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燕敏

作品数:38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小鼠
  • 7篇毒性
  • 5篇织品
  • 5篇皮肤刺激
  • 5篇二乙氧基乙醇
  • 5篇纺织
  • 5篇纺织品
  • 4篇蛋白
  • 4篇致敏性
  • 4篇皮肤刺激性
  • 4篇风险评估
  • 4篇刺激性
  • 3篇动物
  • 3篇血乳
  • 3篇血乳酸
  • 3篇致突变
  • 3篇乳酸
  • 3篇生精
  • 3篇生精细胞
  • 3篇生精细胞凋亡

机构

  • 35篇北京市疾病预...
  • 1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国家食品安全...
  • 2篇北京市预防医...
  • 2篇国家粮食和物...
  • 1篇北京市卫生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蛋白质组...
  • 1篇北京中研同仁...

作者

  • 38篇聂燕敏
  • 25篇高珊
  • 23篇郑珊
  • 19篇马玲
  • 18篇李国君
  • 18篇齐丽娟
  • 13篇张维
  • 13篇杜宏举
  • 11篇敬海明
  • 10篇宁钧宇
  • 9篇张鹏
  • 9篇张楠
  • 8篇赵超英
  • 7篇童英
  • 7篇谭壮生
  • 7篇冯颖
  • 6篇高星
  • 6篇李子南
  • 4篇阎向东
  • 4篇刘建中

传媒

  • 22篇毒理学杂志
  • 4篇首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脉络丛组织中锰毒性差异蛋白的筛选、鉴定和GO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探讨锰对构成血-脑脊液屏障的脑脉络丛组织(choroidplexus,CP)的病理损伤作用及其差异表达蛋白,并对这些差异蛋白按其gene ontology(GO)注释进行细胞学组分、分子功能与生物学过程的分类分析。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1.5月龄)进行腹腔注射无水氯化锰(6 mg Mn/kg B.W)建立3个病程(30、90 d及90 d后无处理观察30 d)的锰中毒动物模型,分离其双侧侧脑室CP后,应用光镜与透射电镜观察锰所引起的CP病理形态学改变,同时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检出锰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结果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锰可引起CP上皮细胞发生不规则萎缩变小,微绒毛结构紊乱、缩短,胞浆内出现空泡,核质凝聚,线粒体结构破坏,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出现部分断裂或消失等,并且这些改变随病程发展表现为加重的趋势;2D-PAGE结合nano-LC-MS/MS的方法鉴定到了32个锰病程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其中有27个上调蛋白,5个下调蛋白。GO分类分析后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分布在线粒体、膜表面以及细胞质内,以结合、催化活性以及转运功能为主,参与代谢与转运等生物学过程。结论锰可引起CP的细胞及亚细胞结构发生病理性损伤并表现为一定的时效性,即便停止锰染毒上述损伤仍然进行性加重;同时,还可造成CP中特定功能蛋白质随病程进展发生上调或下调的变化,这些改变很可能是锰引起BCB结构损伤和功能失调的分子基础,其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
敬海明杨帆刘建中高文晖张拓赵超英马玲郑珊聂燕敏杜宏举张馨月原剑潘晨松蒲海李静魏开华李国君
关键词:脉络丛血-脑脊液屏障差异表达蛋白
番茄红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番茄红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剂量组动物分别灌胃给予0.37、3.67和11 mg/kg·BW的番茄红素,阴性对照组给予食用植物油,连续灌胃30 d后,对小鼠进行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足跖肿胀度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小鼠脾脏抗体生成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番茄红素能够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杜宏举郑珊马玲张鹏聂燕敏
关键词:番茄红素免疫功能小鼠
应用于纺织品中的纳米铜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别使用3D皮肤模型和皮肤致敏性替代法及传统动物实验研究纳米铜的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方法采用Epi Kutis 3D皮肤模型研究纳米铜的皮肤刺激性。皮肤致敏性替代法采用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Brd UELISA方法和LLNA:DA方法研究纳米铜的致敏性;同时根据GB/T 21604-2008和GB/T 21608-208化学品皮肤刺激性和致敏试验方法研究纳米铜应用液的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结果 3D皮肤模型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1%纳米铜应用液(69 mg/L)和0.25%纳米铜应用液(17.2 mg/L)ET50值均大于24 h,两者均无刺激性。纳米铜应用液(6.9 g/L)的ET50值为14.86 h(ET50值为12~24 h之间),刺激性属于非常温和。LLNA:Brd U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组小鼠耳肿胀、耳重、淋巴结重量和Brd U标记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纳米铜应用液刺激性为阴性。SI值为1.3<1.6,为致敏性阴性。LLNA:DA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铜组小鼠耳肿胀、耳重、淋巴结重量和ATP发光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纳米铜应用液刺激性为阴性。SI值为1.3<1.8,致敏性阴性。传统家兔皮肤刺激性和致敏性试验结果表明,6.9 g/L纳米铜应用液无刺激性。结论 3D皮肤模型皮肤刺激性试验和皮肤致敏性替代法与传统皮肤刺激性和致敏试验结果一致,可对本试验中纳米材料刺激性和致敏性做出较好评价。
齐丽娟张维郑珊聂燕敏张楠冯颖张文静李国君高珊
关键词:纳米铜致敏性刺激性
二乙氧基乙醇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中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二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2-EE)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中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以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生精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Wistar大鼠,分别给予剂量400、800和1200mg/kg的2-EE,连续灌胃7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末次染毒后第1和29天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观察不同剂量染毒后及自然恢复4周后生精细胞中Bax,CytC以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400、800和1200mg/kg染毒7d后,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中Bax,CytC以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以800mg/kg组最为明显。自然恢复4周后,生精细胞中Bax,CytC以及Caspase-3的表达基本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2-EE急性染毒可能通过影响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中Bax,CytC和Caspase-3的释放,调控生精细胞凋亡,与2-EE所致睾丸毒性的可恢复性高度相关。
聂燕敏高星马玲阎向东
关键词:二乙氧基乙醇生精细胞凋亡BAX细胞色素C
2-乙氧基乙醇生殖毒理学、健康危险度评价和管理
高星罗会英王瑞生贾娜聂燕敏王三虎王炳玲
该项目研究建立了2-乙氧基乙醇(2-EE)动物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生殖毒性(睾丸毒性、附睾毒性、精子毒性)及恢复性试验,以及细胞毒理、分子毒理、生殖毒理试验技术和方法,确定了生物接触标志物、生物效应标志物、生物易感性标...
关键词:
关键词:健康危险度生殖毒理学2-乙氧基乙醇
二乙氧基乙醇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中Bax、细胞色素C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2-EE)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中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以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生精细胞凋亡调控中的作用。 方法...
聂燕敏高星马玲阎向东
关键词:二乙氧基乙醇生精细胞凋亡BAX
26周短期致癌试验替代模型构建及硝酸镧致癌性评价
目的稀土元素镧(La)在一定剂量下已被证实具有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和细胞毒性等,但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相关的研究报道还非常有限。本研究拟应用人源性ras转基因小鼠CB6F1(+)(C57-ras转基因小鼠)及其同窝阴性鼠CB6...
敬海明李子南高珊杜宏举杨庆聂燕敏张鹏郑珊仝国辉齐丽娟张维宁钧宇李国君
关键词:慢性毒性
二乙氧基乙醇致大鼠睾丸毒性恢复性与生精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1.研究背景及目的: 二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2-EE),醇醚类化合物,无色无味,可燃,室温下呈液态,它既易溶于水,又易与乙醇、乙醚和液态酯等多种溶剂相混溶,故常作为工业涂料成膜剂被广泛应...
聂燕敏
关键词:二乙氧基乙醇生精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北京市某城区和张家口崇礼地区食品甲基对硫磷的暴露评估
2022年
目的预先评估北京某城区和张家口崇礼地区主要食品中甲基对硫磷(Methyl Parathion,MP)暴露水平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为2022北京冬奥会及北京市居民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提供部分参考依据。方法在对MP进行危害评估和限量标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北京市某城区和张家口崇礼地区2019~2020年现场采样调查数据,结合2018年北京市主要食品消费量调查数据,运用点评估的方法,评估MP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北京市某城区和张家口崇礼地区各类食品中MP总体平均含量为0.0018 mg/kg,总体超标率为0.86%。北京市居民通过主要食品摄入MP的平均暴露量为0.0247μg/kg·bw/d,低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0.003 mg/kg·bw。蔬菜、水果和粮谷类食品是膳食MP的主要暴露来源,按照GB 276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MP的残留限量标准进行评估,摄入这些食品的MP理论暴露量均未超过ADI。水果、蔬菜和粮谷类的推算关注阈值(LOC)在0.6~0.8 mg/kg之间,豆类的推算LOC在8.0~9.0 mg/kg之间,均大于国标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结论预评估结果提示,北京某城区和张家口崇礼地区主要食品MP暴露的健康风险总体处于可接受水平,暂可不予以优先关注。
韩高超张国艳敬海明韩逸陶李楠宋雁张磊罗菲刘钊李子南张文静齐丽娟杜宏举聂燕敏谭壮生宁钧宇高珊娄云李国君
关键词:甲基对硫磷风险评估
小鼠局部淋巴结分析试验噻唑蓝比色法实验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并初步制定小鼠局部淋巴结分析试验噻唑蓝比色法(LLNA-MTT法)评价化学品致敏性的判定标准。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对LLNA(MTT法)试验的3个关键因素各设3个水平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水平,并对小鼠淋巴结重量、淋巴细胞计数、吸光度值做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正交试验结果的最佳水平进行试验,2,4-二硝基氯代苯(DNCB)与对照组比较,小鼠淋巴结重量,淋巴细胞计数及吸光度值均增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激指数大于3,提示具有致敏性。结论初步制定了小鼠局部淋巴结分析试验评价皮肤变态反应的标准。
高珊马玲童英聂燕敏郑珊赵超英
关键词:噻唑蓝比色法致敏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