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

作品数:252 被引量:925H指数:17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5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13篇专利

领域

  • 230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3篇肿瘤
  • 89篇皮瓣
  • 74篇缺损
  • 66篇术后
  • 46篇外科
  • 40篇穿支
  • 37篇手术
  • 35篇动脉
  • 33篇支皮瓣
  • 33篇穿支皮瓣
  • 31篇乳房
  • 28篇前外
  • 28篇股前外侧
  • 27篇术后缺损
  • 26篇口腔
  • 25篇头颈
  • 25篇腺癌
  • 23篇乳腺
  • 22篇乳腺癌
  • 21篇切除

机构

  • 242篇湖南省肿瘤医...
  • 4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3篇中南大学
  • 14篇中南大学湘雅...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南华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徐州仁慈医院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252篇周晓
  • 150篇李赞
  • 73篇喻建军
  • 66篇宋达疆
  • 64篇彭小伟
  • 59篇吕春柳
  • 59篇周波
  • 52篇陈杰
  • 39篇戴捷
  • 38篇章一新
  • 35篇黄文孝
  • 35篇彭文
  • 25篇彭翠娥
  • 19篇田皞
  • 19篇包荣华
  • 19篇杨丽嫦
  • 19篇魏威
  • 15篇左朝晖
  • 14篇欧延
  • 12篇瞿吉保

传媒

  • 17篇中国修复重建...
  • 14篇中国耳鼻咽喉...
  • 13篇中华整形外科...
  • 10篇现代肿瘤医学
  • 10篇中华耳鼻咽喉...
  • 10篇组织工程与重...
  • 8篇中国医师杂志
  • 8篇2014中华...
  • 7篇医学临床研究
  • 6篇中国普通外科...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5篇中国现代手术...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4篇中国美容整形...
  • 4篇肿瘤药学
  • 4篇第八届中国肿...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15篇2018
  • 34篇2017
  • 10篇2016
  • 18篇2015
  • 2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8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14篇2006
  • 14篇2005
  • 5篇2004
2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地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对2006.1~2012.3 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731 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31 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出血35例;皮瓣血管危象37 例,皮...
任春霞陈云芳戴捷周晓喻建军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口腔癌缺损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双侧乳房再造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双侧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对湖南省肿瘤医院4例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同期或二期,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行双侧乳房再造.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36.2±5.9)岁,范围31~53岁.结果 4例患者共切取8块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皮瓣长(15.1±0.4)cm、宽(12.6±0.3)cm、厚(4.3±0.5)cm,血管蒂长度为(12.6±0.3)cm,动脉管径为(1.8±0.2)mm,静脉管径为(2.1±0.4)mm.皮瓣平均重量为235 g(195~335 g).1例皮瓣出现脂肪液化,1例出现皮瓣供区脂肪液化,都经换药后顺利愈合,未见其他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患者自觉腹壁肌肉功能无影响.随访14~33个月,平均21.7个月,效果均较满意,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结论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是乳腺癌术后双侧乳房再造的理想方法之一.
宋达疆刘德权李赞周晓章一新冯光彭小伟周波吕春柳伍鹏唐园园
关键词:乳腺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
染色体外环状DNA调控肿瘤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2022年
真核生物细胞DNA绝大部分都包含在长链线性染色体中,此外,环状DNA分子同样广泛存在,例如线粒体DNA和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功能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eccD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有关。本文综述了eccDNA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耐药中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龙瀛任华益周晓
关键词:靶向治疗耐药性
探讨垂直侧前喉部分切除术术式的改良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累及前联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资料,其中T1bN0M05例;T2N0M04例,均行垂直侧前喉部分切除术改良术式。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发声及吞咽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拔管率为100%;6例术后出现面颈部皮下气肿,出院前均消失,无其他并发症。随访8个月-4年。结论合理选择最佳的术式,可使患者减轻痛苦,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
单振锋周晓李赞喻建军
关键词:喉肿瘤
乳腺癌术后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乳房再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即刻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游离移植行乳房再造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12月至2007年05月,对10例乳腺癌(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2例)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应用双蒂D IEP皮瓣Ⅰ期再造乳房。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常规化疗及放疗。【结果】全部皮瓣均成活,无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未见腹壁疝和腹壁膨出发生。再造乳房外形可,与健侧对称性可,弹性好,患者自我满意度高,对生活充满信心。【结论】乳腺癌术后Ⅰ期应用DIEP游离移植再造乳房,具有皮瓣血运良好、再造乳房外形满意、腹部供区并发症少,可同时达到腹壁整形的目的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一种理想方法之一。放化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李赞肖高明江勃年傅忠平周晓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
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放疗对血管内膜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术后放疗对犬下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人工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 犬16只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8)和放疗组(n=8),均行下腔静脉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置换术.放疗组于术后第2N行体外35 Gy放疗,对照组术后不予放疗.2N犬均于术后第8N采集标本,观察人工血管通畅率,并行HE染色、人工血管内膜厚度测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CD34免疫组化检测,计算人工血管内膜100μm内皮细胞数.结果 术后第8周,放疗组人工血管通畅率为100%(8/8),对照组为75%(6/8).放疗组各段人工血管内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近心端:(610.69±32.90)μm比(753.39+10.36)μm,中段:(530.51±32.14)μm比(636.55±20.23)μm,远心端:(544.52±41.99)μm比(710.39±30.92)μm,均P<0.01].放疗组各段人工血管内膜的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减低[近心端:(45.1±7.5)%比(56.3±7.8)%,中段:(29.2±4.1)%比(36.6±4.9)%,远心端:(33.8±5.5)%比(40.7±6.7)%,均P<0.05].2组人工血管内膜100μm内皮细胞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术置换后35 Gy体外放疗不影响移植人工血管通畅率,对内膜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覆盖亦无明显影响,但可抑制人工血管内膜增生和PCNA的表达.
舒畅袁丽琴陈阳希郭媛媛周晓罗明尧何昊
关键词:人工血管
环氧合酶-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肝癌HepG2裸小鼠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3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肿瘤,特别是与消化系统肿瘤形成的关系较为密切,而其抑制剂则具有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探讨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肝癌HepG2裸小鼠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肝癌细胞HepG2种植至裸鼠背侧皮下,4天后开始用塞来昔布治疗,58天后处死。观测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并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ntin-2,Ang-2)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结果:治疗组切除的移植瘤平均体积和质量分别是(709.11±108.53)mm3和(2.63±0.34)g,对照组分别为(1417.55±69.50)mm3和(5.32±0.98)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肿瘤增殖率为55.21%。②对照组COX-2、VEGF、bFGF、Ang-2的表达和MVD值分别是4.50±0.25、5.43±0.58、4.03±0.47、5.53±0.54和128.24±9.82,而在塞来昔布组分别是2.42±0.29、2.80±0.30、2.23±0.41、2.88±0.25和29.23±1.52。两组相比较,COX-2、VEGF、bFGF、Ang-2的表达和MVD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COX-2与VEGF、bFGF、Ang-2和MVD有明显的相关性(r分别为0.862、0.882、0.857,P分别<0.01)。结论:塞来昔布有效抑制了人肝癌细胞HepG2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和血管生成,其作用途径是抑制了COX-2的表达。
左朝晖黎祖荣周晓欧阳永忠周征宇曾亮
关键词:环氧合酶-2塞来昔布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小鼠
拥有高生存质量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的生活体验
本研究以11例拥有高生存质量的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Giorg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方法分析资料。研究发现该处于高生存质量乳腺癌术后乳房...
彭翠娥李赞周晓
肿瘤整形外科学的基本概念
肿瘤整形外科学(oncology plastic surgery)的产生是在肿瘤外科学和整形外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肿瘤综合治疗手段以及显微外科技术,充分尊重肿瘤患者对生命尊严、生活质量的需求,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周晓
关键词:生理功能生活质量
中国肿瘤整形外科的创立和推广
肿瘤整形外科学是肿瘤外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个融合肿瘤外科、整形外科、显微外科的理论和技术,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的基础上,以有计划的肿瘤根治性切除加一期修复重建为特征的外科交叉和边缘学科。本文回顾肿瘤整形外科学产...
周晓周波李赞王炜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