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乃兴

作品数:348 被引量:1,578H指数:2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区域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1篇期刊文章
  • 42篇专利
  • 3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4篇农业科学
  • 6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8篇生物学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9篇茶树
  • 48篇乌龙茶
  • 44篇茉莉
  • 41篇基因
  • 36篇香气
  • 34篇茶叶
  • 26篇白茶
  • 22篇性状
  • 22篇种质
  • 20篇茉莉花
  • 19篇种质资源
  • 18篇胁迫
  • 17篇转录
  • 16篇茶树品种
  • 11篇香气成分
  • 10篇克隆
  • 10篇氨基酸
  • 9篇单瓣
  • 9篇单瓣茉莉
  • 8篇生化成分

机构

  • 303篇福建农林大学
  • 74篇福建省农业科...
  • 26篇武夷学院
  • 20篇福建中医药大...
  • 11篇福建省产品质...
  • 10篇福建出入境检...
  • 9篇福州海关技术...
  • 5篇宁德师范学院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杭州艺福堂茶...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信阳农林学院
  • 3篇福建商学院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福州大学
  • 2篇湖南农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福建春伦茶业...
  • 2篇泉州出入境检...

作者

  • 348篇叶乃兴
  • 75篇杨江帆
  • 68篇郑德勇
  • 56篇王鹏杰
  • 38篇金珊
  • 29篇郭吉春
  • 25篇陈桂信
  • 24篇叶小辉
  • 23篇赵峰
  • 21篇杨如兴
  • 21篇陈丹
  • 20篇张丹丹
  • 18篇陈玉森
  • 17篇何孝延
  • 16篇王振康
  • 13篇郑乃辉
  • 12篇杨广
  • 11篇岳川
  • 11篇张文锦
  • 11篇邬龄盛

传媒

  • 56篇福建茶叶
  • 25篇茶叶科学技术
  • 23篇茶叶科学
  • 19篇福建农林大学...
  • 15篇福建农业学报
  • 13篇西北植物学报
  • 13篇茶叶学报
  • 10篇南方农业学报
  • 9篇应用与环境生...
  • 8篇中国茶叶
  • 7篇园艺学报
  • 6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4篇食品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亚热带农业研...
  • 3篇武夷学院学报
  • 3篇第十五届中国...

年份

  • 13篇2023
  • 26篇2022
  • 26篇2021
  • 13篇2020
  • 24篇2019
  • 21篇2018
  • 24篇2017
  • 24篇2016
  • 16篇2015
  • 14篇2014
  • 29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3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茶树果实的特性、功能成分与利用被引量:12
2011年
在阐明茶树果实的结实特性、化学特性以及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茶籽皂素的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茶树果实中的茶籽油(脂肪酸)、茶籽皂素、茶籽蛋白、茶籽多糖、黄酮苷等功能成分在食品、化工、医药、养殖业等方面的利用现状。
叶乃兴常玉玺郑德勇孙伟铭
关键词:茶树果实茶籽油脂肪酸茶皂素
基于PTR-TOF-MS与GC-MS技术的武夷水仙和武夷肉桂香气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采用质子传递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Proton Transfer Reac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PTR-TOFMS)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对不同品种武夷岩茶(水仙、肉桂)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夷水仙以反式橙花叔醇、(E,E)-2,4-庚二烯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为主;武夷肉桂是反式橙花叔醇、α-法尼烯、苯甲醛为主,且在武夷山肉桂中存在高浓度的m/z 207、223、281、291几个未知化合物。2种分析技术所检测到的香气成分和相对含量比例差异显著,两者各有优劣,相互补充,联合分析更加完整,更有利于准确地进行香气分析,同时发现PTR-TOF-MS法更能真实地反映茶叶香气的完整信息。
邱晓红张丹丹韦航郑德勇李小晶林燕萍叶乃兴
关键词:武夷岩茶香气成分
红蓝光对茉莉花香气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茉莉花茶在窨制过程中,通过吸附茉莉花散发的香气而形成其独特的香气品质,茉莉花的香气质量直接决定着茉莉花茶的品质.以双瓣茉莉花为供试材料,以白光为对照组,设置红光、蓝光为处理组,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技术分析茉莉花开放过程中香气成分,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茉莉花主要香气成分是酯类、醇类、萜烯类化合物.红光和蓝光处理对茉莉花香气成分主要的类型无影响,其中红光可显著增加香气化合物的含量,而蓝光会抑制香气化合物的积累,红光和蓝光均可使一些化合物的释放高峰期提前.经过红光和蓝光分别处理后,茉莉花主要发生变化的香气物质包括水杨酸甲酯、乙酸苄酯、α-法呢烯、芳樟醇等化合物,且红光处理与蓝光处理相比较,前者的香气化合物含量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后者.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萜类合成途径中相关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红光作用下均呈上升趋势,而在蓝光作用下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各异;苯丙烷类合成限速酶基因JsPAL在红光作用下表达量略有上升,而蓝光下,前期表达量下降后期上升,JsSAMT基因在红光和蓝光作用下均上调,但在红光中表现更显著.本研究从物质水平和分子水平分析红蓝光对茉莉花开放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影响,可为茉莉花中香气物质的形成机理和开发利用等研究奠定基础.(图5表2参32)
陈笛陈雪津郭永春王鹏杰陈桂信叶乃兴
关键词:茉莉花光质香气成分
茶末对蛋鸡产蛋水平及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试验研究茶末对蛋鸡产蛋水平以及繁殖能力的影响。将290日龄尤溪麻油鸡种鸡24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20只(每个组做3个重复)。在每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0.5%、1.0%、2.0%的茶末,试验周期为50d。结果显示;1.0%茶末的添加量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影响极显著,0.5%和2.0%的茶末添加量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极显著,对繁殖能力影响不显著,同时茶末添加量不影响蛋鸡健雏率。在尤溪麻油鸡日粮中添加茶末可有效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茶末,能提高生产效益,具有经济价值。
吴慧敏杨江帆叶乃兴
关键词:蛋鸡产蛋性能繁殖能力
茶树新品种-茗科1号
郭吉春叶乃兴张文锦何孝延杨如兴黄修岩
茗科1号(又名金观音)系1978至1999年选配铁观音为母本,黄金桂为父本人工杂交,经单株选育而成。该品种主要特征特性趋向母本,超亲优势强。无性系,灌木型,叶叶类,早生种。产量高,比父母本分别平均增产3成与7成。开采期比...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品种乌龙茶栽培
福建苦茶资源不同叶位儿茶素及嘌呤生物碱组分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以福建安溪、云霄和大田苦茶资源为研究对象,‘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PLC-MS/MS)测定了茶树春梢不同叶位的儿茶素组分和嘌呤生物碱组分含量。结果表明:福建安溪、云霄和大田苦茶含有特异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和苦茶碱(TC),其中云霄苦茶和大田苦茶的TC含量大于30 mg·g^(-1),属于高苦茶碱茶树种质,云霄苦茶的嘌呤生物碱总量大于70 mg·g^(-1),属于高嘌呤生物碱茶树种质;对照种福鼎大白茶不含TC,仅在第一叶中检出EGCG3"Me(含量为3.07 mg·g^(-1))。参试苦茶资源的儿茶素总量在茶树新梢上的分布是随着叶位的增加,其含量先增加再减少,在第三、第四叶位达到最大值,嘌呤生物碱含量与鲜叶成熟度呈负相关关系。不同叶位的EGCG3"Me和TC含量差异显著,安溪苦茶和云霄苦茶的EGCG3"Me和TC含量随叶位增加呈递增,而在大田苦茶中的变化规律不明显;3份苦茶资源春梢第三、第四叶的EGCG3"Me含量均大于10mg·g^(-1),本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挖掘,苦茶资源的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曾珊珊陈潇敏邵淑贤廖龙华吴文晞赵峰叶乃兴
关键词:茶树叶位
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分析
从中国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及其系谱分析表明:以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茶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分别占全国育成品种总数的19.7%和43.9%,以铁观音和黄棪遗传基础为核心的衍生品种,占全国和省级乌龙茶新品种总数的52.6%...
叶乃兴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骨干亲本系谱分析
文献传递
3种纸浆填料柱层析脱咖啡因的初步研究
以杉木浆、竹浆、松木浆纸板为原料制备纤维素,研究其对儿茶素类及咖啡因选择性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经纤维素吸附后,大部分的咖啡因保留在溶液中,只有少量被木质纤维吸附,达到初步脱咖啡因的效果;吸附后的纤维素经90%乙醇洗脱,可...
郑德勇叶乃兴林春华林行云郑琼花杨江帆
关键词:纤维素儿茶素类
福建秃房野生茶种质资源新纪录及其子房微形态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云霄、诏安野生茶种质资源子房微形态,为福建特色茶树种质资源的发掘、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29份野生茶种质资源的子房微形态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福建云霄县和诏安县的野生茶种质资源分为秃房资源和茸房资源2种类型,其中子房茸毛少、极少和秃房种质占72.4%,茸房种质子房茸毛密度存在差异且茸毛主要分布在子房上部;子房外壁纹饰分为凹陷型、平展型和凸起型3种类型,云霄种质子房外壁纹饰多为凹陷型,诏安种质子房外壁纹饰多为平展型。【结论】福建首次发现野生秃房茶树群体种质资源,该群体的茶树子房微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且云霄、诏安野生茶种质资源子房外壁纹饰地域差异明显。
王泽涵于文涛樊晓静方德音蔡捷英王元勋叶乃兴
关键词: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微形态
茶树净光合速率的遗传分析被引量:7
1990年
以亲本“凤凰水仙”(母本)、“福鼎大白茶”(父本)及其杂交后代 F_1为供试材料,测定了秋梢成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通过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属于数量性状的遗传,受微效多基因控制,且主要受核基因组控制。根据亲子代方差分析,净光合速率的广义遗传率为0.4154—0.7212,预期遗传进度为1.90—3.04μmol CO_2·m^(-2)·s^(-1);根据 F_1代株系间的方差分析,其广义遗传率为0.5945,遗传变异系数为22.97%,预期遗传进度为2.25μmol CO_2·m^(-2)·s^(-1)。
叶乃兴陈兴琰陈国本王建国
关键词:茶树净光合速率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