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
- 作品数:325 被引量:2,538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近期8级大地震的余震活动特征分析
- 统计研究发现,大地震后短期内强余震活动密集,极易引起次生灾害,震后强余震的快速趋势判定直接关系着救援工作的开展,是现场震情预报的工作重点,本文对大震后一个月内余震序列的时间、空间、强度三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在如何快速估计...
- 史海霞刘杰薛艳
- 关键词:强余震余震活动
- 文献传递
- 川滇地区中小震重新定位与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研究被引量:30
- 2008年
- 通过震源与速度结构联合反演,利用2000年4月至2006年3月云南和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给出的P波初至走时资料,确定了川滇地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同时获得了川滇地区6 642次中小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表明:①川滇地区地震震源平均深度随震级增大而加深的特征明显,地震震级越大,震源深度越深,但震源下界不超过25 km;②在瑞丽-龙陵、丽江-小金河以及龙门山等断裂带以西地区,震源深度偏浅,大多在15 km以上,15 km深度以下地震稀少;③川滇地区中小地震分布具有与强震相同的地壳深部介质背景,震源大多分布于正、负异常过渡区的速度相对较高一侧,而其下方主要为低速异常分布。
- 马宏生张国民周龙泉刘杰邵志刚夏红
- 关键词:联合反演
- 大凉山次级块体内强震发生的构造特征与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对周边断层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4年
- 2014年8月3日,在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该地震位于巴颜喀拉块体、川滇块体与华南块体三者之间的以挤压和左旋走滑为主要活动特征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该次级块体吸收了来自川滇块体和巴颜喀拉块体的挤压作用,主要以各边界断裂带的挤压作用和内部大凉山断裂带、峨边断裂带等NNW向的左旋走滑次级断裂为主要特征;在历史上大凉山次级块体边界上以7级以上强震活动为主要特征,而在次级块体内部则以5级地震频繁活动为主。2014年鲁甸MS6.5地震发生在逆冲走滑断裂带内部的NNW向左旋走滑断裂上,该地震主要受到了发生在小江断裂带上的1733年M7和则木河断裂带上的1850年M 7强震的影响,这两次地震对2014年鲁甸MS6.5地震有促进作用,而2014年鲁甸6.5级地震促进了2014年10月1日越西5.0级地震的发生,此外鲁甸地震对大凉山断裂带北段、峨边断裂带、昭通-鲁甸断裂带东段以及则木河断裂带南段有一定的库仑应力增强作用。
- 程佳刘杰徐锡伟甘卫军
- 关键词:强震活动应力触发地震危险性
- 不同居民燃煤炉具大气污染物排放差异性及减排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为探究不同类型炉具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差异,本研究选择5种常见的新式居民燃煤炉具(方型煤炉具、折流换热炉具、炕暖炊一体化炉具、气化正烧及气化反烧炉具)在实验室内进行模拟燃烧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监测,定量评估不同炉具的环境效果,识别污染排放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原因,从而提出炉具研发设计等污染减排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1)不同炉具大气污染物排放差异较大,炕暖炊一体的炉具污染排放强度最大,3种大气污染物(SO2、NOx和颗粒物)的排放强度为2.9 kg·t-1,是平均值的1.6倍;应用方型煤技术的炉具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最低,是平均值的65%.(2)不同炉具在不同燃烧阶段其气态污染物排放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和特征.旺火阶段方型煤炉具NOx排放浓度为0.49mg·m^-3,相较于其他类型炉具降低了45%~72%;气化反烧炉具的SO2排放浓度为1.38mg·m^-3,相较于其他类型炉具最高降低了28%.(3)影响炉具大气污染物排放因素包括应用技术及燃烧类型,采用方型煤及气化反烧技术的炉具环境效益较好,但两类炉具的经济成本分别达到2.0万元和1.8万元,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炉具.(4)考虑不同炉具污染排放差异,建议采取差异化的经济政策和严格的排放和产品标准,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炉具,降低燃煤炉具大气污染物排放.
- 张熠晨薛陈利刘杰钟连红钟连红
- 关键词:大气污染排放因子污染控制对策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在机房监控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机房的视频监控正在快速普及,传统的刷卡、登记等方式进出核心机房繁琐、程序复杂以及无法及时确定人员信息,迫切需要一种非接触、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以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自动化识别、实时确定进出机房的人员信息,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最佳选择。采用快速人脸检测技术可以从监控视频图像中实时查找人脸,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快速身份识别。基于深度学习人脸识别技术设计了一套实时监控系统,系统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就会利用安装在机房内的云台摄像机获取室内的监控视频片段,之后将视频片段处理成每一帧图像由人脸识别服务端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机房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并确认人员信息,节省了取卡、刷门禁卡时间,疫情期间减少了指纹的接触,解决了传统手动开门禁锁、刷门禁卡以及指纹解锁等方式的不足,具有强大的应用前景。
- 刘杰姜鑫丁艳青吴峥
- 关键词:人脸识别监控系统
- 耦合应力释放模型的原理及应用被引量:8
- 1998年
- 在Vere-Jones提出的应力释放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耦合应力释放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的历史地震目录中.采用AIC判别准则,将该模型所得结果与原有的应力释放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 刘杰DavidVere-Jones马丽石耀霖庄建仓
- 关键词:耦合应力
- 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大震活动状态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在定性分析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和大三角地区(我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使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其周期成分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应用Nowcasting方法对各研究区域当前大震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①全球大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年,8.5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91.2004年开始的大震活跃时段可能仍将持续,发生8.5级以上地震危险性较大.②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年,其大震活动起伏特征与全球大体一致,8.5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91.2010年开始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持续时间尚短,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③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33.1年,反映了该区8.0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8.0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46.2004年开始的活跃时段可能趋于结束,未来10年左右该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④大三角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23.4年,发生7.8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72.2001年以来该区7.8级以上地震活跃,其活动状态与20世纪前50年类似.23.4年的周期成分反映了20世纪前50年7.8级以上地震活动韵律特征.2015年兴都库什7.8级地震后,该区可能进入了7.8级以上地震相对平静时段,该时段可能持续7~12年,未来几年存在发生7.8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危险性较小.
- 薛艳刘杰姜祥华
- 关键词:地震活动周期
- 2013年震情述评被引量:1
- 2014年
-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3次(表1),其中包括1次8级以上地震,即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8.2级地震(图1).2013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段,与2012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明显增加,能量释放明显减少.2013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 黎明晓薛艳李纲孟令媛吉平刘杰
- 关键词:震情
- 2007年震情述评
- 2008年
- 李纲刘杰余素荣
- 关键词:震情
-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我国陆区的影响
- <正>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从历史上看,苏门答腊海域发生8级左右大震后,往往影响到中国大陆地区,并在不长的时间内(一年左右...
- 张国民张晓东刘杰刘耀伟田勤俭郝平马宏生焦明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