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亚男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毒
  • 5篇内毒素
  • 4篇蛋白酶抑制
  • 4篇蛋白酶抑制剂
  • 4篇抑制剂
  • 4篇制剂
  • 4篇酶抑制剂
  • 3篇毒素
  • 3篇休克
  • 3篇肾功能
  • 3篇器官
  • 3篇器官功能
  • 2篇毒素血症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脓毒症休克
  • 2篇器官功能保护
  • 2篇纳洛酮
  • 2篇纳络酮
  • 1篇蛋白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0篇田亚男
  • 7篇高雨松
  • 7篇陈旭岩
  • 7篇李秀清
  • 7篇熊辉
  • 6篇汪波
  • 4篇汪波
  • 2篇刘新民
  • 1篇李晓晶
  • 1篇朱玉珍
  • 1篇王逸群
  • 1篇冯莉莉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世界急危重病...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络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对于内毒素致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18只,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6,C组);内毒素组(n=6,E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
汪波熊辉高雨松田亚男
关键词:纳洛酮内毒素
文献传递
21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的诊治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ARI)的临床病例特点,为临床及早诊断ARI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我院诊断ARI的21例患者病历,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引起ARI的病因主要是心源性因素(42.8%);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腹痛(42.8%)和侧腹痛(33.3%);常见的化验检查异常是乳酸脱氢酶(LDH)升高(90.4%)、蛋白尿(71.4%)和血尿(52.3%)。从初诊到做CT确诊的时间(5.1±4.4)d,仅6例(28.5%)在最初就诊于急诊科即诊断ARI。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治疗和(或)溶栓治疗,全部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ARI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依赖急诊科医生对ARI的认知。抗凝治疗和(或)溶栓治疗对患者均可获益。
熊辉汪波李秀清王逸群李晓晶田亚男冯莉莉
关键词:预后
脓毒症休克器官功能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对于大鼠脓毒症休克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48只,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24只,分为三组.其中第一部分设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6);内毒素组(E...
汪波李秀清高雨松田亚男陈旭岩
关键词:脓毒症蛋白酶抑制剂
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总结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病例特点 ,为临床今后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临床所见 5例静脉应用葛根素治疗中发生急性溶血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反复用药史 ,发生急性溶血前有前驱先兆症状 ;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特点是在静脉应用葛根素中 ,突然发生腰腹疼痛、寒战、发热、呼吸困难、一过性意识丧失、尿色加深或血尿、血色素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结论 :临床凡遇到应用葛根素突然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者 ,就应考虑急性血管内溶血发生 ,应立即停药 ,给予积极治疗。
汪波朱玉珍李秀清田亚男熊辉陈旭岩
关键词:葛根素急性血管内溶血副作用
脓毒症休克器官功能保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对于大鼠脓毒症休克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48只,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24只,分为三组。其中第一部分设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6);内毒素组(E...
汪波李秀清高雨松田亚男陈旭岩
关键词:脓毒症
文献传递
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致大鼠肾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毒素所致大鼠肾功能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内毒素(LPS)组(n=10,静脉注射LPS5mg/kg),大剂量乌司他丁(UT)干预组(n=8,腹腔注射UT100kU/kg和LPS5mg/kg),小剂量UT干预组(n=8,腹腔注射UT50kU/kg和LPS5mg/kg)。给予LPS2h后用乌拉坦麻醉大鼠,测定动脉血气、血浆内皮素1(ET1)、乳酸、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穿刺膀胱取尿,测定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LPS组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剩余碱(B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个UT干预组动脉血pH值、PaO2、PaCO2和BE均明显高于LPS组(P<0.05或P<0.01)。LPS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个UT干预组均明显低于LPS组(P均<0.01),两个UT干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PS组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两个UT干预组均明显低于LPS组(P均<0.01);两个UT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PS组血浆Cr及尿NAG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两个UT干预组血浆Cr及尿NAG水平均较LPS组明显降低(P均<0.01),两个UT干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肾脏病理检查可见LPS组肾小球大致正常,而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上皮细胞崩解、脱落,管腔扩张,两个UT干预组肾小管病理变化均较LPS组减轻,不同剂量组间形态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蛋白酶抑制剂UT能够减轻LPS所致的大鼠肾脏损伤。
汪波陈旭岩熊辉李秀清田亚男高雨松刘新民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内毒素肾功能损害用药剂量
纳络酮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对于内毒素致肾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18只,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6,C组);内毒素组(n=6,E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
汪波熊辉高雨松田亚男
关键词:纳洛酮内毒素肾功能损伤
发热、胸闷、气短、少尿(柯萨奇病毒感染)
2007年
患者男性.20岁,主因“口干、咽痛、胸痛6天,加重伴发热、憋气3天”于2004年5月6日收入急诊留观室。患者6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咽痛及左侧阵发性胸痛,自服感冒冲剂及抗生素(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发热(体温最高38.5℃)、胸闷、气短、全身乏力,于当地医院查血WBC14.7×10^9/L,N84.7%.心肌酶示CK451U/L.CK—MB55U/L,予抗感染、营养心肌等治疗。
田亚男汪波陈旭岩
关键词:发热柯萨奇病毒
乌司他丁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对于内毒素所致大鼠休克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48只,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24只,分为三组。其中第一部分设: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6);内毒素组(E组,n=10),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lipopolysaccharide,LPSO55:B5);蛋白酶抑制剂组(U组,n=8),尾静脉给与LPS5mg/kg,同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10万U/kg。第二部分三组给药方法相同,不取组织和血标本,仅观察2h血压及24h死亡率。第一部分三组动物2h采集血、尿标本及肺组织,分别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水平(丙二醛MDA和共轭二烯C-diense),测定动脉血气、血乳酸(Lactic acid)和内皮素(ET)水平、血浆肌酐(SCr)及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U组血压低于C组〔(99.16±6.91vs120.5±3.41)mmHg〕(P<0.001)而高于E组〔(99.16±6.91vs75±4.16)mmHg〕(P<0.001);血气分析示PaO2U组高于E组〔(112.8±4.83vs82.8±4.03)mmHg〕(P<0.01);肺湿/干重U组明显低于E组(5.0±0.05vs5.41±0.06)(P<0.001);肺组织MPO活性,U组明显低于E组〔(119.40±11.32vs152.90±8.41)u/g.w.w〕(P<0.001),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U组较E组明显降低〔(MDA51.26±5.56vs73.95±4.62;C-diense7.59±0.84vs10.96±0.81)nmol/g.w.w〕(P<0.01);尿NAG与血浆肌酐水平U组明显低于E组分别为〔(122.56±14.33vs337.67±16.52)IU/L及(56.21±4.77vs115.67±5.95)μmol/L〕(P<0.001);血浆乳酸水平U组较E组降低〔(4.03±0.11vs5.90±0.14)mmol/L〕(P<0.001);血浆内皮素水平U组较E组降低〔(633.27±93.27vs948.23±103.45)pg/ml〕(P<0.05),U组大鼠死亡率有下降趋势。结论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内毒素所致休克大鼠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汪波熊辉李秀清高雨松田亚男陈旭岩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内毒素
蛋白酶抑制剂对内毒素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静脉应用蛋白酶抑制剂以了解其对内毒素所致的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50~270 g),分为对照组(C,n=8)、内毒素组(A,n=8)、大剂量治疗组(U,n=8)及小剂量治疗组(V,n=8),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均给予内毒素(5 mg/kg),治疗组同时给予内毒素和乌司他丁注射(U组100 000 u/kg,V组50 000 u/kg).2 h后测定血清内皮素,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取肺组织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和光镜下的组织病理形态,测定肺组织血管通透性变化、湿/干质量比值、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共轭二烯(conjugated-diene,C-diene)].结果:光镜下可见对照组肺组织学正常,内毒素组肺间质弥漫性出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粒细胞聚集、浸润,并可见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厚,而乌司他丁治疗组上述病理表现明显减轻.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和每克肺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在内毒素组分别为(5.41±0.06)和(27.64±2.48)μg,对照组分别为(4.95±0.08)和(12.99±2.83)μ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组为(5.0±0.05)和(19.47±2.09)μg;V组为(4.98±0.06)和(21.44±3.12)μg,明显低于内毒素组,U组和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内皮素及髓过氧化物水平内毒素组分别为(948.23±103.45)u/g和(152.90±8.41)u/g,高于对照组的(729.38±88.64)u/g和(54.62±15.49)u/g,U组为(633.27±93.27)u/g和(119.40±11.32)u/g,V组为(671.87±105.45)u/g和(129.55±9.57)u/g,则低于内毒素组,U组和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内毒素组[(MDA(73.95±4.62)nmol/g;C-diene(10.96±0.81)nmol/g]明显高于对照组[MDA(39.65±6.21)nmol/g;C-diene(3.34±0.51)nmol/g],治疗组[U组:MDA(51.26±5.56)nmol/g,C-diene(7.59±0.84)nmol/g;V组:MDA(59.87±4.62)nmol/g,C-diene(8.79±0.45)nmol/g]则较内毒素组明显降低,MDA水平U组低于V组.结论:乌司他丁明显降低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的损害,对内毒素所致大鼠�
陈旭岩汪波谭伟熊辉李秀清高雨松田亚男刘新民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药内毒素类肺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