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西英

作品数:79 被引量:358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31篇细胞
  • 12篇儿童
  • 9篇再生障碍性贫...
  • 9篇障碍性贫血
  • 9篇贫血
  • 9篇脊髓
  • 9篇成年
  • 8篇神经元
  • 8篇病毒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7篇患儿
  • 7篇肺炎
  • 7篇成年大鼠
  • 6篇神经节
  • 6篇视神经
  • 5篇神经节细胞
  • 5篇神经系
  • 5篇神经系统
  • 5篇中枢神经

机构

  • 59篇第四军医大学
  • 4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16...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79篇焦西英
  • 33篇钱新宏
  • 25篇游思维
  • 25篇鞠躬
  • 17篇张国成
  • 16篇郑跃杰
  • 13篇刘惠玲
  • 12篇李佐华
  • 9篇程希平
  • 7篇陈星琪
  • 7篇武明媚
  • 7篇许东亮
  • 7篇李如英
  • 6篇孙新
  • 6篇杨浩
  • 5篇林英华
  • 5篇汪萍
  • 5篇王百忍
  • 4篇潘凯丽
  • 4篇王春婷

传媒

  • 1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神经科学...
  • 5篇解剖学报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眼科研究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现代康复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 8篇2001
  • 6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X-42和Fos蛋白在海人酸致癫大鼠前脑中早期的表达变化
2008年
目的:研究大鼠在海人酸(KA)导致癫痫发作早期前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其与神经元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单标分别显示前脑内OX-42和Fos蛋白表达的时间规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显示OX-42和Fos阳性细胞的相互关系.结果:在KA致大鼠癫痫发作早期(从15 min到360 min),前脑的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阳性,随着存活时间的变化,OX-42的阳性反应经历逐渐升高又降低的过程;反应强弱:120 min组>360 min组>60 min组>30 min组>15 min组.Fos蛋白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均表达阳性,也呈现逐渐升高又降低的变化,但Fos阳性小胶质细胞出现高峰的时间早于Fos阳性神经元,各组间Fos阳性神经元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Fos阳性神经元在前脑主要分布于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等部位,两者的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结论:小胶质细胞可能和神经元一起参与了KA所致癫痫发作早期的变化.
贾轶李青焦西英
关键词:小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FOS
人细小病毒B19 VP1独特区基因变异的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获取人细小病毒B19(HPVB19)VP1独特区基因 ,并进行序列测定及变异分析 ,为研制诊断试剂及预防疫苗创造条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从 1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血清中扩增HPVB19VP1独特区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至pGEM Teasy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DH5α ,筛选阳性克隆 ,测定目的基因的序列。结果 成功地扩增到HPVB19VP1独特区全长基因 ,长度为 70 5个核苷酸 ,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GallinellaG和VenturoliS所发表的HPVB19VP1独特区全长基因序列比较 ,有 2处核苷酸发生突变 ,但所编码的氨基酸均未发生变化。结论  ( 1)HPVB19VP1独特区有基因变异 ;( 2 )构建了HPVB19VP1独特区基因的重组质粒 。
钱新宏张国成焦西英张萍孙新曹玉红许东亮费琳琳黄文晋
关键词:人细小病毒B19转录因子儿童病毒感染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几种病毒的检测结果
1998年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几种病毒的检测结果钱新宏郑跃杰张国成李佐华焦西英陈星琪许东亮近年研究表明,多种病毒感染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生有关。其中以人细小病毒B19(B19)、肝炎病毒和疱疹病毒尤为重要。我们对38例AA患儿的外周血进行了B19、EB...
钱新宏郑跃杰张国成李佐华焦西英陈星琪许东亮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病毒
慢性缺氧和炎性细胞因子刺激对大鼠颈动脉体中IL-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慢性低压性缺氧和腹腔注射重组鼠IL-1β(rmIL-1β)对颈动脉体中IL-1β表达的影响。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T1组缺氧并腹腔注射rmIL-1β;T2组单纯缺氧;T3组仅腹腔注射rmIL-1β;T4组不缺氧也未腹腔注射rmIL-1β。T1组和T2组采用慢性低压性缺氧模型,大鼠在低压氧舱内连续缺氧2周,每天9h(PB=375Torr)。T3组和T4组也每天放入低压氧舱内9h,但不给予低压缺氧。T1组和T3组在第13d放入低压氧舱前,给予腹腔注射rmIL-1β1000ng/kg,T2组和T4组给予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14d四组动物分别在低压缺氧舱中缺氧或常氧处理6h后,注射与前一天相同量的rmIL-1β或生理盐水,然后继续低氧或对照处理3h。处理完毕后麻醉处死动物。结果显示:与未给予缺氧和rmIL-1β刺激的T4组相比,T2组(单纯缺氧组)或T3组(单纯注射rmIL-1β)颈动脉体中IL-1β表达均上调(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缺氧和腹腔注射rmIL-1β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以上结果提示:慢性缺氧和炎性细胞因子刺激均可导致颈动脉体内IL-1β的上调,IL-1β可能与颈动脉体的功能调节有关。
范娟王曦王婷段晓莉焦西英宋乐鞠躬王百忍
关键词:IL-1Β颈动脉体
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3
2008年
目的探讨2006年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应用MP快速培养法对西安地区2006年1月~12月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MP培养检测。结果5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中MP培养阳性1289例,总阳性率为24.55%。其中〈1岁、1~3岁、3~5岁、〉5岁各不同年龄纽患儿中MP阳性检出率分则是18.4%,29.48%,27.91%和19.25%;不同季度MP感染的检出率分别是:1~3月14.12%,4~6月23.84%,7~9月35.48%,10-12月24.0%,其中第三季度(7~9月)MP感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季度(P〈0.01)。结论MP为西安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各年龄儿童人群普遍易感;2006年第三季度MP感染检出率较高,可能有小流行。
钱新宏焦西英成胜权孙新许东亮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儿童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人微小病毒 B_(19)检测被引量:18
1997年
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人微小病毒B19检测钱新宏郑跃杰焦西英张国成李佐华王荣平陈星琪我们用筑巢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进行了B19-DNA检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病例...
钱新宏郑跃杰焦西英张国成李佐华王荣平陈星琪
关键词:紫癜微小病毒B19
纤维蛋白胶包裹嗅神经鞘细胞促进脊髓轴突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 (FG)包裹嗅神经鞘细胞 (OECs)植于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对损伤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16只 ,行脊髓T11节段全横断术。FG OECs组于间隙内移植FG包裹的OECs ,FG对照组移植等量的FG ,OECs对照组移植等量DF12 OECs悬液 ,单纯全切对照组未做任何移植 ,每组动物 4只。术后 2周处死动物 ,脊髓损伤区冰冻水平切片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ECs的存活及迁移 ,并行抗神经丝 (NF)和生长相关蛋白 4 3(GAP 4 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脊髓两断端连接较差 ,而FG对照组及FG OECs组两断端连接良好。FG、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损伤区可见少量NF及GAP 4 3免疫反应纤维 ;FG OECs组间隙内OECs大量存活 ,并迁移至两侧脊髓实质内 ,大量NF及GAP 4 3免疫反应纤维通过间隙。 结论 FG包裹的OECs可在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存活并迁移至脊髓实质内 。
孟晓梅王春婷游思维刘惠玲杨浩焦西英刘飞史明鞠躬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嗅神经鞘细胞脊髓轴突再生脊髓全横断脊髓损伤
固定剂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组织化学染色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2年
细胞色素氧化酶 (CytochromeOxidase ,CO)是呼吸链上的最后一个酶 ,是细胞能量产生和传递的关键组成部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区域性CO活性反映了局部组织能量代谢变化 ,这种变化与神经元的功能尤其是神经元突触和自发性电活动的能量需求密切相关。CO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反映中枢神经系统CO的活性。为了成功地进行CO的组织化学染色 ,适中的组织固定是关键。固定剂的组成必须考虑既要保持良好的组织结构又要保持较高的酶活性。通常使用多聚甲醛和戊二醛混合固定液。本实验选用不同浓度的多聚甲醛和戊二醛固定组织 ,做CO组织化学染色 ,并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 ,发现 1%多聚甲醛和 2 %戊二醛混合固定既可保存良好的组织结构又可获得较高的CO活性。
刘莹莹贾轶刘惠玲焦西英鞠躬
关键词:细胞色素氧化酶线粒体固定剂组织化学染色中枢神经系统
巢式PCR检测儿童血液病细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了解儿童血液病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状况及其关系。方法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90例儿童血液病患者 [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4 0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2 4例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18例 ,难治性贫血 (RA) 8例 ]血清或骨髓中HPVB19-DNA ,并以 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结果 病例组HPVB19-DNA的总阳性检出率为 2 8 9% (2 6 / 90 ) ,其中AA、ITP、ALL及RA患儿中HPVB19-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2 5 0 %、2 9 2 %、33 3 %和37 5 % ,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HPVB19感染可能与儿童AA和ITP的发病有关 ;接受化疗的ALL患儿易继发HPVB19感染 。
钱新宏郑跃杰张国成焦西英李佐华
关键词:血液病细小病毒B19感染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安定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半影区神经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安定对光化学诱发脑梗死后细胞死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使用光化学诱发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TU NEL)检测凋亡细胞 .大鼠脑梗死术后存活 3,6 ,12 ,2 4 ,4 8和 72 h,分别观察梗死灶坏死中心面积和凋亡细胞数目 .术前 2 4 h开始腹腔注射安定 (10mg·kg- 1· 8h- 1 ) ,直到处死动物 .结果 TUNEL 阳性细胞位于坏死中心与正常皮层之间的半影区 .TUNEL 阳性细胞的均数随着梗死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 ,2 4 h达到高峰 .在2 4 h时间点 ,安定治疗组梗死坏死中心的平均最大面积和TUNEL阳性细胞均数与对照组相比 ,明显减少 (P<0 .0 0 1) .结论 安定可明显减少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后的细胞坏死和凋亡 .
吴中亮刘飞游思维焦西英鞠躬
关键词:局灶性脑梗死神经细胞细胞凋亡药理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