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锐

作品数:439 被引量:2,589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2篇会议论文
  • 207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413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86篇地震
  • 146篇深地震
  • 127篇青藏高原
  • 124篇深地震反射
  • 118篇剖面
  • 98篇反射剖面
  • 97篇地震反射剖面
  • 97篇深地震反射剖...
  • 92篇地壳
  • 76篇岩石
  • 76篇青藏
  • 74篇岩石圈
  • 55篇北缘
  • 51篇深部
  • 49篇造山带
  • 45篇盆地
  • 43篇地震反射
  • 40篇东北缘
  • 40篇青藏高原东北...
  • 34篇山带

机构

  • 427篇中国地质科学...
  • 53篇国土资源部
  • 38篇中国地质大学...
  • 37篇中山大学
  • 36篇吉林大学
  • 25篇中国地震局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长春地质学院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国土资源实物...
  • 7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北京派特森科...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桂林理工大学
  • 4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439篇高锐
  • 128篇李秋生
  • 111篇王海燕
  • 103篇卢占武
  • 90篇李文辉
  • 77篇管烨
  • 64篇贺日政
  • 62篇熊小松
  • 54篇侯贺晟
  • 44篇李洪强
  • 41篇李朋武
  • 34篇张季生
  • 28篇郑洪伟
  • 25篇匡朝阳
  • 23篇李英康
  • 22篇董树文
  • 22篇李廷栋
  • 18篇卢德源
  • 17篇酆少英
  • 16篇叶卓

传媒

  • 49篇地球物理学报
  • 37篇地球学报
  • 2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5篇2014年中...
  • 14篇中国地球物理...
  • 12篇中国地质
  • 11篇地质科学
  • 11篇地质通报
  • 9篇地质论评
  • 9篇岩石学报
  • 8篇吉林大学学报...
  • 7篇地学前缘
  • 6篇地质学报
  • 5篇第二届深海研...
  • 4篇科学通报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2015中国...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22篇2015
  • 63篇2014
  • 21篇2013
  • 19篇2012
  • 29篇2011
  • 25篇2010
  • 31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26篇2006
  • 19篇2005
4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地震探测揭露的塔里木盆地深部结构、与周缘山系岩石圈尺度耦合关系及其对油气勘探的价值
大陆岩石圈变形明显地改变了地球上物质和生物的演化,也影响着油气资源的生成与保存.因而在岩石圈尺度揭示大陆为何变形、怎样变形是当今国际科学界最为关注的大陆动力学问题.特别是大陆内部盆地与山脉的岩石圈尺度耦合关系,记录着大陆...
高锐高弘李秋生管烨贺日政白金王海燕朱海华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深部结构油气勘探岩石圈大陆动力学
文献传递
大别山造山带深部地质初探被引量:10
1997年
大别山造山带之所以成为造山带研究热点,是因为出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以柯石英榴辉岩(见封3照片1)(Xu Z.Q.1987,Wang X.et al.1989.Okay et al.1989)和含金刚石榴辉岩(Xu S.T.et al.1992)为代表的超高压(UHP)
董树文吴宣志高锐卢德源李英康何义权汤加富曹奋杨侯明金黄德志
关键词:造山带深部地质
青藏高原形成与动力学过程的若干问题
<正>青藏高原的形成大致可认为是由若干地体拼合而成。各地体的拼合经历了“洋壳俯冲-陆陆碰撞-陆内俯冲”的过程,其间也可能发生过地壳增厚与隆起、侵蚀与剥失等作用。但是,真正的大陆碰撞发生在中始新世(45 Ma),印度与亚洲...
高锐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西段与东段岩石圈结构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其东段与西段的地貌以及新生代地表变形样式差异显著.在新生代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这一共同构造背景之下,引起祁连山东段和西段这些差异的深部原因尚不清晰.本文基于一条宽频密集台站观测剖面,利用P波速度结构约束下接收函数和面波频散的联合反演方法给出祁连山东段的壳内及岩石圈地幔结构.结合前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研究成果,对比祁连山东段和西段的岩石圈结构,探讨东、西段壳内变形方式的差异,从而揭示引起祁连山东西段这些差异背后的可能原因.东西段岩石圈结构的差异主要有:1)壳内低速层差异.在20~40 km的深度处,祁连西段(测线BB′)中地壳存在壳内低速物质(3.2~3.4 km·s^(-1)),而祁连东段(测线AA′)的中地壳并不存在低速层;2)岩石圈地幔差异.祁连西段的岩石圈地幔低速异常表现为分块的特征,而祁连东段的岩石圈地幔表现为比较统一的高速体.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祁连西段壳内强度相对软弱,地壳的缩短变形程度更大,表现为高海拔的山脉以及更厚的地壳,而祁连东段壳内变形及缩短程度相对较弱,表现为地势相对较平坦的临夏盆地和陇中盆地以及较薄的地壳厚度.东、西段壳内强度以及变形方式的差异可能与深部岩石圈地幔的结构相关.
李蕙琳黄兴富高锐高锐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结构联合反演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羌塘地体Moho变化——深地震反射大药量深井震源记录的揭示
<正>在SinoProbe-02专项项目资助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于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经过7个月的越冬施工,在青藏高原中部完成了一条横过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羌塘地体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探测实验。实验剖面南起色...
卢占武高锐熊小松李文辉邓攻
文献传递
基于地表一致性的粒子群与最大能量法剩余静校正
1.引言随着地震勘探区域地表条件的复杂化,静校正成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和难点。静校正问题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多极值特点,目前有许多种静校正技术,诸如相关法、最大叠加能量法等,但由于算法本身的局限性,无法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
朱海华高锐侯贺晟
青藏高原莫霍面研究20年综述
英霍面作为地球内部最接近地球表面的分界面,与地表观察结果紧密联系,莫霍面的发现是地震学对地球科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本文综述青藏高原莫霍面研究.
李秋生高锐管烨贺日政黄立言白金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震学深部构造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区深部结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被引量:8
2010年
青藏高原北部发育的大量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成因一直是个谜。利用布置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的305个临时宽频地震台站和固定地震台站记录到的9649个远震事件,共139021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层析成像反演研究。结果显示,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前缘已经到达了羌塘地体中部之下,在俯冲前缘存在一个从地幔深处延伸至地表的大规模低速体。该低速体可能是由于印度岩石圈地幔前缘俯冲进入软流圈深处而引起地幔热扰动,造成深部软流圈地幔的热物质向上扩散而形成的深部地幔物质上涌通道;该通道为青藏高原北部的新生代钾质、高钾质火山岩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因此,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火山岩可能是印度岩石圈地幔持续北向俯冲的结果。
郑洪伟李廷栋高锐贺日政
关键词:低速体层析成像
兴蒙造山带及邻区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2022年
兴蒙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作为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拼合而成,其经历了大陆裂解、洋盆扩张、洋壳俯冲消减和碰撞拼合造山等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为了利用壳幔结构约束造山带演化的深部过程,跨越华北地块北缘、松辽—锡林浩特地块、兴安地块以及索伦—西拉木伦缝合带和二连—贺根山缝合带,实施了一条520 km长的深地震测深剖面,获得了高质量的人工源大当量的宽角反射和折射地震资料,并采用地震动力学射线方法获得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1)研究区地壳平均速度为6.15~6.3 km·s^(-1),Pn波速度为7.8~8.2 km·s^(-1);(2)地壳厚度约为36.1~42.2 km,最厚位置(~42.2 km)对应地表大兴安岭主峰,说明大兴安岭在此位置存在山根;(3)地壳速度在1.5~6.8 km·s^(-1)范围内,认为在该区地壳内不存在洋壳物质;(4)主要断裂带或缝合带位于速度等值线变化剧烈的梯度带上;(5)速度结构显示研究区具有明显的横向分区和纵向分层的特点.地壳内速度剧烈变化特征表明兴蒙造山带的地壳物质组成不均匀,尤其中下地壳,速度等值线起伏剧烈.这种复杂的地壳速度结构应该与中生代以来多板块汇聚引发的多期区域性伸展和挤压作用有关.
王海燕李英康张晨光高锐高锐侯贺晟李文辉常畅符伟庞永香崔涛
关键词:兴蒙造山带深地震测深地壳速度结构
胶黄铁矿与碳酸盐结核——可能的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标志
董进高锐张世红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