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思维

作品数:115 被引量:440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3篇细胞
  • 40篇脊髓
  • 25篇脊髓损伤
  • 22篇网膜
  • 21篇视网膜
  • 20篇成年
  • 17篇神经节
  • 17篇轴突
  • 17篇节细胞
  • 14篇嗅鞘细胞
  • 14篇视神经
  • 14篇成年大鼠
  • 13篇轴突再生
  • 11篇神经节细胞
  • 11篇神经再生
  • 11篇中枢神经
  • 10篇神经损伤
  • 10篇视网膜神经
  • 10篇视网膜神经节
  • 10篇视网膜神经节...

机构

  • 10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6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香港大学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解放军451...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作者

  • 115篇游思维
  • 57篇鞠躬
  • 25篇焦西英
  • 21篇杨浩
  • 17篇刘惠玲
  • 16篇王春婷
  • 16篇武明媚
  • 10篇程希平
  • 9篇陈秉耀
  • 9篇赵宇
  • 7篇徐晖
  • 7篇丛锐
  • 7篇苏国辉
  • 6篇邝芳
  • 6篇张航
  • 6篇刁金美
  • 6篇赵睿
  • 6篇沈学锋
  • 6篇王涛
  • 5篇叶嘉勋

传媒

  • 17篇神经解剖学杂...
  • 10篇解剖学报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中国处方药
  • 4篇中华医学会手...
  • 3篇中国神经科学...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2篇眼科研究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17篇2005
  • 12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2
  • 1篇1990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植含嗅鞘细胞和体外溃变的周围神经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含嗅鞘细胞(OEC)或(和)体外溃变的周围神经移植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只大鼠:A组(周围神经对照组):将取出的一段自体坐骨神经与眶内切断的左侧视神经近侧断端吻合;B组(OEC注入周围神经组):自取出的坐骨神经两端注入10μlOEC悬液后移植于视神经断端。C组(周围神经体外溃变组):将取出的坐骨神经在体外单独培养5d后植于视神经断端;D组(OEC-周围神经共培养组):将取出的坐骨神经与OEC共培养5d后植于视神经断端。移植术后4周处死动物,计数各组以5%荧光金逆行标记的再生RGC数量。结果B、C、D三组RGC均数1481±268、1235±266和1464±285显著高于A组799±109(P值分别为0.0002、0.0010和0.0003);B、C、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44、0.9167和0.4344)。结论OEC具有促进RGC轴突在新鲜周围神经移植物中再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与体外溃变的周围神经相比无明显差异,二者亦无协同作用。
武明媚罗娜杨浩焦西英游思维
脊髓不完全性损伤后自发性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被引量:2
2002年
陈秉耀游思维鞠躬
cAMP诱导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观察在体给入环磷酸腺苷(cyclic adi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56只SD大鼠制成脊髓T10背侧半切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六组。各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局部、大脑运动皮层和T6蛛网膜下腔内给入cAMP或生理盐水。动物存活6周后处死,制作脊髓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损伤区局部神经丝的分布;通过皮质脊髓束和脊髓顺行追踪观察皮质脊髓束和脊髓神经纤维的再生;通过动物后肢运动BBB评分观察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并以此来评价治疗措施的脊髓损伤修复效果。结果用三种方式给入cAMP,损伤区神经丝沿脊髓纵轴延伸分布,但未与尾端重新连接。在蛛网膜下腔给入cAMP无明显的脊髓神经再生;在损伤区局部和大脑运动皮层给入cAMP,损伤区可见大量脊髓再生纤维,包括部分皮质脊髓神经纤维再生。各组动物在术后4~5周均恢复正常行走,BBB评分超过20分。结论在脊髓损伤局部和在大脑运动皮层给入cAMP能诱导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但尚不能达到有效促进实验动物后肢运动功能的效果。
陈向荣蒋晖游思维鞠躬金大地
关键词:脊髓损伤CAMP诱导大鼠脊髓神经再生神经纤维再生后肢运动功能
成年转基因小鼠嗅鞘细胞的培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05年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嗅鞘细胞具有修复中枢及外周神经损伤的潜能。我们选用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的成年小鼠,分离其双侧嗅球嗅神经纤维层及嗅小球层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予以纯化。同时结合共聚焦、相差显微镜,细胞增殖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等技术,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原代培养转基因成年小鼠嗅球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15d后,主要存在两种不同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的细胞。一种是带有长突起的双极或多极OECs,表达P75^(NIR)(P75lowaffinityneurotrophicreceptor)S100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另一种则是对Thy1.1抗体免疫反应阳性,呈扁平或内皮样形态的成纤维细胞。(2)根据不同类型细胞在未覆层的培养器皿上贴壁速度的差异,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不需任何抗体或昂贵仪器的细胞纯化方法,获得了大量高纯度的OECs。(3)在连续纯化培养22d后,OECs仍能保持较高的增殖活性。本实验支持和丰富了OECs发育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体内移植修复CNS损伤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王春婷贺诗华杨浩张萍费玲玲游思维鞠躬
关键词:嗅鞘细胞纯化生物学特性中枢神经系统
肌苷减少高浓度锌损伤的PC12细胞坏死而不是凋亡(英文)
2005年
目的 探讨高浓度锌损伤后PC12细胞的死亡类型和肌苷对该死亡类型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氯化锌(50、100、200、400μmol/L)或肌苷(0. 1、0. 5、1. 0、2. 0mmol/L)作用PC12细胞12h后的存活率;用Hoechst33342 /PI荧光双染色、Annexin V结合实验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200μmol/L氯化锌、2. 0mmol/L肌苷作用PC12细胞12h后细胞死亡类型的变化。结果 锌从100μmol/L作用浓度开始可明显降低细胞存活率; 200μmol/L锌可引起(56. 5±7. 2 )%坏死、(24. 4±2. 5 )%的正常和(19. 1±7. 6 )%的细胞凋亡。肌苷从0. 5mmol/L作用浓度开始可显著提高锌损伤的细胞存活率;与单独锌作用相比, 2. 0mmol/L肌苷降低锌引起的坏死细胞数至(27. 9±2. 2)%,而使正常和凋亡细胞数分别增加到(33. 8±2. 8)%和(38. 4±4. 9)%。结论 随锌浓度的增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肌苷可浓度依赖性地保护锌致伤的PC12细胞;高浓度锌可造成PC12细胞的坏死和凋亡,但肌苷能降低坏死而不是使细胞凋亡。
史明郑春霞游思维
关键词:肌苷细胞坏死HOECHST33342DNA琼脂糖凝胶电泳ANNEXIN细胞数
巢蛋白在成年C57小鼠和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及比较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观察巢蛋白 (nestin)在成年C5 7小鼠和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探讨并比较神经干细胞在两种啮齿类动物中分布的异同。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显示含神经干细胞特征性的标志物巢蛋白的阳性结构在上述两种啮齿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结果 在成年C5 7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 ,巢蛋白在整个脑室系统周围均有表达 ,免疫阳性结构位于室管膜细胞胞体及其突起 ,并呈现由吻端向尾端渐次减少的趋势。在成年SD大鼠的脑室系统中 ,巢蛋白主要分布在侧脑室外侧壁及其周围脑区。此外 ,在两者的齿状回、穹窿下器、最后区等脑结构中也有巢蛋白的表达。成年C5 7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巢蛋白的表达 ,无论在免疫阳性结构的数量上还是在染色强度上都明显多于和强于成年SD大鼠。 结论 巢蛋白在成年C5 7小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广泛脑区均有表达 ,而在成年SD大鼠中仅见于有限的脑区 ,提示成年C5 7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具有较强的神经可塑性和损伤修复能力。
刘惠玲郎兵王百忍焦西英刘锐游思维鞠躬
关键词:巢蛋白C57小鼠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
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将同视野两种单标记免疫荧光图像合成为双标记图像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探讨以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普通荧光显微镜采集的同视野单标记免疫荧光图像合成为双标记图像的方法。应用AdobePhotoshop7.0和ImageJ两个图像处理软件,将普通荧光显微镜采集的同视野单标记荧光图像叠加处理成双标记荧光图像,并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获得的同一双标记免疫荧光图像进行比较。普通荧光显微镜采集的单标记荧光图像在分辨率及清晰度上逊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采集的单标记图像,但显示的脊髓室管膜细胞形态更为完整,细胞突起较长且更连续。因此,在没有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时,可用AdobePhotoshop7.0或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将普通荧光显微镜采集的同视野两种单标记免疫荧光图像合成为保持原有特点、简便而清晰的双标记荧光图像。
焦西英程希平郎兵张萍王百忍鞠躬游思维
关键词:图像处理软件
大鼠脊髓切断术后神经纤维残留量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下胸段脊髓切断术后是否出现神经纤维残留 ,以及神经纤维残留量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取 12只成年大鼠 ,以尖刀片沿椎管骨壁横切下胸段脊髓。术后定期观察截瘫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8周处死动物 ,灌注后取损伤部位及其上下节段脊髓 ,矢状冰冻切片 ,抗神经丝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有无残留神经纤维 ,计算机技术重建脊髓横断面 ,确定残留纤维的部位及其所占脊髓横断面的比例 ,并分析残留纤维数量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42 %动物出现程度不等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其脊髓横切处腹侧或腹外侧有数量不等的神经丝免疫反应残留纤维 ,并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呈正相关关系。 结论 以尖刀片横切大鼠脊髓的常用方法 ,易造成脊髓神经纤维的残留 ,少量残留纤维即可引起后肢运动功能相当程度的恢复。因此 ,在评价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时 ,必须首先确定损伤是否完全。
陈秉耀游思维刘惠玲李耀宇王颖焦西英鞠躬
关键词:脊髓全横断脊髓不全损伤运动功能恢复
安定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GABA_A受体拮抗剂对此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来研究安定对大鼠挤压伤模型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此作用的影响。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安定组、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及bicuculline组,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观察药物作用72h后各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21±1.14)mm3;安定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2.11±1.61)mm3,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6.34±1.59)mm3,大于安定组(P<0.01),但仍小于对照组(P<0.01);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45±1.98)mm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定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挤压损伤后的脊髓损伤程度,而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可拮抗此作用,说明安定通过与GABAA受体结合,可提高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力,从而上调GABA的抑制作用,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以达到保护脊髓的作用。
刘少峰张西京游思维刘惠玲鞠躬
关键词:脊髓损伤
大鼠脊髓全横断术后护理措施被引量:20
2000年
陈秉耀游思维王颖
关键词:护理措施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