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波

作品数:25 被引量:21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葛根素
  • 4篇L-精氨酸
  • 3篇蛋白酶抑制
  • 3篇蛋白酶抑制剂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毒素
  • 3篇抑制剂
  • 3篇致病
  • 3篇制剂
  • 3篇肾功能
  • 3篇酶抑制剂
  • 3篇内毒
  • 3篇内毒素
  • 3篇家兔
  • 2篇药物
  • 2篇一氧化氮合酶

机构

  • 25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市药品不...

作者

  • 25篇汪波
  • 11篇陈旭岩
  • 11篇熊辉
  • 7篇李秀清
  • 6篇田亚男
  • 4篇李晓晶
  • 4篇张宝娓
  • 4篇朱玉珍
  • 3篇高雨松
  • 3篇程苏华
  • 3篇唐朝枢
  • 3篇马明信
  • 2篇刘新民
  • 2篇曹军
  • 2篇林箐
  • 2篇姚兴海
  • 2篇蒋红
  • 2篇孙玮
  • 2篇冯莉莉
  • 2篇张钧华

传媒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5篇2007
  • 2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总结葛根素致急性血管内溶血的临床病例特点 ,为临床今后预防和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临床所见 5例静脉应用葛根素治疗中发生急性溶血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反复用药史 ,发生急性溶血前有前驱先兆症状 ;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特点是在静脉应用葛根素中 ,突然发生腰腹疼痛、寒战、发热、呼吸困难、一过性意识丧失、尿色加深或血尿、血色素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结论 :临床凡遇到应用葛根素突然出现上述临床症状者 ,就应考虑急性血管内溶血发生 ,应立即停药 ,给予积极治疗。
汪波朱玉珍李秀清田亚男熊辉陈旭岩
关键词:葛根素急性血管内溶血副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通路的变化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红细胞L 精氨酸 (L Arg)转运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的变化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方法 选家兔 12只 ,分为两组 ,每组 6只 ,分别喂以高脂饮食(高脂组 )及普通饮食 (对照组 ) 6周 ,取静脉血浆测血脂水平。并测定红细胞的L Arg转运及NOS活性。结果  (1)高脂组动物血浆总胆固醇 (Total Chol)、甘油三脂 (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2 )高脂组动物红细胞L Arg最大转运速率 (Vmax)较对照组下降19 1% (P <0 0 1) ,NOS活性较对照组降低 42 4% (P <0 0 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时红细胞L 精氨酸的跨膜转运障碍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
汪波姚兴海张宝娓张钧华唐朝枢
关键词:L-精氨酸一氧化氮合酶动脉粥样硬化红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壁与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变化被引量:23
2002年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时主动脉与循环中红细胞L 精氨酸 (L Arg) /一氧化氮 (NO)系统变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喂养家兔 1 2只 ,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 (AS组 )和对照组 ,分别喂以高脂饮食和普通饮食 ,6周后取静脉血 ,并处死动物 ,测定主动脉和循环中红细胞L Arg转运 ,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及一氧化氮生成量。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平滑肌细胞L Arg/NOS/NO系统活性增强 ,而其内皮细胞NOS活性降低 ;循环中红细胞L Arg的跨膜转运速率和亲和力降低 ,其NOS活性下降。结论 循环中红细胞L Arg/NO系统变化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之一 。
张宝娓汪波姚兴海张永刚曹军张钧华唐朝枢
关键词:家兔主动脉壁红细胞L-精氨酸一氧化氮动脉粥样硬化
乌司他丁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抑制剂对于内毒素所致大鼠休克时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48只,分为两部分,每一部分24只,分为三组。其中第一部分设: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6);内毒素组(E组,n=10),尾静脉注射内毒素5mg/kg(lipopolysaccharide,LPSO55:B5);蛋白酶抑制剂组(U组,n=8),尾静脉给与LPS5mg/kg,同时分别给予腹腔注射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10万U/kg。第二部分三组给药方法相同,不取组织和血标本,仅观察2h血压及24h死亡率。第一部分三组动物2h采集血、尿标本及肺组织,分别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水平(丙二醛MDA和共轭二烯C-diense),测定动脉血气、血乳酸(Lactic acid)和内皮素(ET)水平、血浆肌酐(SCr)及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水平。结果U组血压低于C组〔(99.16±6.91vs120.5±3.41)mmHg〕(P<0.001)而高于E组〔(99.16±6.91vs75±4.16)mmHg〕(P<0.001);血气分析示PaO2U组高于E组〔(112.8±4.83vs82.8±4.03)mmHg〕(P<0.01);肺湿/干重U组明显低于E组(5.0±0.05vs5.41±0.06)(P<0.001);肺组织MPO活性,U组明显低于E组〔(119.40±11.32vs152.90±8.41)u/g.w.w〕(P<0.001),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U组较E组明显降低〔(MDA51.26±5.56vs73.95±4.62;C-diense7.59±0.84vs10.96±0.81)nmol/g.w.w〕(P<0.01);尿NAG与血浆肌酐水平U组明显低于E组分别为〔(122.56±14.33vs337.67±16.52)IU/L及(56.21±4.77vs115.67±5.95)μmol/L〕(P<0.001);血浆乳酸水平U组较E组降低〔(4.03±0.11vs5.90±0.14)mmol/L〕(P<0.001);血浆内皮素水平U组较E组降低〔(633.27±93.27vs948.23±103.45)pg/ml〕(P<0.05),U组大鼠死亡率有下降趋势。结论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内毒素所致休克大鼠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汪波熊辉李秀清高雨松田亚男陈旭岩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内毒素
纳洛酮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共44例,分为纳洛酮组与对照组,纳洛酮组每日静脉输注纳洛酮4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其余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观察血、尿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临床症状纳络酮组改善程度。结果临床症状纳洛酮组较对照组恢复稍快,但无统计学差异;纳洛酮组治疗后第1、3、5、7天血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尿淀粉酶水平于治疗后第1、5、7天及第2、3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恢复到正常水平较对照组提前;纳洛酮组CRP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开始有显著差别(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静脉应用纳洛酮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炎症恢复。
汪波熊辉陈旭岩李晓晶
关键词:纳洛酮淀粉酶
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变化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通过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一氧化氮 (NO)产生及主动脉左旋精氨酸 (L Arg)转运的变化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2只家兔分为高脂组及对照组 ,每组 6只 ,分别喂以高脂饮食及普通饮食 6周 ,取血测定血浆胆固醇 (T Chol)、甘油三酯 (TG)及低密度脂蛋白 (LDL)水平 ,测定血浆亚硝酸盐 (NO-2 )含量 ,测定主动脉孵育液中NO-2 含量及主动脉L Arg转运变化。结果  (1)高脂组T Chol、TG及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是 18.6倍、2 .4倍及 48.8倍 (P <0 .0 1) ;(2 )高脂组血浆NO-2 含量高于对照组约 2 0 0 % (P <0 .0 1)。主动脉孵育液NO-2 含量高于对照组 17% (P <0 .0 1) ;(3)高脂组主动脉L Arg转运低亲和力Vmax较对照组增加 9倍(P <0 .0 1) ,Km较对照组增加 1.8倍 (P <0 .0 1) ;(4)高脂组主动脉总的一氧化氮合酶 (tNOS)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强 ,比对照组高 73% ,诱导性合酶 (iNOS)比对照组高约 2 0 0 % ,原生型合酶 (cNOS)比对照组低 40 % (P <0 .0 1) ;(5 )血浆精氨酸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组织L Arg/NO系统功能紊乱 ,内皮源性cNOS活性明显降低 ,而非内皮源性的L Arg转运与iNOS活性显著增强 ;血管L
汪波张勇刚曹军张宝娓张钧华唐朝枢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L-精氨酸转运一氧化氮合酶主动脉一氧化氮
21例急性肾梗死患者的的诊治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急性肾梗死(ARI)的临床病例特点,为临床及早诊断ARI提供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我院诊断ARI的21例患者病历,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和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引起ARI的病因主要是心源性因素(42.8%);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腹痛(42.8%)和侧腹痛(33.3%);常见的化验检查异常是乳酸脱氢酶(LDH)升高(90.4%)、蛋白尿(71.4%)和血尿(52.3%)。从初诊到做CT确诊的时间(5.1±4.4)d,仅6例(28.5%)在最初就诊于急诊科即诊断ARI。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治疗和(或)溶栓治疗,全部患者出院时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ARI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依赖急诊科医生对ARI的认知。抗凝治疗和(或)溶栓治疗对患者均可获益。
熊辉汪波李秀清王逸群李晓晶田亚男冯莉莉
关键词:预后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的评价
2001年
评价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疗效。方法:用国产去甲万古霉素(万迅)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病人34例,每d总量1.2g,治疗平均10.2d,观察其症状、体征变化及细菌清除情况。结果:治愈29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临床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后细菌的总清除率为85.3%。结论:国产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属感染临床效果满意,且经济、安全。
汪波蒋红李秀清熊辉陈旭岩谭伟
关键词:去甲万古霉素药物治疗副作用
药物导致溶血性贫血18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药物诱发的溶血常骤然发病,并几乎可能发生在任何临床科室的正规治疗过程中;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能引起溶血的药物种类已发生变化,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提高对本组疾病的认识。本研究近20年来我院收治的诊断明确,可供分析的药物导致溶血性贫血(HA)18例。
李晓晶陈旭岩汪波武淑兰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药源性疾病药物种类
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其感染细菌分布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其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结果,探讨其用药经验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结果,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42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腹痛、肝区疼痛等;其中肝脓肿单发33例,2个或2个以上的多发肝脓肿9例。共培养致病菌36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22例,1例产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8例,7例产ESBLs;铜绿假单胞菌4例;屎肠球菌2例。临床好转或治愈40例,死亡2例。结论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多见,应根据致病菌分布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李晓晶汪波熊辉
关键词:肝脓肿糖尿病抗生素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