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惠玲

作品数:49 被引量:260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3篇免疫
  • 11篇组织化学
  • 11篇脊髓
  • 10篇蛋白
  • 10篇免疫组织
  • 10篇免疫组织化学
  • 7篇前叶
  • 7篇垂体
  • 7篇垂体前叶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细胞
  • 6篇成年
  • 5篇神经纤维
  • 5篇鼠脑
  • 5篇热休克
  • 5篇热休克蛋白
  • 5篇中枢神经
  • 5篇脊髓损伤
  • 5篇大鼠脑

机构

  • 49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广东微侵袭神...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1...

作者

  • 49篇刘惠玲
  • 35篇鞠躬
  • 17篇游思维
  • 13篇饶志仁
  • 13篇焦西英
  • 8篇邱建勇
  • 7篇王百忍
  • 6篇李金声
  • 6篇孙喜庆
  • 5篇程希平
  • 5篇赵宇
  • 4篇王春婷
  • 4篇陈秉耀
  • 3篇宋朝君
  • 3篇曹义战
  • 3篇刘锐
  • 3篇李耀宇
  • 3篇谢小萍
  • 3篇金伯泉
  • 3篇沈学锋

传媒

  • 9篇解剖学报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神经解剖学杂...
  • 5篇中国神经科学...
  • 4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眼科研究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航天医学与医...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神经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CT浸润提高豚鼠内耳恒冷箱的切片质量被引量:6
2002年
刘惠玲胡金玮王百忍鞠躬
关键词:HE染色耳蜗
猴垂体前叶Synaptophysin免疫反应性的光镜观察
1998年
目的:为神经纤维对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垂体前叶腺细胞的直接调节作用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用抗Synaptophysin(SYN)单克隆抗体,对MacacaMulata猴垂体前叶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猴垂体前叶SYN的免疫反应性主要有膨体型和纤维型两种形式.膨体型表现为大小不等、深染的点状结构.纤维型表现为细、短浅染的SYN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其上分布着大小不等、深染的膨体.SYN免疫反应膨体和纤维均分布在腺细胞之间,或沿着细胞团边界走行,与腺细胞密切接触.结论:猴垂体前叶SYN免疫反应膨体反映了神经末梢中突触小泡的存在,为“哺乳动物垂体前叶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
刘莹莹刘惠玲鞠躬
关键词:垂体前叶SYNAPTOPHYSIN免疫组织化学
安定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GABA_A受体拮抗剂对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来研究安定对大鼠挤压伤模型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此作用的影响。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安定组、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及bicuculline组,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观察药物作用72h后各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21±1.14)mm3;安定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2.11±1.61)mm3,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6.34±1.59)mm3,大于安定组(P<0.01),但仍小于对照组(P<0.01);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45±1.98)mm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定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挤压损伤后的脊髓损伤程度,而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可拮抗此作用,说明安定通过与GABAA受体结合,可提高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力,从而上调GABA的抑制作用,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以达到保护脊髓的作用。
刘少峰张西京游思维刘惠玲鞠躬
关键词:脊髓损伤
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内的共存被引量:2
2005年
为观察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内的共存,用种属特异性抗体(兔抗-SP多克隆抗体和小鼠抗-CGRP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都是SP免疫阳性,同时所有的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也都是CGRP免疫阳性;CGR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形态与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相一致。结论: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大鼠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内完全共存。
董玉书刘惠玲张萍鞠躬
关键词:垂体前叶神经肽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纤维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9
2005年
目前用于脊髓全横断的动物模型,常遗有部分未损脊髓组织,局部脊髓损伤范围很大,尤其是破坏了的血运扩大了继发性变性,造成了复杂的局部病理变化,致使难以分析治疗性脊髓伤区内移植的疗效。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还原论式的脊髓横断模型,本实验设计了一种切割辅以吸除的方法,可以在局部造成平均约0.6mm的清洁横断区,同时保存脊髓腹、背动脉及脊髓背静脉的大鼠脊髓横断模型,并用H.E.染色法、神经丝(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生物素化的葡萄糖胺(BDA)的追踪方法检验损伤区及其两侧脊髓的组织反应。
刘锐游思维刘惠玲沈学锋赵宇鞠躬
关键词:脊髓全横断损伤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
雌性大鼠在摘除卵巢后延髓内脏带神经元的FOS表达被引量:1
1998年
为观察卵巢摘除后“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的FOS表达,本文将20只成年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卵巢摘除+棉籽油组:摘除双侧卵巢后,皮下注射棉籽油(1ml/kg/d);(2)卵巢摘除+雌性激素组: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0μg/d);(3)卵巢摘除+雄性激素组: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睾因,130μg/d);(4)手术但不摘除卵巢+棉籽油组。所有动物成活6周后处死,取延髓切片进行抗FOS蛋白和抗酪氨酸羟化酶的免疫组化反应。结果在第4组的“延髓内脏带”出现许多FOS阳性神经元,其中40%为FOS/酪氨酸羟化酶双重反应阳性;第2组的FOS阳性神经元次之;第3组则更少;最少者为第1组。说明“延髓内脏带”内神经元(特别是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对体内性激素的变化起反应。
刘惠玲饶志仁耿力鞠躬
关键词:FOS卵巢摘除雌二醇延髓内脏带
放射治疗对人宫颈癌组织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探讨放射前、后人宫颈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表达的变化 .方法 在多聚甲醛固定的活检癌组织冰冻切片上 ,进行 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放疗前的宫颈癌组织内 ,多数癌细胞呈 PCNA免疫染色阳性 ;照射 (30~ 40 Gy)后 ,多数癌细胞无 PCNA染色 ,但间质细胞的 PCNA免疫染色明显升高 ,大量间质细胞则呈中等或强阳性染色 .结论 放射抑制宫颈癌细胞的 PCNA表达的同时 ,诱导间质细胞的 PCNA表达 .提示
魏丽春石梅郭燕杨守京刘惠玲陈良为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宫颈癌放射疗法
IL-1Ⅰ型受体在大鼠结状神经节及迷走旁节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为研究迷走神经感受和传递免疫信息的机制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 IL- 1 型受体在正常和免疫激活的大鼠结状神经节和迷走旁节中的表达。结果表明 ,正常大鼠结状神经节和迷走旁节中均存在 IL-1 型受体样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 ,结状神经节中阳性神经元以中、小细胞为主 ;迷走旁节中几乎所有的细胞均呈 IL - 1 型受体样免疫阳性。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结状神经节和迷走旁节中阳性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本文结果为迷走神经的初级内脏感觉神经元和迷走旁节可直接感受 IL- 1刺激的学说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王曦王百忍段晓莉刘惠玲鞠躬
关键词:结状神经节
大鼠生后垂体前叶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变化
2000年
研究大鼠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 ,其脑下垂体前叶 P物质 ( substance P,S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SD大鼠按其出生后年龄分为 5个实验组 :P1~ 2 ,P8,P1 5,P30 ,P45。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垂体前叶 SP阳性神经纤维的发育变化。 P1~ 2期 ,大鼠垂体前叶中央分布有少量 SP阳性神经纤维 ,膨体呈长梭形。 P8期 ,阳性神经纤维可分为短粗类纤维和屈曲样膨体型纤维 ,前者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的浅表 ,后者主要分布于前叶的吻侧部及中央部 ,数量比 P1~ 2期多 ,且膨体较 P1~ 2期大 ,呈串珠状。P1 5期 ,阳性神经纤维分布较 P8期广泛 ,呈片状 ,短粗类纤维较 P8期长 ,屈曲样膨体型纤维分布于前叶中央。P30期 ,阳性神经纤维以屈曲样膨体型纤维为主 ,数量较 P1 5期增多。P45期 ,垂体前叶 SP纤维类型、分布同成年大鼠 ,其屈曲样膨体型纤维广泛分布于整个前叶。结果表明随出生后年龄的增长 ,大鼠垂体前叶 SP阳性纤维的类型、数量、分布逐渐由少到多 ,由分布于周边部到广泛分布于整个垂体前叶 ,呈现一种动态变化 ,说明出生后大鼠垂体前叶中 SP阳性纤维发育迅速。
卢春蓉孟繁东刘惠玲邱建勇鞠躬
关键词:垂体前叶P物质神经纤维发育
新生鼠中枢神经系统内Nestin蛋白免疫阳性的组织分布
2006年
为了观察Nestin在新生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探讨神经干细胞在新生鼠的分布.采用免疫荧光法,显示含神经干细胞特征性的标志物Nestin的阳性结构在新生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新生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Nestin在前脑、脑干和小脑的各个部位均有表达,阳性结构多为纤细的纤维状突起,分布密集,标记强度多为中等强度,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在脊髓实质的Nestin免疫阳性产物明显减少,分布稀疏,染色也较浅,中央管Nestin免疫染色阳性的室管膜细胞很少,但在脊髓中央管的背侧(延髓见于腹侧和背侧)可见到“喷泉”状免疫强阳性纤维束垂直伸展,直达软膜.由此可得出结论:新生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脑区均存在大量的神经干细胞,而脊髓的神经干细胞数目较少,提示神经干细胞在生后从神经系统的尾端开始逐渐减少.
程希平刘惠玲焦西英赵宇游思维鞠躬
关键词:NESTIN神经干细胞胎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