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浩

作品数:103 被引量:399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18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8篇细胞
  • 24篇脊髓
  • 22篇细胞培养
  • 20篇神经元
  • 20篇体外
  • 18篇体外培养
  • 13篇嗅鞘细胞
  • 12篇背根
  • 11篇神经节
  • 10篇脊髓神经
  • 10篇纯化
  • 9篇嗅神经
  • 9篇嗅神经鞘细胞
  • 9篇神经营养
  • 9篇背根神经节
  • 8篇凋亡
  • 8篇神经细胞
  • 8篇胶质
  • 8篇PC12细胞
  • 7篇蛋白

机构

  • 98篇第四军医大学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武警湖北总队...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宁夏医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新疆军区联勤...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药理学教研室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02篇杨浩
  • 59篇鞠躬
  • 22篇王春婷
  • 21篇游思维
  • 11篇梁喆
  • 10篇李静雯
  • 9篇许汉鹏
  • 8篇农艺
  • 7篇孟晋宏
  • 7篇罗娜
  • 6篇梁哲
  • 6篇吴玉梅
  • 6篇焦西英
  • 5篇秦明新
  • 5篇韩锋产
  • 5篇张萍
  • 5篇陈建宗
  • 5篇田季雨
  • 5篇李克
  • 4篇阎小君

传媒

  • 2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神经解剖学杂...
  • 7篇解剖学报
  • 7篇动物医学进展
  • 4篇解剖学杂志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生命科学研究
  • 2篇细胞生物学杂...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14篇2005
  • 8篇2004
  • 13篇2003
  • 10篇2002
  • 5篇2001
  • 9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8篇1997
  • 3篇1996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氧化氮对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体外存活及活性作用研究
1996年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及NSE-ELISA方法观察了一氧化氮对体外培养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存活及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Arg组(100、200μmol/L)NSE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面积(AF值)及活性(OD值)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一氧化氮合酶底物L-Arg组(1mmol/L)神经元面积积分和活性则小于对照组(P<0.01)。L-Arg的细胞毒性作用可为N-Arg逆转。
廖柏松杨浩贾铀生陈镔复鞠躬
关键词:一氧化氮神经递质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移植含嗅鞘细胞和体外溃变的周围神经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比较含嗅鞘细胞(OEC)或(和)体外溃变的周围神经移植对成年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只大鼠:A组(周围神经对照组):将取出的一段自体坐骨神经与眶内切断的左侧视神经近侧断端吻合;B组(OEC注入周围神经组):自取出的坐骨神经两端注入10μlOEC悬液后移植于视神经断端。C组(周围神经体外溃变组):将取出的坐骨神经在体外单独培养5d后植于视神经断端;D组(OEC-周围神经共培养组):将取出的坐骨神经与OEC共培养5d后植于视神经断端。移植术后4周处死动物,计数各组以5%荧光金逆行标记的再生RGC数量。结果B、C、D三组RGC均数1481±268、1235±266和1464±285显著高于A组799±109(P值分别为0.0002、0.0010和0.0003);B、C、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644、0.9167和0.4344)。结论OEC具有促进RGC轴突在新鲜周围神经移植物中再生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与体外溃变的周围神经相比无明显差异,二者亦无协同作用。
武明媚罗娜杨浩焦西英游思维
新型MIT激励源和最佳激励线圈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提高磁感应断层成像(MIT)系统性能,设计高性能的脑磁感应断层成像(BMIT)激励源,选择最佳的激励线圈。设计输出可调的大功率激励源电路,用软件ICAP仿真输出正确波形,并制作实现电路。计算设计聚焦式和螺线管式激励线圈,通过磁场测试和神经细胞相位检测实验,得到最佳激励线圈。在一定工作频率下,激励源输出功率可调范围为0.035~31.4W,稳定输出电流峰值大于1A,频率稳定度达10-9,谐波失真小于-51dB。通过比较三种激励线圈磁场,得到圆形螺旋聚焦线圈对细胞相位检测最为有效。该激励源的输出功率可调范围大,频率稳定度高,谐波失真小。采用圆形螺旋聚焦线圈更有利于组织电导率信息的提取。
焦明克秦明新梁文文杨浩王文勇胡晓彦张华李克周伟
关键词:激励源功率放大磁场分布
成年转基因小鼠嗅鞘细胞的培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05年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嗅鞘细胞具有修复中枢及外周神经损伤的潜能。我们选用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fluorescentprotein,eGFP)的成年小鼠,分离其双侧嗅球嗅神经纤维层及嗅小球层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予以纯化。同时结合共聚焦、相差显微镜,细胞增殖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等技术,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原代培养转基因成年小鼠嗅球嗅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15d后,主要存在两种不同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的细胞。一种是带有长突起的双极或多极OECs,表达P75^(NIR)(P75lowaffinityneurotrophicreceptor)S100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另一种则是对Thy1.1抗体免疫反应阳性,呈扁平或内皮样形态的成纤维细胞。(2)根据不同类型细胞在未覆层的培养器皿上贴壁速度的差异,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不需任何抗体或昂贵仪器的细胞纯化方法,获得了大量高纯度的OECs。(3)在连续纯化培养22d后,OECs仍能保持较高的增殖活性。本实验支持和丰富了OECs发育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体内移植修复CNS损伤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王春婷贺诗华杨浩张萍费玲玲游思维鞠躬
关键词:嗅鞘细胞纯化生物学特性中枢神经系统
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作用被引量:3
1997年
补阳还五汤临床用治多种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获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应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和 MTT 比色微量分析方法,观察了补阳还五汤对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明显促进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突起生长,增强细胞活性,具有量效依赖关系,以400μg/ml 剂量组效果最好。实验提示,补阳还五汤具有神经营养作用,是一种天然的神经营养因子。
廖柏松胡燕杨浩梁哲鞠躬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脊髓细胞背根神经节细胞
一氧化氮对体外培养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1996年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体外培养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MTT微量比色法观察NO研究工具药L┐精氨酸(L┐Arg)和L┐N位硝基精氨酸(N┐Arg)对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体外存活和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一氧化氮合酶(NOS)底物L┐Arg(500、1000μmol/L)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存活和突起生长,降低其活性,而NOS抑制剂N┐Arg(200μmol/L)则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并可逆转L┐Arg的作用.结论:NO抑制脊髓及背根神经节细胞的体外存活和突起生长,NOS抑制剂N┐Arg则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
廖柏松杨浩鞠躬
关键词:一氧化氮脊髓背根神经节
锌对体外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细胞的影响
1997年
锌对体外培养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细胞的影响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孟晋宏梁吉吉杨浩鞠躬关键词锌;细胞,培养的;培养基,无血清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88.25锌是真核生物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以皮层和海马为最多。长期以...
孟晋宏梁吉吉杨浩鞠躬
关键词:体外培养胚胎大脑皮层
牛坐骨神经中神经再生抑制物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在周围神经内寻找与中枢神经内轴突生长抑制因子有相同生物学活性的神经再生抑制物 .方法 取新生小牛坐骨神经提取液经 Sephacryl S- 10 0凝胶柱层析 ,得洗脱峰 .再将各峰成分用不同分子的滤管超滤分别得到 6组不同Mr 的粗提液 ,将各组分加入到体外培养的 PC12细胞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并检测细胞活性 .细胞活力检测指标是 MTT法细胞活性检测和细胞总蛋白含量测定 .结果 有抑制活性的物质主要集中在 Mr<10 0 0 0以下组分 ,而在 Mr<10 0 0 0以下组分中样品浓度为 10 mg· L- 1和 2 0 mg· L- 1时对 PC12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 ,但浓度增至 40和 80 mg·L- 1出现抑制作用 .而将 Mr<10 0 0 0组分进一步分为 Mr5 0 0 0~ 10 0 0 0组和 Mr<5 0 0 0组 ,结果显示在 Mr5 0 0 0~ 10 0 0 0组分中各作用浓度都显示出粗提液对细胞活性的不同影响 .而 Mr<5 0 0 0组则无明显作用 .总蛋白测定结果显示 Mr<10 0 0 0和 Mr5 0 0 0~ 10 0 0 0组分对细胞蛋白合成有影响 .结论 新生牛周围神经内存在对体外培养的 PC12细胞存活及突起生长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Mr在 5 0 0 0~ 10 0 0 0 .
朱庆生朱锦宇黄耀添张萍杨浩夏春明张大伟
关键词:坐骨神经周围神经损伤
两种不同基质的联合应用对体外分散培养神经元的促贴壁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王春婷杨浩许汉鹏孟晋宏游思维鞠躬
关键词:神经细胞培养多聚赖氨酸胶原细胞贴壁
嗅鞘细胞对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观察嗅鞘细胞对胚胎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孕15d胚胎大鼠脊髓,取纵向分开的后半制备成细胞悬液,培养于:(1)原代培养的嗅鞘细胞单细胞层上;(2)嗅鞘细胞培养上清中;(3)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单细胞层上;(4)单纯培养。24h后终止培养,行抗神经丝-2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每组随机取15个神经元,在LeicaQ-570图像分析仪中测量各组神经元的平均总突起长度及平均单个最长突起长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神经元平均总突起长度(1)~(4)组分别为408.62±126.91滋m、336.24±106.34滋m、199.37±76.14滋m和64.61±24.49滋m;平均单个最长突起长度(1)~(4)组分别为180.13±83.54滋m、141.22±53.68滋m、107.29±43.35滋m和23.04±5.30滋m。第(1)、(2)组神经元平均总突起长度和平均单个最长突起长度明显高于第(3)、(4)组(P<0.01),而(1)、(2)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嗅鞘细胞共培养能明显促进胚胎脊髓后角神经元突起的生长速度。
陈秉耀侯树勋游思维郭徽杨浩鞠躬
关键词:嗅鞘细胞原代培养脊髓损伤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