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德勇

作品数:137 被引量:795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31篇化学工程
  • 3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理学
  • 6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4篇茶叶
  • 13篇白茶
  • 13篇茶籽
  • 11篇香气
  • 9篇制样
  • 9篇色谱
  • 9篇相色谱
  • 9篇感官
  • 9篇茶叶产品
  • 8篇多糖
  • 8篇乌龙茶
  • 7篇油脂
  • 6篇滋味
  • 6篇活性
  • 6篇茶酒
  • 5篇电子鼻
  • 5篇电子舌
  • 5篇儿茶素
  • 4篇单糖
  • 4篇营养保健

机构

  • 126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武夷学院
  • 9篇福建林学院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 4篇杭州艺福堂茶...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出入境检...
  • 2篇福建商学院
  • 1篇福建省林业科...
  • 1篇福州大学
  • 1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国家质检总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茶叶股份...
  • 1篇泉州出入境检...

作者

  • 137篇郑德勇
  • 68篇叶乃兴
  • 42篇杨江帆
  • 19篇卢泽湘
  • 17篇赵峰
  • 14篇叶小辉
  • 13篇张丹丹
  • 10篇黄彪
  • 10篇常玉玺
  • 7篇张慧
  • 7篇屈艳勤
  • 6篇王芳
  • 6篇李昱鼎
  • 6篇郑月梅
  • 5篇林庆良
  • 5篇金珊
  • 5篇王丽
  • 5篇凌宏有
  • 5篇陈礼辉
  • 5篇陈清松

传媒

  • 12篇福建林学院学...
  • 7篇林产化学与工...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5篇茶叶科学
  • 4篇福建茶叶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4篇武夷学院学报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3篇生物质化学工...
  • 3篇茶叶学报
  • 3篇第十五届中国...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茶叶科学技术
  • 2篇广州化工
  • 2篇林业经济问题
  • 2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2篇2014
  • 1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州消费者为例被引量:4
2009年
以福州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的感官品质、价格合理性、购买便利性、广告,以及"消费者对自我形象的态度、对风险厌恶程度"都对福建乌龙茶的品牌忠诚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相关群体的重视程度"呈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消费者对时间的重视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林春桃苏宝财叶乃兴郑德勇
关键词:福建乌龙茶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加入WTO与福建省松脂产业改革被引量:1
2001年
加入WTO将给福建省松脂产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本文针对目前福建省松脂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振兴松脂产业 。
李于雄郑德勇
关键词:WTO松脂产业
6种金属盐对茶黄素染色棉布效果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以三氯化铁、硝酸铝、四氯化钛、氯化锂、氯化镍、氯化钴等6种金属盐作为媒染剂,研究茶黄素在棉织布上的媒染性能,通过染色棉布的色深K/S值、褪色牢度及其力学性能变化,确定媒染剂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和染色pH等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除氯化锂外其他5种金属盐均在不同程度上优化茶黄素的染色效果,优化媒染条件:氯化钴浓度6 g/L、温度30℃、时间80 min和pH 5;硝酸铝浓度1 g/L、温度50℃、时间30 min和pH10;氯化镍浓度4 g/L、温度80℃、时间80 min和pH5;四氯化钛浓度4 g/L、温度40℃、时间80 min和pH10;三氯化铁浓度1 g/L、温度80℃、时间80 min和pH7。此外,金属盐作为媒染剂媒染样品的强度及韧性均有一定的提升。
何焱董梦娇陈友泽庄心群郑德勇
关键词:茶黄素金属盐棉布K/S值力学性能
SO42-/ZrO2固体酸制备和催化双戊烯合成对伞花烃的研究
双戊烯是合成松油醇和樟脑等松节油深加工过程的副产物,可通过脱氢反应制备对伞花烃,极大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采用比表面分析仪、XRD、FT-IR和热分析仪等技术表征了SO42-/ZrO2固体酸的物理化学性质,考察了...
梁慧明卢泽湘沈权辉郑梅琴郑德勇
植物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被引量:57
2004年
植物抗氧化剂及其有关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植物多酚、酚酸类化合物、维生素、活性多糖、酶、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类型 ,在生物体内通过电子转移、络合金属离子、联合抗氧化作用和影响基因表达等机理起作用 ,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方面将有广泛应用。提出应在原料筛选、提取分离方法的创新 。
郑德勇安鑫南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植物多酚活性多糖
一种蜂蜜茶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蜂蜜茶醋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蜂蜜茶醋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茶粉、制备浸泡茶酒、制备蜂蜜茶汤混合液、活化酵母、制备发酵茶酒、制备蜂蜜茶醋饮料。采用本方法制得的蜂蜜茶醋,能有效提高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完全改善...
叶乃兴李昱鼎郑德勇陈兴煌杨江帆
一种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茶酒及其制备方法。竹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竹、茶的超声提取液与糯米混合发酵,对发酵后的滤渣通过高度蒸馏酒或酿造酒浸提,将发酵液、浸提液进行调配而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充分利用了竹、茶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保留...
叶乃兴李昱鼎郑德勇陈兴煌杨江帆
文献传递
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产地红茶代谢产物比较分析被引量:15
2022年
为探究红茶代谢产物的产地差异,本实验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的广泛靶向代谢组测定方法,对福建省福安市和尤溪县产红茶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福安红茶以"醇和"的滋味特征为主,尤溪红茶以"甘醇"的滋味特征为主。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两地的红茶中鉴定出黄酮、酚酸类、脂质、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共937种代谢物,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可以显著区分不同产地红茶,并鉴定出410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尤溪红茶中有291种差异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高于福安红茶,其中紫云英苷、表儿茶素(EC)、L-谷氨酰胺、L-天冬氨酸、L-赖氨酸、L-色氨酸、L-谷氨酸、绿原酸、苯乙胺和牡荆素-2’’-O-鼠李糖苷等差异代谢产物对于两地红茶的不同滋味品质形成可能具有重要贡献。代谢通路分析发现,两地红茶的氨基酸和黄酮类物质代谢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形成两地红茶滋味品质差异的原因。研究为茶叶产地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林洁鑫王鹏杰金珊叶乃兴黄建锋颜廷宇郑德勇杨江帆
关键词:红茶代谢组学滋味
基于游离氨基酸组分的白茶滋味品质研究被引量:35
2016年
为研究游离氨基酸组分对白茶滋味品质的影响及通过氨基酸组分实现白茶品类的判别,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白茶主产区46个白茶试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白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6.19~51.00mg·g^(-1),平均含量为39.36mg·g^(-1),不同品类白茶氨基酸总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贡眉(45.78±8.39)mg·g^(-1)、白毫银针(38.15±6.12)mg·g^(-1)和白牡丹(34.01±9.16)mg·g^(-1)。2白茶的茶氨酸含量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2.90%,是构成白茶鲜爽味的主要组分;脯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是白毫银针甜味的贡献物质之一;亮氨酸、组氨酸和蛋氨酸对其苦味具有一定的影响;脯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丙氨酸是贡眉甜味的贡献物质之一;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对其苦味具有一定的贡献;谷氨酸可能是白毫银针与贡眉鲜酸味物质的主要贡献氨基酸。3在基于游离氨基酸组分白茶不同品类分析中,对品类判别的回判正确率均达到100%,采用该模型对27个市售样品分别进行预测,3种白茶的品类判别正确率分别为100%、88.89%、88.89%。白茶中的氨基酸构成依据品类的不同存在各自的典型特征;依据茶汤中4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结合PCA和LDA分析法能够实现对白茶品类的高准确率判别。
张丹丹叶小辉赵峰王丹红危赛明郑德勇叶乃兴
关键词:白茶滋味
气流循环脂肪基吸收茉莉花芳香物质制备香脂和香露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流循环脂肪基吸收茉莉花芳香物质制备香脂和香露的方法:取茉莉花蕾铺放于释香容器中,自然吐香;由气流循环泵送来的含湿气流携带茉莉花芳香物质,经管道引入气流脱水器,气流中的大部分水分和少量芳香物质冷凝成混合液体,得...
郑德勇董梦娇叶乃兴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