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达疆

作品数:175 被引量:835H指数:16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22篇皮瓣
  • 79篇穿支
  • 70篇支皮瓣
  • 70篇穿支皮瓣
  • 54篇缺损
  • 50篇乳房
  • 49篇动脉
  • 38篇肿瘤
  • 37篇术后
  • 34篇外科
  • 33篇乳腺
  • 28篇腹壁
  • 27篇乳腺癌
  • 27篇腺癌
  • 26篇乳房再造
  • 25篇游离皮瓣
  • 24篇动脉穿支
  • 24篇皮瓣移植
  • 24篇肌皮
  • 24篇肌皮瓣

机构

  • 137篇湖南省肿瘤医...
  • 6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7篇中南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南华大学
  • 5篇郴州市第一人...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杭州市第一人...
  • 2篇深圳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长沙市第四医...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2篇包头市肿瘤医...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75篇宋达疆
  • 123篇李赞
  • 87篇吕春柳
  • 86篇周波
  • 68篇彭小伟
  • 66篇周晓
  • 64篇章一新
  • 40篇彭文
  • 28篇唐举玉
  • 26篇彭翠娥
  • 20篇梁捷予
  • 17篇李康华
  • 17篇杨丽嫦
  • 16篇周燕舞
  • 15篇俞芳
  • 15篇欧延
  • 10篇谢松林
  • 9篇王聪杨
  • 9篇吴攀峰
  • 9篇冯光

传媒

  • 28篇中国修复重建...
  • 26篇中华整形外科...
  • 9篇中华显微外科...
  • 8篇中华烧伤杂志
  • 8篇中国美容整形...
  • 7篇中华耳鼻咽喉...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中华解剖与临...
  • 4篇中国实用护理...
  • 4篇组织工程与重...
  • 3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齐鲁护理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手...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第七届全国创...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5篇2023
  • 18篇2022
  • 14篇2021
  • 18篇2020
  • 12篇2019
  • 14篇2018
  • 40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5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0
  • 12篇2009
1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复杂性断指再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携带浅静脉的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在复杂性断指再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对8例复杂性断指采用携带浅静脉的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移位重建断指静脉回流,并一期修复创面。所有患指均有手背严重软组织缺损及节段性静脉缺损,指体血运障碍。离断手指的指固有动脉断端直接吻合,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上的皮下浅静脉与指背浅静脉吻合。皮瓣切取面积为8.0cm×3.0cm~13.0cm×8.0cm。结果术后所有断指、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6~24个月,平均8.3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携带浅静脉的骨间后动脉岛状皮瓣可同时修复手背创面并重建断指静脉回流,适用于伴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复杂性断指再植病例。
贾明宋达疆杨鹏侯春林唐亮曾赛华
关键词:外科皮瓣手损伤再植术骨间后动脉
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小儿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唐举玉梁捷予宋达疆俞芳卿黎明杜威王聪杨
游离下腹部皮瓣的分型及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下腹部游离皮瓣形式分类、制备策略及在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游离下腹部皮瓣移植即刻或延期乳房再造的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根据穿支实际情况制备以下4种形式的下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1)游离全段腹直肌肌皮瓣;(2)携带内侧或外侧部分腹直肌的游离腹直肌肌皮瓣;(3)携带中间部分腹直肌的游离腹直肌肌皮瓣;(4)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统计分析各类下腹部皮瓣的术中情况(皮瓣质量、血管蒂长度、制备时间等)、再造乳房外观及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共纳入181例乳腺癌患者,其中Ⅰ期111例,Ⅱ期70例,患者年龄(38.5±4.8)岁(25~64岁)。共制备197侧游离下腹部皮瓣。其中,制备游离全段腹直肌肌皮瓣12侧(6.1%),皮瓣质量为(355.8±16.4)g,血管蒂长度为(5.7±0.8)cm,制备时间为(37.4±2.5)min;携带内侧或外侧部分腹直肌的腹直肌肌皮瓣41侧(20.8%),皮瓣质量为(357.4±20.5)g,血管蒂长度为(6.9±0.6)cm,制备时间为(45.9±4.9)min;携带中间部分腹直肌的腹直肌肌皮瓣68侧(34.5%),皮瓣质量为(362.6±24.7)g,血管蒂长度为(7.2±0.3)cm,制备时间为(49.4±6.3)min;游离DIEP皮瓣76侧(38.6%),皮瓣质量为(368.4±24.0)g,血管蒂长度为(9.8±0.4)cm,制备时间为(49.7±3.1)min。3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急诊探查清除血肿,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12例患者术后6~24个月行脂肪注射局部修整。随访14~60个月,平均37.1个月,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再造乳房外形可,质地满意,无皮瓣挛缩变形;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明显影响;采用全段腹直肌肌皮瓣和游离DIEP皮瓣的患者各有1例发生轻度腹壁疝,二次手术加强腹直肌前鞘后缓解。结论下腹部穿支血管的位置、大小、来源以及血管蒂的解剖情况变化较为�
王蕾宋达疆李赞
关键词:腹直肌肌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游离皮瓣
创面修复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9年
随着中国创面流行病学的变化和人们对高质量创面愈合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重视对创面的系统诊疗。全国大规模的创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创面的主要病因学已经由创伤型转变为疾病型,需要创面治疗的人数在增加,创面的种类在增多,治疗难度也在加大。创面修复专业已向多学科协作转变,如烧伤科、骨科、显微外科、肿瘤整形科、血管外科、内分泌科、修复重建科、组织工程实验室等均参与其中。同时临床使用的修复方案、技术、设备、材料、药物等因需而生,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已成为近年来逐渐发展并不断成长的一个临床新兴学科。
冯光宋达疆章一新郁正亚佘恒张文龙姚丹杨义
关键词:创面修复
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意象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探讨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意向的影响,为乳腺癌个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抽取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个性化随访指导,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患者身体意象、生存质量和性调节的评分。结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和身体意象、性调节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测定(t=-23.422,P<0.013)、身体意象评分(t=-88.365,P<0.01)、性调节评分(t=-10.79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个案管理的个性化随访提高了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意像和性调节水平,值得推广。
彭翠娥李赞周波吕春柳周燕舞陈小兵彭小伟宋达疆
关键词:个案管理随访指导乳腺癌乳房重建身体意象
晚期乳腺癌合并肿瘤溃疡创口10例临床护理
2017年
目的:探讨10例晚期乳腺癌合并肿瘤溃疡创口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0例晚期乳腺癌合并胸壁溃疡创口患者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溃疡创口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0例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皮瓣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9 d。10例术后2 d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3~6分,术后1周NRS评分1~3分。结论:围术期护理及创口、心理护理对乳腺癌合并恶性肿瘤创口患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彭翠娥李赞周波吕春柳周燕舞彭小伟宋达疆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围术期护理
出院准备服务在口腔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对口腔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0 例口腔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 例。
彭翠娥李赞周晓周波吕春柳周燕舞彭小伟宋达疆李力蔡歆
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的解剖分类和在头颈重建领域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的解剖特点,以及在头颈重建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应用游离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移植修复的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12例,年龄31~69岁,平均50.2岁。其中舌癌39例,牙龈癌24例,口颊癌11例;T4N1M026例,T4N0M022例,T3N1M015例,T3N2M011例。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穿支血管蒂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甲状腺上静脉或颈内静脉吻合。术中记录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软组织缺损大小、游离股内侧皮瓣长、宽、厚以及血管蒂长度和血管蒂来源。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功能状态和供区恢复情况。结果口腔恶性肿瘤患者行肿瘤根治术后遗留的继发软组织缺损大小为4.0 cm×3.5 cm^9.0 cm×5.5 cm,全部应用游离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移植修复,皮瓣长(12.5±0.4)cm、宽(7.2±0.4)cm、厚(3.5±0.2)cm,血管蒂长度为(8.6±0.4)cm。所有病例中股内侧穿支恒定存在,具体血管蒂来源分为6类,股内侧肌和长收肌之间的股动脉蒂肌间隔穿支4例(5.4%),长收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6例(8.1%),股薄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16例(21.6%),股薄肌和大收肌之间的股深动脉蒂肌间隔动脉穿支9例(12.2%),大收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29例(39.2%),半膜肌的股深动脉蒂肌皮穿支10例(13.5%)。74例皮瓣全部存活,供区创面均直接闭合,随访12~36个月,皮瓣外观满意,吞咽、言语功能满意,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大腿功能未见明显影响。4例发生肿瘤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根治术并以带蒂胸大肌皮瓣转移修复后效果良好。结论股内侧嵌合穿支肌皮瓣组织量丰富,血管解剖恒定,可选择设计方案多,皮瓣供区损伤小,是头颈肿瘤术后重建的理想选择。
宋达疆彭文李赞周晓章一新彭小伟周波吕春柳伍鹏唐园园
关键词:股薄肌肌皮瓣
改良带蒂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复杂咽瘘缺损:九例经验总结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介绍改良带蒂胸肩峰动脉穿支(thoracoacromial artery perforator,TAAP)皮瓣用于复杂咽瘘缺损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5年9月,湖南省肿瘤医院应用改良带蒂TAAP皮瓣修复重建的9例复杂咽瘘缺损.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 ~ 72岁,咽瘘缺损面积范围自4.5 cm×2.5 cm至6.5 cm ×4.5 cm,TAAP皮瓣皮岛大小自7.0 cm ×4.0 cm至8.0 cm×5.0 cm;颈部皮肤软组织瘘口缺损大小自4.0 cm ×3.0 cm至6.0 cm ×4.0 cm,TAAP皮瓣皮岛大小自5.5 cm×3.5 cm至7.0 cm×5.0 cm.结果 9例皮瓣术后全部顺利成活,所有供区直接闭合,未见皮瓣血管危象和皮瓣坏死情况发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4d.术后钡餐造影显示下咽通畅,无狭窄和咽瘘复发.随访8~ 32个月,所有患者颈部外形良好,均恢复经口进食.皮瓣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胸大肌功能无损伤.结论 改良带蒂TAAP皮瓣适用于修复复杂咽瘘缺损合并颈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宋达疆章一新李赞喻建军周晓陈杰彭小伟周波吕春柳杨丽嫦彭文王旭
关键词:胸肩峰动脉外科皮瓣咽瘘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中与胸廓内血管吻合方式的选择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中,与受区胸廓内血管吻合方式的选择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游离DIEP皮瓣移植即刻或延期再造乳房的病例资料。所有皮瓣都只携带一侧腹壁下血管蒂,皮瓣4区远端全部去除,全部单纯选择胸廓内血管作为受区血管。根据皮瓣血管蒂和胸廓内血管的具体解剖情况选择相应的吻合方式,包括:(1)两端法;(2)近端1支法;(3)近端2支法;(4)近端主干及属支法;(5)远端1支法;(6)近端端侧吻合法。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乳房形态、乳腺癌有无复发,以及供区伤口愈合情况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38.7±3.5)岁,范围27~65岁,其中即刻乳房再造有109例,二期乳房再造99例,切取DIEP皮瓣质量为295~640 g,平均410 g,皮瓣长(23.9±0.8)cm、宽(12.2±0.5)cm、厚(4.3±0.4)cm,血管蒂长度为(10.9±0.3)cm,其中194例DIEP皮瓣血管蒂有2支伴行静脉,14例血管蒂有1支伴行静脉。173例有1支胸廓内静脉,35例有2支胸廓内静脉。血管吻合方法:采用两端法89例,近端1支法49例,近端2支法35例,近端主干及属支法25例,远端1支法7例,近端端侧吻合法3例。208例中有2例皮瓣术后坏死,包括1例两端法和1例近端1支法,原因分别为血管蒂扭转和静脉回流障碍,都予以直接去除坏死的皮瓣,1例采用假体置入再造乳房,另外1例受区直接闭合,其余206例皮瓣完全成活,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壁功能无影响。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平均22.6个月,1例发生脑转移,进一步接受内科治疗,未出现乳腺癌复发病例。结论根据DIEP皮瓣血管蒂和胸廓内血管的具体解剖情况灵活选择血管吻合方法,可以确�
宋达疆李赞周晓章一新周波吕春柳唐园园易亮罗振华
关键词:外科皮瓣动静脉吻合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