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廷栋

作品数:197 被引量:1,84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8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4篇天文地球
  • 6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3篇地质
  • 28篇岩石
  • 25篇岩石圈
  • 24篇青藏高原
  • 21篇青藏
  • 17篇锆石
  • 16篇深部
  • 12篇地质图
  • 12篇深部探测
  • 11篇矿产
  • 10篇地震
  • 9篇地学
  • 8篇地壳
  • 8篇地质制图
  • 8篇元古代
  • 8篇造山带
  • 7篇地球动力
  • 7篇地球动力学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机构

  • 188篇中国地质科学...
  • 2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6篇国土资源部
  • 1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0篇吉林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调查...
  • 8篇地质矿产部
  • 7篇国土资源部信...
  • 5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冶金地质...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青岛海洋地质...
  • 3篇宜昌地质矿产...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作者

  • 197篇李廷栋
  • 42篇耿树方
  • 36篇丁孝忠
  • 23篇肖庆辉
  • 22篇高锐
  • 20篇郑洪伟
  • 17篇肖序常
  • 17篇刘勇
  • 16篇董树文
  • 15篇刘燕学
  • 13篇范本贤
  • 13篇丁伟翠
  • 13篇张恒
  • 12篇邓晋福
  • 10篇邱瑞照
  • 9篇贺日政
  • 9篇陈宣华
  • 9篇吴功建
  • 9篇郑宁
  • 8篇高林志

传媒

  • 24篇中国地质
  • 12篇地质通报
  • 11篇地学前缘
  • 10篇地质论评
  • 9篇地球学报
  • 8篇地球科学
  • 7篇地质学报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科技导报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2008年亚...
  • 3篇“十五”重要...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国土资源科普...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学会...
  • 2篇中国东部和海...
  • 2篇亚洲大陆深部...

年份

  • 8篇2022
  • 7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13篇2013
  • 14篇2012
  • 14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1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
<正>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中国境内的西南部,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平均海拔高度为4.5—5km,是地球上时代最新的造山带。早在19世纪末叶,喜马拉雅山曾作为地壳均衡假说的起源地,该区发现了巨型的推覆构造,该区...
吴功建肖序常李廷栋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沉积体系与环境被引量:11
2017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沉积体系划分与沉积环境演化是新疆地区值得探讨的2个问题,其中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恢复古环境及油气有利相带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露头、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和湖泊三类体系的组合,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道、砂(砾)质漫滩等微相,河流-三角洲体系包含砂质和砂砾质辫状河,该体系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心滩、河漫滩、河漫湖、河漫沼泽等微相,湖泊体系以滨浅湖泥为主。此外,孢粉及C、O同位素分析显示,克拉玛依组上段所属时代为中三叠世,且盆地西北缘在三叠纪处于陆相环境。早—晚三叠世,盆地由干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逐渐转为潮湿温暖适宜植被生长的温带气候。
何苗张利伟刘勇李廷栋张武
关键词:微相孢粉古环境
湖南白马山龙潭超单元、瓦屋塘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4
2014年
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湖南白马山龙潭超单元2个样品和瓦屋塘花岗岩1个样品的锆石进行了内部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锆石SHRIMPU-Pb定年方法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测定。其中,白马山龙潭超单元2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样品分别给出了(215.9±1.9)Ma和(212.2±2.1)Ma的主体谐和年龄。同时还测得了一组较年轻的谐和年龄((201.0±2.8)Ma)和一组较老的锆石核部年龄(230.3~227.0Ma),表明研究区印支晚期存在多期花岗质岩浆的侵入活动。瓦屋塘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个样品给出了(217.7±1.8)Ma的谐和年龄。这2个岩体的形成进一步佐证了华南大陆印支晚期岩浆活动于210~225Ma,达到岩浆活动的峰期。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白马山和瓦屋塘岩体均为弱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具壳源型花岗岩的特征,形成于后碰撞期或碰撞晚期的构造环境,源于早元古代变质杂砂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这2个岩体形成于秦岭大别和松马2条印支期缝合带碰撞结束后的印支晚期伸展构造背景下,为热应力松弛阶段,板内挤压加厚的地壳减压熔融作用的产物。
李建华张岳桥徐先兵李海龙董树文李廷栋
关键词:锆石SHRIMPU-PB定年印支期花岗岩地壳伸展
东准噶尔地区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东准噶尔地区是古亚洲洋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与了解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键性地区,也是了解中亚造山带演化的重要窗口之一。目前,对于东准噶尔岩浆弧的构造属性、基底特征与俯冲极性等重要地质问题存在不同认识。关...
王军李廷栋耿树方
关键词:岩浆岩地球化学
中法地学合作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中法地学科技合作研究已经持续20年了,这是中国与外国地学合作研究时间最长、合作项目和参与人员最多、涉及地区与学科最广的一项合作研究,是中国和法国地学研究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并将在世界地球科学研究史上...
李廷栋
文献传递
湘南宜章地区辉绿岩、花岗斑岩、安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成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被引量:27
2012年
湘南宜章县长城岭地区广泛出露以辉绿岩、花岗斑岩为主的燕山早期岩体,而宜章平和地区主要分布安山岩体,其年龄和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分别用SHRIMP和LA-ICP-MS法测试了它们的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长城岭辉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53.7Ma±3.1Ma、227.0Ma±4.2Ma;长城岭花岗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53Ma±14Ma和231.58Ma±0.67Ma;平和安山岩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59Ma±14Ma和229.3Ma±7.6Ma,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为161Ma±1Ma,显示为燕山早期岩浆侵位和印支期基性岩浆底侵。锆石Lu-Hf同位素原位分析结果表明,εHf(t)值在正值和负值范围内变化,指示岩浆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长城岭花岗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年龄信息,认为花岗质岩石可能来源于中元古代基底的重熔。岩体岩浆很可能是由元古宙火成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的,并伴有年轻或新生幔源物质的加入,岩浆上升侵位的过程中发生了混合作用。
刘勇李廷栋肖庆辉耿树方王涛陈必河
关键词:安山岩辉绿岩花岗斑岩SHRIMP锆石U-PB年龄LA-ICP-MS锆石U-PB年龄
关于发展洋板块地质学的思考被引量:47
2019年
为揭示造山带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发展洋板块地质学,阐明大陆形成演化过程和动力来源,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地质学方法,对造山带俯冲增生杂岩带、蛇绿岩带等大洋岩石圈板块地质建造、结构构造进行系统研究,寻找俯冲带岛弧前弧火成岩组合;研究洋板块初始俯冲过程中,从前弧玄武岩到玻安岩、高镁安山岩,再到弧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熔岩的岩浆作用分阶段递进演变历史,以揭示洋盆向大陆转化的原始弧性质和前弧火成岩组合及洋陆转换过程,为建立和发展洋板块地质学奠定科学基础.
李廷栋肖庆辉潘桂棠潘桂棠陆松年丁孝忠
关键词:构造地质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隆升机制及其对大陆变形影响
肖序常李廷栋姚培毅陈炳蔚刘训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隆升机制及其对大陆变形影响”是地矿部“八五”重点基个项目(编号85-06-205)。首次编制了高原及邻区小比例尺早古生代一第三纪图,建立了一个新的一级生物古地理分区和全区小比例尺古生物分区图1/50...
关键词: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中国地质编图的先驱——黄汲清先生被引量:9
2004年
黄汲清先生历来也十分重视地质编图工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他不但多次强调地质编图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亲自组织、领导或指导了多项编图工作,主笔或领导制定了一些编图规范、编图技术方法等指导性文件。他1936年发表的《中国地质图着色及符号问题》,开创了统一中国地质图着色和符号使用的先河,对尔后60多年中国综合地质编图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59年他发表了《编制中国大地构造图的若干意见(节要)提出编制 1:10O 万大地构造图的原则、技术方法和图例制作,对指导中国大地构造图的编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对我国地质编图工作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不愧为中国综合地质编图的先驱。
李廷栋
关键词:地质图编制地质学地质矿产调查着色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量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利用布置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的305个临时宽频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前缘已经到达了羌塘地体中部之下,在俯冲前缘存在一个从地幔深处延伸至地表的大规模低速体。该低速体可能是由于印度岩石圈地幔前缘俯冲进入软流圈深处而引起地幔热扰动,造成深部软流圈地幔的热物质向上扩散而形成的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通道;该通道为青藏高原北部的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持续北向俯冲的结果。
郑洪伟李廷栋高锐贺日政
关键词:低速体层析成像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