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庆峰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生物表面活性...
  • 3篇鼠李糖脂
  • 2篇单胞菌
  • 2篇油藏
  • 2篇原油
  • 2篇乳化
  • 2篇乳化能力
  • 2篇生物采油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内源微生物
  • 2篇微生物采油
  • 2篇假单胞菌
  • 2篇降解原油
  • 2篇发酵培养
  • 2篇采油
  • 1篇多样性
  • 1篇岩心
  • 1篇油藏条件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崔庆峰
  • 5篇俞理
  • 4篇董汉平
  • 2篇吴庆红
  • 2篇黄立新
  • 2篇黄立信
  • 1篇于登秀
  • 1篇代学成
  • 1篇王黎明
  • 1篇梁秀梅
  • 1篇黄英
  • 1篇刘娟
  • 1篇赵峰
  • 1篇韩斯琴
  • 1篇张红丽
  • 1篇徐春光
  • 1篇史荣久
  • 1篇许念
  • 1篇郑承纲
  • 1篇夏文杰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加工过程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源微生物长岩心激活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用800 cm长岩心驱替系统,对新疆油田某区块内源微生物驱油进行了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跟踪检测了模拟过程中微生物、营养物及代谢产物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长岩心不同位置的激活效果不同,大致分为富氧段、缺氧段和厌氧段三段。岩心不同位置的好氧菌菌数不同,富氧段菌数明显高于厌氧段。各取样点表面张力的变化没有规律,有升有降,表面张力从初始的57.7 mN/m降至最低值41.51 mN/m。驱出液中微生物、营养物和代谢产物的运移规律相似,随驱出体积的增加,菌数、总碳和总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激活后有益菌数量大幅增加,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得到有效抑制,最终提高采收率幅度达5.84%。内源微生物在油层条件下被有效激活,初步验证了内源微生物两步激活理论,表明内源微生物驱油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和发展前景。
于登飞董汉平俞理崔庆峰夏文杰于登秀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物理模拟内源微生物长岩心
高产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鼠李糖脂的降解原油菌株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2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及含有该菌的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
夏文杰董汉平俞理黄立新崔庆峰
文献传递
高矿化度油藏微生物分布特征
2009年
为了调查跃进油区油藏中的微生物分布状况,进而指导微生物采油技术研究。采用MPN三管法对五个油藏的23个油田采出水样品进行了六大类功能菌的检测工作。六大类功能菌分别为烃氧化菌(HOB)、厌氧发酵菌(FMB)、硝酸盐还原菌(NRB)、硫酸盐还原菌(SRB)、腐生菌(TGB)和产甲烷菌(PMB)。实验结果分析显示,油砂山、花土沟、尕斯油藏具有本源微生物激活潜力,七个泉、跃西油藏微生物含量少,不具备本源微生物激活的潜力。在23个水样中普遍存在六大类功能菌,用丰度值表示了各类微生物的在不同水样中的分布情况。
张红丽黄立信俞理董汉平吴庆红崔庆峰
关键词:高矿化度青海油田微生物分布
一株烃降解菌Rhodococcus ruber Z25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烃降解菌株Z25分离自大庆油田中新201区块采油污水样,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Rhodococcus Puber Z25.该菌株在20~45℃,0~5%盐的质量浓度下生长良好,适宜生长温度为30~40℃,最适盐的质量分数为2.5%.Rhodococcus rube rZ25菌株能以液体石蜡为唯一碳源生长并合成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48h,细菌生物量和糖脂产量分别为1.53g/L和13.22g/L.经气相色谱对Rhodococcus rube rZ25菌株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原油降解的全烃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好氧条件下优先降解石油中的轻烃组分,在厌氧条件下优先降解石油中的重烃组分.
郑承纲俞理吴庆红黄立信崔庆峰
关键词:石油污染环境修复烃降解菌RHODOCOCCUS生物表面活性剂薄层层析
高产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鼠李糖脂的降解原油菌株及其应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02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以及含有该菌的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
夏文杰董汉平俞理黄立新崔庆峰
内源微生物驱油激活配方筛选评价指标探讨被引量:20
2012年
通过室内摇瓶实验和岩心驱油实验,系统分析了油田内源微生物激活实验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包括激活内源菌总菌数、6类内源菌菌数,水相pH值、乙酸根离子质量分数、水相粘度、水相表面张力,油相粘度、密度,实验产出气体体积,油水乳化效果和岩心驱油提高采收率值等。不同激活实验结果表明:内源菌总菌数可增加3个数量级以上;有益内源菌菌数可增加2个数量级;水相中的乙酸根离子质量分数和水相粘度有所增加;实验中可以产出不同体积的气体,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油水乳化效果差异较为明显;岩心驱油提高采收率值为6%~9%;上述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一致,可以作为内源微生物驱激活配方筛选的评价指标参数。
代学成王红波许念刘娟崔庆峰
关键词:内源微生物提高采收率驱油技术
鼠李糖脂产生菌M7-6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的培养基优化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已筛选出的鼠李糖脂产生菌M7-6,在模拟油藏条件(温度、pH、矿化度及缺氧)下,对该菌株的激活剂配方进行了碳源、氮源、碳氮比(C/N)、无机盐等因素的优化,并考察了该菌株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的最佳接种量;利用厌氧发酵罐对菌株M7-6进行了扩大培养,评价菌M7-6的原位代谢活性及与其他微生物类群的竞争作用。结果表明:以甘油为碳源、硝酸盐为氮源、C/N为14.4∶1时,最利于菌株M7-6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生产鼠李糖脂,最小接种量为1%(体积分数)。在厌氧发酵罐中,菌株M7-6可以将培养体系的表面张力降至38.4 mN/m;并且体系中烃降解菌和产酸菌数量有所增加,而硫酸盐还原菌数逐渐减少。
郭超赵峰郑甜甜史荣久韩斯琴崔庆峰张颖
关键词:鼠李糖脂微生物采油
云南酸性土壤中度嗜酸链霉菌的多样性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酸性土壤环境里中度嗜酸链霉菌的多样性,调查其物种资源。【方法】用分散和差速离心法及选择性分离培养基从14份云南酸性土壤样品中分离到367株具有链霉菌培养特征的放线菌,并进行了颜色分群。从各颜色类群中选取代表菌株共97株,通过显微形态观察和pH梯度生长实验确定其中的中度嗜酸链霉菌。进一步从中筛选出16株中度嗜酸链霉菌代表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基因组DNA-DNA相关性数据。【结果】分离菌株归为12同的颜色类群,其中80%属于中度嗜酸链霉菌,其代表菌株在系统发育树上形成了8个距离较远且与已知种不同的进化分枝,可能代表链霉菌属内至少8个不同的新基因种。【结论】用以上方法筛选出的中度嗜酸链霉菌可归为8个不同于已知种的进化群,说明云南酸性土壤含有丰富多样的中度嗜酸链霉菌新物种。
徐春光梁秀梅黄英王黎明崔庆峰
关键词: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