉君
- 关键词:杂合性丢失胶质母细胞瘤基因抑制剂
- 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的探讨被引量:2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53例岩斜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患者采用颞底经天幕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2例;(颧弓或眶颧)翼点入路12例;乙状窦前入路2例;颞底、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7例;颞下前岩骨硬膜外入路7例;扩大的前颅底硬膜外入路2例。结果32例(61%)患者肿瘤全切除,9例(17%)次全切除,12例(22%)大部切除。术后新发生颅神经功能障碍16例(30%),死亡2例(4%)。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底经天幕入路等岩斜区手术入路均可以在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及神经导航、神经内镜下进行。主体生长于硬膜外的岩斜肿瘤适合于采用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幕上下联合入路对巨大岩斜区肿瘤是理想的手术入路。
- 施炜徐启武车晓明胡杰顾士欣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
- 胶质母细胞瘤8号、22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寻找胶质母细胞瘤 (GBM) 8号、2 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 (LOH)区域 ,为发现和定位肿瘤抑制基因 (TSG)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采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和 377型DNA序列自动分析仪 ,分别分析了 2 1例GBM 8号、2 2号染色体上 14个、7个微卫星多态性标记的LOH。结果 :本组病例 8号染色体LOH率为 2 3.8% ,在 16 .3%能提供信息位点检测到LOH。 8p的LOH率明显高于 8q ,分别为 2 3.8% ,14.3% ,8q上所有位点的LOH率都在 15 %以下 ,以 8p2 2~ 2 3上D8S5 5 0和D8S5 49的LOH率较高 ,分别是 2 7.8% ,30 .0 %。染色体 2 2q的LOH率为 47.6 % ,在 30 .0 %可提供信息位点存在LOH。以 2 2 q13.2~ 13.3上D2 2S2 74的LOH率最高 (4 1.2 % )。结论 :8号、2 2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可能在GBM的分子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 8p2 2~ 2 3上D8S5 5 0和D8S5 49位点间区域以及 2 2q13.2~ 13.3上D2 2S2 74位点所在区域可能存在多个与GBM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 胡杰江澄川陈商群吴浩强彭颂先唐婉君
- 关键词:杂合性丢失胶质母细胞瘤肿瘤抑制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